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俄烏戰爭中各國獨裁者跳梁小醜

(2025-02-19 07:38:00) 下一個

俄烏戰爭中各國獨裁者跳梁小醜

 

 

 


人們應該不會健忘,北約不同意俄國加入北約,答應讓馬克蘭加入北約。而烏克蘭喜劇小醜演員總繞獨裁者在國內對俄裔烏克蘭人實行法西斯殘殺,而以美西方尤其是歐盟北約成員國中的多國總統總理獨裁者借著疫情後的民怨等多種因素下,拱火烏克蘭激怒俄羅斯總統獨裁者開戰,俄烏戰爭一開始,歐盟北約成員國中的多國總統總理獨裁者訪問烏克蘭,出錢出武器大力支持澤連司機開打,三年前的美國總統獨裁者拜登,英國總統獨裁者小黃毛,加拿大總理獨裁者小土豆等等,在各種國際場合,高調向全世界人宣布援烏多少美金,多少武器裝備以及負責培訓烏軍新兵等。口氣多麽啊亮,姿態多麽高調,戰勝俄羅斯的信心十足,甚至百足千足。有全世界最強大先進的七國集團國家的支持和援助,還有全世界大多數跟隨七大強國的支持,烏克蘭一定會贏。這種信心暴滿的時間整整維持到美國總統獨裁者拜登下台為止而消退。美國總統獨裁者川普上台了。就有了下麵這個新聞。在讀這條新聞前先說說:美國總統獨裁者拜登下台了。英國總統獨裁者小黃毛早就下台了。加拿大總理獨裁者小土豆下個月9日也下台了。隻有小醜司機以民選己過期的獨裁小醜在上竄下跳。還有幾日?

一個國家失去獨立性,依靠別圖援助是靠不住的。這在曆史上的教訓很多。不過這個烏國的澤連司機扮演的小醜角色最為教科書般的精彩而定會被後世傳說。四年不到將一個國家四分五裂家破人亡,大部分男人被殺光,其餘的人四處逃亡別國。假如是日本軍官早己剖腹自殺以謝國人了。然此人非日本人而是烏國人。好戲還在後頭,下麵的新聞才剛剛開始。吃瓜的群眾們繼續看下去。

新聞:《美俄第一輪談判結束,達成了什麽交易?》2025-2-19 來源:盧克文工作室 

當地時間2月18日,美國和俄羅斯在沙特舉行的第一輪談判正式結束,談判時長合計4.5小時。

俄羅斯代表團的領頭人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和總統助理烏沙科夫。

美國代表團的領頭人則是國務卿魯比奧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沃爾茲。

烏沙科夫是普京的親信,2012年來,他一直擔任總統外交政策顧問,是外交政策的核心人員。

邁克·沃爾茲更是鐵杆MAGA,因投票反對調查“國會山事件”而獲得川寶青睞,並逐漸成為親信。川寶上台後,他被任命為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雙方的代表團級別都不低,顯然是奔著成事去的。談判結束後,各種所謂的內幕消息滿天飛。

問題來了,雙方到底談了什麽呢?

根據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的說法,美俄雙方共計達成了四點共識:

1.修複美俄外交關係

2.為結束俄烏衝突找到方案

3.思考美俄在衝突結束後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合作

4.確保這些過程以富有成效的方式推進

俄羅斯副外長格魯什科表示,“俄美在利雅得的談判是初步磋商,其意義在於雙方闡述各自的基本立場”。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雙方在談判中各自亮出了底線,除了底線不可觸碰,其他的,都可以談。

為推動後續談判,雙方同意恢複大使館的人員配置。

2017年時,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的人員數量超過1200,同期,俄羅斯駐華盛頓大使館的人員數量約為455人,但隨後雙方關係惡化,遂不斷削減對方的大使館人員數量。

到2024年末,無論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還是俄羅斯駐華盛頓大使館,工作人員數量均隻有百人出頭,比2017年的巔峰期少了太多,工作難以開展。

作為對比,美國駐華大使館有1300人,中國駐美大使館也在500人以上。

大使館之所以需要較多的人員,是因為簽證工作瑣碎,工作量還大,人手少沒法搞,且大使館會配置實際上的間諜人員,從而刺探情報,這是各國心照不宣的。

兩項加起來,決定了大使館的人員數量不會少。

2021年12月,俄羅斯駐美大使阿納托利·安東諾夫說,“我們正麵臨嚴重的人員短缺問題”。同一時期,美國國務院發出警告稱,由於人手不足,駐莫斯科大使館將在2022年停止履行大部分職能。

在拜登(專題)時期,雖然美俄並未斷交,但各自的大使館已處於難以運作的狀態。要修複美俄關係、推動談判,重新增加大使館人員數量,恢複大使館職能,就是必要的。

以上便是本次談判的最大成果,沒有想象中那麽大,停火的跡象暫時看不到,雙方還存在一些分歧。

首先,按照“實際控製線停火”的話,要不要派遣維和部隊是個問題。美國是希望派遣維和部隊的,而俄羅斯明顯不希望看到什麽維和部隊。

對俄羅斯來說,維和部隊和北約駐軍沒有區別,這些軍隊難以控製,說不定會發生什麽。

其次,是北約必須放棄2008年的承諾。

2008年的北約峰會上,北約承諾將接納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對兩國內部的親西方派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令俄羅斯極為不滿。

在談判中,俄羅斯明確提出,北約必須放棄該承諾,最好是通過書麵的形式,進行確保,不能僅僅是口頭上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

最後,俄羅斯的意思是停火可以,不過必須是永久停火,而不是臨時停火。因為2014年的《明斯克協議》在俄羅斯看來是一個教訓,不能給烏克蘭喘息之機。

要麽就不停,要停就永久停,而川寶難以確保永久停火,畢竟他隻有四年,四年之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就算答應了也沒用。

在解決這些分歧前,實現停火不太可能,但我們要注意的是,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表示,雙方簡要討論了普京與特朗普(專題)見麵所需要的條件。

按照外交潛規則,在重要談判中,如果雙方的外交官沒有取得成果,雙方領導人通常不會見麵。隻有當外交官取得重大突破,需要最後拍板時,才會有領導人的會麵。

所以,烏沙科夫的話是在暗示,雙方在下一階段的談判中,可能取得重大進展。

一切已箭在弦上。

這場談判背後最受傷的人,一個是被端上貨架的烏克蘭,另一個就是歐洲。

俄烏戰爭是發生在歐盟家門口的事情,歐盟投入了大量資源,竟然無法參與談判,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歐盟在地緣政治中的話語權,遭到嚴重削弱。

不要說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的利益,連烏克蘭這個近在咫尺的地方,都沒歐盟的份。

十年前都不是這個叼樣。

2014年克裏米亞事件發生後,盡管俄烏衝突嚴重,但兩國依舊在德法的軟硬兼施下,達成了《明斯克協議》。

不管協議內容如何,能在德法的壓力下達成協議,本身就是歐盟影響力的體現,你再不情願也得賣歐盟一個麵子。

但2022年俄烏戰爭開啟後,歐盟不僅出現了資本外流、去工業化、惡性通脹等問題,還在地緣話語權上,不斷遭到削弱,比如俄烏兩國在過去幾年裏,達成的合作主要有兩項:

一是交換俘虜和人員遺體,二是黑海糧食協議,也就是俄羅斯放棄在黑海上,攔截烏克蘭糧食出口。

前者,是阿聯酋和沙特促成的,跟歐盟幾乎沒有關係;後者,歐盟的確花了大力氣,但真正的主角是土耳其。

每當糧食協議傳出不續約的聲音時,俄羅斯更在乎埃爾多安的意見,而不是歐盟。好幾次俄羅斯不想續約,都是在埃爾多安“勸說”後,普京勉強同意續約。

俄烏戰爭三年來,歐盟未能促成俄烏之間的任何一項重大合作,反倒是土耳其、阿聯酋和沙特出盡了風頭,這本身就是歐盟影響力下降的體現。

這回美俄在沙特的談判,歐盟更是連談判桌的邊都摸不到。

德國軍工巨頭萊茵金屬的CEO阿明·帕佩格說,“歐洲的困境,就是當父母用餐時隻能坐在另一桌的孩子,很明顯,歐洲人就是孩子。”

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坐到小孩那桌。

歐盟當然不服氣,於是美俄在沙特談判時,歐洲也在巴黎舉行緊急會議。緊急會議的結果,大部分媒體形容為“尚存分歧”,其實就是沒達成什麽共識。

那就別怪川寶不帶你們玩了,誰讓你們自己不爭氣,往後的日子裏,歐盟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和話語權,將越來越小。

有人利益受損,自然有人獲利,對於所有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美俄在沙特的談判是曆史性的一刻,包括中國。

冷戰結束後,西方在麵對發展中國家時,擁有巨大的優勢,因此總是居高臨下,覺得自己可以為所欲為。

盡管發展中國家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截止2022年,尚無成功案例,西方的擴張仍在進行。

對抗西方,特別是正麵對抗整個北約集團,依舊是天方夜譚的事情,直到俄烏戰爭爆發。

雖然俄羅斯的本意不是掀桌子,更不是和北約進行全麵對抗,但打著打著,還是打成了和北約全麵對抗。

通過三年艱苦的戰爭,俄羅斯頂住了北約的攻勢,還在戰場上重新占據優勢,經過長時間的消耗戰,才會有這場談判。

如果俄羅斯頂不住,就算川寶和普京關係再好,也不可能開啟談判,凡是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更不要指望。

恰恰是俄羅斯頑強地頂住了,俄烏戰爭正朝著對美國不利的方向發展,再打下去已不符合美國利益,川寶才不得不狠下心來,及時止損。

持續數十年的北約東擴勢頭,第一次被俄軍硬生生打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特朗普再批澤連斯基為“獨裁者”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早上,在其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再度猛烈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這位烏克蘭領袖形容為“一名成功的喜劇演員”,指他成功說服美國投入高達3500億美元,支持一場“無法贏得的”且“本不應該開始”的戰爭。特朗普還攻擊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這筆援助超過了歐洲國家2000億美元的總和,並表示美國在此投入中“毫無回報”。

特朗普的批評並未就此結束,他聲稱:“我們送給澤連斯基的一半錢‘失蹤’了”,並且攻擊澤連斯基拒絕舉行選舉,並指出他在烏克蘭的支持率急劇下降。特朗普說:“他的支持率在烏克蘭非常低”,並且補充道,澤連斯基的“唯一長處是像拉小提琴一樣玩弄拜登。”

“我們正在成功地談判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大家都承認隻有特朗普和特朗普政府才能做到這一點。拜登從未嚐試過,歐洲未能帶來和平,而澤連斯基可能想讓“肥水車”繼續前進。我愛烏克蘭,但澤連斯基的表現很糟糕,他的國家支離破碎,數百萬人無端喪生——而且這種情況還在繼續……”

特朗普發出嚴厲警告,告訴澤連斯基若想保住自己的國家,必須“迅速行動”,暗示澤連斯基的執政地位岌岌可危。特朗普宣稱,“沒有選舉的獨裁者”澤連斯基“最好趕快行動,否則他將失去國家。”

英國媒體BBC引述白宮官員消息稱,這則發文是對澤連斯基此前說法的直接回應。澤連斯基在此前回應特朗普,稱他生活在俄羅斯製造的“虛假信息空間”中,表示希望特朗普的團隊“更加誠實”。

周二下午,特朗普在海湖莊園的記者會上批評澤連斯基應對戰爭的升級負有責任,並稱他未能及時防止衝突。特朗普還暗示,澤連斯基本可以在三年前就結束這場戰爭,而非等到2022年俄羅斯發動全麵入侵。

特朗普對正在進行的美俄談判表示信心,並暗示隻有特朗普政府才能達成解決方案,不過關於烏克蘭是否應參與和平談判的辯論正日益升級。

特朗普的言論引發了各界的譴責,包括來自獨立參議員桑德斯的批評。桑德斯指責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過於親近,並譴責他的言辭,稱其為“放棄我們的盟友,支持專製主義,破壞我們的民主傳統。”

曾經擔任特朗普第一政府時期國安顧問的博頓也在 X上發表了評論,表示:“特朗普對澤連斯基和烏克蘭的描述,是美國總統史上最可恥的言論之一。我們對烏克蘭的支持從來不是出於慈善,我們的生活取決於我們在國際的強大。”

特朗普此前暗示,可能會在二月底之前與普京會麵。美聯社報導,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都被視為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和談地點,沙特阿拉伯也被認為是特朗普與普京會晤的可能地點。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新聞:《普京:我很樂意與唐納德見麵 我倆已很久沒見了》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三在聖彼得堡參觀科研生產企業“雷達MMS”期間表示,很樂意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並希望特朗普給予相應回應,但此次會晤必須就包括烏克蘭問題在內的一係列重要議題做好精心準備。

普京:我很樂意與唐納德見麵 我倆已很久沒見了

2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參觀位於聖彼得堡的“雷達MMS”科研生產企業。 ? 美聯社圖片

普京告訴記者稱:“我很樂意與唐納德見麵,我們已經很久沒見麵了。……我想他也很樂意,這從我們電話交談的性質就可以看出來”。

普京補充道,“但我們的處境是這樣的,僅僅喝茶和咖啡,坐下來談論未來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確保我們的團隊準備好對美國和俄羅斯都極為重要的問題,包括烏克蘭問題,以便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普京指出,最重要的是這次會晤應該取得成果。並解釋道“我們有很多合作領域:戰略穩定、廣義上的中東、經濟領域的合作,以及最重要的能源領域”。

普京稱,自己與特朗普“沒有密切關係”。不過,普京補充說,“但盡管如此,在前幾年,在他(特朗普)擔任總統的四年時間裏,我們曾見過麵,並多次討論了我們的國家關係”,並強調現在也很樂意與與特朗普會麵。

特朗普在當選前曾承諾在上任後的“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但他上任後立場發生了改變。普京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說,這是完全自然的事情。

普京評價道,“特朗普還是美國總統候選人時,他曾表示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時間框架相當短,但當他作為美國當選總統開始從情報部門等機構獲得信息後,他改變了立場,說是的,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我們現在不談時間框架,但這是自然的,絕對自然的”。

普京續稱,特朗普前後的立場變化“沒有什麽特別的”,特朗普隻是“開始接收信息——客觀信息”,而這些信息“改變了他的做法”。普京還告訴塔斯社記者稱,美方的設想是,解決烏克蘭衝突的談判應該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的參與下進行。

普京稱:“至於談判進程,特朗普在電話交談中告訴我,我可以證實這一點,當然,美國認為談判進程將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的參與下進行”。

普京續稱,特朗普繼續就此問題與歐洲盟友進行接觸,並指“那裏沒有任何事情已經結束,美國人正在與他們討論這一切……沒有人將烏克蘭排除在這一進程之外。因此,沒有理由對俄美會晤作出這樣的反應”。

就俄美關係,普京表示,驅逐俄羅斯和美國外交官“不會帶來任何好處”,現在雙方外交使團的工作將恢複。他稱,俄美雙方“已邁出第一步”,在包括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在內的中東地區問題開展合作。他指出:“美國和俄羅斯聯邦都參與了那裏的許多問題”。

普京表示,俄羅斯和美國代表團在利雅得討論了經濟和兩國在太空領域的合作等問題,“工作仍在繼續,前景良好”。他聲稱,利雅得會談的氣氛“非常友好”,並指利雅得會晤的目的是“增進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信任”。

普京稱,俄羅斯和美國必須就《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延期作出決定。俄方將“很快”向金磚集團國家通報前一天與美方進行的談判結果。

據塔斯社計算,普京周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六次提到特朗普。與此同時,他在19分鍾的記者談話中,一次也沒有提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名字。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新聞:《川普:澤倫斯基極度無能 他挑起戰爭 烏克蘭要重選總統》

川普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他挑起戰爭,早該達成俄烏停戰協議。

就在川普政府撇開烏克蘭,直接與俄羅斯談判,以結束持續近3年的戰爭,緊張持續升高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周二嘲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說他是個差勁的談判者,並“極度無能”。

《政治》(POLITICO)新聞網18日報導,隨著美俄官員周二在沙烏地阿拉伯展開談判,歐洲盟友和許多美國情報專家紛紛批評,烏克蘭及金援烏克蘭防務的歐洲國家被排除在談判外。而川普在批評聲中說,初步談判進行得“很順利”,這位白宮主人對澤倫斯基因被排除在談判外而表達失望不滿,還有他決定,本周不飛往利雅得,與美國代表團再會談感到惱火。

“今天我聽說,『哦,我們沒有被邀請』”,當川普被問及烏克蘭的批評時,似乎直接衝著澤倫斯基說,“哎呀,你在那裡已經3年了。你早該結束它——3年了。你根本不該在那兒、你根本不該開啟它,你早該達成協議。”

然而,川普這番言論忽視了近3年前2月時,無端入侵烏克蘭的,其實是俄羅斯的事實。這是川普至今對烏克蘭最嚴厲的譴責。而澤倫斯基和歐洲各國領導人正在緊急因應愈來愈多跡象顯示,過去3年基輔最重要的盟友更感興趣的,似乎是與俄羅斯關係正常化,而不是確保烏克蘭的生存,還有讓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發動自1945 年以來歐洲首次陸地戰爭後,麵臨更強大的威懾。

此外,川普還證實,他有意迫使烏克蘭選舉,以作為任何外交解決戰爭方案的一部分。他直言:“我們麵臨的情況是,烏克蘭沒有舉行選舉,烏克蘭實施戒嚴法,而烏克蘭的領導人——我實在不想說,但他的支持率隻有4%——而這個國家已經被炸得支離破碎。”

雖然澤倫斯基的支持率已從戰爭初期下降,但上個月的民調顯示,他仍獲得烏克蘭人52%些微多數的支持。川普還反駁說,要迫使澤倫斯基重新選舉,並不是俄羅斯的當務之急。“那不是俄羅斯的意思,”川普說,“那是我和許多其他國家的想法。”他還堅稱,正為國家生存而戰的烏克蘭人“已經厭倦了”死亡和破壞,而渴望看到戰爭結束。“大家想看到事情有進展。”

不過,川普的說法與烏克蘭各地的現實不符。無論是美俄直接談判,或是美國提議,基輔拿一半稀土礦權用來償還已收到的援助,而不提供未來的安全保障,川普政府的這些行動似乎都漠不關心烏克蘭的命運,也令當地民選官員和大多數民眾感到震驚。


新聞:《美俄會談後俄媒體開始狂歡 演播室時常爆發出大笑…》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旗下的在線期刊《歐洲前沿》,刊發了“俄羅斯媒體觀察”項目創建者朱莉婭·戴維斯的文章,分析了在特朗普政府不顧歐洲和烏克蘭反對,堅持推進與俄羅斯的雙邊會談後,俄羅斯媒體的狂歡。

在民主世界,許多人對特朗普政府急於結束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譴責和孤立感到震驚。

2月18日,美國在利雅得歡迎俄羅斯重返談判桌,並作出初步讓步,而莫斯科方麵卻沒有作出任何回報的承諾。

在莫斯科,這座全球專製的新中心,香檳的瓶塞像機關槍一樣不斷彈出。俄羅斯專家此前多次強調克裏姆林宮將在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獲得的好處,如今他們裝作早已預見這一切(盡管過去幾周,他們也經曆了一場由特朗普引發的情緒過山車)。

現在,他們對新任美國總統的表現興奮不已,認為特朗普甚至超出了他們最高的期待。

自2018年赫爾辛基特朗普-普京會晤以來,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演播室裏還從未見過如此多的冷笑和得意的笑容,甚至時常爆發出大笑。

諸如“難以置信”“轟動性”“驚人”“不可思議”之類的詞語充斥著俄羅斯的電視節目。國家電視台主持人葉夫根尼·波波夫總結道,特朗普已經用電鋸砍向歐洲,並決定親自替俄羅斯完成任務。

2月18日,美俄會談在利雅得開始。當天早晨,國家電視台節目《60分鍾》的主持人奧爾加·斯卡別耶娃興奮地指出:“這是一場關於烏克蘭的談判,但沒有烏克蘭。基輔正式被拋棄了。”

莫斯科國立大學世界政治學院教授阿列克謝·費年科表示,俄羅斯官方媒體正處於狂喜狀態,但他提醒大家,這些談判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產生任何實質性結果。

國家媒體的報道指出,俄羅斯主權財富基金負責人基裏爾·德米特裏耶夫也參加了會談,目的是向特朗普展示俄羅斯能為美國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強調因對俄製裁導致美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解除製裁是克裏姆林宮的核心訴求。

上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節目《60分鍾》上,國家杜馬議員奧列格·莫羅佐夫興奮地說:“你知道,政治的奇妙之處在於,有時候你對重要事件的最大期待,都會被現實遠遠超越。”

莫斯科的評論員對跨大西洋關係因特朗普的新政策而迅速瓦解,感到驚訝不已。他們對特朗普內閣成員的任命也充滿喜悅,甚至新任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的受歡迎程度,已經被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超越。

在情人節當天的《個人真相》節目中,多位評論員表示,海格塞斯是他們在特朗普政府中最喜歡的發言人,因為他在談判開始前就承諾向俄羅斯讓步。

相比之下,莫斯科並未計劃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回報。2月17日,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會考慮任何領土讓步。

公平地說,俄羅斯也沒有理由提供任何回報,因為美國根本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利雅得會談的結束,再次帶來了美國的讓步——華盛頓同意恢複高級外交代表的派駐。

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的主要宣傳員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多次強調,俄羅斯實際上並不想進行真正的談判,也無意停止其侵略戰爭。

在最新一期的《周日晚間與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節目中,他堅持認為,俄軍最希望的事情,就是不受幹涉地繼續推進他們的征服行動。

俄羅斯的宣傳人士抓住了海格塞斯關於北約第五條(可能被誤解)的表態,大肆炒作歐洲在失去美國安全保護傘後的局勢,重點討論如果沒有報複的風險,俄羅斯應該如何攻擊歐洲各國首都。

在《與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的夜晚》節目中,政治學家謝爾蓋·米赫耶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讓歐洲人明白,現在我們真的可以打擊布魯塞爾、倫敦或巴黎,因為我們可以忘記北約第五條。你們可以忘記美國會替你們出頭的想法。”

索洛維約夫回應道:“我喜歡你的想法。”

俄羅斯專家經常承認,美國的聯盟體係是其強大的根本,而破壞這一體係必須成為莫斯科的首要任務之一。

如今,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俄羅斯觀察人士對他們所認為的“美國正在用大錘砸毀與歐洲盟友的舊關係”感到欣喜不已。

新一屆美國政府官員在表露對美國盟友的不滿,甚至公然蔑視時所使用的語言風格,更是讓莫斯科的宣傳機器如虎添翼。

在《周日晚間與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節目中,主持人和專家們表示,美國正在用“街頭流氓的語言”對待歐洲盟友。

索洛維約夫稱讚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對歐洲民主國家的猛烈抨擊,形容他是在“狠狠地打歐洲人的鼻子,並反複扇他們的臉”。

索洛維約夫還補充說,萬斯隻是重複了俄羅斯官員和國家電視台評論員多年來一直在說的話。

在多年被文明世界視為“賤民”之後,俄羅斯正準備收割其武裝侵略帶來的回報,並期待與特朗普建立所謂的友誼。

在2月17日的節目《與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的夜晚》中,主持人自豪地表示:“很明顯,美國企業會想要回歸。”

第二天在利雅得的談判似乎證實了這一點。

到目前為止,即將到來的談判被認為是一場無法想象的“甜蜜交易”——一方放棄一切,而另一方毫無付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