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司法》《川普的司法》
《拜登的司法》是美國的司法獨立?還是《川普的司法》是美國的司法獨立?《反共華人》來為美國的“司法獨立“洗白一下?
美國人說,《總統極具權力,但不是國王,無法用一支筆改寫憲法。》可總統川普就是用一支筆改寫憲法。上台第一天簽下了無數的法律文件。通過立法程序了嗎?用民主的方法了嗎?
新聞:《特朗普第一天都幹了什麽,重點是針對誰?》特朗普第一天宣布撤銷拜登政府的78項政策,其中兩項恢複了拜登四年前通過行政命令廢除的移民政策。
他赦免了參與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襲擊而被指控的1,600名人員,還減輕了幾人的刑罰,如“誓言守衛者”民兵組織創始人斯圖爾特·羅茲。這些赦免不僅涵蓋了當天被控低級別、非暴力犯罪的人,還包括了那些實施暴力行為和襲警的人,其中有直接引發國會騷亂的前“驕傲男孩”組織領袖恩裏克·塔裏奧。
與此同時,特朗普簽署了多項行政命令,包括凍結大部分聯邦政府招聘、暫停新聯邦規則製定。
特朗普簽署了兩項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退出的理由包括世衛組織“對新冠疫情的處理不當”和“未能采取迫切需要的改革”。他還表示,世衛組織要求美國支付“過於苛刻的費用”,並抱怨中國支付的費用較少。
退出世衛組織將帶來一係列影響,其中之一是美國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CDC)將無法獲取世衛組織提供的全球衛生數據。比如,2020年中國確認了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後,將信息提交給世衛組織,世衛組織隨後與其他國家共享了這些數據。
世衛組織的年度預算約為68億美元,美國通常貢獻了很大比例。美國退出需要一定時間。美國國會在世衛組織成立時通過的一項聯合決議規定,美國需要提前一年通知世衛組織退出意圖,並支付當前財年的財務義務。
特朗普兌現了廢除拜登2023年關於人工智能安全行政命令的承諾。拜登的命令為聯邦政府使用人工智能設立了安全標準。特朗普的這一行政命令留下了聯邦層麵人工智能監管的空白。
特朗普撤銷了拜登此前簽署的一項執法改革行政命令。拜登命令旨在禁止聯邦執法人員使用鎖喉動作,並減少“不敲門突襲”搜查令的使用。這種突襲式進入住宅的做法曾多次導致暴力衝突。
特朗普還撤銷拜登的一項逐步終止司法部使用私人監獄的行政命令。
特朗普還加速對白宮工作人員的安全許可審查程序。根據命令,任何由白宮法律顧問提交名單上的人員,將“立即”被授予為期六個月的絕密/安全隔離信息級別的許可。
特朗普命令行政部門的所有機構廢除涉及“多元化、公平與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簡稱DEI)相關的項目、目標、要求和計劃,以及所有環境正義項目。所有相關辦公室將被關閉,持有類似“首席多元化官”(Chief Diversity Officer)頭銜的工作人員將被解雇。
特朗普發表就職演講期間。聯邦官員關閉了一款允許移民預約使用入境口岸的政府應用程序CBP One。這個應用程序在運行期間為將近100萬移民提供了服務。
作為一係列針對非法移民的行政命令的一部分,特朗普宣布美墨邊境的移民入境問題構成國家緊急狀態。不過根據政府數據,自去年高峰以來,非法入境人數大幅下降,2023年12月降至約47,000人。
去年6月,拜登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在非法入境持續高企期間,從南部邊境非法入境的移民申請庇護。這一政策旨在遏製非法入境,並引導人們通過新的合法途徑入境,比如使用CBP One與移民官員預約。然而,特朗普周一突然終止了這款應用的使用。
除了在南部邊境采取的措施外,特朗普還發布了一項命令,要求軍方製定計劃,利用軍隊“封鎖”與加拿大接壤的北部邊境,聲稱是為了應對“各種形式的入侵,包括非法大規模移民、毒品走私、人口販運以及其他犯罪活動”。
特朗普也撤銷了拜登在2021年簽署的旨在恢複對合法移民製度信任的行政命令,那項命令意在直接反駁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傳遞的“不歡迎移民”的信息,並推動新移民融入美國社會,還呼籲製定接納新移民的策略。
特朗普結束了一項允許古巴、委內瑞拉、海地和尼加拉瓜移民進入美國的項目。根據這個項目,移民在擁有經濟擔保人並通過安全檢查的情況下,可以在美國停留長達兩年。自2023年項目啟動以來,已有超過50萬名移民通過這一途徑進入美國。
特朗普已啟動一項行動,可能最終恢複他第一任期內對幾個主要穆斯林國家公民的入境禁令。他發布了一項命令,要求進行為期60天的研究,以製定一份名單,標明“全球範圍內因審查和篩查信息嚴重不足而需要部分或完全暫停接納其國民的國家”。
特朗普恢複了一項2017年的行政命令,那項命令旨在加強國內的移民執法,並切斷對拒絕與移民執法合作的地方機構的聯邦資金支持。此外,他還恢複了一項與難民項目相關的命令。拜登在四年前廢除了這項命令,當時拜登希望減少特朗普對難民重新安置申請的嚴格安全審查要求。
特朗普還撤銷了拜登簽署的重建美國難民項目的行政命令。白宮官員表示,難民接收計劃將暫停至少四個月。
特朗普政府同時廢除了拜登設立的一個專門任務小組,該任務小組旨在幫助南部邊境分離的移民家庭團聚。根據去年發布的報告,該任務小組在運作期間成功讓近800名兒童與父母團聚。
特朗普還努力大幅擴大快速驅逐程序的適用範圍。這一程序允許美國政府在沒有完整聽證會的情況下,將某些無證移民快速驅逐出境,特朗普計劃對無法證明已在美國居住超過兩年的無證移民,將不提供完整的正當法律程序聽證。目前,這種政策僅適用於剛剛越境被捕的人員。這一計劃是否符合憲法尚不明確,可能會麵臨法律挑戰。
特朗普就職後不久,就解雇了四名相關的高級官員。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一行動發生在特朗普宣誓就職後不久,顯示出特朗普計劃通過重塑移民法院體係來推動其更嚴格的移民政策。
被解雇的四名高官包括移民審查執行辦公室的代理主任瑪麗·程(自2009年以來一直效力於這個部門),首席移民法官希拉·麥克納爾蒂,政策負責人勞倫·奧爾德·裏德(在這個機構工作了14年),以及總法律顧問吉爾·安德森。
美國移民律師協會的高級政府關係主管格雷格·陳表示,解雇這些資深官員將嚴重影響法院的高效運作。當前,移民法院的積壓案件已經超過三百萬宗,移民部門迫切需要經驗豐富的管理員來加快案件處理。
特朗普周一簽署的行政命令,將聯邦政府對TikTok的禁令延遲75天,不過相關法律已於周日正式生效。
第一步報複
特朗普確實第一天就開始報複自己討厭的人,他發布了一項行政命令,撤銷了51名前情報官員的任何剩餘安全許可。這些官員在2020年總統競選期間簽署了一封信,暗示共和黨人士獲取的亨特·拜登的筆記本電腦,可能是俄羅斯的虛假信息。這封信成為特朗普對所謂“針對他的選舉幹預”指控中最主要的不滿之一。
命令還取消了特朗普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可能仍然擁有的安全許可。命令指責博爾頓出版了一本關於他在特朗普政府期間工作的“魯莽”書籍,書中包含敏感信息。
針對司法機構
特朗普還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譴責司法部在拜登政府期間的“政治化”。他指示司法部長審查聯邦執法機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工作,尋找任何政治偏見的跡象。
同一命令還要求國家情報總監對情報機構進行類似審查。這些審查將最終形成一份提交給白宮的報告,並附帶“糾正措施”的建議。不過命令沒有說明審查或報告的具體時間框架。
命令中也未明確將進行何種類型的審查——是像司法部監察長通常進行的道德調查,還是由檢察官主導的刑事調查。此外,命令中所提到的目標,即“確保對前政府將聯邦政府武器化針對美國人民的行為負責”,也缺乏具體定義。
這項名為“結束聯邦政府武器化”的行政命令,開篇列出了一係列針對拜登政府的虛假指控,稱拜登政府“不公平地”使用刑事司法係統對付特朗普、其支持者以及保守派群體。命令中寫道:“拜登政府及其全國範圍內的盟友實施了前所未有的、第三世界式的檢控權政治化,企圖顛覆民主進程。”
文件的語言暗示(但未明確說明)特朗普政府的審查,可能會涉及地方檢察官或州政府官員的行動,比如曼哈頓或佐治亞州富爾頓縣的地方檢察官,或紐約州總檢察長,這些人都曾對特朗普提起訴訟。
總統令還指控司法部“無情地”起訴了超過1,500名與2021年1月6日國會大廈騷亂有關的人員。
跨國企業
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質疑拜登政府談判達成的一項國際稅收協議。這項協議旨在阻止大型跨國公司將利潤轉移至低稅率國家避稅。特朗普指示通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這一協議未經國會批準在美國不具法律效力。
2021年,超過130個國家簽署了這項協議,要求跨國公司在運營的每個國家至少繳納15%的最低稅率。
特朗普的命令可能不會立即影響跨國公司的稅收情況,這一國際協議在美國早已麵臨阻礙。共和黨人長期以來反對,而民主黨在掌控國會期間也未能修改美國稅法以符合協議要求。
這一未能合規的結果,使美國公司容易受到協議中關鍵執行條款的影響。根據協議,由於美國未實施15%的最低稅率,美國公司可能在海外麵臨更高的稅收。例如,歐盟等地區已經推進實施最低稅率。這種情況引發了共和黨人的憤怒,他們威脅對執行該規則的國家征收報複性稅收。
特朗普的命令要求財政部長和美國貿易代表審查是否有國家對美國公司實施針對性的稅收,並製定相應的經濟反製措施。這可能會引發新一輪關於國際稅收的談判。
這項行政命令可能加劇美國與其主要經濟夥伴之間的緊張關係,尤其是在特朗普威脅對他們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大幅提高關稅的情況下。這也為圍繞國際稅收問題的多年爭議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
以上內容整理自BBC和紐約時報。
新聞:《川普整頓前朝人事 美國務院外交官掀“跳船潮”》
美國總統川普宣誓就職後,立即對前朝人事開鍘,透過社群平台發文點名四名由前總統拜登任命的高層官員已被他炒魷魚。與此同時,匿名官員透露,美國國務院多名資深職業外交官已在川普助理的要求下,於川普廿日回鍋當天請辭。
新聞:《特朗普新政府將美國首位女性軍種首長解職》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的行政當局星期二(1月21日)解除了美國首位女性最高軍事首長--海岸警衛隊司令琳達·費根(Linda Fagan)上將的職務。
新聞:《川普命令取消在美出生即享公民權》美國總統川普上任首日簽署行政命令,取消在美出生即享有公民權,多州檢察長與民間人權團體今天陸續提出違憲的法律訴訟。川普團隊早前指出,已準備好處理官司。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統計,包括麻薩諸塞、科羅拉多、夏威夷、緬因、馬裏蘭、密西根、明尼蘇達、內華達、紐澤西、新墨西哥及加州等18個州檢察長,狀告川普(Donald Trump)簽署行政命令,拒絕承認非經許可入境美國人士,在美產下的嬰兒即為美國公民的權利,開啟挑戰川普政府移民政策的漫長法律戰。
紐澤西州檢察長普雷特金(Matthew Platkin)與加州、麻州州檢察長都認為,川普意圖限縮出生即有公民權,是不尋常與極端作為。他批評:「總統極具權力,但不是國王,無法用一支筆改寫憲法。」
「總統極具權力,但不是國王,無法用一支筆改寫憲法。」
「總統極具權力,但不是國王,無法用一支筆改寫憲法。」
無論是從馬列毛主義的著作中,還是從巴黎公社,蘇聯社會主義還是毛澤東時代的社會實踐來看,共產黨人堅持階級鬥爭理論都是天經地義的,為什麽修正主義者,而且是一些老革命出身的修正主義者,非要抹煞這個事實,拋棄這個理論呢?這不太好理解,但值得探討。
如果從世界觀、認識論分析這個問題,首先與這些人的馬列毛主義的水平有局限有關係,或者說,這些人從來就沒有達到一個真正的馬列毛主義者的高度。
說是共產黨人,披著共產黨人的外衣,腦袋裏卻缺乏真正的馬列毛主義。倒不一定是欺騙,而是世界觀的問題,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世界觀的問題,思想水平的問題。
正像毛主席臨終前分析的,“為什麽有些人對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矛盾問題看不清楚了?舊的資產階級不是還存在嗎?大量的小資產階級不是大家都看見了嗎?大量未改造好的知識分子不是都在嗎?小生產的影響,貪汙腐化,投機倒把,不是到處都有嗎?劉、林等反黨集團不是令人驚心動魄嗎?問題是自己屬於小資產階級,思想容易右。自己代表資產階級,卻說階級矛盾看不清楚了。”毛主席的這些意見,從認識方法上來說,依然有指導意義。
這麽多老同誌,都不尊重階級鬥爭理論,很難從個人品質去解釋。
而且,眼下拋棄階級鬥爭是時髦,這麽多知識精英都鄙視階級鬥爭理論,也很難從個人品質去解釋。階級鬥爭理論是深刻的科學的理論。知識貧乏而片麵的思想浮淺的人理解不了,雖然這本身正可理解。
革命幾十年,硬是沒有達到馬列毛主義的高度,自然不理解階級鬥爭理論。知識精英,不過讀了幾本書,而且,不一定讀馬列毛的書,隻是讀一點過時的資產階級的書,當然更難理解階級鬥爭理論。這兩種人,可能都以為我們堅持階級鬥爭理論是教條,是愚昧。
事情正相反,正是這兩種人表現了自己對曆史的無知和對現實的誤解。有大量的這種愚蠢的文字作證明,他們對曆史、對現實的解釋,根本摸不著頭腦,不必在這裏浪費筆墨去引證。
最生動的例子,還是毛主席晚年和鄧小平的鬥爭。鄧小平要搞生產,提“三項指示為綱”,怎麽就錯了,而且,錯到“路線”問題上了呢?是毛主席老糊塗了嗎?說是毛遠新匯報了假情況,欺騙了毛主席。這可能嗎?
提升到路線鬥爭,是大事,不是小事,豈是小小的毛遠新能以欺騙達到目的的?江青給總理上綱到第十次路線鬥爭,毛主席立即頂了回去。毛主席對問題的認識和判斷是極其準確的。總理的錯誤,是具體錯誤。小平的錯誤,是路線錯誤。
毛主席觀察問題,頭腦裏有一個完備的馬列毛主義的理論體係,就像一台高功能的計算機,資料一進去,立即從各方麵進行處理,分析判斷,見微知著,洞察本質,迅速作出科學結論。
毛主席看到,鄧小平用的是毛主席的話____“三項指示”,但是,販賣的是鄧小平的“貓論”。把“三項指示”並列起來,實質是抽掉了階級鬥爭這個綱。搞生產不錯。“把國民經濟搞上去”是一項指示。但是,拿這項指示衝擊掉階級鬥爭為綱,變成了以經濟建設為綱,就是綱領錯誤,路線錯誤。
所以,毛主席針對小平的錯誤說,“什麽三項指示為綱?階級鬥爭是綱,其餘都是目。”毛主席很機敏,很英明,很果斷。事關大局,事關路線,豈能受騙?三十年的曆史完全證實了毛主席的意見是正確的,是高瞻遠矚的,沒有冤枉鄧小平。
舉這個典型例子想說明什麽呢?無非是說,馬列毛主義和修正主義的分歧,不是出在要不要搞生產,搞經濟上,而是出在應該怎樣搞生產,搞經濟上。馬列毛主義者,站得高,用社會主義政治,統帥經濟;修正主義者,站得低,沒有政治(實際本身也是一種政治)隻會捉老鼠,摸石頭,沒有方向,迷失方向。
這就是說,很難單單從主觀動機去判斷是不是修正主義,想發展生產的動機也許不壞,但是,離開階級鬥爭這個綱,就必然要搞修正主義。這就像歐洲的修正主義者,隻顧眼前的微小的利益,滿足於點滴的改良和進步,忘記了共產黨人的根本的曆史任務,結果必然離開馬克思主義,滑向修正主義。這是修正主義者在認識論上、世界觀上的一種共性。
修正主義者淺薄,馬列毛主義深刻。在他們以為馬列毛主義是教條的時候,他們自己正陷入資產階級思維的教條。他們滿足於用華麗的詞語去模糊社會本質,馬列毛主義立足於揭示社會本質,打開社會進步之路。這不是在一個層次上的認識水平。修正主義者和一切資產階級的文人學者,永遠也認識不到階級鬥爭理論的深刻意義和科學價值。一部現代思想史一再證實了這一點。
修正主義作為一種階級的思潮和理論,又是有深刻的階級根源的。修正主義者的階級地位,決定了他們必然要抹煞現實的階級鬥爭的客觀存在,否認這一理論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毛主席晚年,特別在批判“階級鬥爭熄滅論”時,對這方麵的道理講得最多、最充分。奠定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必然會發生修正主義,必然要進行繼續革命的理論基礎,我們要反複學習。再強調一遍,我們要反複學習,不是一遍兩遍,而是反複多遍,逐步加深理解,逐步弄明白。
毛主席揭露了修正主義的階級根源。這就是“做了大官了,要保護大官們的利益。他有了好房子,有汽車,薪水高,還有服務員,比資本家還厲害。社會主義革命革到自己頭上了,合作化時黨內就有人反對,批資產階級法權他們有反感。搞社會主義革命,不知道資產階級在哪裏,就在共產黨內。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走資派還在走。”這樣一個特權階級,這樣一個黨內資產階級,他們怎麽能夠承認階級、階級鬥爭的存在呢?怎麽能夠接受對黨內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呢?毛主席說得對,“自己代表資產階級,卻說階級矛盾看不清楚了。”
是啊,主席去世後的理論上的反攻倒算(當時叫撥亂反正),其中最為引起他們仇恨和瘋狂的就是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這個話。在當時,是不好接受。正是因為毛主席一個勁地抓階級鬥爭,抓反修,黨內的問題,這些同誌的問題,還不會像後來,像今天,這樣充分發展,充分暴露,說有走資派的問題,總覺得自己不像、不是,三十年後的今天,誰還敢不承認有走資派問題,誰還敢不承認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何謂遠見,何謂淺見,何謂深刻,何謂淺薄,事實勝於雄辯。
現在不一樣了。中國修正主義統治給我們提供了最新的無可辯駁的曆史事實和曆史經驗。黨內就是有修正主義路線的問題,就是有走資派的問題,就是會產生一個黨內資產階級,而且是官僚壟斷資產階級。三十年來,鄧小平們的表演,就是在給毛主席的理論作注腳。就是以自己的罪惡,否定對毛主席的誣陷,也是給毛主席平反。
什麽權錢交易?就是官僚壟斷特權資產階級和民營資產階級分割剩餘價值。什麽漢奸買辦賣國賊?就是官僚壟斷特權資產階級賣身外國壟斷資產階級以出賣中華民族的利益換取本階級的利益。不知道貪官汙吏在哪裏?就在共產黨內。不知道漢奸賣國賊買辦在哪裏?就在共產黨內。這就是黨內資產階級,而且,已經不是走資派還在走,而是一個腐朽沒落的資產階級還在走。
這還要辯論嗎?還要說這是“無限上綱”、是“打倒一切”嗎?不必了。答案在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手裏。
這樣一個反動的資產階級,他們怎麽能夠承認現在的社會裏還有階級、階級鬥爭呢?找死啊?他們需要的是欺騙,是“普世價值”一類的幻想。你要向他們要“公平、正義”,要民生,要蛋糕?那可真是劉帥說的,蒼蠅叮菩薩,認錯人了。空頭支票是有的,實際是不會給的。
中國的修正主義超過了蘇東的修正主義。中國修正主義提供的新鮮經驗,使我們對修正主義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蘇東修正主義到最後垮台,也沒有像中國這樣,把社會主義公有製,這樣全麵地摧垮,把內外資本主義,這樣迅速地扶植起來。整個社會階級關係的變動,更沒有像中國發生的這樣徹底。中國修正主義者向曆史深刻證明,修正主義上台,就是資本主義上台,就會必然要搞資本主義。修正主義和資本主義是統一的,二者之間,沒有本質不同。相反,二者之間有一個由此及彼的過渡的橋梁。這是最新的曆史留下的經驗教訓。
修正主義上台,會搞特權,這是比較容易看到的。但是,會搞資本主義,已有的曆史事實和經驗,總覺得不夠。也許正因為這樣,說是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容易引起不服和反感。現在,事實教育了大家,毛主席看得真對、真準,毛主席的論斷是科學的、正確的,連反對過他老人家的不少老同誌、新同誌最後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這個曆史規律了。偉大到底還是偉大。隻是承認需要時間。
附帶說一句,以胡德平為代表的某些“高幹子女”,最近老是鼓噪當年的《決議》的不足,是對毛主席否定得不夠。那位有名的搞自由化的李洪林也出來說,炮製《決議》的目的,就是把已經被推倒的毛澤東,重新樹起來。錯了。就是從總結建國後的黨的曆史教訓而言,《決議》的根本不足,恰恰是抹煞了毛主席的第二個貢獻,抹煞了毛主席晚年對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社會製度的弊端的深刻揭露,而這正是一切失誤的最主要的根源。公道地說,“不知有漢,何論魏晉”。《決議》的作者們,包括李洪林,限於在文革中的地位,對這一整套社會主義理論壓根就不懂。就是今天,我看,胡德平們還是不懂。“高幹子女”反差很大。好的很好。劣質“高幹子女”,我們文革中打交道也不少。這種人有天然的優越感,“老子英雄兒好漢”嘛,但是,狂妄有餘,才能不足,膽大包天,狗屁不通。李敏說毛主席說是“災難”,就是指這些孩子。現在還是收斂好。
如果修正主義執政者,你們直到今天還不承認在我國存在階級、階級鬥爭,那我隻能不客氣地說,你們要麽是白癡,要麽是騙子,而絕不是共產黨人。
這是修正主義者不可能懂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的原因。有認識的原因,有階級的原因。二者是統一的。
要不要堅持階級鬥爭理論,是一個事關是否堅持馬列毛主義的原則問題,必須分清是非,不能含糊。十八大必須重新回答這個問題。一是馬列毛的本本在,共產黨人要不要遵守;二是社會實踐在,實踐告訴我們,到底存在不存在階級、階級鬥爭,要不要堅持無產階級專政。隻要尊重馬列毛主義理論,隻要尊重共產黨人的實踐,隻要接受曆史已經提供的正反兩方麵的經驗教訓,正確回答這個問題,是並不困難的。
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前後都不隻一次說過,“什麽是社會主義不清楚。”應該說,這是一句實話。為什麽搞“貓論”?“什麽是社會主義不清楚”嘛。為什麽搞“摸論”,“什麽是社會主義不清楚”嘛。足見。這句發自內心的實話,很值得重視,很值得分析。要想明白修正主義者何以走向修正主義,這句話是一把鑰匙。
第一、既然“什麽是社會主義不清楚”,也就不存在“堅持社會主義”這個命題。一個人,一個黨,不可能堅持自己不清楚的東西。毛主席說“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根據這個道理,於是就反抗,就鬥爭,就幹社會主義。”可見,共產黨人的“造反有理”,是有自己的特定目的的。這就是“幹社會主義”。如果“什麽是社會主義不清楚”,那怎麽幹社會主義?事實也正是這樣,不幹社會主義了,幹修正主義,幹資本主義。
什麽是社會主義不清楚嗎?不。很清楚。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到如今,一直就很清楚。就社會經濟形態而言,這種主義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製。就實現這一曆史任務的政治途徑而言,也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經由無產階級專政的過渡,在既定的大生產的基礎上,消滅私有製,從而消滅階級,達到共產主義。這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怎麽不清楚呢?很清楚。
《真小人》贏要比《偽君子》好。這個“好“作如下述說。
《真小人》贏,《反中》會公開直擊。前四年己將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徹底擊醒。使中國走資派和洋奴們不抱任何幻想。不再是被炸了大使館,還要說聲:“謝謝“。被撞落了飛機撞死了飛行員,還要優待凶手,讓養好身體歡送凶手回國。近幾年來,《偽君子》政府又把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高官們和洋奴們花得迷幻了。
《真小人》贏,有望結束《俄烏戰爭》。不援助烏克蘭,讓《俄烏兩兄弟自己決鬥解決》。
《真小人》贏,有望解散《北約》。即使不解散,也比《偽君子》少些操縱為好。
在此基礎上,對發生《三戰》的機率要少些。
其他方麵在下麵轉載的文章中講了很多。做如《真小人》贏。
轉載《時寒冰:從特朗普看美國的未來走向》
作者:時寒冰 發布時間:2024-07-16 15:55:59 來源:自星星的冰教授
7月13日,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競選集會上演講的時候,突遭槍擊,與死神擦肩而過。特朗普反應敏捷,迅速蹲下,當他右臉帶著血重新站起來的時候,有力地揮起拳頭,喊著“fight(戰鬥)、fight……”瞬間,全場情緒被點燃,一起高喊“USA(美國)、USA、USA……”
臨危不懼,視死如歸,這種英雄氣質是美國人最喜歡看到的。當特朗普揮起拳頭的那一瞬間,他已經征服了很多人。
7月15日,特朗普宣布,80後的詹姆斯·戴維·萬斯(J.D.Vance)將作為副總統,與其一起競選。
39歲的萬斯是什麽人?
2016年,詹姆斯·戴維·萬斯出版了《鄉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這本書的中文版和電影都可以輕易找到。這本書描寫了底層白人的痛苦、失落和掙紮……在絕望中找尋被淹沒的希望是艱難的。民主黨人高喊著平等、關愛的口號,卻吃裏扒外,將這些愛送給外國人甚至非法移民,而無視本國民眾的疾苦。政治正確是一把宰割窮人的刀。通往光明的路陰暗而曲折。階層似乎已經固化……雖然萬斯最終走了出來,但那種令人窒息和絕望的經曆,給人帶來的並非簡單的勵誌,而是深切的痛和反思……
這本書在美國底層白人當中引發了強烈的共鳴。
可以說,這種共鳴成就了詹姆斯·戴維·萬斯。
早前的萬斯對特朗普的評價非常負麵,直接稱特朗普是“白癡”,表示自己永遠也不會支持特朗普。直到2021,詹姆斯·戴維·萬斯開始參選公職,對特朗普的態度才發生改變。2022年11月8日,他擊敗民主黨候選人蒂姆·瑞安當選為美國參議員,2023年1月3日宣誓就職。
選擇萬斯對特朗普來說,是一個加分項。
首先,讓特朗普變得更加安全。萬斯是一個比特朗普更保守的人,他甚至曾經主張烏克蘭向侵略者割讓土地換取和平。在墮胎等許多問題上,萬斯的立場更保守更令民主黨人深惡痛絕。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特朗普當選總統後被暗殺,那麽,萬斯就直接接任總統大位。在民主黨人看來,這是一個更加糟糕的結果,由此,刺殺特朗普的動力就會大大削弱。
其次,萬斯的經曆和學識。萬斯高中畢業後,進入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並曾被派遣到伊拉克,為美軍的公共事務部門服務。這一點非常容易獲得軍人及家屬的好感。萬斯從俄亥俄州立大學畢業後,前往耶魯法學院深造,並獲得了法律博士學位——這種教育經曆帶來的嚴謹與特朗普的直率風格容易形成互補。值得一提的是,萬斯在耶魯第一年的導師為祖籍福建的蔡美兒教授(Amy Lynn Chua)。
其三,有利於吸引“鐵鏽帶(Rust Belt)”選民的支持。萬斯本人就是從“鐵鏽帶”走出來的,在曾有過輝煌,又遭遇工業衰敗的這個地區的選民看來,萬斯更能重視他們的利益訴求。在2000年的大選中,特朗普就因為失去賓夕法尼亞州、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這三個“鐵鏽帶”州的選票,而陷入被動。這步棋,有利於從民主黨票倉中搶票。
另外,萬斯夫人是印度裔,有利於吸引有色選民的支持。
但特朗普找萬斯搭幫,也有不利之處。萬斯非常缺乏經驗,關鍵是,他的一些立場與美國的主流價值觀不同,對中間選民缺乏吸引力。
最明顯的一個不確定性,是萬斯和特朗普對烏克蘭反侵略的態度。法國勒龐在第一輪遙遙領先的情況下,突然發昏熱情洋溢地感謝普京而表達對烏克蘭的敵意,引發中間選民的憤怒,在第二輪被無情拋棄,把大好形勢直接葬送,從第一沉落到第三。如果特朗普和萬斯犯下同樣的錯,也會麵臨風險。不過,美國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或許會起來一定的平衡作用。值得警惕的是,萬斯嚴重反華,對中概股是超級利空。
那麽,未來,如果特朗普再任美國總統,美國將向何處去呢?
7月8日,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公布了得到特朗普支持的共和黨2024年政綱。
這份政綱基本上代表了未來共和黨的執政思路。
這份政綱前麵寫道:
“但現在,我們的國家正處於嚴重衰落之中。我們的未來、我們的身份以及我們的生活方式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幾十年來,我們的政客們用不公平的貿易協議和對全球化的迷信,把我們的工作和生計出賣給了海外出價最高的人。他們讓自己免受批評和自己不良行為的後果,卻任由我們的邊境被占領,我們的城市被犯罪所籠罩,我們的司法係統被武器化,我們的年輕人產生了絕望和絕望的感覺。他們拒絕了我們的曆史和價值觀。簡而言之,他們盡其所能摧毀我們的國家。”
這段話的重點是,反全球化,脫鉤,而這是共和黨的核心思想。
透過這段話,也不難看出,裏麵充滿了對拜登政府的憤怒情緒。有意思的是,國際上的幾個主要經濟體,都在不約而同地幹著自掘墳墓的事情,還都樂此不疲,自我感覺良好。拜登甚至在明顯不能勝任的情況下,還帶著對權力的無比眷戀繼續掙紮。戀權到病態的人真的很遭人厭。
在強調恢複邊境安全後,政綱說:
“常識清楚地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沒有國內製造業就不會有低通脹,不僅我們的經濟——甚至連我們的軍事裝備和物資——都將受製於外國,而且我們的城鎮、社區和人民也無法獲得繁榮。共和黨必須回歸其作為工業、製造業、基礎設施和工人黨的根基。特朗普總統結束通貨膨脹和恢複製造業就業的經濟政策不僅是美國經濟和美國工人現在所需要的,也是他們現在想要的。”
言外之意,促進製造業回歸,重塑產業鏈體係。
“常識清楚地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消滅通貨膨脹並迅速降低物價水平,建立起曆史上最偉大的經濟體,振興我們的國防工業基地,為新興產業提供動力,並將美國打造成為世界製造業超級大國,我們就必須釋放美國能源。我們將"鑽井"、"鑽井"、"鑽井",我們將實現能源獨立,甚至再次成為能源霸主。美國腳下的液體黃金比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多,甚或不相上下。共和黨將利用這種潛力為我們的未來提供動力。”
後麵還有一段話說得更明顯:“在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通過取消對美國能源生產的限製並終止社會主義綠色新政,我們很快將再次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共和黨將釋放包括核能在內的所有能源生產,以立即削減通貨膨脹,並為美國家庭、汽車和工廠提供可靠、豐富且價格合理的能源。”
這兩段話的意思非常明確,將廢除拜登的環境保護、能源開采限製等政策,鼓勵大力開采傳統能源,大幅降低能源價格。這對天然氣等價格是明顯的利空,所以,特朗普遭槍擊勝選總統的概率激增,此後的第一個交易日7月15日,美國天然氣價格大跌了6%。
然後,政綱作出了20項承諾(原文全是大寫字母,以示強調和莊重):
1.封鎖邊境,阻止移民入侵
2.開展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行動
3.結束通貨膨脹,讓美國再次負擔得起
4.讓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能源生產國!
5.停止外包,讓美國成為製造業超級大國
6.大幅減稅,小費免稅!
7.捍衛我們的憲法、權利法案和基本自由,包括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和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
8.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恢複歐洲和中東的和平,在我們整個國家建立一個巨大的鐵穹導彈防禦盾牌——全部由美國製造
9.停止政府針對美國人民的武器化
10.製止移民犯罪泛濫,摧毀外國販毒集團,打擊幫派暴力,關押暴力罪犯
11.重建我們的城市,包括華盛頓特區,讓這裏再次變得安全、清潔、美麗。
12.加強和現代化我們的軍隊,毫無疑問地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和最強大的軍隊
13.保持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14.爭取和保護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不削減任何開支,包括不改變退休年齡
15.取消電動汽車強製令,削減昂貴和繁瑣的法規
16.削減聯邦政府對任何向我們的孩子灌輸批判性種族理論、激進性別意識形態和其他不適當的種族、性別或政治內容的學校的資助
17.禁止男性進入女子體育
18.驅逐支持哈馬斯的激進分子,讓我們的大學校園再次變得安全、充滿愛國氣息
19.確保我們的選舉安全,包括當天投票、選民身份識別、紙質選票和公民身份證明
20.團結我們的國家,使它達到新的創紀錄的成功水平
政綱分幾個部分做更詳細的闡述:
1.戰勝通貨膨脹,迅速降低所有物價。
2.封鎖邊境,阻止移民入侵。
3.建立曆史上最偉大的經濟體。
4.重拾美國夢,讓家庭、年輕人和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
5.保護美國工人和農民免受不公平貿易的侵害。
6.保護老年人。
7.培育優秀的K-12學校,為年輕人提供好工作和美好生活。
8.為我們的政府注入常識,重振美國文明的支柱
9.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10.憑借實力恢複和平。
在公平互惠的貿易協議一段中,是這樣說的:
“共和黨將繼續製定第5章中規定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對抗弄虛作假的國家,優先考慮美國生產商而不是外國外包商。我們將把我們的關鍵供應鏈帶回國內。特朗普總統扭轉了美國貿易政策,保護了美國生產商,並重新談判了失敗的協議。”
美國優先呼之欲出。
政綱在下麵還重點強調了減稅永久化等,同時,支持加密貨幣(利多加密貨幣),更大膽地鼓勵人工智能發展——利好人工智能。其中,有一段話很有趣:
“在共和黨的領導下,美國將在近地軌道上建立一個強大的製造業,將美國宇航員送回月球,然後前往火星,並加強與迅速擴張的商業太空部門的夥伴關係,以徹底改變我們進入、居住和開發太空資產的能力。”
這明顯是獎勵馬斯克的。曾經支持民主黨的馬斯克,現在已經旗幟鮮明地站在了共和黨一邊。馬斯克的特斯拉在基本麵沒有大變化的情況下,突然拔地而起,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應了華爾街的態度,隻是大家看透不說透,默默無聞地用行動展示罷了。
整個政綱是特朗普參與敲定的,帶有鮮明的特朗普風格,內容很豐富,建議認真讀讀原文,或許會有很多重要的發現。
與傳統政客最大的一個區別是,特朗普基本上能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果。而且,在經曆很多磨難和坎坷之後,特朗普身上也發生了很多明顯的變化,比過去沉穩了許多。
一旦特朗普正式再次成為美國總統,以上這些給出來的信息,就是明確的趨勢指引了。
草於2024年7月16日
毛澤東:“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就學工學農而言,那是走與工農想結合道路,是毛主席的一貫想法說法做法,在當時的情況下,毛主席覺得還沒有讓所有人想得通,因此還要繼續做工作,否則也就談不上培養真正“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
毛澤東:“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麽做標準呢?拿什麽去辨別他呢?隻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願意不願意、並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願意並且實行和工農結合的,是革命的,否則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結合於工農群眾,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結合了,或者反過來壓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
轉裁《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是不是對“教育方針”的深化?》
李克勤(jixuie)題記:毛主席正式提出“教育方針”是在1957年,在這之前毛主席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探索研究,後來在1966年的《五七指示》裏,毛主席就教育方針的實踐作了更加具體的指導,這可以算作對教育方針的理論深化,也可以叫做深化的理論。毛主席經常在經過了一個階段實踐之後,對以前提出的理論作一些完善或補充,這也可以算作毛澤東文化裏獨特的道器變通之變。
“教育方針”與《五七指示》
毛主席製定的“教育方針”,從字麵上看,在培養“有文化”的人這一點,恐怕是任何社會教育方針的共性特征,而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這一點上,是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特點。除此之外,突出培養的人定位於“勞動者”則是毛澤東文化的特性。
對於這個“教育方針”,我們還是看一看毛主席當年是怎麽提出來的,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1957年2月27日)裏,毛主席是在“五 知識分子問題”中提出的。這一段的原文:
根據時代背景,毛主席提出了一個真問題:知識分子(包括未來的學生)如何適應新社會需要和我們如何幫助他們適應新社會需要的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集中起來可以體現在教育方針上。
毛澤東文化裏,習慣講“路線、方針、政策”,由道而器的過程,有抽象到具體。
方針,介於路線和政策之間,比較多體現是方法論意義。
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有一段專門針對學生講的:
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這是不是對“教育方針”的深化呢?
學工學農學軍,這是器層麵的具體措施;批判資產階級,上升至道層麵的思想意識培養,也可以說是一項具體的措施。現在我們常說批判性思維如何重要,這不就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辦法嗎?
就學工學農而言,那是走與工農想結合道路,是毛主席的一貫想法說法做法,在當時的情況下,毛主席覺得還沒有讓所有人想得通,因此還要繼續做工作,否則也就談不上培養真正“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
早在延安時期,毛主席就鮮明地指出:
“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麽做標準呢?拿什麽去辨別他呢?隻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願意不願意、並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願意並且實行和工農結合的,是革命的,否則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結合於工農群眾,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結合了,或者反過來壓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
(《青年運動的方向》(1939年5月4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44頁)
戰爭年代從兒童團開始,學軍是理所當然的,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學軍逐漸成了一個不可缺少的教育內容。
學軍,對於培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裏的“武德”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芝加哥大學教授何炳棣先生,1972年他訪問祖國後寫的《從曆史的尺度看新中國的特色與成就》一文,專門講了回國看到的“武德”。
1974年3月11日《參考消息》分5次連載何炳棣的文章
武德的培養,與傳統的男子漢培養息息相關。
男子漢,就是有武德的男人。
1970年我上小學一年級,我第一次當班幹部,就叫“軍體委員”(體育委員)。
我們那個時候最時髦的服裝就是軍裝。
男生最喜歡看得電影就是打仗的電影。
學唱樣板戲,楊子榮和趙勇剛這樣藝術形象,都是我們心中的英雄,大智大勇。
我們那個時候學英雄見行動,可是由器而道,有道而器,道器變通的。
《何炳棣:從曆史的尺度看新中國的特色與成就》: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二、組織能力與思想教育
三、民族“武德”的重現
堅持研究毛澤東文化
毛主席《五七指示》發表以後,那在全國範圍內貫徹執行,可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名副其實的文化氛圍就形成了。
古今中外罕見的文化現象層出不窮,我自己覺得學英雄的效果特別突出。
英雄輩出是自然而然的。
毛澤東文化裏的“學英雄見行動”風氣,那算得上實實在在的道器變通——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的社會風氣。毫無疑問,這是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的結果,可究竟如何走到“蔚然成風”這一步的,這需要從道器結合來認識、理解和解釋。其中有個極其重要的環節不可忽視,那就是普遍化的誦讀“老三篇”活動。
而誦讀“老三篇”,則是包括貫徹《五七指示》的一個強有力的措施。
這就在毛主席“教育方針”之上,必須考量路線問題了。
從“教育方針”到《五七指示》,都是毛主席革命路線這一大範疇裏的道器變通之變。
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
到了毛主席發表《五七指示》這個時候,老人家的教育思想體係,就已經相當圓滿了。在全社會這個大環境裏培育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已經成了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想法說法做法,並且還真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無疑這呼應了時代的需要,那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既體現了共產主義世界觀,又是培養無產階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