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下無《拐》的時代曾經存在過

(2024-10-27 08:18:17) 下一個

天下無《拐》的時代曾經存在過

 

 

 

天下無《拐》的時代曾經存在過:新中國毛澤東時代。也稱《前三十年》,也是《文革時代》。知道為什麽會天下無《拐》嗎?因為:一是無“錢”可賺。二是貧富差距小。三是全民皆兵,人人監督。四是工人有集體工廠組織,農民有人民公社組織。五是人與人之間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六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集體主義精神。

看了走資派時代《十部拐賣兒童題材電影》結尾有一句:《最後祝願天下無“拐”,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裏長大成人。》

然而上網查一下:《拐賣兒童》,資本主義社會裏都存在。中國走資派特色資本主義社會也不例外。最新版的新聞:《中國拐賣17名兒童人販子餘華英重審被判死刑》。《拐賣14名兒童的人販子王浩文被判死刑庭上拒不認罪被尋親家長》。

《十部拐賣兒童題材電影》:

一,盲山 (2007)。

二,親愛的 (2014)。

三,寶貝快跑 (2014)。

四,愛在旅途 (2014)。

五,你在哪 (2016)。

六,喊•山 (2015)。

七,尋之親愛的小孩 (2016)。

八,拐點 (2017)。

九,找到你 (2018)。

十,天下無拐 (2021)。

什麽時候能做到《天下無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漂亮地鐵在哪






去過美國紐約,乘過紐約地鐵的人,對紐約地鐵的髒亂和危險應該有體會的。隻是不說而己,隻說美國的“民主“有多好。當然也不會作比較,因為一比較就知道是:民作主的。還是官作主的。

莫斯科地鐵的地鐵站的建築造型各異、華麗典雅、多用五顏六色的大理石,花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鑲嵌出各種浮雕,雕刻和壁畫裝飾,照明燈具十分別致,好像富麗堂皇的宮殿,享有“地下的藝術殿堂”之美稱。始建於斯大林時代。

全稱:《俄羅斯列寧莫斯科市境內的城市軌道交通係統》。

莫斯科地鐵,全稱為列寧莫斯科市地鐵係統,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鐵,按運營路線長度為全球第五大地鐵係統,按年客流量為全球第四繁忙暨亞洲以外第一繁忙的地鐵係統。1935年5月15日,蘇聯政府出於軍事方麵的考慮,正式開通莫斯科地鐵。地下鐵道考慮了戰時的防護要求,可供400餘萬居民掩蔽之用。

地鐵站的建築造型各異、華麗典雅。每個車站都由國內著名建築師設計,各有其獨特風格,建築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顏六色的大理石,花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鑲嵌出各種浮雕,雕刻和壁畫裝飾,照明燈具十分別致,好像富麗堂皇的宮殿,享有“地下的藝術殿堂”之美稱。

地鐵車廂除頂燈外,還設計了便於讀書看報的局部光源,在車廂門口安裝了報站名用的電子顯示屏。地鐵站除根據民族特點建造外,還以名人、曆史事跡、政治事件為主題而建造,其中最早建成的車站其名為卡岡諾維奇。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1928—1932年),在蘇聯重工業奠定了初步基礎的情況下,為了改善首都的交通狀況並緩解有軌電車的壓力,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拉·卡岡諾維奇在1931年的聯共(布)六月全會上做了關於建設莫斯科地鐵的報告。

從1932年起,數千名青年投入到地鐵建設中。1935年5月15日,一條以紅線為標誌的莫斯科第一條地鐵線(1號線)通車。這也是蘇聯的第一條地鐵線,總長度為11.6公裏,從索科裏尼基站到文化公園站,沿途設有13個車站。到衛國戰爭前夕,莫斯科又開通了兩條地鐵線:綠線(2號線,從索科爾站到劇院站)和藍線(3號線,從阿爾巴特站到庫爾斯克站)。

1935年5月15日,蘇聯政府出於軍事方麵的考慮,正式開通莫斯科地鐵。其建設工程耗時僅3年,一期工程建了兩條線。第一條線路從索科爾尼基公園到市中心斯摩棱斯克廣場,共13站,長11.6公裏。後來又建成3條、4條線,到1943年5條線全部通車,20世紀40年代末出現了把各條線穿起來的環線地鐵。

1941年10月15日,蘇聯國防委員會下令關閉莫斯科地鐵並在3小時內將地鐵裏的設備拆除。

1950年,自文化公園至庫爾斯克站的第一段環線通車;

1952年,環線從庫爾斯克站延伸至白俄羅斯站;

1954年3月,環線白俄羅斯站與文化公園站實現對接。

1955年11月,蘇共中央委員會和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關於消除建築和工程中的累贅的決議》。隨之,莫斯科新的地鐵建設也開始以簡單、經濟和節省空間為主基調發展起來。

1962年,世界上最早的行車自動化係統在莫斯科地鐵試用。

莫斯科地鐵最初為了戰備而建,大部分線路都建在離地麵50米以下,但4號線途中有7個車站、3號線有2個車站、1號線、2號線和7號線各1座車站是建立在地麵上的(其中1號線的麻雀山站最為獨特,它建在盧日尼基鐵路橋上,2號線但我地麵站也是利用原跨河地麵段增設的),12號線還有4座車站是高架站。除此之外,13號線由於是單軌線路也是以架空線為主的鋪設方式,14號線是因莫斯科第二環線建設遲緩,利用既有鐵路改造的市郊鐵路環線,地麵為主,有少數立交橋或下立交,好消息是,11號線剩餘段將在2020年前後開通,屆時莫斯科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三環同心、兩環相交的城市。

莫斯科的每座地鐵站都擁有其獨特的建築風格。來自烏拉爾山、阿爾泰、中亞、高加索及烏克蘭等二十多種不同產地的大理石及各種礦石,鋪滿了車站的大廳。精美的大理石藝術雕像、浮雕,典雅的吊燈、玻璃拚花以及站台頂部那些代表著建築者技藝的馬賽克鑲嵌畫,使車站仿佛成了一座藝術博物館。

地鐵車廂除頂燈外,還設計了便於讀書看報的局部光源,在車廂門口安裝了報站名用的電子顯示屏。地鐵站除根據民族特點建造外,還以名人、曆史事跡、政治事件為主題而建造。

各個地鐵站以民族特色、名人、曆史事跡、政治事件為主題而建造,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地鐵站。這些地鐵站,例如革命廣場站,雕塑的是以十月革命勝利和蘇聯紅軍反法西斯戰爭為主題。衝鋒陷陣的蘇聯紅軍、站崗值勤的哨兵,一個個鮮活的麵孔早已定格在激情澎湃的曆史年代。有觀光客必訪的共青團車站,裏麵金碧輝煌如同沙皇宮殿。還有些是以著名文學家為主題,配上各種人物的雕塑和曆史題材的浮雕畫麵,在明亮的燈光照耀下,既展示了曆史畫卷,又顯得富麗堂皇,使人們既獲得藝術上的享受,又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教益。

另外,不少地鐵站也以俄國大文豪命名,如“普希金”、“契訶夫”、“屠格涅夫”等。其中名氣最響的是“馬雅可夫斯基”站。“馬雅可夫斯基”站是為了紀念蘇聯革命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地鐵入口處立著詩人的頭像,目光深邃。“馬雅可夫斯基”站之所以有名不僅在於詩人,更是由於車站的建築特色。這個地鐵站的建築風格被歸入當時的“斯大林式新古典主義”,前衛的設計理念融入了傳統的裝飾元素,別有一番詩人般的浪漫情懷。大廳兩側的每座大理石拱門都鑲著不鏽鋼。一盞盞照明燈圍成圓形,嵌在穹頂。地麵中央的紅色大理石“通道”,猶若一條紅地毯,仿佛在歡迎每位乘客。地鐵站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天花板:千萬別以為隻是燈飾圍成圓形這麽簡單,其實每個圓圈裏麵都另有風光。這裏鑲嵌著蘇聯名畫家傑伊涅卡的馬賽克壁畫,共有31幅。該設計方案於1938年在紐約國際展上獲得大獎,使“馬雅可夫斯基”站成為世界級的地鐵站 。

總體來看,莫斯科地鐵保留了濃厚的斯大林時代色彩。從一些地鐵站名就可以看出,如十月廣場、馬克思主義者、紅色近衛軍、列寧大街、共青團員等。而且,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庫爾斯克站,仍然能看到前蘇聯的標語“斯大林教育我們要對國家忠誠,鼓舞我們為了偉大事業努力奮鬥!”

莫斯科共青團地鐵站在科爾特瑟瓦雅地鐵線以及莫斯科整個地鐵係統中最有名氣,它也是莫斯科的標誌,部分原因是它處於莫斯科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共青團廣場。這個地鐵站是到莫斯科和俄羅斯其它地區的樞紐,它的設計主題是展示愛國史,激發人們對俄羅斯的未來充滿向往。莫斯科共青團地鐵站於1952年1月30日開張,是環線第二級的一部分。

媲美宮殿的地鐵站

基輔站壁畫自然主要是烏克蘭的風光和生活情景。頓河彪悍的哥薩克,美麗的烏克蘭姑娘充滿民族風情的舞蹈,克裏米亞和黑海的旖旎風光,每一幅,每一件都吸引人們的目光。這些都體現了烏克蘭民族的生活、習俗和傳統,它們生動而又鮮明。
基輔站的烏克蘭風俗畫

愛國主義也是地鐵壁畫的主題。俄羅斯和蘇聯時期的重大曆史事件,如1812年抗擊拿破侖的入侵、十月革命的爆發等等,有的是以反法西斯戰爭為主題,反映了蘇聯人民英勇奮戰的壯觀場麵。 [6]
施工特點

線路的最大坡度為 40‰,最小曲線半徑為300米;軌距為1524毫米。早期修建的區間隧道為淺埋、明挖法施工的雙線矩形斷麵,寬7.6米,軌麵以上高3.9米。以後修建的區間隧道絕大部分是深埋、盾構法施工的兩個單線圓形隧道,內徑為5.46米。

車站深埋居多,如狄納莫站埋深達40米。深埋車站隧道的斷麵采用單拱、三拱立柱及三拱塔柱等幾種形式,並設置島式站台。站台寬度一般為10~14米(淺埋車站一般為8~10米),站台麵至吊頂的高度為4米,站台長度一般超過150米。深埋車站都裝有自動扶梯,環行線上各站共有82部。平均站間距為1.84公裏。列車用第三軌供電,電壓為825伏直流電。

據《俄羅斯報》網站2019年8月7日報道,地鐵建設者采用的新技術設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莫斯科地鐵近些年以空前的速度發展。例如,使用了中國製造的直徑為10米的盾構機。在建設莫斯科地鐵涅克拉索夫卡線時率先使用了這種盾構機。這種盾構機的優點是,可在一條隧道中同時鋪設站台在中間的雙向道路,從而為建設者節省資金與時間 。
藝術文化

2014年11月5日,莫斯科地鐵開放俄羅斯經典文學虛擬圖書館。莫斯科地鐵站免費向乘客提供100多部經典文學作品,乘客隻需用智能手機或平板掃描編碼,就可以瀏覽圖書館的虛擬書架。

每年,莫斯科地鐵的客流量達24.9億人次,經典文學作品將供這些乘客免費下載,其中包括俄羅斯文學巨匠普希金、托爾斯泰和契訶夫的小說作品。另外,莫斯科還在公交車、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開展了類似的項目。2014年11月,該項目僅在195座莫斯科地鐵站進行試運營。到2014年底,所有莫斯科地鐵車廂還將提供免費Wi-Fi。

乘坐指南

1.一票製。途中可以自由換乘。
2.換乘點有很多不同的路線,路線不同地鐵站的名字也不一樣,也就是說一個地鐵站會有好幾個不同的名字。
3.隻在入口處檢票。
4. 車票在檢票機附近的窗口購買,買票的時候如果語言不通的話用手勢就可以了,盡管車票有很多種,但單程票是最常用的;也可以買兩次的票,和多次的票;隻要在售票窗口告知售票員,買幾次的票就可以了。
5. 買票之前最好準備好零錢 。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蘇聯掌握核武器比美國隻晚五年







1945年7月16日,這一天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在這一天,美國成功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成功地試爆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美國獨立日是1776年7月4日。

1949年8月29日,蘇聯在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塞米巴拉金斯克基地進行首次成功的核武器(RDS-1原子彈)試驗。蘇聯於1918年立國。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東方巨響”震驚世界,也震撼著今天的我們。新中國立國在1949年10月1日。

蘇聯掌握核武器的時間比美國隻晚了五年不到,直到1949年8月29日,蘇聯首次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蘇聯於1918年立國。

而美國獨立日是1776年7月4日。 這一天是美國正式宣布從大英帝國宣告獨立的日子,故此獨立日是美國的國慶日。

1949年8月,蘇聯首次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在斯大林時代。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研製成功核武器的國家。

1939年,納粹德國製定了原子彈研究計劃,但直到1945年納粹德國帝國崩潰,也沒有進行過真正意義上的核試驗。

二戰爆發後,美國總統羅斯福成立了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劃”,把剛發現的原子裂變現象應用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研製,目標是趕在德國之前製造原子彈。主持人雷斯理·格勞維斯少將不顧陸軍情報單位的反對,選定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羅伯特·奧本海默為研製原子彈計劃的實驗室主任。整個計劃的經費是20億美元,總工作人數10萬人。

奧本海默(1904~1967年)生於紐約,家境富裕。父親是德籍猶太人,從小移民美國,母親是位畫家。1942年8月,奧本海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隨後約4000名科學家進駐此地,開始原子彈的研發工作,並在1945年夏成功製造了第一批3顆原子彈——“瘦子”(“大男孩”)、“胖子”和“小男孩”,其中“胖子”得名來自丘吉爾的身材,表示對這位英國首相的敬意。

1945年7月12日,奧本海默親臨阿拉莫戈多沙漠試驗現場檢查,看著價值20多億美元的首枚原子彈“瘦子”吊離距地麵30米高的鐵塔上。7月16日上午5時24分,美國在此進行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核試驗。約有1000名科學家、政府官員等被邀請參觀。這枚核彈鈈裝藥重6.1千克,梯恩梯當量2.2萬噸。核爆炸產生了上千萬度的高溫和數百億個大氣壓,致使安裝鐵塔被熔化為氣體,並在地麵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彈坑。核爆炸騰起的煙塵似衝天之雲,極為恐怖。半徑400米範圍內沙石被熔化成了黃綠色的玻璃狀物質,半徑1600米範圍內所有的動物全部死亡。這顆原子彈的威力比科學家們原來估計的大出了近20倍。一團巨大的火球升上8000米高空,“比1000個太陽還亮”,大地在顫抖,美國整個西部都聽到了巨大的爆炸聲響,很多人驚奇地大叫:太陽怎麽提前升起來了?

試驗成功了!現場的科學家們都無比興奮,“原來躲藏在地下好像沙漠植物似的那一小群人,忽然跳起舞來”。歡呼雀躍後,“大家相互拍肩膀,笑得像孩子一樣”。美國總統接到電報:男孩順利降生,哭聲傳出很遠。

美國首次原子彈實驗爆炸成功,這是二戰中的重大事件,為反法西斯戰爭最後勝利提供了新的手段。第一批“三胞胎”原子彈中另外兩顆,“小男孩”和“胖子”,於1945年8月6日、9日分別投向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1945年7月16日,這一天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在這一天,美國成功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成功地試爆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

這也讓世界開始進入了核武器統治的階段,在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一周之後,美、英、蘇三國在德國柏林召開了波茨坦會議。

在會議上,商談戰後對德國的處置問題之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得意洋洋的向斯大林說:“美國研究出了一種破壞力不同尋常的新型武器”。

但是讓杜魯門失望的是,斯大林好像並沒有對這個“新型武器”產生任何興趣,沒有提出任何的相關問題,這讓杜魯門非常詫異。

在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就產生了利用原子彈稱霸世界的想法,而原子彈在日本爆炸的威力也正是這種核武器是多麽地恐怖。

美國非常確信,原子彈是消除威脅的最佳手段,他們隻要嚴格地把握住原子彈製造的這個秘密,那麽美國就能在世界上處於霸主地位,即使是蘇聯,也隻能對自己俯首稱臣。

美國總統杜魯門甚至認為,蘇聯永遠也不可能製造出原子彈,美國當時的國務卿貝爾納斯也說:“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至少需要7年到10年才能製造出一顆原子彈。”

美國原子彈研究計劃“曼哈頓”計劃的負責人格羅夫斯認為,蘇聯即使可以製造出原子彈,最少也需要20年的時間。

但是令美國和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沒有想到的是,僅僅過去了4年,在1949年8月29日,蘇聯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雖然當時蘇聯政府嚴格要求保守秘密,不向外公開。

但美國還是憑借著大氣上空放射性元素的劇烈變化,得知了蘇聯成功製造出原子彈的消息,這在美國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

並且又在4年之後,1953年的8月,蘇聯又成功試爆了第一顆氫彈,這次氫彈的試爆成功僅僅比美國晚了9個月,如此看來,蘇聯已經同美國取得了同樣的核武器戰略優勢,這讓美國遭受了不小的打擊。

要知道,美國是從二戰還沒結束就開始研究原子彈的,而且在這其中還得到了英國不少的幫助,本以為能夠憑借核武器優勢壓製蘇聯,但沒想到這麽快就被蘇聯趕了上來。

蘇聯原子彈計劃是蘇聯的機密研發計劃,由約瑟夫·維薩裏奧諾維奇·斯大林下令讓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發核武器。

雖然蘇聯科學界在1930年代期間曾探討過核武器的可能性,甚至近乎撰寫了一個將核武器在1940年研發出來的草案,但整個計劃在蘇聯情報機構獲知了美國秘密進行的曼哈頓計劃之後方才啟動。

1949年8月29日,蘇聯在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塞米巴拉金斯克基地進行首次成功的核武器(RDS-1原子彈)試驗。一個擁有核武器的蘇聯使其敵對的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惶恐之中。 從1949年到1991年間,蘇聯的核武器計劃一直在積極推進,其核彈頭儲備在1985年達到可以與美國相互保證毀滅的地步。

在蘇聯科學家的強烈遊說下,蘇聯政府開始成立委員會以負責解決“鈾問題”並調查鏈式反應和同位素分離的可能性。委員會的工作被德國的入侵所打斷,蘇聯在接下來的四年中陷入戰爭的漩渦之中。

1940-42年,在蘇聯空軍服役的蘇聯物理學家格奧爾基·弗廖羅夫發現,德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已經停止發表關於原子核物理學的論文。弗廖羅夫因此推測各國都擁有有關核物理學的秘密研究項目。

1942年4月,弗廖羅夫寫信給斯大林指出美國、英國、德國在核裂變武器上的空白。 在斯大林收到了弗廖羅夫的來信之後,他立刻將蘇聯物理學家從各個軍事部門抽調出來,並授權工程物理學家阿納托利·亞曆山德羅夫和核物理學家伊格爾·庫爾恰托夫領導開展原子彈項目。在庫爾恰托夫的領導下,第2實驗室在莫斯科附近建立。 他在1942年底被選為蘇聯原子彈項目的技術主管;他被這項任務的艱巨性所震驚。

弗廖羅夫隨後被調往杜布納,在那裏他建立了核反應實驗室,重點研究人工合成元素和熱反應。1942年底,蘇聯國防委員會正式將該計劃委托給蘇聯陸軍,主要的戰時後勤工作則由內務人民委員部負責人拉夫連季·貝利亞進行監督。

1945年,阿爾紮馬斯-16在莫斯科附近建立,由雅可夫·澤爾多維奇和尤裏·哈裏頓進行領導,他們與伊薩克·波梅蘭丘克一起進行了有關核燃燒理論的計算。 盡管在早期做出了對核武器研究進行加速的努力。但據曆史學家報告,對於蘇聯科學家團隊來說,使用武器級鈾製造炸彈的努力仍沒有希望。伊格爾·庫爾恰托夫曾對製作鈾彈的工作抱有懷疑,但在NKVD取得來自英國的數據之後。蘇聯在武器級鈈方麵取得了進展。

1945年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徹底改變了蘇聯官方對於核武器項目的看法。

在原子彈爆炸之後,蘇聯政治局立即控製了原子彈項目,並且成立了特別委員會來監督核武器的發展。1946年4月9日,蘇聯部長會議創建了第11設計局(KB-11),致力於繪製第一顆原子彈設計圖。其設計主要基於美國的胖子原子彈,用武器級鈈進行引爆。從那時起,有關該計劃的工作迅速展開,其後的重要成果便是1946年10月25日在莫斯科附近建造的第一座核反應堆。

從1941年至1946年期間,蘇聯外交部進行負責原子彈項目的後勤工作,由外交部長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控製項目的走向。

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後,該計劃的領導層發生了變動。斯大林於1945年8月22日任命拉夫連季·貝利亞來負責原子彈項目的推進。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前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前蘇聯共產黨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俄語:Генеральный секретарь ЦК КПСС,簡稱蘇共中央總書記),於1922年4月3日正式設立,是蘇聯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和負責人,前身是領導蘇聯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日常黨務工作的“責任書記”,此職務的性質在1924年後演變為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

中文名: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外文名:Генеральный секретарь ЦК КПСС

別 名:蘇共中央總書記

開始時間1922年4月3日

結束時間1991年8月24日

前 身:領導蘇共中央書記處日常黨務工作的“責任書記”

所屬國家:蘇聯

所屬政黨:布爾什維克黨

性 質: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最高領導人

《列寧時期》:1918年10月一1922年3月。社會主義。

《斯大林時期》:1922年4月一1953年3月。社會主義。

《馬林科夫時期》:1953年3月10日一14日。被篡權。

《赫魯曉夫時期》:1953年3月15日一1964年10月14日。走資派篡權複辟資本主義。

《勃列日涅夫時期》:1964年10月15日一1966年4月8日。資本主義。

《安德羅波夫時期》:在任不到兩年便病逝。資本主義。

《契爾年科時期》:在任不到一年便病逝。資本主義。

值得一提的是,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在任時間加起來不到三年。

《戈爾巴喬夫時期》:1985年3月11日一1991年8月24日。資本主義。最後投降。蘇聯解散。

蘇聯解散。

該職務源自於列寧執政時期,在斯大林執政時期發展,在1953年到1966年期間,該職位改稱“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68年再度改稱“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從斯大林時代開始,總書記一直是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最高領導人職稱。

作為蘇聯執政黨的領袖,蘇共中央總書記擁有極大的權力,末任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在其回憶錄的結語寫道:“我擔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一職時,我擁有的權力可以和專製帝王相媲美。”末代走資派感悟當皇上。

《列寧時期》: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共(布)(布爾什維克黨)領袖的列寧擁有崇高威望,相繼出任蘇俄人民委員會主席和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政府首腦,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前身)。

1918年以來,“主席的責任”成為黨的使命,履行政治責任。局長、區域和地方黨委對其負責,人民委員會主席也是各委員會領導人。

《斯大林時期》:1922年4月3日,斯大林成為首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作為黨紀負責人,其作用最初隻體現行政紀律方麵,後來黨的所有總政策和總路線,以及派係鬥爭、民主集中的工作職責的懲罰也逐漸在其職責範圍之內。黨的組織化使總書記一職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此過程中,蘇共中央政治局中和斯大林不同的派係的領導人全部被排除在黨中央之外。到了1930年,斯大林在清除了所有的反對派以後,成為蘇聯共產黨事實上的唯一的領導人。所謂的反對派,實則是反共產黨反社會主義的走資派及頑固的反共反社分子。假如不清除,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就會被推翻。一九九一年的蘇聯被解散的事實證明了階級鬥爭的存在,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走資派忽悠不講階級和階級鬥爭了,而事實上走資派一刻也沒有忘記搞階級和階級鬥爭。

《馬林科夫時期》:在1953年3月9日莫斯科舉行的斯大林追悼會上,有三個人講話:馬林科夫、貝利亞、莫洛托夫,其中馬林科夫任蘇共中央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為第一把手。3月14日,馬林科夫辭去黨中央書記職務,由赫魯曉夫等五人組成蘇共中央書記處。6月26日,處決貝利亞。9月13日,赫魯曉夫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55年2月,馬林科夫辭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職務。被走資派赫魯曉夫篡權。

《赫魯曉夫時期》: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後,走資派赫魯曉夫篡權。赫魯曉夫任蘇共中央書記、第一書記。1956年2月在蘇共二十大上作否定斯大林的秘密報告。1958年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1964年10月14日被迫辭職。

《勃列日涅夫時期》:赫魯曉夫下台後,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由勃列日涅夫接任。此稱號在勃列日涅夫執政初期繼續作為黨的最高領導人職稱。直至1966年4月8日,蘇共中央通過決議,恢複“總書記”的職稱,該職稱並在黨章當中加以確定。

中央委員會和建國初期的人民委員會相同,共設立八名書記,總書記一名,由總書記提名的書記七名。從勃列日涅夫開始,蘇共中央總書記不再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政府首腦;總理),改為兼任相當於國家元首和國會議長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同時兼任蘇聯國防會議主席(最高統帥),因此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

《安德羅波夫時期》:勃列日涅夫逝世後,安德羅波夫繼任成為總書記,但他在任不到兩年便病逝。

《契爾年科時期》:安德羅波夫逝世後,契爾年科繼任成為總書記,但他在任不到一年便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在任時間加起來不到三年。

《戈爾巴喬夫時期》:1985年3月11日,戈爾巴喬夫在黨內派係妥協的結果下出任總書記。

1991年八一九事件後的8月24日,戈爾巴喬夫提前結束自己總書記的任期,宣布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並建議蘇共中央自行解散,蘇聯共產黨完全失去執政黨的地位。繼而國家陷入分裂,最終蘇聯解體。

蘇聯共產黨執政從1918年10月一1953年3月。共35年。

蘇聯共產黨內的走資派執政從1953年4月一1991年8月24日。蘇聯解散。共38年。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