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省該不該去軍事化去恐怖化
滿世界喊了幾十年,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台灣同胞一家親,兩岸同胞一家人,都是中國人。幾十年來台灣資本家來大陸利用廉價的農民工勞動力,享受走資派特色政府給於的特殊優惠讓利,台灣資本家從大陸賺了多少真金白銀,轉移到台灣,給台灣省政府上交稅。而台灣省政府又用這些大陸農民工的血汗錢去美國購買大量軍火。
購買大量軍火要幹什麽?保護台獨分子以及台灣的達官貴人和台灣的資本家。
習政權聲稱:台灣是中國的。現如今的中國台灣電子公司在製造有炸藥的傳呼機,利用民用電子產品可以無差別對民眾搞恐怖襲擊。而習政權卻無動於衷嗎?
《“根據尋呼機爆炸後的殘骸,它們都印有一家名為“金阿波羅公司”的標識。《金阿波羅公司》:這家公司位於《中國台灣》,《尋呼機》標示為《台灣製造》。》造成《500例眼球摘除 2000例截肢 小小傳呼機重創真主黨》。
蔡英文說,期待台灣和以色列在各領域持續深化合作。還記得,她在2013年訪問以色列時,發現雙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台以皆麵臨威權主義的挑戰及威脅,但均依然冷靜沉著,不僅在經濟、社會方麵,都持續繁榮成長,也發展出強大的社會韌性。尤其,以色列在全民防衛方麵,具有長期深厚的發展經驗。這幾年,台灣也努力充實全民國防的能量,相信能和以色列有更多相互的學習與交流。
蔡英文:台灣和以色列近年來雙邊互動密切,除定期舉辦能源、環境及經濟等領域對話,亦簽署多項協議來強化教育和公衛等領域的交流。她期待台灣和以色列能發揮彼此產業的優勢,在共享民主自由價值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夥伴關係,一起建構更具彈性的全球供應鏈。而總統於對話時,也針對近日以色列遭受伊朗攻擊一事向訪團表達誠摯的關切及慰問,並對以暴力破壞世界的和平穩定表達譴責。
蔡英文指出,台灣和以色列相互設立代表處超過30年。近年來,在訪賓支持下,雙邊互動密切,除了定期舉辦能源、環境及經濟等領域對話,也完成簽署33項協議,強化教育、公衛等領域的交流。
蔡英文提到,以色列是全球新創產業的重要基地。台灣的工研院、亞洲矽穀計畫執行中心及各大廠商,都希望跟以色列共同尋求更多合作機會。她期待台灣和以色列能發揮彼此產業的優勢,在共享民主自由價值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夥伴關係,一起建構更具彈性的全球供應鏈。
今天的中國台灣省己成為《反中》《反華》《反共》的大本營,根據地,前哨。也是全世界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包圍入侵中國大陸的跳扳和不沉的巨型航空母艦。
習政權還使用《中國共產黨》的名號,還留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隊,要不要用來保護中國人民的安全?
中國台灣省該不該去軍事化去恐怖化?
俄羅斯發動戰爭的本質是什麽?
北約不斷東擴,壓縮了俄羅斯的安全空間。而烏克蘭又口口聲聲喊著要加入北約。於是,俄羅斯出手了。
俄羅斯在2022年2月24日行動了,號稱是“針對烏克蘭的特別行動”,目的是:要讓烏克蘭去軍事化,要讓烏克蘭去納粹化,並讓烏克蘭成為永久中立國。
也就是說,烏克蘭必須去軍隊化、去納粹化,然後永久中立。
要麽不打,一旦開打,必須目標明確,劍指台灣寶島,集中兵力,用雷霆手段,最短時間內解放台灣。
中國一旦解放了台灣,就相當於從美國設置的第一島鏈突圍了,會對周邊地緣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美國會逐漸被擠出亞太區域。
中國一旦解放了台灣,對日本、韓國影響特別大。也就取締了反華反中反共的大本營。
一旦成功,台灣海峽就成為中國的內海了,到時,日韓等國的商船要從台灣海峽過,那就很難了,對外貿易的成本劇烈增加。
中國一旦解放了台灣,再沒有軟肋了。
總之,準備越充分,局麵越好,勝利的概率會越大。
中國為了解放台灣準備了75年。
台灣,中國一定是要解放的,統一,那是必須的。
俄羅斯軍隊正在烏克蘭進行的“特別軍事行動”,其中任務之一就是對烏克蘭“去納粹化”。而這個詞到底是什麽意思,根據烏克蘭《每周鏡報》的說法,俄羅斯外交官正在向基輔方麵尋求其禁止國內的極端民族主義、納粹主義和新納粹主義政黨組織的活動,並廢除現行的將納粹和新納粹分子英雄化的法律。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在一次演講中也間接地表示,他打算將去“納粹化”的進程擴大到烏克蘭的行政當局。普京總統說“我和我的西方同仁們談到:你們國家也有極端分子。是的,就連我們也有,但我們的政府中沒有極端分子。而現在每個人都承認在那個國家(烏克蘭)的政府裏就有極端分子”。
“去納粹化”,就是二戰後反法西斯國家推行的一項政策。該政策旨在清除德國和奧地利殘存的納粹意識形態。這是一項重建社會和文化體製的全麵進程,通過這個過程,希特勒時代留下的一切印記都被徹底地清除。
《俄羅斯公布了全套美國在烏克蘭研究病毒的資料》,全球免費下載
作者:棉花絮飛 發布時間:2023-04-11
意大利媒體Iskrazione發表標題“新冠病毒起源的新痕跡和新證據“一文中稱:“...事實上,五角大樓多年來一直在資助烏克蘭眾多生物實驗室的研究活動,美國國務院權力第二人維多利亞·紐蘭(Victoria Nuland)在議會聽證會上被迫承認這一點:她談到了在烏克蘭有13個生物實驗室,但人們知道還有更多,一共有40個實驗室...紐蘭很清楚這一點,因為在 2014後她就是烏克蘭實際控製人,還要監督生物實驗室的戰略計劃,在那裏對完全不知情和毫無戒心的烏克蘭公民進行實驗。
2.11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俄羅斯提出的關於安理會成立美國在烏克蘭生物實驗活動調查委員會的決議草案。中俄讚成,美英法反對,10個非常任理事國全部棄權。於是,聯合國沒通過調查烏生物實驗室的決議。
3.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亨特拜登和五角大樓資助了在烏克蘭的生物研究,與之密切相關的是索羅斯及其摩德納公司。
4.俄羅斯公布了全套美國在烏克蘭研究病毒的資料俄羅斯國防部已經把部分美國在烏克蘭設立的生物實驗室資料丟在了網盤上,全球免費下載。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1950年2月28日,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台盟,1947年11月12日,即孫中山誕辰紀念日,由台灣共產黨創始者謝雪紅等人在香港成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有的八個民主黨派之一)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這是新中國建立後發表的第一次《告台灣同胞書》。
《告台灣同胞書》明確告知台灣民眾:“準備配合人民解放軍,共同完成解放台灣的任務。”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即將發起解放海南島的渡海戰役,大陸地區的解放戰爭已接近尾聲,台灣成為最後一個解放的目標。可以說,第一次《告台灣同胞書》的核心內涵就是六個字:武力解放台灣。
解放軍對台攻擊的準備從未停止過。按照毛澤東的對台部署,武力解放台灣的三步走戰略為:一是迅速組建海軍、空軍,掌握製海權和製空權;二是盡快解放東南沿海各島,掃清外圍,建立攻台的前沿陣地;三是發起對台全麵作戰。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製定“武力解放台灣”的戰略方針。3月15日,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的社論,首次提出“解放台灣”的口號。12月31日,中共中央發表《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提出1950年的戰鬥任務是“解放台灣、海南島和西藏”。1950年解放軍先後攻占海南島、舟山群島主要島嶼以及萬山群島全部島嶼。中央軍委還在解放軍軍政大學設立台灣隊,集中培養解放台灣的幹部。1950年4月,中共中央再次提出“解放台灣為全黨最重要的戰鬥任務”。第三野戰軍前委隨即發布《關於攻台準備工作的批示》。6月,毛澤東下令成立以粟裕為總指揮的前線指揮部,擬於8月發起攻台戰役。
風譎雲詭、瞬息萬變,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驟然爆發;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以“台灣地位未定論”及“共產黨軍隊占領台灣將直接威脅太平洋地區的安全”為由,悍然下令美國第七艦隊以“協防”名義巡航台灣海峽,公然以武力幹涉中國內政。6月28日,周恩來總理發表聲明稱:“台灣屬於中國的事實永遠不能改變,我國人民必將萬眾一心,為從美國侵略者手中解放台灣而奮鬥到底。”
麵對美軍壓境中國東北,又值建國初始,中國中央政府被迫做出戰略調整,抗美援朝暫時取代解放台灣。6月30日,周恩來批示海軍司令員肖勁光“打台灣的時間往後推”。美國公開幹涉台灣以及解放台灣的被迫擱置,造成台海兩岸長期對峙與分離的格局,這就是台灣問題的由來。
“九·三炮戰”與第一次台海危機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後,特別是日內瓦會議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後,解放台灣又被提到中國共產黨的重要議事日程上。1954年7月,中央軍委製定“從小到大、由北往南、逐島進攻”的作戰方案。8月1日,周恩來總理發表關於台灣問題的聲明,稱“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這是中國的內政,決不容許他人幹涉。”
此時,美國加大了對台灣當局的軍事扶助。1953年8月,美台在台灣海峽舉行首次海空聯合軍事演習,公開向大陸示威和挑釁。是年9月,美台簽訂《軍事協調諒解協定》,規定台軍的整編、訓練、監督和裝備等概由美國負責,一旦發生戰爭,台軍的調動指揮等必須得到美國的同意,協定中的防區,包括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大陳島等島嶼,並在台北設立由美國主持的“協調參謀部”。
為擊破美台軍事圍堵大陸的圖謀,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一定要解放台灣》的社論,提出“解放台灣”的口號。9月3日,解放軍奉命炮擊金門,這就是“九·三炮戰”。此次炮戰一直持續到9月22日,人民解放軍地炮群共作戰18次,擊沉台軍艦艇3艘,擊傷4艘,摧毀炮兵陣地11處,倉庫6座。
“九·三炮戰”的目的是反對美國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同時亦激化了台灣當局與美國的矛盾。美國出於其國際戰略安全利益的考慮,不斷強化其在東亞遏製中國的軍力,但同時亦不希望被台灣當局“反攻大陸”政策所牽引。幾經討價還價,1954年12月3日,艾森豪威爾政府和台灣當局在華盛頓簽署“美台共同防禦條約”。依據此條約,美軍對台灣的“協防”範圍擴大至浙、閩沿海,台灣列島成為美國圍堵中國第一島鏈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條約”公然將台灣置於美國的“保護傘”之下,並聲稱要對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正義鬥爭,同台灣當局采取“共同行動”。這是美國粗暴幹涉中國內政、軍事介入台海的又一重大步驟,標誌著美台軍事同盟的正式形成。12月8日,周恩來總理發表嚴正聲明指出,台灣是中國領土,“解放台灣”是中國的主權和內政,決不允許他國幹涉。
1955年1月,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簽署“福摩薩決議案”,允許動用美軍“協防”台灣,隨後還組建“美軍駐台協防軍援司令部”。1954~1955年,美國直接幹預台海的一係列事件造成中美嚴重對衝,也使中美處於戰爭的邊緣,史稱第一次台海危機。
為表明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反對這一侵略性、非法性條約的嚴正立場,毛澤東決然下令解放一江山島、大陳島等浙江沿海島嶼。1955年1月18日,一江山島戰役打響,這次戰役是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的協同作戰。至1月19日2時,解放軍攻占一江山島。2月5日,台軍在美國第七艦隊“協助”下自大陳島撤退。2月13日,解放軍登陸大陳島。至2月25日,浙江沿海各島嶼全部解放。
中國共產黨在準備武力解放台灣的同時,也沒有放棄對和平解放台灣的努力。1955年4月萬隆亞非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發表聲明稱:“中國政府願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緩和遠東緊張局勢,特別是台灣地區的緊張局勢的問題。” 5月13日,周恩來總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提出:“解放台灣有兩種可能的方式,即戰爭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采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灣。”7月30日,周恩來總理進一步宣告,隻要美國不幹涉中國內政,和平解放台灣的可能性將會繼續增長,如果可能的話,中央政府願意與台灣當局協商和平解放台灣的具體步驟。
是年7月13日,美國在英國、印度斡旋下作出反應,建議中美雙方各派一名大使級代表在日內瓦舉行會談,當日周恩來總理表示同意。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在日內瓦(後在華沙)舉行。至此,第一次台海危機解除。
“八·二三炮戰”與第二次台海危機朝鮮戰爭結束後,中國開始在東南沿海修建鷹廈鐵路,浙閩、贛閩、粵閩戰備公路,及福州、龍田、漳州、晉江、惠安、連城機場,1955 ~1956年,鐵路、公路及六大機場相繼完成。1956年中國仿製蘇聯米格17的殲-5戰鬥機亦試飛成功。為執行毛澤東解放台灣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一步,爭奪台灣海峽的製空、製海權,解放軍亟待對台作戰的契機。
1958年7月中旬,美英出兵幹涉黎巴嫩、伊拉克等國,中東形勢空前緊張。7月15日,台灣當局宣布進入“特別戒備狀態”,加緊進行“反攻大陸”的準備。美國更從本土和地中海增調軍艦、飛機,加強巡航台海的第七艦隊實力,並向台灣提供40枚導彈、4艘登陸艇等,台海形勢驟然緊張。
7月18日,毛澤東在北戴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炮轟金門,用實際行動聲援中東人民的革命鬥爭,牽製美國的軍事力量,同時懲罰氣焰囂張的台灣當局。7月19日,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組建福建前線指揮所。就在預定炮擊金門時間臨近之時,毛澤東下令暫緩炮擊。7月27日,毛澤東在給國防部長彭德懷、軍委秘書長黃克誠的信中,提出炮擊金門的行動要“看一看形勢”,並聯係“中東問題”通盤考慮研究。
然而,此刻的中美關係再度出現緊張,美國拒絕明確回答中國政府於6月30日提出的美應在15天之內派代表恢複中美大使級會談的通牒;8月7日和8月14日,兩岸空軍在台灣海峽上空發生激烈空戰。8月1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關於不承認中共政府的備忘錄》,無理詆毀中國政府。在此期間,台灣對大陸的騷擾和破壞活動異常猖獗。8月17日,在北戴河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第一次會議上確定炮擊金門方案。
8月23日下午5時30分,毛澤東下令炮擊金門,數百門大炮齊轟金門、馬祖,台軍金門防衛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當即中彈身亡,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炮戰”。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判斷炮擊金門是解放台灣的前奏,旋即下令派出6艘航母、百餘艘艦艇、200多架飛機駛入台灣海峽,一時間戰爭風雲籠罩台海,史稱第二次台海危機。
在“八·二三炮戰”爆發的44天內,解放軍向金門射擊炮彈幾近50萬發。9月2日,執行對金門補給運輸的台灣海軍“沱江”號在金門料羅灣附近海域遭到解放軍魚雷艇的重創。9月8日,解放軍持續向金門發射53300餘發炮彈,正在金門新頭碼頭卸貨的“美樂”號中型登陸艦(LSM242)遭到重擊,金門台軍損失慘重。
“八·二三炮戰”爆發後,艾森豪威爾總統重申美國武力“保護”台灣的“責任”。9月4日,杜勒斯國務卿不僅揚言要把美國在台灣海峽的勢力範圍擴大到金、馬等沿海島嶼,甚至以核武器相威脅。美國隨後又提出所謂的“停火”方案,建議中國停止炮擊金門,美國規勸台軍撤出金、馬,其意圖是要在台灣海峽劃出一條“永久停火線”,以便實現“劃峽而治”、製造“兩個中國”的圖謀。但美國的圖謀不僅遭到中國政府的堅決拒絕,也不為蔣介石所接受。毛澤東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以“談談打打”“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的策略,加深美台之間的矛盾,最終使美國的圖謀遭到徹底失敗。
解放台灣,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一部分。1949年3月15日,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第三天,中共中央以新華社名義發表時評《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 提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一定要解放全中國。”
此時全國還有廣大地方沒有解放,為何把解放台灣放在突出地位呢?原因一是蔣介石把台灣作為反共最後基地的意圖日益明顯,二是美國圖謀“台灣托管”的活動明朗化。
1949年5月起, 解放軍開始進行攻台準備。怎樣準備?
毛澤東指出,除了陸軍外,主要靠空軍。
毛澤東:“可以考慮選派三四百人去蘇聯學習空軍, 同時購買飛機一百架左右, 連同現有的空軍組成一個攻擊部隊,掩護渡海, 準備明年夏季奪取台灣。”(《毛澤東年譜(1893—1949 )》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529 頁。)
7月25日、26日,毛澤東先後致電斯大林, 請求蘇方為中國培訓更多的飛行員、地勤人員, 賣給更多的戰鬥機、轟炸機,“ 做為明年下半年我軍進攻台灣之用”。斯大林表示同意。(參見熊華源, 單勁鬆:《毛澤東、周恩來對解決台灣問題的思考和決策》,《黨的文獻》2009年第6期。)
從上述史料看, 毛澤東擬用一年到一年半時間,在蘇聯幫助下,壯大空軍、確保製空權後,於1950年夏或下半年攻打台灣。
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長江)後, 乘勝追擊, 勢如破竹, 蔣介石國民黨方麵人心惶惶。美國方麵分析提出, 既然無力阻止中共攻取台灣, 不如爭取主動體麵地“ 棄台”。(參見《中美關係資料匯編》第2 輯( 上), 世界知識出版社1961年版, 第8 頁。)
金門臨近廈門, 是攻打台灣的跳板和橋頭堡。當此良好形勢, 解放軍於1949年10月24日發起金門之戰。經三天三夜血戰, 雙方均損失慘重, 但解放軍未能攻下金門。
不過金門失利並沒有影響中國共產黨解放台灣的決心。
1950年4 月中共中央發出指示, 提出“解放台灣為全黨最重要的戰鬥任務” (周軍:《新中國初期人民解放軍未能遂行台灣戰役計劃原因初探》, 《中共黨史研究》1991年第1期。)。
隻是推遲了原定計劃時間。
毛澤東4月13日致斯大林電表示:“ 奪取台灣的作戰,準備1951年進行之。”
5月17日, 華東軍區、三野軍前委發出《關於攻台準備工作的指示》, 加緊進行作戰準備。在6 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擔任攻台前線總指揮的粟裕還向毛澤東匯報了準備情況和作戰方案。當月,解放軍16個軍已集結在沿海一帶, 準備作戰。
然而,正當中國人民解放軍緊鑼密鼓地進行攻台準備的時候,1950年6月25日, 朝鮮戰爭爆發,改變了解決台灣問題的走向。
這些年總有人說, 毛澤東當年決策出兵朝鮮, 耽誤了解決台灣問題。
而事實上,毛澤東曾說過, 是朝鮮戰爭發生後,“ 形勢的變化給我們打台灣添了麻煩, 因為有美國在台灣海峽擋著”,才不得不決定“把打台灣的時間往後推延”。
關鍵是,為什麽朝鮮半島發生戰事, 美國卻首先將注意力投向台灣海峽? 這與當時的美蘇冷戰相關。
當時美國把朝鮮戰爭和中國共產黨攻台準備聯係起來,看作是共產主義陣營的“ 聯合行動”。
於是,6月27 日, 杜魯門悍然宣布介入朝鮮戰爭的同時, 改變從台灣“ 脫身” 的政策, 宣布台灣“中立化”。他重拾“台灣地位未定” 論, 並宣布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參見《中美關係資料匯編》第2 輯( 上) , 世界知識出版社1961年版, 第89——90頁。)
這一突發形勢,使得毛澤東、周恩來必須重新考置解放台灣的策略。
1950年8月11日,中共中央軍委同意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的意見,決定1951年4月以前不打金門,1951年內不打台灣,待1952年看情況再作決定。
毛澤東指示:在宣傳上,我們隻說要打台灣而不說時間,並刪去文件中關於1951年打台灣的提法。(參見沈駿:《中共三代領導集體與祖國和平統一》,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年版, 第80頁。)
10月16日,毛澤東作出人朝作戰的戰略決策。
11月11日,毛澤東采納聶榮臻“在目前情況下,攻打金門的任務,似宜暫時放棄,以便集中人力、物力準備應付可能發生的新情況”的意見,同意“明示華東解除明年攻打金門任務”。(參見《毛澤東年譜(1949一1976) 》 第1卷,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40頁。)
攻打台灣的事,就這樣擱置了。
這一年的10月27日,毛澤東曾在一次談話中對出兵朝鮮作了一個形象的解釋。
毛澤東說:我們對朝鮮問題,不能置之不理。美帝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們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們的頭上,以台灣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三方麵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參見《毛澤東年譜( 1949-1976 )》第1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230頁。)?
不論從美國當時在朝鮮開戰後的決策過程, 還是後來的周邊外交形勢以及對台政策等來看, 都證明了毛澤東“ 三把尖刀”的論斷深有遠見。
為了抗議美國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一九四七年一月九日,台北萬餘學生曾舉行過雄壯的遊行示威,高喊「美軍滾出中國去」。
為了反對美國傀儡國民黨的暴政,兩年前台省人民曾進行了「二·二八」運動,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全台灣的武裝起義。
台灣人民曾進行了反對美國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政府奴役統治的偉大英勇鬥爭。
台灣人民的這種鬥爭和中國其他各省人民求解放鬥爭的目標是完全相同的,這就是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與官僚資本主義對於中國人民的奴役統治,建立一個獨立的統一的人民民主的新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所謂“台灣獨立運動”,乃是對於台灣人民的絕端侮辱。
今天的中國,不是五十四年前的中國了。
今天的台灣人民,也不是五十四年前的台灣人民了。
就在從前,在日本占領時期,台灣人民也曾舉行過數十次武裝反抗。
而自從台灣重回祖國版圖以後,台灣人民所自由表示的意誌,更和美國奴才廖文毅和美國的其他走狗要把台灣省從中國分立出去並合並於美國的叫喊完全相反。台灣人民曾進行了反對美國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政府奴役統治的偉大英勇鬥爭。
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也夢想托庇於美國帝國主義的軍事保護下,把台灣當作最後掙紮的根據地。台灣省偽主席陳誠在蔣匪“引退”後且曾表示,在必要時將宣布台灣“獨立”,就是說,將使台灣在實際上合並於美國殖民帝國主義。
但是美國帝國主義者打算像日本在一八九五年那樣來強占台灣,不過是在做夢。
1949年3月,毛主席製定了武力解放台灣的戰略方針。3月15日,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的社論,首次提出“解放台灣”的口號。
轉載《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
(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五日新華社時評)
美國帝國主義正在進行侵占中國的領土台灣省的活動。去年十二月間,當國民黨賣國反動政府在軍事上遭受決定性的慘敗的時候,美國的合眾社就傳出了美國準備直接攫取台灣的陰謀。該通訊社表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已向杜魯門建議,「必須以一切代價在台灣和海南島建設國防。」
自此以後,美國帝國主義侵略台灣的活動,即以軍事、政治、經濟、外交和特務等各種形式更加加緊地進行。美國經濟合作署在台灣的侵略計畫已經擴大,美國記者且已傳出美國不久就要把台灣經濟「合並」於日本經濟的消息。
美國西太平洋艦隊司令白吉爾本月初曾抵達台灣,並「巡視」高雄、基隆等海空軍侵華基地。美國駐日占領軍統帥麥克阿瑟最近經過台灣省漢奸美國奴才廖文毅之流發出了所謂要求“台灣獨立”的狂吠,並正醞釀將所謂台灣“獨立”問題提交聯合國討論,首先是打算準許廖文毅以所謂台人代表的資格出席遠東委員會提出同樣的問題。
不僅如此,麥克阿瑟且已公然發出「在對日和約簽訂之前台灣仍屬於盟軍總部」的荒謬聲明。美國帝國主義這一切陰謀活動的目的,就是妄圖吞並台灣。
美國帝國主義經由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在中國的殖民地統治很快就要滅亡了,因此它急欲直接攫取中國的一塊領土——台灣作為將來對中國大陸發動侵略戰爭的跳板。
同時,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也夢想托庇於美國帝國主義的軍事保護下,把台灣當作最後掙紮的根據地。台灣省偽主席陳誠在蔣匪“引退”後且曾表示,在必要時將宣布台灣“獨立”,就是說,將使台灣在實際上合並於美國殖民帝國主義。
但是美國帝國主義者打算像日本在一八九五年那樣來強占台灣,不過是在做夢。
今天的中國,不是五十四年前的中國了。今天的台灣人民,也不是五十四年前的台灣人民了。就在從前,在日本占領時期,台灣人民也曾舉行過數十次武裝反抗。而自從台灣重回祖國版圖以後,台灣人民所自由表示的意誌,更和美國奴才廖文毅和美國的其他走狗要把台灣省從中國分立出去並合並於美國的叫喊完全相反。台灣人民曾進行了反對美國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政府奴役統治的偉大英勇鬥爭。
為了抗議美國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一九四七年一月九日,台北萬餘學生曾舉行過雄壯的遊行示威,高喊「美軍滾出中國去」。為了反對美國傀儡國民黨的暴政,兩年前台省人民曾進行了「二·二八」運動,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全台灣的武裝起義。
台灣人民的這種鬥爭和中國其他各省人民求解放鬥爭的目標是完全相同的,這就是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與官僚資本主義對於中國人民的奴役統治,建立一個獨立的統一的人民民主的新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所謂“台灣獨立運動”,乃是對於台灣人民的絕端侮辱。
中國人民(包括台灣人民)將絕對不能容忍美國帝國主義對台灣或任何其他中國領土的非法侵犯,同樣地亦絕對不能容忍國民黨反動派把台灣作為最後掙紮的根據地。
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任務就是解放全中國,直到解放台灣、海南島和屬於中國的最後—寸土地。由於中國局勢已發生巨大變化,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勝利一定要在不久的時間內全部實現。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一定要解放全中國。
根據1949年8月16日《新華社電訊稿》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