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60)
2018 (398)
2019 (358)
2020 (353)
2021 (347)
2022 (360)
2023 (339)
《兩岸和平統一》有膽把握時機
《兩岸和平統一》時機來了。國民黨的前黨領馬英九在“習近平將設晚宴款待馬英九“時,奉上台灣全島《防衛圖》親自交到習近平手上。馬英九回台灣後帶上《起義的台灣官兵》,內應大陸海上待命的武裝部隊,以及大量傘兵,在五二O左右的某一個夜裏,全麵占領控製台灣所有重要軍事基地。很少有傷亡的實現《兩岸和平統一》。
《兩岸和平統一》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一,讓習近平實現《統一》的夢。名留青史。
二,讓台灣國民黨起死回升。朱立倫宣示就職台灣省長。
三,徹底取締中國的分離勢力,獨派,民運,反中,反華,反習等等在台灣地區設立的總部。
四,讓民進黨,民眾黨等除去強硬獨派,以允存在。
五,拔掉美西方圍堵中國腰部的一把尖刀。
這樣的《兩岸和平統一》。讚!
如果成了,必將名留青史。
《失業》,尤其是《青年失業》是如今走資派特色政府無法蓋住的傷疤。據2023年統計的數據來看,走資派特色政府有超過五分之一的青年勞動力沒有工作。也就是說在16-24歲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每五個就有一個人失業,無法為社會創造價值。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因為如今的中國人口總數在下降,人口老齡化日漸增加,如果這些年輕人再無法創造價值,國家發展速度會減緩並且可能在幾年後掏不出養老金。
在走資派篡權剛改革開放初期,走資派讓全國知青都開始返城,城市中沒有那麽多工作崗位提供給他們,人多崗位少,不少人為了爭一個工作想盡辦法,競爭壓力和現在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少家長也是求爺爺告奶奶給孩子安排工作。家裏沒有錢也沒有關係的就隻能讓孩子在家待著,一部分閑不住的人成了對社會的威脅,他們對找工作開始不抱希望,用極端的手段獲取不法利益,從此走上不歸路。
青年人都需要去工作,畢竟不工作就沒錢賺,沒錢賺就隻能餓肚子,而現在的走資派特色政府又一次麵臨同樣的問題,青年人又找不到工作了。失業人員就代表著他們沒有固定收入,現在的社會沒錢寸步難行,所以一部分人可能會因為錢影響社會治安,失業的人實在太不好控製了,不論是他們的心態還是行為,誰也不知道他們下一步可能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一些人在找工作的時候處處碰壁,開始對整個社會不抱希望,最後在挫敗感中走向一條不歸路,現在的年輕人很容易被情緒左右,衝動、暴躁是這個時代青年的常態。身為父母的你們有沒有一種感受,就是孩子不像自己那一輩好管教了,說什麽都喜歡頂嘴,他們總有他們的道理,對於失業在家的孩子,我們總覺得人就應該出去工作,就應該為社會創造價值,但是孩子們卻不這麽想,他們隻想“躺平”。
隻要有網絡有手機和一張床,孩子就能在床上躺一天,有的時候甚至飯都不想吃,這樣的心態怎麽可能找得到工作呢,但是這一切並不全是孩子的問題,這是整個社會自走資派特色政府改革開放至今所導致的問題。國家在發展,物質條件得到了提升,孩子們感受不到舊社會的苦,反正在家躺著也能活的很好,在家無非就是吃爹媽一口飯,哪怕不工作也能活的挺好,隻要肚子填飽就不去思考其他了。
有句話說的好,沒感受過餓的人是不知道糧食多難得的,這些孩子習慣了嬌生慣養就不想自己努力打拚了,並且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互聯網這個“暴利”的行業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在手機屏幕前動一動就能賺錢的網紅越來越多。很多年輕人都妄想著成為大網紅,但是一夜成名的機會和買彩票中五百萬差不多,沒有專業的團隊打造僅憑自己想要做出成績幾乎不可能,要是每個人都能輕鬆成為網紅月入百萬,中國的貧富差距就不會這麽大了。
還有部分青年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幾天,感受過了資本的壓榨,他們受不了殘酷競爭的職場,沒有背景卷又卷不過,每天隻想回到“溫柔鄉”,於是一個個辭職回家,整天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逃避現實。不想努力、不想麵對生活、不想找工作,太多年輕人有這樣的想法了,他們足不出戶也不喜歡跟其他人交流,社會壓力把他們嚇住了,在學校接受的教育就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沒有人告訴他們工作有多難、維持人際關係有多難。
毛澤東時代:一定要把城市知青安排好再送去。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任何事物的發生、變化、成熟,及至衰落,總是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規律,有一個逐步完善的發展過程,有一個形成獨立體係的曆史成因。自20世紀50年代初發生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也有這樣一個過程。在上山下鄉政策體係形成之前,大致經曆了四個階段,即返鄉務農階段、墾荒移民階段、精簡城市人口階段和插場、插隊階段等。
上山下鄉運動的出現和興起,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新中國是在貧窮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基礎上建立的,她的出發點之低,是現在的人們難以想象的。新中國麵對的是一副爛的不能再爛的爛攤子:既沒有獨立的工業體係,沒有重工業基礎,也沒有生產生活必需品的輕工業基礎,經濟發展舉步維艱,而占據社會勞動力八成以上的農業經濟,因為生產方式極端落後,加上帝國主義發動戰爭和進行經濟封鎖等原因,新中國完全是在一窮二白的狀況中起步的。
《精簡城市人口階段》
移民運動雖然終止了,但城市人口的壓力卻日甚一日,疏散和緊縮人口仍然是上海經濟發展所麵臨的最嚴峻問題。
1955年統計,在人口職業結構方麵,上海生產性人口所占比重僅有37.07%,而“非在業人口”竟高達62.93%。到了三年自然災害前期的1959年,上海人口總數首次突破了1000萬,達到1028.39萬人。
這個數字一方麵顯示了人口壓力巨大,另一方麵則突出了精簡城市人口的迫切性。對於農村而言,“人多力量大”,這是勞動力增量的優勢;但對於城市而言,人多,而且突破了城市經濟的承受能力,卻是一場實實在在的“災難”!
減縮城市人口,背後體現的是傳統小農經濟模式與工業化建設時期城市對農產品尤其是對糧食的需求之間的矛盾。
新中國工業化建設規模的展開和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對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的供應提出新的要求,這就影響到國家對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村社會結構的改造政策的製定與實施。
因此,有組織地持續不斷地將城市新增加的人口遷往農村,向邊疆地區和內陸偏遠地區輸送精簡下來的無業居民,成為緩解城市人口壓力的重要手段。1957年1月18日,毛主席在中央會議上說:“精簡一定要堅決搞,一條是減人,一條是安排,一定要把人安排好再送出去。”。
精簡城市人口采用的方法是群眾運動式的政治動員,而城市與農村之間巨大的生活水平落差,使得許多人不願意去農村,因而對動員下鄉存在抵觸情緒。這表明,單純依靠政治動員和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並不能有效地解決城市人口問題。
因此國家開始更多地尋求製度方麵的支持,譬如實現糧食統銷統購政策、勞動力統包統配、戶口管理製度、糧食定量供應製度等等,以限製城鄉人口的無序流動。195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製止農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
1958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十一次會議通過《戶口登記條例》,首次在全國範圍實施戶籍管理製度,使城鄉人口無序流動受到嚴格控製,有效地減輕了城市人口的壓力。
在精簡城市人口的過程中,精簡計劃遇到了巨大阻力,一方麵國家實施嚴格的戶口管理製度,大力推進城市人口的精簡工作,但另一方麵又有不少部門單位大量招收農村青壯勞動力當新工人,致使1957年職工總數3101萬人,僅僅一年之後就增加到5194萬人,整整增加了2093萬人!這當然是“大躍進”的“輝煌戰果”之一。
農村勞動力大量湧進城市,不僅造成農村勞動力嚴重短缺,影響了農業生產,同時更加重了城市人口危機和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當著三年自然災害即將來臨之際,打亂了精簡城市人口的步驟,也不利於應對自然災害危機。於是,中央在1960年8月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將精簡職工、精簡城市人口列為重點措施。陳雲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說:“動員大批城市人口下鄉,要有很大決心。”
1956年,上海繼續執行經濟“緊縮”方針,將大批工廠、企業、學校等遷往內地,產業工人和在職人員43萬人隨之遷徙;此外就是動員城市青年到農村去已經成為長期性工作。1957年動員城市知識青年9000人參加郊縣農業生產。
1958年,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青年兒女,誌在四方”的口號,製定五項具體措施,鼓勵知識青年積極參加外省農業建設,當年就有2萬多知識青年離開了上海,形成了上海市第二次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動員高潮。
1957年8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動員青年前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決定》,計劃在1958-1963年期間,從內地動員570萬青年到邊疆地區參加社會主義建設。這個支援邊疆建設的宏大計劃因為三年自然災害而中止。
在這期間,全國一共動員安置了支邊青年99.7萬人,隨遷家屬44.6萬人,他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為邊疆建設做出了可貴的貢獻。這個計劃雖然中斷了,但摸索了為遠距離大規模安置上百萬青年所需要的各種客觀條件和相應的政策支持,這為後來支援邊疆的上山下鄉運動提供了寶貴經驗。
1959年中央強調必須完成“精簡800至1000萬新招收工人”的任務。1960年,在“大躍進”餘潮的影響下,全國職工人數比上年增加694萬人,總數達到5969萬人的高峰,更使國民經濟發展雪上加霜。
1961年,中央加大了實行精簡人口政策的力度,發布《關於減少城鎮人口和壓縮城鎮糧食銷量的九條辦法》,要求在1960年底全國1.29億城鎮人口的基礎上,3年內減少2000萬以上,其中精簡職工1160萬人;1961年內要減少城鎮人口1000萬人,其中職工970萬人。全國年末職工人數由1960年的5969萬人,減少到5171萬人。
1962年,中共中央確定在年內再減少城鎮人口1000萬,其中職工850萬人;而農業勞動力則比上年增加2730萬人。農業勞動力總量的增加,有助於農業生產的迅速恢複。
為了鞏固精簡人口的成果,國家製定了若幹相應的法規政策,如1962年6月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精簡職工安置辦法的若幹規定》,並成立農墾部安置辦公室,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動員城鎮知青插場安置的工作。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的農林辦《關於國營農、林、牧、漁場安置家居大中城市精簡職工和青年學生匯報會議的報告》中,明確安置對象是精簡下來的、具有下鄉條件的職工和年滿18周歲有獨立生活能力的青年學生等;安置方式是在原有的國營農、林、牧、漁場采取頂替、增補的方式安置……據初步匡算,3.5億元大約可以安置職工和學生40萬人左右。1962年,全國社會青年累計達200萬人。
這些城市裏的社會青年,絕大部分是未升學就業的學生和精簡下來的新工人。其中上海社會青年有7萬餘人,其成分構成是:曆屆高、初中畢業生和少數不服從分配的大專畢業生共約2萬人,占總數30%;被精簡、退職或支援外地又自發跑回的3萬人,占45%;因各種原因中途輟學、退學的1.5萬人,占20%;被學校、工廠清除下來的,占5%。
1963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轉中央精簡小組《關於精簡任務完成情況和結束精簡工作意見的報告》。《報告》稱:自1961年到1963年6月,全國職工減少1889萬人,城鎮人口減少2600萬人,吃商品糧人口減少2800萬人。
到年底共精簡職工2546萬人,其中回農村的有1641萬人,占精簡職工總數的67%。《報告》總結說:大量減少職工和城鎮人口,對加強農業生產第一線,減少商品糧供應,調整城鄉關係、工農關係,促進國民經濟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數以千萬計被精簡職工和下鄉人員,憑著對共產黨、毛主席的樸素感情,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分擔國家的困難,犧牲小家的利益,換來國民經濟狀況的好轉,對此,毛主席深有感慨地說:“我們的人民多好啊!”
1963年7月,經過上海與新疆方麵的協商,決定上海動員知青參加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至1966年7月,三年內共動員10萬餘名上海知青西出鄉關、遠赴新疆屯墾戍邊。
其中參加兵團的97048人,僅分配到農一師的上海知青就有45784人(其中大學生198人,占0.44%;高中生9005人,占19.83%;初中生18610人,占41%;小學生13089人,占28.83%。年齡最小的14歲,最大的38歲);此外還在新疆各地方安置了3000多人。
這是文革前上海市掀起的第三次上山下鄉高潮。在上海知青大規模奔赴新疆、參加邊疆開發建設的熱潮影響下,全國各大中城市也有知青奔赴新疆、甘肅、寧夏等各地生產建設兵團,使邊疆地區建設麵貌出現了巨大變化。
兩個娘泡秀相親:
我倆好親近啊,我倆都是:
來自相同的《“丫“和“丫“基因》。
出自於同一對《亞當與夏娃》。
有著同一個祖宗《“皇陵”或“帝陵”》。
兩個娘泡就能《統一》了嗎?
沒有《美爹》認可,能《統一》嗎?
八屆十一中全會,把全麵發動“文化大革命”用中共中央《決定》的形式確定下來,在組織上也作了重大調整。毛澤東接著考慮的是:怎樣采取果斷有力的行動,更大規模地發動群眾,形成席卷全國的風暴,猛烈地衝擊一切可能導致資本主義複辟的東西,開創一個新的局麵。
依靠什麽力量來實現這種急風暴雨式的政治運動?毛澤東這時把主要希望寄托在青年學生、特別是那些高唱“革命造反精神”的紅衛兵身上。這不僅因為毛澤東認為他們年輕、受舊思想影響少、朝氣蓬勃、有一股不可阻擋的闖勁,而且還有更深一層的考慮。
毛澤東說:“文革中這些群眾主要是年輕人、學生,正是杜勒斯們寄托和平演變希望的最年輕的一代。讓他們親身體驗鬥爭的嚴重性,讓他們把自己取得的經驗和認識再告訴他們將來的子孫後代,一代一代傳下去,也可能使杜勒斯的預言在中國難以實現。”
毛澤東說:“我考慮發動群眾。我把批判的武器交給群眾,讓群眾在運動中受到教育,鍛煉他們的本領,讓他們知道什麽道路可以走,什麽道路是不能走的。我想用這個辦法試一試。我也準備它失敗。現在看來群眾是發動起來了,我很高興,他們是同意我的作法的。”
采取什麽辦法來更大規模地發動群眾呢?八月十六日晚,中共中央決定要在北京召開百萬人規模的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群眾大會,參加大會的主要是來自北京和全國各地的青年學生。毛澤東表示將出席這次大會,要求為他出席這次大會準備一套綠軍裝。這將是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次穿上軍裝。同一個月前暢遊長江一樣,這個舉動富有鼓動人心的象征意義。
八月十八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結束後第六天,百萬群眾慶祝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次大會的群眾規模和熱烈場麵是建國以來所罕見的。毛澤東一早就來到廣場。當天的新華社通訊報道:
“今天清晨五時,太陽剛從東方地平線上射出萬丈光芒,毛主席便來到了人群如海、紅旗如林的天安門廣場,會見了早已從四麵八方匯集到這裏的革命群眾。毛主席穿一套草綠色的布軍裝。主席的軍帽上一顆紅星閃閃發光。毛主席走過天安門前金水橋,一直走進群眾的隊伍中,同周圍的許多人緊緊握手,並且向全場革命群眾招手致意。這時,廣場上沸騰起來,人人雙手高舉過頂,向著毛主席跳躍著,歡呼著,拍著手。許多人把手都拍紅了,許多人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他們歡喜地說:‘毛主席來了!毛主席到我們中間來了!’”
幾萬名戴著紅袖章的紅衛兵在大會上異常引人注目。在天安門城樓上,在東西兩側的觀禮台上,站滿了紅衛兵的代表。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廣場和廣場兩側的東西長安街,都由紅衛兵維持秩序。新華社的報道說:“在大會進行中,師大女附中一個‘紅衛兵’,登上天安門城樓給毛主席戴上了‘紅衛兵’的袖章。毛主席和她親切握手。城樓上下的‘紅衛兵’,無限歡欣,有的一蹦尺把高,非常激動地說:‘毛主席是統帥,我們是他的小兵。’有的說:‘毛主席參加了我們的紅衛兵,對我們是最大的支持和鼓舞。毛主席給我們撐腰,我們什麽也不怕。’”
這次大會由中央文革小組組長陳伯達主持。林彪在大會上講話,提出下一步的行動號召。
他說,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要消滅資產階級思想,樹立無產階級思想,改造人的靈魂,實現人的思想革命化,挖掉修正主義根子,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製度。我們要打倒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要打倒資產階級反動權威,要打倒一切資產階級保皇派,要反對形形色色的壓製革命的行為,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我們要大破一切剝削階級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要改革一切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我們要掃除一切害人蟲,搬掉一切絆腳石!周恩來接著在大會上講話。
他說:十一中全會是一次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會議。這次會議通過的十六條,是在毛主席親自領導下製定的,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綱領。一切革命的同誌,都要認真地學習它,熟悉它,掌握它,運用它。北京大學聶元梓和北京、哈爾濱、長沙、南京等地的大中學生,也在大會上先後講話,表示一定要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保證社會主義江山永不變色。大會結束後,浩浩蕩蕩的百萬人遊行隊伍經過天安門城樓前,接受檢閱。
毛澤東在整整六個多小時內,一直堅持在場。當檢閱遊行隊伍時,他高興地說:“這個運動規模很大,確實把群眾發動起來了,對全國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義。”
新華社對這天大會的報道,還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對參加大會的中央領導人,按照八屆十一中全會調整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單次序,把劉少奇列在第八位。這在十一中全會公報中沒有宣布。這件事自然在社會上引起很大震動。
“八一八”大會後的一個重大變化是:紅衛兵開始衝出校園,走上街頭,聲勢浩大地開展所謂“向一切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發動了猛烈攻擊”的“破四舊”活動。
這些紅衛兵中的大多數人,充滿熱情,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正當的“革命行動”。但他們政治上很幼稚,處於狂熱狀態,政策和法律觀念十分淡薄,無政府主義思潮在他們中間迅速泛濫起來,做出許多荒唐的舉動。有些人更在“革命造反”的旗號下為所欲為,造成駭人惡果。從二十日起,在“破四舊”的旗號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裏都相當普遍地發生強迫抄家和侮辱人格、打人等踐踏法製的野蠻行為。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被任意指責為“黑五類”的人員被打致死,更多的被強行遣送回鄉。
運動中出現的這些極端行動,同毛澤東的初衷並不相符。《人民日報》不久發表的社論《用文鬥,不用武鬥》中,一開始就提出:“毛澤東同誌反複地告訴我們,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一場觸及人們靈魂的大革命。又說,實現這一場大革命,要用文鬥,不用武鬥。”
顯然是想提醒人們注意這個問題。但從總體來說,毛澤東仍認為紅衛兵行動的主流是好的,認為他們的激烈行動對破除舊思想和舊秩序、打開一個新局麵是需要的,出現某些偏差並不奇怪,有問題也隻能適當引導或到以後再解決,決不能對他們潑冷水,更不能進行“壓製”和“打擊”。
從這種指導思想出發,八月二十日,毛澤東在林彪轉送的反映有關“破四舊”行動的《文化大革命情況簡報》(解放軍報總編室編)上批道:“已閱,是大好事,徹底暴露牛鬼蛇神。”、“不奇怪,這樣可以打出一條路來,對群眾有利。”
二十一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上說:“提倡文鬥,不要武鬥,這是今天要談的第一個問題。”而在插話中又說:“北京就成了流氓世界了?不可能嘛!好人總是多數,壞人總是少數,怎麽就成流氓世界?”、“總之,我們不幹涉,亂他幾個月。我們堅決相信多數人是好人,壞人隻占百分之幾。”對西安等地紅衛兵提出要罷一些官的問題,他說:“我們不好答應,情況不清楚。”
經毛澤東批準,解放軍總參謀部和總政治部在二十一日發出《關於絕對不許動用部隊武裝鎮壓革命學生運動的規定》,中共中央又在二十二日轉發公安部《關於嚴禁出動警察鎮壓革命學生運動的規定》。這樣,紅衛兵越出學校、走向社會“破四舊”的烈火不但沒有得到遏製,反而越燒越旺。
毛澤東本來就期待能掀起一場群眾性的大風暴,猛烈衝擊一下他認為的舊思想和舊秩序,以便開辟一個“反修防修”的新天地。眼前發生的局麵,使他感到興奮。八月二十八日,他同剛去負責《人民日報》工作的唐平鑄、胡癡談話,把自己的心情說得很明白:“現在學生對一鬥二批三改不感興趣,心裏不在學校,要到社會上去橫掃牛鬼蛇神。一鬥二批三改,這是我講的,現在群眾不聽了,他們已經超出了學校的範圍,超出了本單位、本市、本地區。”、“現在學生心不在一鬥二批三改。我們領導上,在報紙宣傳上,硬要把學生拉到這個方麵去,這是違反學生的潮流。”
那時,社會上又出現一個原來沒有料想到的事情:北京的大中學校學生開始到全國各地進行大串連,外地學生也有不少到北京來。毛澤東認為,新出現的這種方式有利於把“文化大革命”的風暴從北京迅速地推向全國,因此加以支持。
對前一點,毛澤東說:“讓他們去嘛,留些人輪流看家就行了。他們要出個介紹信,就統統開,管他是左派右派。文化革命委員會的人要去,也可以讓他們去。有些壞人也會出去。壞人出去無非是放毒,在家裏放毒,到外麵放毒,都是一樣。”
對後一點,他說:“對外來的學生,要給他們搞夥食。有人說,沒有房子住。哪裏沒有房子住?房子多得很,這是借口。”談到許多地方的幹部遭到紅衛兵圍攻時,他說:“我們開了全會,還有很多人沒有轉過來,他們就是不執行。有些人當群眾圍攻他們時躲起來,這是臨陣退卻。”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這次談話中把“文化大革命”原來設想的時間又延長了,說:“文化革命的時間,看來到年底還不行,先搞到春節再說。”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信譽。國家沒有信譽,萬事不能立。.
中國自鄧小平以來,沒有真正取信於民。
用鄧小平理論來取代毛時代的政治,經濟模式是飲鴆止渴,是短板的,不會長久的。
中國自改革以來無誠信可言,一直在騙民眾。
從給四人幫定罪開始。
四人幫沒啥錯誤,隻是政治立場不同而已。
給定了非常嚴重的罪名,這麽做是不對的。
政治立場不同,不用人家就是了。
犯不上對簿公堂。
這是中共開了不好的先河,最終在曆史上交代不了,沒法交代。
一個執政者不單單要對現時代負責,要對曆史負責。
今天的中國執政者麵對的是經濟危機,也要麵臨政治危機。
中國現在很危險,最大的問題就是政府失德,失能,還失職。
整個政府機能在空轉,政府說話民眾不聽,也聽不進去。
民眾說話,政府不讓說。
政府與民眾形成了隔離帶。
這種官民衝突,對立,敵對趨勢,政府,民眾硬傷是遠久不能修複的。
國家執政基礎是民眾。
沒有執政基礎,政權就是空中樓閣,水中浮萍,沒有根基,現在的領導人,在這方麵已經意識到了。
但是,很不全麵,采取的措施,很不得當。
中國現在缺的是人心。
四十年中國把老百姓心傷苦了,傷透了。
用百姓疾苦拉動經濟,這樣做很不人性。
政府出台好的政策大多針對少部分人,大多數人根本沒得到政府給予以政策紅利。
中國用特色路線這條政策,一走四十年,也算是人間奇跡了。在任何國家都行不通,一天都行不通。
中國將麵臨新的選擇,政府需要勇氣,膽識,來帶領民眾來開辟新的裏程。
轉載原博文《中國老百姓生活在恐懼和無望中》
新加坡李顯龍說,中國老百姓生活在恐懼和無望中,李顯龍說,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信譽,國家沒有信譽,萬事不能立,李顯龍接著說,中國自鄧小平以來,沒有真正取信於民,用鄧小平理論來取代毛時代的政治,經濟模式是飲鴆止渴,是短板的,不會長久的,中國自改革以來無誠信可言,一直在騙民眾,從給四人幫定罪開始,四人幫沒啥錯誤,隻是政治立場不同而已,給定了非常嚴重的罪名,這麽做是不對的,政治立場不同,不用人家就是了,犯不上對簿公堂,這是中共開了不好的先河,最終在曆史上交代不了,沒法交代,一個執政者不單單要對現時代負責,要對曆史負責,今天的中國執政者麵對的是經濟危機,也要麵臨政治危機,中國現在很危險,最大的問題就是政府失德,失能,還失職,整個政府機能在空轉,政府說話民眾不聽,也聽不進去,民眾說話,政府不讓說,政府與民眾形成了隔離帶,這種官民衝突,對立,敵對趨勢,政府,民眾硬傷是遠久不能修複的,國家執政基礎是民眾,沒有執政基礎,政權就是空中樓閣,水中浮萍,沒有根基,現在的領導人,在這方麵已經意識到了,但是,很不全麵,采取的措施,很不得當,中國現在缺的是人心,四十年中國把老百姓心傷苦了,傷透了,用百姓疾苦拉動經濟,這樣做很不人性,政府出台好的政策大多真對少部分人,大多數人根本沒得到政府給予以政策紅利,中國用特色路線這條政策,一走四十年,也算是人間奇跡了,在任何國家都行不通,一天都行不通,中國將麵臨新的選擇,政府需要勇氣,膽識,來帶領民眾來開辟新的裏程。
《壞人改好人》。不用多說。毛澤東時代的例子多的是。
主要說說《兒童變壞孩》。這些《壞孩子》是怎麽形成的?
例如:2018年5月的一個淩晨,在海口的濱濂新村,雜貨店老扳遇到一個在街上遊蕩的小女孩。她穿著邋遢,衣服上粘著厚厚的汙垢,還有一股幾天沒有換洗過的味道。雜貨店老扳跟她打招呼,小女孩說:“操你媽!我家裏還有三把刀,你相不相信我拿過來插死你!”
習慣了,雜貨店老扳就給了她雜貨鋪裏唯一的甜食,一盒金嗓子喉寶。“她像是小貓拿到一塊小肉一樣,趕緊叼走,怕別人爭奪它。”十分鍾以後,小女孩又回來找他,想要第二盒糖。過了一會,她又來要第三盒。小女孩14歲,當深入了解其家庭,意識到一個女孩身上的問題,牽扯出兩代人、多個女性的被動、失語、工具化和痛苦。
小女孩的媽媽,嚴格來說是養母,一個不能生育的女性。發現她不能生育,無法延續血脈後,在農村的丈夫就提出離婚,她被迫離開了原本的婚姻。她那時40來歲,在農村是一個很難再婚的年紀。“在傳統的觀念係統當中,當她失去了生育這個所謂的功能性以後,她成為一個沒有存在位置的女性。”
後來,她碰到了一個女性朋友。當時老家還沒開放二胎,那朋友有一個女兒,婆家想生一個男孩,發現二胎是女孩就不想要了,但胎兒比較大,做引流的風險很大。這對父母告訴她,如果生下男孩他們自己養,如果是女孩,就給她。小女孩生下來第二天,一出院生母就抱著她交給現在的養母。
這對被拋棄的沒有親緣關係的母女,從農村搬到海口。小女孩養母是流動攤販,每天淩晨4點出門批發蔬菜,晚上才能回家。那時候月亮一歲,一個人待在家裏。相依為命的關係裏也湧動著暗流。一個單身媽媽,認為自己孤獨,價值感缺失,需要“有個伴”才養一個孩子,她還懷揣著一個樸素的願望:孩子將來能解決養老問題。然而,許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根源,來自愛很難是全然無條件的,家長很難不對孩子有所期待,當養母對孩子的期待一次次落空,積累到一定程度,怨言、焦慮、不接納就出現了。
小女孩很小的時候就出現過一些反常現象,養母沒錢去尋求過來幫助,或者說養母根本就不知道怎麽去幹預。周圍的人說小女孩有智力障礙,她養母一開始也懷疑是這樣。
相處久了,小女孩身上的一些怪癖。小女孩總會去做,在成年人的世界裏被認為是“違背良俗”“不道德”的事情。“其實就是一種禁忌,被禁忌的東西她就越去想要去破壞“。小女孩有順東西”的習慣,雜賢店老扳被她拿過好幾次東西。在習以為常的敘事裏,這會被粗暴地歸結為“生性本惡的問題兒童屢教不改”。“其實她是在掙紮,她有存在感的掉落,掉落的時候她一定非常恐慌,想猛地抓住一些東西,她想到的事就是進行一些破壞。”
例如,2017年,雜賢店老扳他和家裏的孩子遭受父親各種各樣家暴的場景。在《小鳥與好奇心》的訪談中,關於父子關係是這樣寫的。“畢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和父親的關係,他鄙視他,同情他,屈服於他,就是不能掙脫他。”“生活中最痛苦的記憶——包括離家之後父親如何對母親施暴。”“看待自己父親作為男性的處境,他作為家族成員的壓力,他為何無法控製自己的暴怒和施暴的手,他為何要用蠻橫糾纏的方式將自己的意誌強加於兒子的選擇,從職業、婚姻到生育。”
初中的時候,他開始了對父親的漫長的叛逆期。他“完全不讀書”,“不認識班主任”,在學校裏整日遊蕩,或是在上課的時間逃出去爬樹,偷果實,抓魚,沉迷去錄像廳看香港電影。考試分數自然是一塌糊塗,為了不讓爸爸知道,他直接在試卷上改分數,“17”就加個“0”變“97”分,“3”就變“85”分,騙了整整三年。
在他的成長經曆裏,學校係統,原生家庭,都很難稱得上支持,隻能說是“不幹擾”。他在既定路線之外,踩在懸崖的邊緣,顫顫巍巍地行走,依靠自學完成教育,成為獨立的個體,然後再舔舐過去的傷痛。
例如:有孩子因為在課間看《人類簡史》被老師發現,回家以後被父母指責一個多小時。有孩子因為晚回家半小時,被關在家門外罰站兩個小時。他發現暴力以更複雜和隱秘的形式存在,不隻是體罰。他開始更多地關注青少年的暴力,以及與之高度相關的心理問題。
然而沒過多久便被校方叫停。隨著調查的深入,和學生討論家暴也被認為是敏感的,不合適的,最好別說的。在應試教育係統裏的嚐試,讓他感到受挫和無奈。他教課的那一屆學生畢業後,聊社便停止了。
海口的濱濂新村是一個城中村。原本是一塊菜地,後來老居民蓋起自建房,租給湧入城市的打工者,於是這裏匯聚了各種職業身份、不同地域的人。他們帶來了自己的家庭,這些家庭中的部分孩子從留守兒童變成隨遷兒童,沒有戶口,上不了公立學校,被稱為流動兒童。
城中村裏的孩子們缺乏父母陪伴,無法在陌生的城市建立自己夥伴關係,或者難以融入學校的孩子,提供一個包容的自由環境。“能跨進來無牆幼兒園本身就說明了某種渴望。”孩子們從學校到家庭再到社區,可能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是什麽。
心理谘詢師講過孩子從精神疾病的角度來看,她認為這個孩子有挺嚴重的精神疾病困擾。言語暴力和破壞行為,是她疾病的表現。她特殊的童年遭遇和家庭背景,在兒童精神疾病的早期,沒有得到連續的、有規律的養育條件,以至後麵出現明顯的症狀。她無法和同齡的孩子建立起社交,常規的學校教育並不適合她,對學校裏的老師和其它孩子,想要和她磨合,也是非常痛苦的過程。
問題的關鍵,並非如何讓這個孩子立刻返回學校,而是是否有另一個學校之外的選項,可以暫時包容和納入這樣的孩子。一個應試教育係統之外,以社區這樣鬆散的社會關係為基點,建立的給孩子的支持係統。
在法國的社區醫學-心理學-教育中心,每個社區都有這樣的機構,為孩子提供心理谘詢,為沒辦法去到常規學校和就讀常規課程的孩子提供支持,為他們單獨製定單獨的教育計劃,如果依然比較困難,會有一個團隊的力量來介入。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日後能重回到日常的秩序裏。這些服務全部是不收費的,不分膚色人種,在有些由比如紅十字會資助的機構當中,也不論孩子是不是法國公民。
“比如說法國的移民問題,如果移民的語言沒那麽好,他們的孩子融入社會可能會有問題,這個時候這種機構起到了非常好的中介跟緩衝的作用。青少年如果這個問題沒解決好,他們容易被極端對立的話語吸引,甚至加入恐怖組織。”
完成整個體係的搭建,法國用了將近30年的時間,去真正有效率地回應問題。不僅僅關注孩子個體的成長,還有更深遠的意義。
一個家庭融入社會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從學校到社區的社會網絡,都分布著孩子心理層麵的支持係統,它輻射得足夠廣,介入得深而且早,成為解決困難的最小的代價,是社會緩衝機製的一部分。
當孩子的表現已經是上不了學時,“等到這個時候,家長才意識到出問題,其實已經到挺嚴重的階段。而且他們會認為隻是學業上的問題。其實是孩子碰到了精神危機,隻是表現在學業層麵上。危機背後可能是他們跟父母之間的關係,在學校裏的人際關係等等。”比如家長覺得孩子沉迷手機,網癮背後可能是他們在現實生活裏遇到困難,他們無法回應,隻好用逃避的方式。“家長以為是網絡的問題,粗暴地禁止,其實因果關係可能是反的。”
當所謂的《問題兒童》沒有得到及時的介入,長大以後可能會發展出更可怕的結果,到那時,結果就不隻是一個家庭來承受了。應當給這樣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的緩衝地帶。“那些孩子如果不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可以給他們提供另外一條道路,他們未來生活的道路可能非常成問題。”
這理應是盡整個社會之力去做的,而不是靠自願去《支教》單打獨鬥地,以個人的力量,低到驚人的成本,是不可能持久的堅持。殘酷的現實裏,為困境兒童勉力維持著平等、自由、友善的工作是政府的。
孩子用詩說:“我想回老家/跟奶奶說話/我想回老家/跟爺爺玩/我想陪爺爺奶奶一起玩耍……我想爺爺奶奶回海口/一起遊泳。”
對孩子來說,寫詩是一個很隨性的事情,想到寫就寫,寫幻想,寫生活,寫苦悶,也寫暴力。五歲的小魚寫:“爺爺打奶奶了/我希望爺爺不要打奶奶/媽媽和爸爸吵架了/我希望他們不要吵架/二姐和大姐打架了/我希望她們不要打架。”有一個12歲的男孩小jun則在詩裏寫:“有一個她很賤,那她有多賤,因為她說到沒有做到……”
孩童純真無邪的話語,也保留了灰色的一麵,那是真實的話語,是從傷痕累累的原生家庭裏走出來的孩子說出的話。真正的問題是,大人們該如何不再假裝那些暴力的詞語不存在,如何麵對、接納、改變。
“我經常說我是被喚醒,我是一起成長。感知到孩子不那麽讓人舒服的舉動,比如說偷盜,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厭惡憤怒,想不明白,然後我要教訓你一下。這種反應對我們的工作一點用處都沒有,反而會阻礙我們關係的建立。我必須站在他們的視角上看為什麽會這樣,慢慢獲得和孩子相處的經驗。”
中國兒童近半是《留守兒童》或是《背井離鄉兒童》的定義已經從起初的《流動兒童》擴大為更普遍的《困境兒童》。常被老師家長等大人們稱為《壞孩子》。最早城中村的環境,是接觸到最早一波的《留守兒童》和《隨遷兒童》,當連接的孩子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發現社會是需要更加開放接納其他的孩子,即使是城市中產的孩子,他們也存在問題。這些問題不再局限於《流動兒童》,而是《整個中國的教育問題》。”
《整個中國的教育問題》。也是社會製度問題。
在新聞《應試教育之外,誰來接納那些“壞孩子”》文章來源: 青年誌Youthology 中有一條評論:《有些人根本不配有後代》。
這《有些人》是指誰?誰《根本不配有後代》?誰配有後化?
看來那些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等都是忽悠的。口頭上的。
文章中說的那些《壞孩子》是誰家的孩子?是農民工的孩子?
《有些人根本不配有後代》?是指幾個億的農民工《根本不配有後代》嗎?
那些《壞孩子》是怎麽形成的?
文章開篇就說:“中國的大規模人口流動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城市化的發展,讓大量農村人口往城市遷移。那些被父母留在老家的,被稱為“留守兒童”,被帶到流入地的孩子,被叫做“流動兒童”。2020年,中國留守兒童6693萬,流動兒童7109萬,受到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1.38億,將近中國兒童總人口的一半。(《2020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
有的孩子在城裏上了幾年學,得回到戶籍所在地考試、上課,成為了“回流兒童”,既被城市拋棄,又融入不了農村。有的孩子缺乏父母的照顧和關愛,或者遭受暴力無人訴說、或者自己變得暴力,成為“問題兒童”。
問題是,如何讓那些幼小的孩子,免於被本就自顧不暇的打工父母家暴;如何讓缺乏父母支持的孩子,獲得平等的教育;如何讓那些無法融入學校的孩子,“有一個學校之外的選項”。“
“中國的大規模人口流動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正是走資派鄧小平篡權複辟資本主義的改革開放後,“讓大量農村人口往城市遷移。那些被父母留在老家的,被稱為“留守兒童”,被帶到流入地的孩子,被叫做“流動兒童”。“
有多少這樣的兒童?“2020年,中國留守兒童6693萬,流動兒童7109萬,受到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1.38億,將近中國兒童總人口的一半。(《2020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
這麽一個1.38億的兒童,“不配有“嗎?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複辟資本主義改革開放後的特色政府,特色中國的大規模人口流動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城市化的發展,讓大量農村人口往城市遷移。那些被父母留在老家的,被稱為《留守兒童》,被帶到流入地的孩子,被叫做《流動兒童》。
《2023中國流動人口子女現狀:事實和數據》中,2020年,特色中國《留守兒童》有6693萬,《流動兒童》有7109萬,受到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1.38億,將近中國兒童總人口的一半。
有的孩子在城裏上了幾年學,得回到戶籍所在地考試、上課,成為了《回流兒童》,既被城市拋棄,又融入不了農村。有的孩子缺乏父母的照顧和關愛,或者遭受暴力無人訴說、或者自己變得暴力,從而被迫成為了《問題兒童》。
問題是,如何讓那些幼小的孩子,免於被本就自顧不暇的打工父母家暴?如何讓缺乏父母支持的孩子,獲得平等的教育?如何讓那些無法融入學校的孩子,“有一個學校之外的選項”?無奈!無作為。
1950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兒童迎來了第一次在6月1日為兒童舉辦的慶祝活動。
1951年6月1日,國際兒童節正式定名。新中國《兒童節》。
國際兒童節(又稱兒童節,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定於每年的6月1日。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它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
兒童是世界的未來,兒童的發展狀況構成了未來人口與社會發展的基礎。了解中國兒童人口狀況的事實和數據,可以讓執政者對未來有更多的期待、思考,從而可以行動起來,共同努力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在這個注定特殊的日子裏,讓全人類一起關注世界的或是中國的兒童中,受人口流動或戰爭影響的兒童群體。這裏專講中國的兒童。
中國有多少《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回流兒童》《問題兒童》?
中國又有多少《被拐兒童》《被賣兒童》《失蹤兒童》?
受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他們都生活在哪裏?受影響的兒童有多少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2023中國流動人口子女現狀:事實和數據》基於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中國人口普查年鑒》及曆次人口普查和調查數據中關於中國兒童人口的描述分析,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以及2010年-2021年《教育統計數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簡明統計分析》,以及北京、上海、廣州、廣東、江蘇、浙江等2020人口普查年鑒年鑒數據整理。
近日,中國非政府組織“新公民計劃”發布《2023中國流動人口子女現狀》報告,揭示當前中國流動人口子女的生存狀況,“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達到1.38億人,約占中國兒童總人口的一半(46.4%)。
報告揭示,2020年,中國流動人口子女規模1.38億人,有1.08億兒童不能與父母雙方共同居住在一起,其中,8922萬是受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他們中很多成為留守兒童,與在外地工作的父母相隔遙遠。僅河南省就有留守兒童超過600萬。
另外,能跟隨父母一起遷徙到城市的“流動兒童”占流動人口子女總數的一半稍多(51.5%)。而在一些對於外來人口居住限製較多的城市,隨遷率就更低。如,2020年北京市流動人口子女的隨遷率隻有22.5%,上海也隻有25%,廣州為27.6%。
報告稱,還有部分流動人口的子女隨著父母進城之後,因為各種原因與父母分離而返鄉。2021年,中國全國就有92萬進城務工隨遷子女獨自返鄉,其中大部分成為留守兒童。
由於中國存在著嚴格的戶籍製度,把中國公民分成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具有農村戶籍、沒有城市戶籍的人到城市工作,被稱為“流動人口”,又稱“外來打工人口”、“進城務工人員”,他們的子女要麽因各種原因留在家鄉農村,成為“留守兒童”,而帶在自己身邊的子女被稱為“流動兒童”。
這份報告數據來源包括中國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中國人口普查年鑒》及曆次人口普查和調查數據中關於中國兒童人口的描述分析,以及中國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兒童人口狀況:事實與數據》等等。
對於“留守兒童”來說,由於長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在成長期缺失父母的親情、指導和幫助,從而產生很多問題,而隨父母遷居異地的“流動兒童”也麵臨很多挑戰。
6月2日,大陸第一財經發文《“流動”兒童 卡在城鄉之間》,揭示中國流動人口子女由於沒有居住地戶籍,無法享有戶籍兒童同等的受教育機會,也很容易又成為“留守兒童”。
文章指出,即使在城市裏接受了義務教育的“流動”兒童,因為沒有戶籍,無法參加居住地的中考和高考,需要在初二或者初三時作出選擇,在義務教育階段結束後返鄉、讀職業學校或是進入社會。對許多流動兒童來說,輟學以及早早務工是他們可預見的命運路徑。
文章介紹,目前,中國各地方城市對流動兒童入學政策大致可以分為“積分入學製”和“材料準入製”兩大類。積分入學製即按照流動人口累積的分值,依據區域內的積分由高到低安排兒童進入公辦學校入讀。珠三角、長三角部分地區采用的是這種方式。材料準入製則是家長們在準備好符合政策規定的材料資質後,子女可獲得本地入學資格。北京、天津、南京、武漢等城市采用的都是材料準入製的方式。
如北京市,2014年起,對隨遷子女的入學證明材料要求“五證齊全”,這五證包括實際居住證明、務工就業證明、戶口簿、居住證、無人監護證明等等。根據各區不同要求,有時家長需要準備三十多份證明材料。其中,無人監護證明在2019年被取消,政策要求變成了“四證齊全”。對於務工人員來講,其中相對難獲取的是務工就業證明和實際居住證明。
文章表示,因為戶口和居住地分離,對於流動兒童來講,他們在城市中的升學路徑艱難。從幼兒園入園開始,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每一道關卡都是一次挑戰。如果父母闖關不成功,或是意誌不夠堅定,一家人隨時有可能麵臨分離,流動兒童成了留守兒童。
近幾年來,中共政府一直不斷出台政策,要求各地政府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但是實際情況卻越來越差。
對此,複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物學院教授熊易寒表示,中國當前“有‘兩為主’政策,要求城市政府要不斷提高流動兒童就讀於公辦學校的比例,那就有兩個策略——一個是做大分子,讓進入公辦學校的兒童越來越多;
另一個策略是縮小分母,比例就提高了,“做大分子,讓更多的流動兒童就讀於公辦學校,實際上是在提高市政府的成本,需要投入財政支出,那麽要達到要求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減少分母,讓更多孩子離開城市以後,就讀公辦學校的比例自然就提高了。所以做小分母也就成為很多地方政府在大形勢下的一種選擇”。
文章舉例說,2014年,北京市一共有127所打工子弟學校,在校學生人數近10萬,到2017年,北京市發布《關於加強北京市民辦非學曆教育機構管理工作的若幹意見》,讓民辦校從主城六區向郊區遷移,如今留給流動兒童的,“隻剩下一所中學、兩所小學”。
2016年,《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花楠女士(Rana Flowers), 花楠女士表示,中國和其它國家產生留守兒童問題最大的差異點是——中國的戶籍製度問題。
而《被拐兒童》《被賣兒童》《失蹤兒童》等幾乎不會去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