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神的戰爭一直是人類曆史的現實

(2023-10-23 09:23:38) 下一個

神的戰爭一直是人類曆史的現實

 

 

幾千年以來,神的戰爭一直是人類曆史的現實。 從古代的刀劍之戰,到現代科技的狂轟濫炸不顧平民死活的戰爭,對於自稱被神選中的子民即上等人權貴們來說,戰爭給他們帶來了勝利或是失敗,而對大多數的平民即被上等人看不起的下等人外族人等帶來了毀滅,也帶來了被屠殺滅族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痛苦。

《神》隻是這些自稱被上帝選中的子民即上等人權貴們的遮醜布。教會有嚴格的等級製度,教階製度是規定基督教神職人員的等級和教務管理的製度。教階製度最早萌芽於公元2世紀~3世紀。4世紀時繼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後逐步完備。11世紀東西教會分裂後,天主教會的體製進一步確立,並於13世紀達到鼎盛。教會以“整個世界就是以上帝為主宰的等級結構”觀念為理論根據,在教會內部劃分出享有不同權力的等級,形成森嚴的教階製度。教階製度反映出教會法的封建性質。

教會教階一般分為教皇、大主教、主教和神甫等,統稱大教職,下設修士、修女等小教職。在教務方麵按照級別逐級對下行使管理權。

在早期教會中,教會團體的組織結構很簡單,隻有少數幾位直接被耶穌招收為弟子因而被稱為宗徒的人雲遊四方,在各城市傳教、發展教徒、建立小社團並組織教徒集會和祈禱。隨著教徒人數的增多和教會團體的發展壯大,需要有固定人員專職在每個社團裏負責領導教會生活、處理教會事務和管理教會財產,於是在教徒中享有聲望的人被推舉擔任此職。

這些早期教會的社團領導人稱為執事或長老。後來隨著教會組織的發展,各個分散的社團開始趨向聯合,並在信徒和執事、長老之中推舉德高望重的人士擔任比社團更高級別的聯合機構的專職領導人。這位領導人不僅負責領導和組織教會生活、管理教會財產,還要解答信徒有關信仰問題的問詢和對各社團之間出現的糾紛作出仲裁,於是出現了主教的職務和稱謂。

從此,各地的教會都由主教領導,即教會中的包括組織權、神權、財權等一切權力,都歸主教執掌,主教製開始出現。大約在公元2-3世紀期間,在羅馬天主教會內完成了這個形成統一的教會和建立係統的教階製的曆史過程。

上帝對以色列人關於戰爭的命令:

 在申命記 20:1-4 中,神告訴以色列人,當他們去與敵人作戰時,他會與他們同在,他們不必害怕。 他向他們保證勝利,並向他們保證他會為他們而戰。

 在申命記 20:10-15 中,上帝指示以色列人在戰爭期間不要傷害婦女、兒童和動物。 他還指示他們在攻擊敵人之前向他們提出和平條件。 如果敵人接受了和平條件,以色列人就會放過他們。

《聖經》(舊約):“大衛召了他兒子所羅門來,囑咐他給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建造殿宇。對所羅門說:我兒啊,“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以賽亞書》,第2章,第4節)。

《聖經》開篇說:上帝按自己的肖像造人(《創世紀》第1章,第26 — 27節)。

“要愛你們的仇敵”(《馬太福音》第6章,第44節)。

“愛敵人”的目的在於使其服從“律法的正義”。 (第405—415頁)

德國詩人弗·馮·海登堡(1772~1801),又名諾瓦利斯,於1799年寫作《基督教國家還是歐洲》一文:“誰知道我們還能忍受多少次戰爭,如果沒有精神的力量,不抓緊橄欖枝的話,戰爭是永遠不會停息的。歐洲將會浸透鮮血,直到她的各個民族開始意識到他們被逐進一個怪圈裏,可怕的瘋狂的惡性循環,直到神聖的音樂感動和安定了他們,使他們結伴登上先前的祭壇,承擔起和平的工作,用熱烈的眼淚在戰場上慶祝愛的偉大的功績時,戰爭才有可能停止。隻有宗教才能使所有的基督教國家重新安定地生活在地球這片寧靜的土地上。” (第130頁)當然,馮·海豋堡的觀點未必完全正確,因為,歐洲的曆史上也不乏由於宗教原因導致的戰爭和分裂。極而言之,歐洲的戰爭甚至大多是宗教戰爭,如1618-1648的三十年戰爭。不過,馮·海豋堡的觀點是,歐洲並不在於用理性主義的精神以求達到僅僅是在政治上的暫時的結盟,而在於複興基督教的文化傳統來克服功利主義的“瞬時性”。從此意義上看,他的觀點又是不無道理的。

人類應該趨善避惡、人性之中也有趨善避惡的傾向,但人類是否真的能夠棄惡從善呢?是否能夠真正領受“登山寶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箴言呢?在對戰爭的根源和本質的認識上,《聖經》也有另一種意義上的“啟示”效果。毛澤東曾將戰爭喻為“人類互相殘殺的怪物”。戰爭起於嫉惡如仇的心理,而嫉惡如仇的心理首先基於人類分辨善惡的能力:蛇對夏娃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世紀》第3章,第5節)。“分辨”本身是一種人的能力、理性的自由。吃了禁果後,人類自以為能夠料事如“神”、分辨善惡,於是以理性代替信仰,以科技代替宗教。兩次世界大戰即是文明的科技醸成文明災難的典型。

人類不僅學會了分辨“善惡”,還學會了文過飾非,尋找借口:當上帝責問夏娃為何偷吃禁果,那女人答曰;“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創世紀》第3章,第13節)。亞當索性直接將責任推給了上帝:“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創世紀》第3章,第12節)。當今,一些國家又以所謂“邪惡軸心”、“流氓國家”製造假想之敵;從核軍備競賽到導彈防禦體係;遠的不說,美伊戰爭就是將對手“妖魔化”以便製造戰爭借口、出師有名的最近的一個例證。

《聖經》象是在警醒人類:借口即便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也萬萬不能濫用,否則,就可能是自取滅亡:希那爾國國王阿姆拉菲爾、埃拉沙爾國國王阿裏歐克、埃蘭姆國國王切多爾拉歐門和果伊因國國王蒂達爾互相開戰,在他們之前世界上沒有發生過戰爭。上帝對這些首先大動幹戈的人說:“你們這些邪惡之徒,你們先使用了利劍,就讓你們也被利劍穿心而過吧。” (第272頁)當代英國著名曆史哲學家A·湯恩比(1889-1975)指出:軍國主義和戰爭是迄今為止所有文化的掘墓人。不過,他預言:“20世紀不會由於原子彈的發明而持久地保留進曆史的記憶中”。 (第154頁)

倘若瑪雅文化的毀滅不是天災(幹旱),而是人禍(戰爭)的這個假設最終被證實的話,那麽,人類的文明可能被戰爭毀於一旦是否在不斷地應驗著《聖經》中“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紀》第2章,第17節)的警示呢?

在實證法的背後尋求形而上的正義原則的支持,以作為實證法的立法依據和其合法性的檢驗尺度,是謂“自然法”。戰爭國際法在初期正是以自然法為法理依據的。而《聖經》 中的“十誡”則為戰爭國際法提供了最早的自然法的形式原則的藍本。(《出埃及記》,第20章,第2-16節,或《申命記》,第5章,第1-21節)。對自然法的內容雖有非常不同的理解,但可以確定的是,自然法的背後意味著神的世界秩序的存在:“《聖經》是這麽說的:你應該遵守法律和準則,這樣,人類才可以生存。《聖經》中沒說拉比、利未人和猶太人,而是說人類。” (第274—275頁)而要確立自然法首先就必須確立神的威嚴:耶和華是“信實的神;向愛他、守他戒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向恨他的人,當麵報應他們,將他們滅絕。”(《申命記》第7章第9-11節)。

“若有外人在你們國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負他。和你們同居得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利未記》,第19章,第3 — 34節)。

始於《聖經》所記載的實踐:便雅憫人剝奪外鄉人的權利,殺死了利未人的妾。以色列人的所有部落因聯合起來,攻打便雅憫人。(《士師記》,第19章 - 20章)。在《撒母耳記》中也能看到:以色列的第一個國王掃羅在亞捫人來攻打時,將一對牛分送各個部落,以此號召所有這些部落一同抵抗。掃羅還發話:“凡不出來跟隨掃羅和撒母耳的,也必這樣切開他的牛。”(《撒母耳記上》,第11章,第7節)。事實上,以色列神殿周圍的部落好比訂立了互不侵犯條約的聯盟(此為戰爭國際法出台的初始條件)。聯盟成員維護普遍的和平,並一致尊重外邦人應受到友好接待的權利。 (第136—139頁)

《聖經》記載的時代的國家關係更多地表現為戰爭關係。對於戰爭中的敵人,神的戒命似乎是以牙還牙、斬盡殺絕。神曉諭摩西說:“你要擾害米甸人,擊殺他們,因為他們用詭計擾害你們”。(《民數記》,第26章,第17 — 18節);當以色列人殺了所有的米甸男人,押送米甸女人凱旋歸來時,摩西命令將所有已婚婦女和兒童全部殺光,為耶和華複仇(《民數記》,第31章,第15 — 17節);在與亞瑪力人征戰時,撒母耳傳達耶和華的命令:“現在你要去打擊亞瑪力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憐惜他們,將男女、孩童、吃奶的,並牛、羊、駱駝和驢,盡行殺死。” (《撒母耳記上》,第15章,第3節)。因為他們是罪人。台灣學者陳鼓應在其《耶酥新畫像》一書中對《聖經》(舊約)所傳達的狹隘的報複心態和恣意的虐殺,給予猛烈地抨擊。 (第57—58頁)的確,對如此殘暴的行經我們是難以認同的。另一方麵,這類以牙還牙、斬盡殺絕戒命總是與所謂的聖戰相伴, (第23頁)而在其他性質的戰爭中似乎要顯得寬容一些:“當包圍一個城市的目的是為了攻占它時,不應該四麵八方都圍得跟鐵桶一般,而應隻圍三麵,以便給那些想逃生的人一個機會。據傳這是給莫西的命令”。 (第273頁)

什麽是所謂聖戰呢?聖戰起初是基督徒對非基督徒的戰爭。以後指正義戰爭。如使徒保羅所言:“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羅馬書》第13章,第4節);或:“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詩篇》第82章,第3節)。聖奧古斯丁認為,正義戰爭是“當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由於不能賠償所造成的損害或不能歸還非法占有的東西而應當受到懲罰時,那些為某種損害複仇的戰爭。” (第135頁)也就是說,聖戰的本質是複仇。但這個“仇”並非“私仇”。在此意義上,複仇與德行業果的所謂“天應”發生著內在的因果關係。 (第375—392頁)

聖托馬斯將正義戰爭的形式條件歸納為三:國家統治者的宣戰權、戰爭的充分根據、交戰方的正當目的。 (第135—136頁)在聖經中,戰爭的性質是被納入到神的秩序中來檢視的。也就是說正義戰爭意味著符合“永恒法”,而永恒法則是“上帝的統治計劃”。 (第29頁)在這個二元架構的金字塔的頂端,是萬物的始主、至善的神和最後的存有——上帝。人必須順從上帝,而不是順從人(《使徒行轉》,第5章,第29節)。登山寶訓的核心即是:愛上帝,並遵守上帝的戒命。(《出埃及記》第20章,第2 — 6節)。早期的中世紀神學家認為,《聖經》禁止基督徒服兵役和參戰,除非是聖戰,即爭取和平而非追逐權力的戰爭。 (第49頁)既然正義戰爭被神允許,甚至是神的命令,傳統國際法的宗旨由史以來並非在於廢棄戰爭,而在於使戰爭合法化。

馬克思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指出“教階體製以及它和封建製度的鬥爭(某一階級的思想家反對本階級的鬥爭)隻是封建製度以及在封建製度內部展開的鬥爭(也包括在封建主義國家之間的鬥爭)在思想上的表現。教階製度隻是封建製度的觀念形式;封建製度是中世紀的生產和交往關係的政治形式。因而,要把封建製度反對教階製的鬥爭解釋清楚,隻有闡明這些實際的物質關係”。

綜合《華爾街日報》、美聯社等報道,根據美國馬裏蘭州總檢察長辦公室公布的報告,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與巴爾的摩總教區有關的150多名天主教牧師和其他神職人員,對至少600名兒童實施了“可怕和反複的”性侵害。

加拿大原住民組織在原住民寄宿學校的舊址中,發現了215具原住民兒童遺骸之後,近日,加拿大又再次發現了751個無名墳墓,裏麵埋葬的,同樣都是原住民兒童,這也是加拿大“種族滅絕”的又一證據!

在現代人類演化的近萬年時間裏,加拿大原住民都過著很安逸的生活,一直到歐洲大航海時代的開啟,歐洲殖民者發現了美洲大陸,這些原住民的災難也隨之開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從十字軍東征到三兄弟互相殘殺




《神》!我在天上的父!能否救救受苦受難的子民們!近千年來,從十字軍東征到三兄弟之間的互相殘殺,又或是四兄弟之間的相互殘殺,何時了?!耶和華、基督耶穌、真主,你們源自同一個《神》!你們是三兄弟。能否不要戰爭?不要互相殘殺。曆史事實證明,三兄弟之間從一出世開始就互相殘殺。不是兄弟間相互殘殺,就是對外族人進行屠殺。屠殺原住民、屠殺黑人、屠殺亞洲人。屠殺非洲人。

戰爭、暴力、武力、恐怖、屠殺、暗殺、霸道、殘殺都己被植入到三兄弟的基因中了。

基督教十字軍東征兩百年血腥戰爭史出自中世紀。公元1095年11月,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勒芒宗教大會上說:“在東方,穆斯林占領了我們基督教教徒的“聖城”耶路撒冷,現在我代表天主向你們下令、懇求和號召你們,迅速行動起來,把那邪惡的種族從我們兄弟的土地上消滅幹淨!”教皇還蠱惑人們:“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產豐富無比,就像另一座天堂。在上帝的引導下,勇敢地踏上征途吧!

首次始於1096年,止於1099年,是唯一一次勝利的東征,共有約10萬人參加。騎士十字軍兵分4路,1097年會合於君士坦丁堡,旋即渡海進入小亞細亞,攻城奪地,占領了塞爾柱突厥人都城尼凱亞等城,大肆擄掠,於1099年7月15日占領耶路撒冷,進城後殺了7000人,接著按歐洲國家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占地區建立若幹封建國家。十字軍橫征暴斂,促使人民不斷起義,政權動蕩不定。

第二次十字軍遠征。始於1147年,止於1149年,是在法國國王路易七世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誌國王康拉德三世率領下進行的。塞爾柱突厥人於1144年占領愛德沙,是這次遠征的起因。出動較早的德意誌十字軍在小亞細亞被土耳其人擊潰。法國十字軍攻占大馬士革的企圖也落了空,故這次遠征未達到任何目的。

第三次十字軍遠征。始於1189年,止於1192年,是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胡子腓特烈一世、法國國王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國國王理查一世率領下進行的。腓特烈率其部隊,沿上次遠征的陸路穿越拜占庭。法國人和英國人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進,途中占領了西西裏島。

由於十字軍內部矛盾重重,此次遠征也沒有達到目的。德意誌十字軍最初約10萬人一路上傷亡慘重,衝過了整個小亞細亞,但紅胡子在橫渡薩列夫河時溺死,其軍隊也就隨之瓦解,隻剩下一些殘兵敗將繼續東征。腓力占領了阿克拉(阿克)港後,於1191年率部分十字軍返回法國,留下了一些士兵。

理查在敘利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攻占了塞浦路斯,並建立了塞浦路斯王國,又賣給了原耶路撒冷國王。以後,於1192年與埃及蘇丹薩拉丁簽訂和約。據此和約,從提爾(今蘇爾)到雅法的沿海狹長地帶歸耶路撒冷王國所有,耶路撒冷仍然留在穆斯林手中。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始於1202年,止於1204年年,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目的本是要攻占穆斯林所控製的埃及,作日後行動的基地。十字軍主要由法國和意大利貴族組成,在沒有足夠的金錢付給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況下,十字軍按威尼斯貴族將領的建議轉去攻打紮拉城(現克羅地亞的紮達爾)。並利用拜占庭國內的糾紛轉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搶劫和破壞後血腥屠城三天。

大戰過後,威尼斯占去拜占庭帝國八分之三的領土(包括愛琴海,亞得裏亞海沿岸許多港口和克裏特島)。而十字軍則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國和兩個附庸於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國的國家,分別是雅典公國和亞該亞公國。

兒童十字軍。1212年,在教皇和封建主的哄騙下,三萬名兒童組成了一支十字軍(也稱童子軍),曆史稱之為兒童十字軍。兒童十字軍在法國馬賽啟程渡海,準備完成大人們未竟的事業。最終,這些孩子不是在風暴中葬身大海,就是被船主給販賣到埃及。在德國,兒童也是受騙參軍。大部份兒童因饑餓和疾病死在途中,其他則流浪乞討。最不幸的幾千個兒童被拐賣。 兒童被作為奴隸拐賣。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始於1217年,止於1221年。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諾森三世要求信徒組建一支新十字軍。不過,此教令得不到歐洲的君主們支持。於是,教皇要求教士進行布道宣傳,將信徒、社會地位較低的貴族和破落的騎士加入十字軍。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蘭大堂主持召開了宗教會議,宣布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為目標的十字軍,通過戰勝埃及的穆斯林王朝進而重新奪取耶路撒冷。

1217年,十字軍先到地中海東岸的十字軍城市阿克開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國年邁的皇帝約翰、塞浦路斯的於格一世和安條克公國的王儲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間,十字軍按慣例沿途擄掠。

在1218年6月,開始包圍達米埃塔。但在幾個月的戰爭中,疾病困擾著十字軍。適逢此時,穆斯林蘇丹阿迪爾死了。1219年11月,達米埃塔失守。十字軍終打開了勝利之門。

1221年,十字軍企圖進攻開羅。戰役中,穆斯林軍隊借尼羅河水截斷十字軍的路,並包圍十字軍。9月,穆斯林收複達米埃塔。第五次十字軍戰爭終告失敗。

第六次十字軍遠征始於1228年,止於1229年,是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領下進行的,這次遠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暫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奪回。

第七次十字軍東征始於1248年,止於1254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動。十字軍很快便攻取了達米埃塔,但卻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況。熬過瘟疫後,十字軍進攻開羅。十字軍被由將領拜巴爾率領的奴隸騎兵(馬穆路克)打敗。結果,路易九世的弟弟阿圖瓦伯爵被殺,路易九世被俘。1250年,當時的蘇丹被其馬穆路克軍官推翻,故法國以大筆贖金贖回路易九世。但直到1254年,路易九世和與他的士兵才能被釋放回國。

第八次十字軍東征在1270年,由法國國王路易九世領導,進軍突尼斯。十字軍在突尼斯登陸不久,路上發生傳染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兒子兼繼承人腓力三世馬上下令撤退。此次十字軍東征以撤退收場。

第九次十字軍東征始於1271年,止於1272年年,由英格蘭的愛德華王子領導,趕到北非救援路易九世,但已經無力回天。他在阿卡簽訂了停戰協議,於1272年返回英格蘭繼承王位。至此,十字軍東征時代基本完結了。

從蘇聯解體後的20多年裏北約向東推進1000餘公裏,北約東擴終點在哪?在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和平演變下蘇聯演變成十五個小國,當時北約承諾不會向東移動一寸。結果怎麽樣?前蘇聯的走資派們被騙了。北約資產階級厚顏無恥地欺騙了蘇共黨內的修正主義分子走資派。之後的二十多年裏北約東擴了五次。”2021年6月,在北約峰會之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專訪時再度痛斥北約,自2021年以來,普京已經至少三次在公開場合就北約東擴問題發出譴責聲。國內多位學者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均表示,談論烏克蘭危機問題,不能脫離北約東擴的大背景,盡管危機起因諸多,當地內部紛爭難以調和,外部勢力又借機插手,但在本質上,俄烏問題依舊是資本主義之間的地緣政治紛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斷東擴引發了俄美在該地區的戰略博弈,沿著曆史發展的脈絡來看,北約可以說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

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群龍無首”的中東歐地區開始出現安全真空。此時,作為冷戰遺物的北約不但沒有解散,反而借機計劃將中東歐小國納為新成員,開始啟動擴展勢力範圍的行動。

1994 年 1 月,北約在布魯塞爾首腦會議與葉利欽掌權的俄羅斯,以及30個中、東歐國家和歐洲中立國家簽署“和平夥伴關係計劃”。該計劃的內容就包括北約將同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和歐洲中立國家在軍事演習、維和、危機控製等方麵進行合作和政治磋商。該計劃的簽署也被認為是北約成立以來首次提出要“東擴”的舉措。

1997年5月27日,北約又與俄羅斯簽署了《北約與俄羅斯相互關係、合作與安全基礎文件》。該文件承諾讓俄羅斯對北約事務有一定程度的發言權,以此換取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默認。同年7月,在馬德裏舉行的北約首腦會議上正式決定,首批接納波蘭、匈牙利和捷克三國加入北約。兩年後三國正式成為北約新成員,北約成員就此增至19個。有軍事專家指出,北約的這一輪東擴是其實現東擴計劃邁出的“實質性一步”。通過首輪東擴,北約將己方防線向東推進了約700—900 公裏,將防線進一步抵近俄羅斯的邊界,北約的麵積增加了 485 萬平方公裏,人口增加了 6000 萬。地麵部隊增加了近 13 個師,坦克、 空軍和海軍兵力各增強 15%,北約的戰術航空兵甚至可以從波蘭境內出發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摩爾曼斯克、庫爾斯克和沃羅涅日等重要城市。

2002年11月21日,北約在布拉格舉行的首腦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接納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7個國家為北約新成員的決定,2004年3月29日,以上7國正式成為北約新成員。此輪東擴是北約的第二次東擴。也堪稱是北約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擴充。 此輪東擴之後北約成員國從19個變成26個,總人口從7.746億增至8.199億,總麵積從2338.70萬增至2397.98萬平方公裏,軍隊的人數從目前的443.75萬增到474.76萬。 北約就此構築了北起波羅的海,中間經黑海、高加索,直至中亞的“弧形戰略防禦線”。波羅的海三國的加入卡住了俄羅斯向歐洲“進發”的通道。

2009年4月,阿爾巴尼亞和克羅地亞正式加入北約,從而使該組織成員國總數升至28個,這也是北約的第三輪東擴,通過此次東擴,該組織首次吸納西巴爾幹地區國家入約,意義非同尋常,不僅俄羅斯的安全空間進一步縮小,歐洲的地緣安全格局也被大大改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輪東擴前,北約就已將烏克蘭列為“北約候選國”。而2008年爆發的格魯吉亞南奧塞梯事件和烏克蘭政治內亂,使得烏克蘭“入約”計劃暫時擱淺,這當中都少不了俄羅斯的主動反製。也是在此之後,普京果斷采取行動,開始強勢對抗北約的圍追堵截,不僅在克裏米亞舉行公投火速將其並入俄羅斯,同時也大力支持烏克蘭東部的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等地區的武裝勢力與政府軍作戰。

克裏姆林宮2021年12月17日公布對北約和美國的安全協定草案中劃出“紅線”:雙方的軍力部署回歸到1997年5月27日的狀態(雙方在這天簽署了俄與北約關係基本文件)。北約保證停止擴充,不在烏克蘭、東歐、外高加索和中亞從事任何軍事活動。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幾天後的一檔節目中以更加直接的方式重申了莫斯科對北約東擴的立場:對於俄羅斯來說,北約東擴至烏克蘭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完全不可接受。

自1949年北約建立以來,它實際上已經完成9輪擴充,成員國增至30個。從1999年至今,北約已經向東推進了1000餘公裏,“北約東擴的終極邊界究竟在哪裏其實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了。”回溯北約東擴史,自蘇聯解體以來,美國一直力挺烏克蘭加入北約。而俄羅斯則將烏克蘭加入北約,視為麵臨北約的“零距離軍事威脅”,俄羅斯失去烏克蘭,就相當於失去了戰略縱深。對於現如今烏克蘭“騎虎難下”的局麵,多位國際問題專家也表示,這源自於烏克蘭當局在戰略抉擇上的重大誤判。不管是用武力入侵還是用意識形態的和平演變分裂別國均為侵略形為。西方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強國每每入侵一個地方就容不下早先來的原住民、又容不了伊斯蘭教國家的存在、更容不下馬列毛主義建立的社會主義勞動人民創建的國家。唯資本帝國獨占世界! 這叫什麽"自由、民主、包容"的自私價值?

再到此次的《以巴戰爭》。以色列軍隊的地麵部隊己攻入加沙進行屠殺,軍隊不負任何法製約束。以色列要求加沙北部約110萬巴勒斯坦居民撤至南部,成千上萬人已乘車或徒步逃亡。雙方衝突一周以來,已造成以色列1300人死亡,巴勒斯坦則逾2200人死亡,超過40萬人流離失所。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聲言要“殺死每一個哈馬斯成員”。數以百計平民也在加沙城北部一個社區的戰鬥中喪生。
老歌好聽 回複 悄悄話 不知所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