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醫貫徹預防為主衛生工作方針
工人階級作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主力軍,其身體狀態的好壞與工業生產的效率息息相關,工人患病休息除給個人帶來損失外,也會影響生產效率,給企業、國家帶來損失。
在“節約每一個銅板為著新中國的建設”的背景下,通過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工人的重點疾病的預防與係統診治,加強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實現降低工人患病率,節約生產成本,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總體來看,職業病、慢性病、季節性多發病是危害工人健康最為嚴重的三類疾病,車間醫師與車間保健站開展的最重要的工作即對這三類疾病開展針對性的預防、持續治療與訪視,有效降低了工人的患病率。
“慢性病影響生產最為嚴重,占病傷缺勤數比率也最大”,通過建立慢性病檔案,不僅可以幫助車間醫師及時發現慢性病早期症狀,在病人患病早期進行積極的幹預和治療,阻止病情的發展,而且能夠對已有的慢性病人開展持續係統治療,有效緩解慢性病病人的症狀。
作為車間醫師製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建立工人身體健康檔案能將工人身體狀況納入廠礦製定生產計劃的考量因素中,極大地提升了廠礦管理科學化水平,有效地幫助各廠礦節約了生產成本,保障了生產效率,充分發揮了衛生為工業生產服務的作用。
轉載《衛生何以服務於工業生產——新中國成立後車間醫師製引入、運作與效用》
作者:李彪
車間醫師製貫徹了“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
工人階級作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主力軍,其身體狀態的好壞與工業生產的效率息息相關,工人患病休息除給個人帶來損失外,也會影響生產效率,給企業、國家帶來損失。
石景山鋼鐵廠的車間醫師曾以該廠平爐車間剛複工的職工王林為例,計算過工人患病休息給企業和國家造成的損失。王林生病共休息 12 天(其中 10 天住院治療,2 天在家休養),這 12 天中,按照工廠每人每日平均生產價值約人民幣 50 元計算,企業和國家損失生產價值 600 元。王林每月工資 70 元,休工期間國家按勞保條例照樣要付80%的工資給他,12天中國家共支付 22.32 元。王林住院期間打了7天青黴素,服用了咳嗽藥水、退燒藥片,住院夥食費、醫藥費共計 23 元。以上3筆賬,若以王林一人計算,12天內企業和國家一共損失 645.32 元。若是按全廠年均3%的工人患病休假率(該廠有10000名工人)來計算,國家和企業一年就要損失572.4萬元。這些損失“可以購買戰鬥機三十八架,或者修鐵路九公裏半,或是買拖拉機二百四十八台”。
進而言之,從全國範圍來看,這種損失就更是不可估量,據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1951—1952年的統計,“在實行勞動保險百人以上廠礦內,支出病假工資和疾病救濟費相當於九個具有五萬個紗錠、一千八百台布機的規模並實行三班製的棉紡廠停工一年的損失”。
在“節約每一個銅板為著新中國的建設”的背景下,通過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工人的重點疾病的預防與係統診治,加強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實現降低工人患病率,節約生產成本,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總體來看,職業病、慢性病、季節性多發病是危害工人健康最為嚴重的三類疾病,車間醫師與車間保健站開展的最重要的工作即對這三類疾病開展針對性的預防、持續治療與訪視,有效降低了工人的患病率。
“慢性病影響生產最為嚴重,占病傷缺勤數比率也最大”,通過建立慢性病檔案,不僅可以幫助車間醫師及時發現慢性病早期症狀,在病人患病早期進行積極的幹預和治療,阻止病情的發展,而且能夠對已有的慢性病人開展持續係統治療,有效緩解慢性病病人的症狀。
南京鐵路醫院 1955 年實行車間醫師製後,即著手建立慢性病觀察防治檔案,對 585 名慢性病人進行了係統的觀察防治,取得明顯成效,其中“173 名處於休工狀態的職工中,有150人逐步複工,給現場的人事部門解決了很大問題”。石景山鋼鐵廠車間醫師對全廠慢性胃病患者開展集體跟蹤治療,同樣取得明顯成效。該廠鑄造部老工人李學增“患了六年多的胃病很快好轉了。他今年沒有因胃病休過一天工”。
職業病與工人工作環境密切相關,車間醫師深入生產一線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麵了解生產過程,掌握危害工人身體健康的因素,並采取針對性整改措施以降低工作環境對工人身體的損害。如石景山鋼鐵廠車間醫師陶雯在深入車間生產一線的過程中發現車間“焦爐油槽上的煙囪過低,當工人通油槽時,發生黃色的含有苯、瀝青、硫銨等濃煙,影響工人健康”,便依照老工人建議製定了“加高煙囪尺度、加寬下邊的口徑、上邊安拐頭”的辦法,經與“車間行政取得了聯係,立即解決了這個問題”,有效減輕了有害氣體對工人身體的危害。
僅1955年第一季度,各車間醫師“便提出一百一十八項改進衛生條件的建議(屬於防止和改善高溫、粉塵、采光、照明及有害化學氣體等的有四十五件,防止外傷事故的有十三件,衛生防疫、福利設施的有六十件),其中七十二件已付諸實施,改變了一部分工人因作業條件或衛生環境不良而受到健康損害的狀況”,有效減輕了工作環境對工人身體的損害,降低了工人職業病的發病率。
季節性多發病一般具有傳染性,容易在短時間內引起患病人數激增,是工廠生產正常運轉的巨大隱患。車間醫師通過常態化的分析車間保健站中工人就診記錄單與休複工登記卡,能夠及時發現病情,並迅速尋找病因,對其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如南京鐵路醫院車間醫師通過對所屬工人就診記錄單與休複工登記卡的分析,發現工人在秋冬季節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比例較高,遂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南京地區鐵路工人“1954 年因上呼吸道感染的休工天數為 549 天,1955 年降為313天,減少了43%”。
除對以上三類危害工人身體最為嚴重的疾病進行針對性的預防與跟蹤治療外,加強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另一個有力舉措,為此,車間醫師與車間保健站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宣傳衛生知識。
如南京鐵路醫院在實行車間醫師製的過程中,在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上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最初,車間醫師與車間保健站護士在宣傳衛生知識時僅采用貼標語、宣傳畫、出黑板報等傳統宣傳方式,效果很一般。
經過努力探索,逐漸找到四種衛生知識宣傳教育的有效辦法:
一是將衛生宣傳教育計劃列入工會活動計劃,即在車間醫師領導下,征求專科醫師和衛生防疫站的意見,根據不同季節和本車間傷病特點,做出衛生宣傳教育計劃,提供給工會,列入工會活動計劃中。1955年南京鐵路醫院設置的3個車間保健站,在工會支持下共組織衛生課113次,參加人數5935人次。
二是依靠廠礦企業中的一切宣傳力量,即密切聯係黨支部、青年團的宣傳委員,把衛生宣傳教育和其他宣傳活動結合起來,同時充分利用黑板報和有線廣播站等宣傳教育的設備,出版衛生宣傳專刊和廣播衛生節目。
三是舉辦同病種及同工種座談會,即組織慢性病等病人舉行座談會,啟發病人檢查發病原因,交流療養經驗。組織同一工種的工人舉行座談會的目的在於發現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研究改善辦法和預防措施。1955 年,南京鐵路醫院組織兩種座談會41次,參加者 808 人。
四是隨時隨地進行衛生宣傳,即車間醫師與車間保健站護士不拘地點、不拘形式的向工人進行衛生宣傳, 利用工人上班前、下班後、休息時、候車候船時等一切空隙時間,就地講解衛生常識。
通過這些舉措,南京鐵路職工的衛生文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患病率顯著下降,南京鐵路醫院車間醫師在經驗總結中指出:“職工衛生文化水平的提高是降低發病率最主要的一個因素”。
實踐證明,車間醫師製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有效辦法,廠礦實行車間醫師製後,通過對重點疾病的針對性防治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工人患病率明顯降低。
石景山鋼鐵廠實行車間醫師製兩年後,“工人工作及生活的衛生狀況有了顯著改善,職工衛生知識水平有所提高,因而發病率逐年顯著下降,1954 年比 1953 年降低 28%,1955 年比 1954 年降低 31%”。
南京鐵路職工的病傷缺勤率在實行車間醫師製以後也明顯下降了,“如以一九五四年為一百,則一九五五年降低了43.33%”。車間醫師以及車間保健站護士通過深入生產一線發現並整改有損工人健康的因素以降低職業病對工人的損害,提前預防並持續跟蹤治療慢性病、針對性預防季節性多發病,卓有成效地開展衛生知識宣教等措施,充分發揮了衛生對疾病的預防工作,有效降低了工人的患病率,進而節約了廠礦生產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率,保障了工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車間醫師製助推了廠礦的科學化管理
廠礦的科學化管理離不開對各種生產要素的統籌,工人作為生產要素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對作為生產要素的工人的統籌通常表現為兩個方麵:“其一是為達到生產目的對身體進行有效控製,其二是將個人的健康狀況納入日常生產的考量之中”。
實行車間醫師製後,車間醫師和保健站護士通過各種式樣的統計表格建立了工人的身體檔案,使車間負責人能全麵掌握工人身體健康狀態,從而將其有效納入日常生產的考量,從這個層麵來講,車間醫師製有效助推了廠礦的科學化管理。
在實行車間醫師製期間,石景山鋼鐵廠車間醫師與車間保健站製定了體格檢查記錄表、急性職業中毒調查報告表、車間新病例登記表等12種表格。
南京鐵路醫院車間醫師與車間保健站則製定了職工健康卡片、工種分析表、病人訪視記錄卡等15種表格。由這些表格所構成的工人身體檔案成為車間排班、崗位調整、療養輪休的重要參考依據。
此外,不同類型的企業還根據車間工人的不同特點因地製宜地製定了各種各樣的健康統計卡。
例如,無錫慶豐紡織廠在“沒有建立醫師負責製的時候,沒有健全的疾病統計製度,對職工的病傷情況也缺乏分析調查,對於職工的健康心中無數,因此,車間的勞動計劃很難訂,如這個月預備工訂多了,偏偏請假的人少,下個月訂的少些,偏偏生病的、生孩子的人多起來,對生產是有一定影響的”。
1954 年 11 月,無錫慶豐紡織廠在改為公私合營第一個月後就開始實行車間醫師製,即通過建立工人身體檔案,有效掌握了工人身體狀態,在實際生產中有效避免了資源浪費,且保證了生產效率。
如 1955 年第一季度,車間醫師與車間保健站護士通過對工人健康檔案的分析發現,車間中因妊娠反應而缺勤的職工占全廠職工缺勤總數的第一位,對生產影響最大。
於是,車間保健站針對性地建立了《月經登記卡》,詳細記錄女工月經周期,如有職工逾時未登記,車間保健站護士即到車間了解具體原因,若該女工45 天以上未來月經,就需要驗孕,證實懷孕後,則帶其到車間保健站填寫《妊娠防治卡》,隨後開展定期的產前檢查,並采取工作期間送淡鹽水、舉辦孕婦食堂、縮短夜班時間、工間休息等一係列針對妊娠期女工的措施,對女工加以係統照顧。
《月經登記卡》和《妊娠防治卡》的建立取得了顯著的效果。1956 年,細紗車間陳福妹小組13個女工中有11個懷了孕,由於車間負責人準確掌握了女工妊娠情況與妊娠期身體狀態,將其納入製定生產計劃考量中,製定了恰當的排班與預備工計劃,沒有對生產造成任何影響。
作為車間醫師製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建立工人身體健康檔案能將工人身體狀況納入廠礦製定生產計劃的考量因素中,極大地提升了廠礦管理科學化水平,有效地幫助各廠礦節約了生產成本,保障了生產效率,充分發揮了衛生為工業生產服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