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對三線建設的總構想方針
毛澤東在上世紀60年代做出了一個重大戰略決策,就是搞三線建設。三線建設,使中國有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戰略後方,同時也形成了中國的威懾力。中國的三線建設在世界軍事史和經濟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毛澤東是有戰備眼光和勇氣的。新中國建國初期,毛澤東能在156項建設項目中考慮到把一部分項目安排在西部地區,就很了不起。如果沒有一定的戰略眼光,是考慮不到這一點的。如果沒有勇氣,在蘇聯意見不僅具有權威性,而且具有決定意義的時候,是不能下這個決心的。而毛澤東的眼光和勇氣,來自他的精心研究和縝密思考。這裏麵自然傾注著毛澤東的大量心血。
毛澤東依據他對於三線建設的總構想,確定了三線建設的方針,這就是:三線建設要“大分散、小集中”,要“依山傍水紮大營”。
建國初期,毛澤東多次提到:我們在經濟建設問題上要學習蘇聯。他們那裏有現成的經驗,這些經驗也是成功的。他們已經“建成了光明燦爛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們為什麽不學?況且當時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主要是爭取蘇聯的援助。1949年,毛澤東親自赴蘇與斯大林會談,爭取到了蘇聯的援助。毛澤東對斯大林說,我們搞建設,是沒有經驗的,我們要當你們的學生,學習你們搞建設的經驗。直到斯大林逝世,毛澤東在悼念斯大林的文章中仍然寫道:蘇聯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最有經驗的和最有理論修養的黨;這個黨在過去和現在是我們的模範,在將來也是我們的模範。”
1956年,毛澤東雖然還沒有決定搞三線建設,但毛澤東已經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中國西部。毛澤東傾注心血研究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各方麵的問題,特別對西部建設問題給予高度重視。毛澤東親自到外地去搞調查研究,回北京後又找了很多高級幹部開調查會,認真研究西部地區建設問題。
從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一文中對中國西部地區建設問題的論述中,可以看到毛澤東傾注了多少心血!對於毛澤東當年對中國經濟建設問題包括西部經濟建設問題所傾注的心血,薄一波曾回憶道:“在聽匯報的那些日子裏,毛主席十分疲勞。有次聽完匯報,毛澤東帶著疲乏的神情,說他現在每天是‘床上地下、地下床上’,起床就聽匯報,穿插著處理工作,聽完匯報就上床休息。情況確實是這樣。”當時,毛澤東經常是從每天早晨9點40分開始聽匯報,一直到下午。下午處理完黨政事務後,到晚上19點10分繼續聽匯報,一直到22時10分才結束,然後研究這些匯報材料,繼續工作到深夜。
1958年,毛澤東已經下定了中國要搞原子彈的決心。起初,中國還寄希望於蘇聯的援助。當年的七、八月間,赫魯曉夫訪問北京。毛澤東向赫魯曉夫提出了蘇聯援助中國搞原子彈的問題。但是赫魯曉夫卻有他的考慮。他害怕因此會與美國搞僵,怕美國用原子彈威脅他。他還考慮,中國沒有原子彈,就會投到蘇聯的核保護之下,蘇聯就能夠控製中國。他還對中國擁有原子彈懷有憂慮之心,擔心中國也會構成對蘇聯的威脅。因此當毛澤東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時,他明確表示了對中國搞原子彈的消極態度。在此情況下,毛澤東並沒有動搖搞原子彈的決心。他決定中國獨立自主搞原子彈,並且把這個決定與發展西部地區經濟結合起來。此時,毛澤東對西部地區建設的思考中,已經有了很大的軍事因素。
1964年黨中央正式做出進行三線建設的決策後,毛澤東對三線建設問題更加關心了。當時,毛澤東特別強調三線建設的重要性。毛澤東說:必須把三線的重工業特別是鋼鐵工業搞起來,這樣,軍事工業才有基礎。毛澤東甚至說,如果不把攀枝花的鋼鐵廠搞起來,我睡不著覺。
毛澤東依據他對於三線建設的總構想,確定了三線建設的方針,這就是:三線建設要“大分散、小集中”,要“依山傍水紮大營”。要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條件確定建設項目,要使三線建設的企業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要遠離大中城市,分散布點,做到即使在打核戰爭的情況下,這些工廠和科研單位也打不爛、炸不垮,能繼續堅持生產和科研,支援前線。
1964年,也是中國搞原子彈最關鍵的一年。圍繞這一重點軍事工程,毛澤東在過去已經調派了很多軍隊和科技骨幹到西部地區的基礎上,又調派了大批軍隊和科技精英奔赴三線,加強核研製基地建設。核研製基地在三線地區的建成,為三線建設描上了最濃重的一筆。
毛澤東還親自選將搞三線建設。在做出搞三線建設的決策之後,他曾選派聶榮臻及多位將軍去三線搞建設,一批國內最優秀的科學家如錢三強、鄧稼先等也被選派到三線地區搞建設。他曾選派彭德懷到三線去領導建設工作。在中央,由中央書記處和國務院主要負責人主持三線建設的日常工作。在地方,先後成立了西南、西北、中南三個三線建設委員會,主任均由該地方中央局第一書記擔任。三線建設的大項目,均設領導小組,其他三線建設項目,也設立了指揮部。
1973年後,中國已經打破了中美關係的堅冰,兩國開始接近,世界政治“大三角”相互製衡的格局基本形成。在此情況下,三線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確實達到了建立穩固的後方基地的目的。從當時世界軍事格局和技術水平來看,如果中國受到外來侵略,中國就已經具備了打不垮、炸不爛、能長期支持戰爭的牢固後方基地。同時,也達到了使國家經濟布局大體合理的目的。工業片麵集中於沿海城市的狀況得到了改變,並且形成了地方工業的完整、配套的體係。
毛澤東時代的三線建設為西部留下寶貴遺產。
毛澤東時代的三線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子孫留下了大批物質遺產。
從宏觀上看,如果不算1964年中央作出三線建設決策之前中央對西部地區的投資,僅從1964年到1980年的17年間,中央向三線建設投入的資金為2052億元。
通過三線建設,建成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業交通企業、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基本形成了交通、電力、煤炭、化工、石油、建材、鋼鐵等生產部門相互配套的體係,並且與地方中小企業連成了一個生產係統,同時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生產指揮係統。
從微觀上看,在鐵路建設方麵,從1964年8月中央決定修建成昆鐵路、川黔鐵路、貴昆鐵路等6條鐵路線算起,到1980年,三線建設共建成了成昆鐵路、湘黔鐵路、焦柳鐵路、襄渝鐵路、川黔鐵路、貴昆鐵路,在使整個西北、西南地區自身連成交通網絡之外,還使西南地區與華中地區、西北地區和華北華中華南地區的交通網絡連為一體,同時還配合鐵路建設,建成許多公路網絡,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西部地區交通運輸落後的狀況,為西部地區的礦產開發、產品流轉、工業建設、國防建設創造了交通條件。
在國防工業建設方麵,通過三線建設,中國在重慶地區建成了常規兵器工業生產基地,在四川和貴州建成了電子工業生產基地,在四川和陝西建成了戰略武器科研、生產基地,在貴州和陝西、鄂西地區建成了航空和航天工業生產基地,在長江上、中遊地區建成了船舶工業科研、生產基地,在西昌建成了衛星試驗、發射中心。
通過三線建設,將東北、華北地區老軍事工業企業的一部分搬遷到西部地區建新廠,基本上達到了將重要軍工企業“一分為二”的目的。
電子工業形成了生產門類齊全、元器件與整機配套、軍民兼容、生產和科研相結合的體係。
航天工業實現了地區配套,建成了完整的戰略和戰術導彈研製基地,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射中心;航空工業生產體係也在西部地區形成,在西部地區形成了幾個殲擊機、運輸機生產中心,生產能力占全國航空工業的三分之二。
船舶工業在西部地區形成了完整的生產係統。
較高水平的核工業科研生產係統幾乎全部放在西部地區。
原材料工業、能源工業、機械工業方麵,通過三線建設,在西部地區形成了大中小相結合的原材料工業體係,建成了攀枝花鋼鐵基地、重慶鋼鐵基地、成都地區鋼鐵工廠、貴州水城鋼鐵廠等大型企業,新建了西北銅加工廠、蘭州連城鋁廠、蘭州鋁廠、冥河鋁鎂冶煉加工廠、西北鋁加工廠和重慶西南鋁加工廠。
為了與國防工業配套,還建設了重水、炸藥、樹脂、橡膠、醫藥企業。
還建成了西南煉焦煤基地、西北煤炭基地、平頂山、焦作、鶴壁等礦區。
新建10萬千瓦以上電站68座。
還建成了241個機械工業工廠、研究所、設計院搬遷到西部地區後,又新建、擴建大中型項目124個,累計投資94.72億元,占全國機械工業同期投資的53%。
新建了第二汽車製造廠、陝西汽車製造廠、四川汽車製造廠,同時新建了一批配套工廠,使西部地區形成了軍民結合的輕、重型汽車批量生產的能力。
新建了12個重型機械工業製造廠,使西部地區形成了很強的重型機械製造能力。
電機電器工業發展起來了,建成了四川東方電機廠、東方汽輪機廠、東方鍋爐廠、東風電機廠,形成了年產80萬千瓦成套發電機組的能力。
輕紡工業方麵,通過三線建設,造紙、製糖、製鹽、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合成洗滌劑、塑料製品、皮革製品、棉紡織、毛紡織、絲綢、印染、針織、化纖、紡織機械等生產企業在西部地區全麵鋪開。
其中,新建5萬錠以上的棉紡織廠有7個,大中型維尼綸廠有5個。
此外,通過三線建設,還在西部地區建成了100多個部屬儲備性倉庫,15個大型廣播電視項目,新建了一些高等院校。
毛澤東搞三線建設為中國留下的物質遺產,至今仍是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基礎。
毛澤東搞三線建設的眼光、氣魄、思路,給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啟示。毛澤東對三線建設時期建成的大型企業,從國際形勢來看,當時對三線建設的重要性,今天應當有進一步的新認識。讓參加三線建設者的曆史功績和艱苦創業精神在新時期繼續發揚光大。毛澤東對三線建設的壯舉應該給予高度肯定。中國共產黨正是在總結曆史經驗特別是中國三線建設曆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當前的國際形勢和經濟建設的實際需要,走資派特色政府應該重視對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
美國在朝鮮戰場上失敗後,仍然把中國當作它在亞洲的主要敵人。從60年代初期開始,美國對中國實行了緊縮包圍圈的政策。從60年到64年,美國和中國周邊不少國家和地區簽訂了條約,結成了反華同盟。美國還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數十個軍事基地,對中國形成了“半月形”包圍圈,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1964年8月,美國開始轟炸越南北方,把戰火燒到了中國南大門。
60年代初,蔣介石國民黨在美國的支持下叫囂要“反攻大陸”。蔣介石加緊派遣武裝特務對中國大陸東南和其他沿海地區進行襲擊,妄圖在中國大陸東南地區建立大規模進攻大陸的“遊擊戰走廊”。
當時,中印邊境也很緊張,印度軍隊不斷蠶食中國領土,在中印邊境東西兩段向中國發動武裝進攻。
日本與美國結盟,其國內有美國的駐軍,日本本國也加緊發展自己的武裝力量。
南朝鮮也與美國結盟,其國內也有美國駐軍。南朝鮮政府同樣采取敵視新中國的政策。
加上當時蘇聯走資派的威脅,手中握有核武器的前蘇聯和美國,對新中國的威脅最大。
中國當時沒有核武器,在遇到核打擊時,是沒有任何回擊能力的。麵對這些威脅,毛澤東並不害怕。“不怕鬼”,也激勵全黨“不怕鬼”。
毛澤東在1959年5月6日寫道:“世界上有人怕鬼,也有人不怕鬼。鬼是怕客觀存在好呢,不是不怕它好?”、“經驗證明鬼是怕不得的。越怕鬼就越有鬼,不怕鬼就沒有鬼了。”因此我們不要怕鬼,要和鬼鬥爭。那麽,原子彈可不可怕?毛澤東說,也不可怕。1961年9月24日,他在同蒙哥馬利元帥談話時說:“我對核武器不感興趣。這個東西是不會用的,越造得多,核戰爭就越打不起來。要打還是用常規武器打。打常規武器還可以講點軍事藝術,什麽戰略、戰術,指揮官可以臨時按照情況有所變化。用核武器的戰爭就是按電鈕,幾下子就打完了。”因此,“原子彈是紙老虎”,不可怕。
同時,毛澤東也認真地對付“鬼”。為了對付“鬼”,毛澤東做出了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中國也要搞一點原子彈。毛澤東說,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我們也準備搞一點原子彈“哪年搞出來,我不知道。美國有那麽多,是十個指頭。我們即使搞出來,也是一個指頭。這是嚇人的東西,費錢多,沒有用。”中國要用很少一點錢搞試驗。毛澤東認為,重點應該放在紮紮實實搞三線建設上,因此他的第二個選擇,就是搞三線建設,而搞原子彈也是合並到三線建設這一大框架之中的,是在三線搞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