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的力量源泉在群眾之中
社會主義究竟有什麽“課”可“補”? 走資派改革開放以來,有人提出了“社會主義不合格”論,還有什麽“補課論”。究竟補的什麽課呢?照有些人的說法是生產力水平落後、工業不發展,需要補課。— 如果沒有生產力、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社會主義就“不合格”。
然而任何社會的生產力或者工業化都是一個曆史發展的過程。即使資本主義國家,盡管它們之間的發達與落後差別也如天壤之間,但也從不見有什麽合格與不合格之說。走資派的補課論者像鴕鳥把眼睛紮到沙丘裏,真的以為隻要這樣,新中國三十年發展生產力、實現工業化的波瀾狀闊的曆程和事實就可以不存在了嗎!
新中國建設史清楚說明:社會主義如何迅速發展生產力,如何實現工業化,這正是毛澤東和共產黨自始至終不斷探素、並且從理論到實踐已經曆史地解決了的問題,也是老一代建設者們沒有一天不在幹的事情。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大國屹立於世界,己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就連走資派鄧小平在改革之後也多次講過:“建國後我們的經濟建設是有偉大成績的,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我國工農業從解放以來直到去年的每年平均增長速度,在世界上是比較高的。”(《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63頁。)這裏至少說明新中國在發展生產力、實現工業化上沒有什麽欠帳,更無什麽課可補!
現實越來越說明,毛澤東時代的社會主義是真正科學的、勞動人民的社會主義,盡管它是初級的、尚不完善,但卻決不存在“不合格”的問題。相反,人們倒清楚地看出,所謂“補課論”,究竟補的些什麽?補的正是資本主義、私有製、剝削製度,官僚特權、等級製度以及貪汙腐敗、黑社會、包二奶養小妾等社會醜惡現象!改革以來中國經濟己有數十倍地增長,然而社會主義究竟變得更加合格、更加充分了嗎?還是相反變得越來越遠、越補越少!
有人說:走資派鄧小平“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係列問題。”對於此說,人們不免要問:關於如何解決中國的貧困落後問題,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難道毛澤東和第一代黨的領導集體沒有根本回答和解決嗎?毛澤東和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公有製經濟,創建了完整而雄厚的工業體係,根本改變了農業生產條件,科學技術在許多領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使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人人有工作、有飯吃,沒有失業、沒有剝削等等,這一切難道不是對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問題的真正回答嗎?如果不是這些偉大功績,中國百年來的生活貧窮怎能在八十年代初的一年之間就發生大改變?人們還看到:改革開放之後,私有製迅速發展,各個領域全麵市場化,社會貧富差別越來越大,普通百姓看不起病、供不起孩子上學,腐敗和各種社會醜惡現象蔓延,公有製和共同富裕成為泡影,等等。對此人們不免要問:難道這就是鄧小平對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問題的解答嗎!
追溯曆史,不難看出,發展生產力、實現工業化向來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明確的奮鬥目標,也是共產黨從理論和實踐上早己曆史地解決了的問題。所謂“不合格論”、“補課論”,純係無稽之談!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實踐是一條真正的社會主義科學發展之路。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經驗,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具體運用,是毛澤東思想的新勝利。它為人類開創了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概括其基本點,主要作以下闡述。
第一是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走勞動創造世界之路。主流經濟學家向來以西方工業國家為標榜。然而西方國家工業化的模式是什麽呢?其實就是“以物為本”,即靠大量資金投入和資源消耗來實現其開發和發展。為此,它首先通過對廣大農民和小生產者的暴力剝奪和對海外殖民地的野蠻掠奪而完成了原始積累,獲取了大量資源和財富;然後又通過對廣大工人階級的剝削、使其貧困化,才完成了其工業化的進程。西方國家工業化模式,其實就是一部血腥的掠奪史,它使人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種模式對於一切發展中國家來說完全是一種痛苦的回憶。
曆史給廣大發展中國家注定的命運,除了開創自己新的道路,沒有其他的選擇!依據馬克思主義的曆史觀:人是生產力中最根本、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馬克思說:“在一切生產工具中,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是革命階級本身”。毛澤東在批判那種漠視人民群眾的力量、隻見錢不見人的庸俗經濟發展觀的同時,深刻地揭示:社會主義深厚的力量源泉就在人民群眾之中。“群眾中蘊藏了一種極大的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尤其是經過“組織起來”、走上集體道路的勞動群眾,更是一支無可替代的雄厚力量。因此,充分發揮人的能動性、依靠和發動群眾搞建設,這正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中國國情的一個強大優勢。
社會主義建設沒有資金、缺乏物質條件怎麽辦?人民群眾、勞動者階級本身就是財富和資金的創造者。在毛澤東那裏,真正發現了人民群眾的力量,作到了以最積極的觀點看待人。他說:世間人是第一寶貴的,隻要有了人,什麽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六億人口是一個決定的因素。人多議論多,熱氣高,幹勁大”。“中國六億人口的顯著特點是一窮二白。這些看起來是壞事,其實是好事。窮則思變,要幹,要革命。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替自己創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業”。(《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253頁。)“社會的財富是工人、農民和勞動知識分子自已創造的。隻要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又有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不是回避問題,而是用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任何人間的困難總是可以解決的。”(《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227頁。)沒有資金,就用集體的力量和大家的雙手直接幹起來;沒有洋設備就用土法上馬;缺少專家、權威就廣泛吸取群眾的智慧。老百性有句話:“活人不能被尿憋死”,社會主義建設不能等待將來什麽時侯有了錢再搞。因此,創造出了廣泛發動群眾、走群眾路線、打人民戰爭、開展八方支援、大協作、大會戰、艱苦創業的經驗。從而產生出一種熱情煥發、排山倒海、改天換地的力量。
像大慶、勝利油田那樣的開發建設,當時國家哪有多少資金投入?哪有什麽先進的設備?開上去的就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千萬勞動大軍。他們住在臨時搭建的土屋裏、吃的是粗麵團,硬是在荒原上靠人力和簡單的設備打出了一眼眼油井,使荒涼的大地湧流出財富。回想當初許多新煤礦、新礦山、新鋼廠等工程的建設,其基礎工程,如打石運料、建坑道、建廠房等,有哪項不是靠的農村勞動力?當時公路上川流不息的地排車、毛驢車,豈不全是公社的農民們在為新廠礦的建設運石、運料嗎!據有人測算,毛澤東時代僅全國水利工程建設完成的土石方就達3610億立方米,這相當於1200座三峽工程的土石方。這樣大的工程量,主要是靠集體化中的農民們完成的!各地有許多輕工業廠、機械廠,當初就是由城鎮、街道的生產組的一些老工人、複員軍人、街道婦女們白手起家幹起來的,哪有多少資金和設備?生產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十幾年時間就發展成為擁有上千職工的工廠!……就是這樣,中國人民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實現工業化。靠千萬勞動大軍(工人、農民、土專家、勞動知識分子)的雙手,把一個個新項目、新工程建設起來。一座座新工廠聳起,一個個大型工業基地建立。……在貧瘠的山川大地上繪出了新圖,建立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係,譜寫了勞動創造世界的新篇章。
第二是以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為主導,正確處理經濟發展中的相互關係。計劃經濟與客觀規律並不是矛盾的,相反正是計劃經濟提供了人們依據對客觀規律的認識而自覺主動地駕馭、管理經濟的可能,從而做到按國家建設和人生活的需要而合理地配置資源,減少浪費、提高效率,實現經濟平衡、協調和快速發展。在工業發展中正確處理工業與農業以及工業內部的關係,這是關係到工業化道路的一個重要問題。正如毛主席說:“這裏所講的工業化道路的問題,主要是指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係問題。”(《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400頁。)
中國工業化建設一開始就選擇了優先發展重工業、以重工業為重點的戰略方針。在1953年由中宣部製訂、經毛主席和黨中央批準的《關於黨在過度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中也明確說:“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中心環節,是發展國家的重工業,以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以重工業為重點,這是在當時國情和國際形勢下的必然選擇。中國的貧困落後,其主要體現是重工業基礎更加薄弱。新中國建立後又直接處於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和軍事威脅之下,在這種情況下要盡快發展經濟、增強國力、趕超西方發達國家,就不可能再循蹤西方國家那種先發展輕工業、貿易再發展重工業的老路走。顯然,如果戰爭打起來,最直接的還是打的鋼鐵仗,是重工業的較量。同時,隻有把包括能源、原材料、化工、機械製造業等在內的重工業首先發展起來,才能支持、帶動各種輕工業的發展,並給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技術改造提供條件。毛主席在當時曾說:“現在我們能造什麽?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130頁。)這裏清楚地說明,如果不首先把重工業、製造業發展起來,中國隻能是一個弱國,不可能強大!
通過政府調集資源、引導投資,優先發展重工業,這也是世界上許多後發國家經常采取的成功經驗,是一條捷徑。例如後起的日本、蘇聯都是采取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式,因而大大縮短了工業化的曆程。尤其是日本,不僅優先發展重工業,而且一開始就是軍火工業。如果說日本的這種選擇完全是為了侵略擴張的需要,那麽對於維護國家獨立和安全的防衛目的來說,就更應該如此。 因此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動員一切資源支持重工業建設,這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是一種正確的方針。
由於當時的工業建設主要靠的是農業的積累;大量的進口機器、設備也主要靠農產品出口進行補償。因而一度造成了農業上的吃緊,積累過高、擠壓農民消費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進一步提出了重工業必須與輕工業、農業“同時並舉”的觀點。毛主席在1956年《論十大關係》中首先講的就是“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係”。他說:“重工業是我國建設的重點。必須優先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這是已經定了的。但是決不可以因此忽視生活資料尤其是糧食的生產”。還說:“你對發展重工業究竟是真想還是假想,……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厲害,那你就要注重農業輕工業,使糧食和輕工業原料更多些”。(《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268、269頁。) 在1957年《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說: “發展工業必須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工業才有原料和市場,才有可能為建立強大的重工業積累較多的資金。”(《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400頁。)尤其是對農業,更加強調。毛主席在1957年《在省市自治區委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中說:“全黨一定要重視農業。農業關係國計民生很大,要注意,不抓糧食很危險。不抓糧食,總有一天要天下大亂。” “農業是積累的重要來源。農業發展起來了,就可以為發展工業提供更多的資金。因此,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農業就是工業。”(《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360、3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