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人民公社辦起了造船廠
人民公社創辦最早社隊工業之一《春雷造船廠在無錫東亭誕生》。江南水鄉的江蘇無錫縣春雷造船廠就是在此種背景下產生的。春雷村原名祁席村,地勢低窪,河網密布,造船的小作坊很多,1955年還是初級社的時候,當地的一些小作坊聚到一起,辦起了一個無名小廠。1956年2月,江南第一個農業高級合作社在這個村成立——“春雷一聲天下曉”,這家小工廠也就成為了春雷造船廠。
船廠辦起來以後,主要為本村、本鄉和鄰近鄉村修理養護船隻。後來由於技術力量較強,又根據工人的專長形成專業分工,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城區船廠和航運公司的一些船隻修理、建造也放到了春雷廠來。業務擴展了,船廠一度在維新漂染廠附近的黃泥頭設立分廠,不久又在無錫江陰巷設立辦事處,接洽聯係修船業務,就這樣,船廠的經營越做越旺。無錫縣委、縣政府將之在全縣進行推廣。
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是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新發展階段,也是農業合作化運動迅猛發展時期。到1956年底,參加初級社的農戶占總農戶的96.3%,參加高級社的達總到農戶總數的87.8%,基本上實現了完全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由農民個體所有製到社會主義集體所有製的轉變。
毛澤東的號召對正處於合作化高潮的中國農村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各地許多農村合作社紛紛開展籌辦有利於解放生產力增加農民福利的生產經營項目。
江蘇無錫縣春雷造船廠就是在此種背景下產生的。春雷村原名祁席村,地勢低窪,河網密布,造船的小作坊很多,1955年還是初級社的時候,當地的一些小作坊聚到一起,辦起了一個無名小廠。1956年2月,江南第一個農業高級合作社在這個村成立——“春雷一聲天下曉”,這家小工廠也就成為了春雷造船廠。
船廠辦起來以後,主要為本村、本鄉和鄰近鄉村修理養護船隻。後來由於技術力量較強,又根據工人的專長形成專業分工,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城區船廠和航運公司的一些船隻修理、建造也放到了春雷廠來。業務擴展了,船廠一度在維新漂染廠附近的黃泥頭設立分廠,不久又在無錫江陰巷設立辦事處,接洽聯係修船業務,就這樣,船廠的經營越做越旺。無錫縣委、縣政府將之在全縣進行推廣。
麵對中國農村在合作化運動中出現開辦工副業的苗頭,毛澤東及時地給以更大的支持。1956年4月,在講述十大關係時,毛澤東進一步明確地指出:“農民生活的改善,要靠自己生產,國家不能給他們發工資”。他提倡要組織農民“發展農業和副業相結合的互助”,要幫助農民成立“各種副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合作社”。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加強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生產領導和組織建設的指示》,指出:“農產品加工業不宜過分集中於城市”,“不宜在城市過多地發展碾米、軋花、榨油等加工廠,除了給現在加工廠供應必要的原料以外,其餘的農產品應該盡量由當地鄉、鎮加工或由農業合作社分散加工”。這個指示反映了毛澤東關於支持合作社興辦工業的思路。
從1958年起,毛澤東把發展農村工業從增加農民福利上升到消滅所有製差別和工農差別,實現公社化和農村工業化,鞏固工農聯盟,推進國家工業化的高度上來認識。毛澤東的社隊企業構想逐步成型,成為一種係統化科學化的構想。毛澤東認為隻有實現公社化才又可能實現農村工業化。正是基於這個認識,毛澤東發動了人民公社化運動。
毛澤東指出,人民公社的發展,“一大二公”的體製優越性“為我國人民指出了農村逐步工業化的道路,農業中的集體所有製逐步過渡到全民所在製的道路”。公社化後,專業化管理,有組織的農業生產,使農村空前出現大量剩餘勞動力,而農村工業化是吸收農業剩餘勞動力的重要途徑。毛澤東的這個思想比他早期接受西方學說影響認為工業化化過程單純是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的過程有了根本的發展和變化,大大地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中國最早的社隊工業之一春雷造船廠在無錫東亭誕生》1956年,無錫縣雲林鄉春雷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辦起了一家修理農船和製造木器農具的木工場,這是中國最早的社隊工業之一。同年5月,農業部部長廖魯言在視察無錫縣春雷高級生產合作社時,對春雷社辦工副業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同年末,無錫縣有農業社兼營的工廠181家,一般為農具製造,燒窯製磚、開山采石、糧飼加工等行業。這些工場都有一定的設備、場所和技術力量,有初步的經濟核算製度,實際上已是農業社經營的小型工業、加工業企業。因其依附於農業,還不是農村的一個獨立產業,但可以看作是社隊工業的萌芽。附有圖片。資料來源:無錫市檔案史誌館。
江蘇無錫東亭春雷村創設的春雷造船廠,成立於 1956 年,是新中國毛澤東時代農杜人民公社集體經濟最早的集體性質的社隊企業之一。社隊企業被走資派解散人民公社後改名為"鄉鎮企業",春雷造船廠因此也被譽為 " 鄉鎮企業的源頭 "。如今,在春雷造船廠的舊址上已建成中國"鄉鎮企業"博物館。然而社隊企業的生產資料為人民公社社員們集體所有, 工廠裏的工人是本工廠的主人, 工人參與管理同時也參與生產。而走資派改革開放後的"鄉鎮企業"是屬於私有企業。工人和工廠資本家是雇傭關係, 賺的利潤大部歸資本家。
時間倒回到 1956 年,在當時的東亭春雷村,由當地農民自發組建 " 東亭春雷造船廠 "。這個依靠農村人民公社的社員們自發創建辦起來的社隊企業, 是為農村人民公社發展農業服務的。同時因發展後讓人民公社的社員們也早早做到了戶均收入千元,實現了家家有電燈、戶戶用拖拉機和人人享受農村合作醫療赤腳醫生隨叫隨到的生活。周邊農村人民公社也都紛紛效仿,這裏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 " 工業鄉 "。
走資派鄧小平們篡權的改革開放後,將人民公社強製解散又將社辦工業承包私分私有給一些小走資派們改名為"鄉鎮企業"。這些"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讓少數農村的少數人先富了起來。1983 年,無錫縣堰橋鄉把"農村改革"經驗引入"鄉鎮企業",創造了 " 一包三改 " 經驗,這" 一包三改 " 是什麽玩意?“三自一包”就是走資派鄧小平刮“單幹風” ,“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所謂“自由市場”、“自留地”、“自負盈虧”和“包產到戶”的概括總稱 。
1956年2月12日,《春雷高級生產合作社》舉行成立大會,是無錫縣農村組織起來的農民辦的第一個農民高級合作社,緊接著組建農村人民公社並開始組成人民公社下社員們集體創辦的社隊工業《春雷修造船廠》,是當時新中國農村人民公社創辦的第一個社辦工業集體所有的修船廠。1958年全國實施人民公社化,春雷造船廠歸入東亭人民公社所屬。走資派篡權後當地政府在舊址上改名為"中國鄉鎮企業博物館"占地4.5萬平方米,主體結構由室內展示場館、春雷造船廠舊址兩部分組成。展示館分為序廳、成就館、曆程館、區域館和無錫館等五個部分。春雷造船廠舊址現存船塢五座,呈東西走向,長約70米。無錫市錫山區東亭街道春雷造船廠原址,用地麵積約3.5公頃、總建築麵積約1萬平方米。博物館由室內展示場館、春雷造船廠遺址、室外景觀雕塑展示場地3部分組成,展示了新中國社辦工業的創業史。整個布展分為中央到地方政策法規文件及領導關懷指示、社隊工業發展曆程、社隊企業成果展示。
無錫是新中國毛澤東時代農村人民公社首創的社隊工業的發源地,在上世紀新中國剛成立的50年代,原無錫縣東亭鄉春雷村就聚集了一批造船業的能工巧匠,成立了一家集體性質的農村人民公社的社隊企業,此後不久,該村周邊地區的農村也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農村人民公社的集體經濟下的社辦企業,東亭鄉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工業鄉”,並得到當時農業部的肯定,成為中國經濟“蘇南模式”社隊工業產生的始源。年輕人上山下鄉去社隊工廠,城市的中學生大學生畢業後去工農業結合的農場,農村的知識青年或回到農村老家。在下鄉的那段日子裏,知識青年們幹過科學種地,隊長會計, 赤腳醫生, 也在社隊企業中當個小技術員,可以說當時的年輕人大有作為正當時。然而走資派篡權上台後改變了一切。他們目睹了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社隊企業集體經濟的興衰成敗。回首往事,年輕人有用武之地。而如今年輕人"躺平"而言真是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