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祭民國時期被餓死的兩億多野魂

(2022-04-05 04:49:53) 下一個

祭民國時期被餓死的兩億多野魂

 

蔣介石國民黨民國時期的大饑荒可謂家常便飯,其中包括一些外國記者采訪中國大饑荒的一些資料。采訪過民國時期中國大饑荒的記者很多,其中有美國人斯諾、白修德、新西蘭人路易•艾黎、英國人哈裏森•福曼等人。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說過,1949年以前,中國平均每年有300--700萬人死於饑餓。 民國時代曾經累計餓死過2億以上人口。

解放前上海灘的某一個寒風刺骨的早上,環衛工人一下子清理出300多具餓殍來。有人認為民國時期的戰爭是導致大饑荒的根本原因,不完全對。1929年斯諾采訪過大饑荒的內蒙古薩拉齊,根本就沒有兵燹,卻餓殍滿地。他夫人1981年整理出版的《斯諾的中國》一書(Edgar Snow’s China,Random House,1981。這本書好象沒有中文譯本)中提到,“饑民的屍體經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了,在一些村莊,人肉公開售賣。”這本書中有很多斯諾拍攝的駭人的饑民屍體的照片。餓死人不一定非得是戰爭造成的。民國時期的中國也不是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戰爭。戰爭不能完全解釋民國饑荒的成因。另外,在資本主義國家,即使在和平時期,也經常會發生大饑荒的事情。拿印度來說,2004年,印度“最繁榮的城市”孟買就餓死了近一萬兒童。2004年的印度3.5億人沒有足夠的食物,每天晚上餓著肚子上床睡覺,一半印度兒童營養不良。

統計民國時期的大饑荒主要有:1920-1921年華北四省區大饑荒:死1000多萬人,災民3000萬(一說5000萬)。1925年川黔湘鄂贛五省大饑荒,死人數不詳。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饑荒:死1300多萬人。這是一次以旱為主,蝗、風、雪、雹、水、疫並發的巨災,以陝西、甘肅為中心,遍及山西、綏遠、河北、察哈爾、熱河、河南八省,並波及魯、蘇、皖、鄂、湘、川、桂等省的一部或大部,災情從1928年延續到1930年,造成的逃荒人流無法數計,倒斃在荒原上的餓殍大約1000萬。陝西原有人口1300萬,在三年大荒中,淪為餓殍、死於疫病的300多萬人,流離失所者600多萬,兩者合計占全省人口的70%。難民估計達五千萬左右。

1931年饑荒:長江1931-1949年發生水災11次,其中1931年、1937年兩次水災死人都超過14萬人,1931年災民1億人,水災後因饑餓、瘟疫而死亡的人數達300萬人;1934年全國大旱災,導致饑荒,餓死過600萬人。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饑荒:成都盆地各縣外都是災區,受災大約3700餘萬人。1936年至1937年四川大災中餓死的人數,沒有精確統計的數字,隻能從當時的報紙上略知一二:四川萬源縣人口驟減三分之一。甘肅死人數目亦不詳。1941年廣東大饑荒,死人數不詳。

1942年中原大饑荒:僅河南一省就餓死300萬人。1942年,“水旱蝗湯”四大災害輪番襲擊中原地區的110個縣,1000萬眾的河南省,有300萬人餓死,另有300萬人西出潼關做流民,沿途餓死、病死、扒火車擠踩摔(天冷手僵從車頂上摔下來)軋而死者無數。婦女售價累跌至平時的十分之一,壯丁售價隻及過去的三分之一。1943年廣東大饑荒,300萬人凍餓而亡。1945年東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東﹑浙江﹑福建﹑山西﹑廣東﹑安徽﹑廣西等省災民達一千九百萬人。

1946和1947南方大饑荒:兩年間僅粵桂湘三省就餓死了1750萬人。在湖南,1946年4-7月,饑荒遍及全省。饑民們始則挖草根、剝樹皮為食,繼以“觀音土”充饑。截至8月,湖南饑荒禍及400萬人,僅衡陽地區就餓死9萬餘人對民國時期的這些大饑荒,不少曆史學家和政府官員們更願意強調天災而不是人禍的一麵。研究的人好象也不是很多。那時,中國人的平均壽命隻有35歲,比現在非洲人的平均壽命高5歲。到1979年,中國人均壽命是68歲,比當時的印度人高14歲。(印度學者阿馬蒂亞.森 “Passage to China”。)

“1920--1921年,發生在華北四省區的旱災和饑荒餓死了1000萬人。直隸的800萬饑民幾乎隻有一半活下來,妻兒被賣,數百萬人闖關東,饒陽境內一片荒蕪。1850-1932年,華北每一代人口中平均有8.8%死於饑荒,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殺死女嬰的情況惡化造成十分之一的男性未婚率。30年代到40年代的幾次大饑荒愈演愈烈。1939年華北地區的霍亂流行奪去了2萬人的生命。1943年,旱災加上日本人搶劫糧食,導致整個華北地區數百萬人餓死……”——摘自任不寐(加拿大):《在一場大災變前的反思--重申“災變論” 》。

美國人斯諾在連年饑荒的中國北方農村,斯諾第一次看到了餓殍遍野的可怕場麵。他在報道中寫道: "你有沒有見到過一個人有一個多月沒有吃飯了?兒童們甚至更加可憐,他們的小骷髏彎曲變形,關節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於塞滿了樹皮鋸末,象生了腫瘤。" 這是由當時中華民國的交通部長孫科安排的一次旅行,他的本意是為了讓斯諾寫寫沿途的風光名勝,以便吸引美國的觀光客。麵對這些觸目驚心的人類災難,斯諾本該輕鬆的旅行變得沉重而壓抑,他隻有一個想法,盡快離開中國。

回到繁華的上海,生活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此時,上海正在準備中華民國十七周年的慶典。鮑威爾要斯諾寫點文章,以便給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所取得的成就大張旗鼓地宣傳一番。在黃浦江畔,斯諾的心情始終無法平靜,那些可怕的景象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正是那些聞所未聞而真實存在的死亡景象,使他放棄了原來的幻想,轉而為中國的命運而大聲疾呼。

1928年,中國北方發生了嚴重的旱災,斯諾當即寫了《中國五大害》加以報道:"今年,在遙遠荒漠的陝西省發生了嚴重的旱災,緊接著傳來了駭人聽聞的大饑荒的消息。許多人活活餓死,數以千計的人正陷於絕境,河南和甘肅的情況也相差無幾,深受其害的難民估計達五千萬左右,但願世界各地的人們在聽到這些災情後,能立即進行捐助,以緩解可怕的苦難。" 不久,斯諾再次前往張家口、內蒙等饑荒地區,繼續向西方讀者報道受災難民的真實情況,並寫下了《拯救二十五萬生靈》等長篇通訊,記述了許多令人心悸的場麵。 六個星期過去了,斯諾並沒有離開中國。他發現美國給蔣介石源源不斷的援助沒有用來救災,反而大力擴充軍備。連年的戰亂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一九二九年夏天,堪薩斯城的一位年輕人,埃德加•斯諾來到了黃河河套以南的黃土高原上。斯諾當時二十四歲,是來調查關於饑荒並進行報道的。在那次旅途中.斯諾結識了另一位西方的年輕人,他就是新西蘭人路易•艾黎。他們一起在中國目睹了人民餓死的慘景。在赤日炎炎下,久旱無雨的黃土高原一片死寂,沒有綠色,樹木光禿禿的,樹葉被摘光了,樹皮也被剝淨了。路邊橫著骷髏似的死屍,沒有肌肉,骨頭脆如蛋殼。飽受饑荒缺衣無食的少女,半裸著身子被裝上運牲口的貨車運往上海的妓院。路邊的屍體都是骨瘦如柴,稍有一點肉的立即被吞噬掉了。這是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零年的大饑荒的一角。中國有六百萬人死於這次饑荒。當時,對這一事件的報道在《紐約時報》的內版占了半個專欄。”摘自哈裏森•索爾茲伯裏《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

美國記者斯諾此時正在內蒙古旅行。他說:“我目擊數以千計的兒童死於饑荒。”他在晚上看到餓死的災民,次日清晨就不見屍體的蹤影,因為已經變成了另一部分饑民活命的口糧!斯諾說,親眼目擊的華北西北大災荒,是他的一個“覺醒點”。他從這裏認識了人間的真相,了解了階級、階級鬥爭的由來。這就是他無保留地同情、支持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思想基礎。” 曾子師《餓飯• 溫飽• 覺醒點》。

“二十年代末連續三年大饑荒,使陝北赤地千裏餓殍遍布。那個後來名聲大噪的二十三歲的美國記者斯諾,本來打算在這裏找到東方的魅力,但是,他在這裏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了人因為沒有吃的而活活餓死,那是一段惡夢般的時間,眼前盡是些已經不能稱之為人的活屍首:“掛在他身上快要死去的皮肉打著皺折:你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他身上每一根骨頭:他的眼光茫然無神;他把什麽都賣了--房上的梁,身上的衣服,有時甚至賣了最後一塊遮羞布,他在烈日下搖搖晃晃,睾丸軟軟地掛 在那裏象幹癟的橄欖核兒--這時最後一個嚴峻的嘲弄,提醒你他原來曾經是一個人。 “

兒童們甚至更加可憐,他們的小骷髏彎曲變形,關節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於塞滿了樹皮鋸末象生了腫瘤一樣。女人們躺在角落裏等死,屁股上沒有肉,瘦骨嶙峋,乳房幹癟下垂,象空麻袋一樣。” 饑餓的人們無力走出縱橫千裏的饑餓圈,隻好賣兒女賣婆姨賣自己。佳縣黃河岸邊渡口是賣人的市場,陝北人向山西人賣自己的親骨肉。骨瘦如柴的男女老少黑壓壓一片,沒有哭泣,沒有離愁,隻有刻骨剜心的饑餓,陰森的死亡之氣把他們嚇住了,都盼望快有人來把自己領走。賣不出去的人就地餓死在那裏,最後連人販子也餓死了。而後來者又黑壓壓地來到屍體邊繼續等死。

有首歌子叫《賣娃娃》:民國十三年, 遭了大年成, 高梁麵刷糊糊, 三天喝兩碗。 可憐實可憐, 可憐實可憐, 大的五六歲, 小的兩三歲, 奶頭上一個懷抱抱, 誰要賣給誰呀麽哎嗨哎。摘自木木《情歌•情種》

“田野龜裂,千裏荒野,餓殍遍地……1936年的一天,“國際社”的外國記者們坐在顛簸的車上,看見兒童提著大竹簍,不顧危險爬上枯樹摘葉充饑,而樹葉幾乎早已被捋光了……饑民多半是老弱婦孺,衣衫襤褸,孩子們則赤裸全身,骨瘦如柴……這些外國記者感慨地攝下饑民流離失所的景象。

遍地餓殍 滿目瘡痍。從1930年到1937年,是四川近代曆史上天災人禍頻繁、民不聊生的年代。旱災、水災、雹災、蟲災、匪災連年不斷。據當時報紙和省賑濟會公布的資料,1932年全省有16縣受災,1933年增至53縣,1934年為101縣,1935年為108縣,1936年、1937年幾乎無縣不災。而人禍更可怕,軍閥割據,連年混戰,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富戶乘機囤積居奇,米價瘋漲。

水旱災嚴重的1934年,饑民靠野草、樹葉、樹根、白泥(俗稱觀音土)勉強度日。省政府不斷收到告急文書:鄰水縣幾天內就餓死300多人;古藺縣餓死3000餘人;瀘縣白節鎮饑民搶挖白泥30餘處,深數丈,以致岩土崩潰壓死多人;因食白泥消化不良而死的新聞也接連不斷。 四川省政府向中央政府告急請求賑濟。被內憂外患弄得焦頭爛額的蔣介石在牯嶺公開說:“水旱都要中央拿錢賑濟,試問中央以有限之財力,何能補助你們川人。”就這樣,四川老百姓在戰亂饑饉中迎來更為恐慌的1936年。

1936至1937年上半年,四川全境久旱不雨,形勢相當嚴峻。各路告急文書雪片般飛到省政府。據統計,除成都盆地各縣外都是災區,受災大約3700餘萬人。 1936年至1937年四川大災中餓死的人數,沒有精確統計的數字。隻能從當時的報紙上略知一二。1936年4月23日重慶《新蜀報》上“宣漢通訊”記載:1936年4月20日之前,重慶每日餓死10人左右,其後上升為20人左右。同日《綏定通訊》記載:現在萬源人口驟減三分之一。

川北旺蒼縣是重災區。黃洋鄉當年160戶587人,就餓死71人,占總人數的14.83%。大量饑民湧向市鎮乞討以求生機,但餓死街頭巷尾的比比皆是。據72歲的老人諶洪發回憶,丙子年(1936年)有一天在王子珍鍋廠外,他親眼看到餓死48人。饑民饑不擇食,當時本街的熊大湖運回兩缸燒酒,缸底破裂酒流滿地。有人大吼一聲:“酒倒地了啊!”棲息王家鍋廠的饑民蜂擁而來,趴在地上連泥帶酒喝得一幹二淨,身體稍好點酒醒後,慢慢又回到鍋廠的空屋子裏。一些氣息奄奄的饑民喝酒後,就醉死在地,一命嗚呼。

饑民成群上街乞食,饑餓難忍,見食物就搶。凡是賣熟食的,手裏都拿根棒防搶。饑荒使人性泯滅、變態,令人發指的“人吃人”的悲劇層出不窮。旺蒼縣餘家溝有個秦老幺,他兩個兒子餓死後,秦老幺把兒子身上的肉割下來吃了,但最後他還是餓死了。 這些人吃人甚至吃活人的事件雖然達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但在災年已是司空見慣。1937年四川仍為大災。1937年3月10日《新蜀報》報道:武勝縣每日餓死人數在400人以上。各大報紙紛紛報道四川的悲慘災況並號召各個階層的救濟,但這並沒能緩和嚴峻的災情。

沒有人會記得民國時期被餓死的中國人,  祭民國時期被餓死的兩億多野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