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農業發展的兩條路線鬥爭

(2020-08-28 10:05:27) 下一個

農業發展的兩條路線鬥爭

作者: 金寶瑜

中國的走資派有他們一套發展資本主義農業的計劃,人民公社成立後,走資派就不停地用各種伎倆來破壞集體農業。他們提倡在農村實行“三自一包”, “三自”就是擴大自留地、擴大自由市場和實行自負盈虧。“一包”是指由個體農戶直接與國家訂合同來包產到戶,也就是個體農戶在與國家所訂的合同中,向國家承諾繳納一定的農產量,如果生產超過這個定額,多餘部份歸農戶,即所謂多產多得。走資派認為這樣可以刺激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但是如果產量不能達到這個定額,農民得自己補上。

在集體化下,為什麽農民保有一小塊自留地?原因是農民可以利用自留地來種植一些蔬菜、養幾隻雞、養一頭豬,這些產品可以賣掉或者留著過年過節時自己吃。在生產力發展尚不足時,自留地是有必要的。因為對農民來說,如果他們花在自留地上的工換來的產品,多過於在集體勞動所得到的工分,他們會很情願地利用自留地來改善他們的生活。自留地的廢除要等到集體勞動所得的工分超過農民在自留地勞動所獲得產品,到那時農民就會願意放棄他們的一小塊自留地。但是如果將自留地擴大,再配合自由市場的擴大,那就隻會鼓勵農民將更多的勞動力用在他們的自留地上,生產更多的產品作為商品到自由市場去賣。如果自留地和自由市場繼續不斷地擴張,最後就會導致集體生產的解散。

資產階級當政以後,終於在1984年如願地解散了人民公社。今天農民過的是什麽日子呢?我們不得不記起來毛主席說過的一段話,毛主席說,“包產到戶搞了幾千年,還要再實驗嗎?”

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岡山,在5月25日送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下山時後,毛主席大聲問:“你是沒有忘記我在專列上的許諾吧。我為什麽把包產到戶看得那麽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製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產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製有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麽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麽保護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加強國防?!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麽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安穩了。” 張平化激動地望著毛主席,大聲說:“主席,我懂了。”

我們對毛主席的遠見不得不佩服,在他過世後,他所有的預料一件件地發生了,並且還在繼續發生。毛主席這段話不但說明了,在中國小農生產無法發展農業,無法完成農業的現代化,而且在帝國主義的威脅下,如果在農業上不能自力更生,帝國主義就會乘機而入,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工業的發展就無法得到保障。這個事實不但適用於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也適用於今天的中國,同樣也適用於第三世界,說明了落後國家的小農經濟無法現代化和不能持續發展的道理。

從1958到1978的僅僅20 年中,中國農業生產力在集體所有製下,得到快速全麵地發展,體現了社會主義工農聯盟下的偉大成績。這樣大的成績是中國農民支持國家的政策,無保留地付出了他們大量的勞動力來實現的。農民在冬季生產不是最忙的時間裏放棄了本來可以稍微休息的日子,付出大量勞動來平整土地。此外,還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將人和畜類的糞便處理成有機肥,用來提高土地的肥力。平整土地為機械化做好了準備,在社會主義工農聯盟的基礎上,工業的生產給農業提供了各種農用機械,拖拉機、收割機、推土機和播種機等等,到了六十年代後,公社和大隊更發展自己的農機製造和維修,逐步地取代了農民最辛苦的耕田的勞動。農民投入大量勞動力修建了灌溉係統,到了七十年代有了灌溉的機器,以及農村電力的發展,逐步取代了農民用人力挑水進行灌溉的辛苦勞動。到了七十年代末,可以說農民所有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正是在農民開始減少他們的勞動量和勞動強度時,中國的資產階級發動了資本主義改革,將人民公社解散了。怪不得在人民公社解散不久後,一位農民告訴我一個他們的順口溜,“辛辛苦苦30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資本主義改革開放40年後,所有人都認識到今天中國的農民、農業和農村,正在麵臨極為嚴重而且無法解決的問題,農業生產停滯、農田基本建設荒廢、種田無法維持生活、年輕勞動力不得不離開親人到都市去工作,才能寄錢回來養活家裏的老小。六千萬中國農村的兒童與他們的父母分離,他們和祖父母留守農村,在他們成長的年月裏,通常隻有在每年春節時才能與父母見上一麵。六千萬是個多麽龐大、多麽驚人的數字啊!這個數字的背後,更是數不清的悲慘故事,以及這些兒童未來如何麵對他們身體和心理所受到的創傷。農村的資源被不斷地抽走,其中最寶貴的是農村的年輕勞動力。年輕人被迫出去工作,年紀大的人的生活人不但沒有子女在旁協助,還得照顧他們的孫兒孫女,他們家庭分散了。過去在戰火燃燒的中國大地上,有多少分散的家庭?那個年代,是戰爭將家庭分散的苦難強加在中國老百姓身上,中國今天並不處於戰爭中,從1949年到今天,中國經曆了70年的和平,憑什麽中國人還是要遭受家人分離的痛苦?這難道不是殘酷的經濟壓迫所造成的嗎?這麽多少年兒童所受到的創傷不正是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奇跡”的另一麵嗎?

我們來看看,今天中國農業經濟研究專家如何看待目前中國農民、農業和農村的嚴重的問題,即所謂“三農”問題。中國農業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牛若峰寫了一篇有關“三農”問題的文章:《中國“三農”問題:回顧與反思》。牛若峰首先對中國的“三農”問題這樣形容,他認為“三農”問題集中表現在農村、農業和農民欠發達,現代化程度低,發展比城市嚴重滯後,城鄉差別和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大等等。然後牛若峰對他所指出的這些問題,解釋了它們產生的原因,他說:

為了適應國家工業化戰略的需要,國家采取了“城鄉分割,一國兩策”體製,通過統購統銷、人民公社和戶籍製度“三位一體”的嚴密統治係統以及其他一係列配套政策,人為地割裂了農業與非農業的經濟聯係和農村與城市的聯係,確立了城市偏向政策,形成城市對鄉村的優勢地位,且城市與鄉村極不對稱的稱狀況日趨加劇。

牛若峰這位農業專家把中國今天農民、農村和農業的問題歸到社會主義農業集體化上去,他把工農聯盟下,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之間緊密的聯係和合作說成“城鄉分割,一國兩策”,把農業集體化時代如此輝煌的成績說成是今天農業生產停滯、農村凋敝、農民生活艱苦的原因。今天的農業專家把今天資本主義無法解決的問題,歸罪與社會主義下農村集體的發展,用意在哪裏?這位農業專家的說法,正好跟30年社會主義時期,農業的發展、農村的建設和農民生活的提高相反。在工農聯盟的政策下,中國不但沒有“人為地割裂了農業與非農業的經濟聯係和農村與城市的聯係”,恰好相反,工農聯盟的政策實現了工業與農業在經濟發展上相互支持、促進了都市與鄉村生活水平上的均衡,使生活在都市和農村的人在教育文化上和醫療衛生各方麵趨向平等、大幅度地縮減解放初期城鄉在各方麵的差距。社會主義時代在集體所有之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村的建設、農民生活各方麵的改進,是幾億人民所經曆過的,這樣的成績沒有任何專家學者可以把那它從曆史上抹去,我們也不允許任何人竄改曆史,屈辱中國勞動人民和否定勞動人民辛苦獲得的成績。今天中國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嚴重的問題,完全是農村集體化被徹底摧毀,工農聯盟政策被徹底打破而造成的,是資本主義的改革切斷了中國城市和農村的經濟聯係,是資本主義改革把農村的剩餘抽走,造成農業生產的停滯和農村的凋敝,造成農村的年輕人必須離家工作才能勉強維持生活,造成子女和父母家庭分離的悲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