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宣揚美國“民主” 隻為維護其霸權

(2020-08-17 11:30:02) 下一個

宣揚美國“民主” 隻為維護其霸權

金寶瑜:關於美國民主問題的講座(九)

第六講 宣揚美國“民主政治” 維護世界霸權

1975年,一個叫三邊委員會(Trilateral Commission)的組織出版了《民主政治的危機》(The Crisis of Democracy) 這份報告。三邊委員會是個“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它成立於1973年,是由北美(美國與加拿大)、歐盟和日本這些國家(地區)中的重要經濟和政治人物組成的。這個委員會雖然是個非政府組織,但它在每年開會時所討論的議題卻是與三個地區相關聯的重要經濟和政治問題。這個三邊委員會對這些國家(地區)的政府有很大的影響力,它的建議往往成為這些政府在政治決策上的依據。為什麽這個三邊委員會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時出了這樣一份報告?為什麽這些來自統治世界國家的精英們在這時得出“民主政治”危機的結論?這份報告的作者提出了什麽建議來挽救這個危機?

見 http://www.trilateral.org/projwork/tfrsums/tfr08.htm 。 這份報告的作者為Michel Crozier, Samuel P. Huntington and Joji Watanuki 。

這裏得先講一些這份報告出版的背景。早在十九世紀末,美國的勢力就進行入侵拉丁美洲,逐漸取代了前殖民者西班牙和英國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地位,同時在亞洲,美國也向十六世紀崛起的老帝國挑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在經濟上、軍事上和政治上占了絕對的優勢,它取代了戰前的英國成為帝國之首。美國在國外用它各方麵的優勢,來擴張它的勢力範圍。它在世界各地支持獨裁政府來鎮壓爭取民族解放和護衛人權民主的抗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時美國國內的右派勢力高漲,統治權力中心對美國左派發動了殘酷的政治迫害,展開了對進步思想的堅決鬥爭。

從二次大戰前開始,歐洲的前殖民地相繼獨立,在戰後的二十多年中,全世界各地人民發動了民族民主鬥爭,許多國家更成功地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這樣的要求解放的力量震撼了世界的權力中心。不管美國有多大的軍事和經濟力量,它也無法鎮壓世界上的民族、民主運動和社會主義革命。美國用武力幹涉,並用經濟援助來支持世界上的許多國家的獨裁者,但是來自群眾的對民族獨立和民主政治的訴求總是一波繼一波在世界各地掀起。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在國內也麵臨從底層組織起來的各種爭民權和爭民主的運動。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從為美國黑人爭取平等的民權運動到反對美國侵略越南的民主反戰運動,在全國大規模的展開。美國的黑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參與反納粹的種族歧視的戰爭,為國家流血犧牲。勝利後美國黑人實在沒有任何理由再忍受二等公民的待遇,於是爭取民權的運動得到廣大的黑人和進步的白人的支持。但是國家的權力中心就是不接受他們的合理的要求。從五十年代開始,到六十年代爭取民權的群眾運動壯大起來,在全國各地展開。1964時美國政府才在廣泛的社會壓力下通過了《民權立法》(Civil Rights Act)。與民權運動相關聯的和相互影響的,又有六十年代的學生運動和從六十年代開始到七十年代初的反對美國侵略越南戰爭的運動,及其之後的婦女運動。參與運動的群眾都是在既存的政治體製內無法找到支持他們的代表,因此才必須用群眾運動的方式來達成他們的訴求。這種草根性的民主運動直接挑戰美國權力中心。

這樣的現實使得權力中心感受到了威脅,三邊委員會所指出的這樣的民主已經成了“過度的和濫用的民主”,因此他們得出“民主政治”已經麵臨危機的結論。他們認為,從六十年代以來,美國的國內和世界各地由底層發動起來的民主運動對世界的權力中心已經產生了威脅,並認為這樣由群眾發動起來的民主對權威產生了損害,並可能會使整個資本主義製度產生動搖,他們提出應當提倡一種新的民主或可稱為管製式的民主(regimented democracy)。

威亷•魯賓遜在1996年出版了《推銷多頭政治-全球化,美國的幹預,和霸權 》( Promoting Polygarchy: Globalization, U.S. Intervention, and Hegemony) 這本書。魯賓遜把這份報告中所說的管製式的民主稱為多頭政治,他對美國用推銷這種多頭政治來擴張它的霸權有很深刻的認識,在書中他將美國如何借著宣傳民主為名來維護它在世界上的霸權作了很深刻的闡述和分析。這本書值得我們好好地研讀。

從二次大戰結束到蘇聯倒台的幾十年中,美國大力增強它的武力,它在全世界各地進行各種幹涉,美國政府把它這樣作的原因,說成是為了抵製共產主義的擴張和保護美國的安全。受了美國宣傳的影響,一般人也都這樣相信。魯賓遜說,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在書的開頭他就節錄了在1948年時美國國務院政策計劃部主任的一段話,喬治•凱南(George Kennan) 這樣說:“我們的人口隻占世界的6.3%,但我們擁有世界 50%的財富,因此一定會招來嫉妒和不滿。”他接著說:“我們在未來的一段日子裏真正的任務是,推出一個可以允許我們能維持這種不平等的優越地位的策劃。”魯賓遜認為,凱南的話說明了即使是在冷戰時期,美國的軍事和外交政策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抵製“共產主義的威脅”,而是要保衛美國作為世界霸權所能享受的利益和權力。(Robinson, 第1頁)

長久以來美國為了它本身的利益,在世界各地支持獨裁政府是眾人所知的。美國從早年支持蔣介石來對抗中國的解放,到二次大戰後它用軍事幹預和經濟援助支持了眾多獨裁政府——菲律賓的馬科斯、南韓的李承晚、南越的吳庭豔、智利的皮諾切特以及尼加拉瓜的索摩查。美國中央情報局又顛覆了多少個由人民合法選出來的政府代表——伊朗的摩薩台Mohammad Mossadegh,危地馬拉的阿本茲Arbenz,智利的阿連德Allende,厄瓜多爾的羅爾多斯Roldos。這些還隻是少數的幾個例子。長期以來,美國在世界各地顛覆合法選出來的政府,安置情願作美國傀儡的軍事大獨裁,並給予這些獨裁者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包括動用中央情報局協助這些獨裁政府或是公開出兵支持。
    
美國侵略越南戰爭失敗後,在拉丁美洲麵臨各方麵的挑戰。智利民選出來的社會主義總統阿連德直接威脅到美國在該國的經濟利益,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將阿連德謀殺後扶植了它的傀儡皮諾切特建立獨裁政權。接著尼加拉瓜的革命,伊朗由美、英扶持起來的巴列維王朝倒台,美國在世界各地都麵對著反對它帝國霸權的直接挑戰。魯賓遜認為,在世界範圍內由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也越來越無法鎮壓它們國內的進步力量,而美國的權力中心也受到國內一波又一波民主運動的威脅。在國內外雙重壓力下,美國必須要改變它的統治策略,以便一方麵應付國內日益高漲的反抗運動,另一方麵要維持它作為帝國領袖所必須掌握的霸權。《民主政治的危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版的。

《民主政治的危機》出版後,受到三邊委員會推薦的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在這方麵的作法有了明顯的改變。一方麵它並沒有放鬆自己的武力裝備,並且隨時有可能用武力去征服別的國家;但是另一方麵,它的外交政策轉變成在世界各地推銷民主,到處要求別的國家舉行美國式的民主選舉。不久前出兵攻打和占領伊拉克,除了謊稱核威脅外就是以推翻獨裁者建立民主體製為名的。美國帝國主義的實質沒有改變,但是它的作法特別是它的宣傳卻有了明顯的變化。美國的“人權民主”宣傳迷惑了許多人,以為美國真的有意要協助他們爭取民主。對美國“民主政治”缺乏了解,就容易存有這樣的幻想。

魯賓遜就三邊委員會的這份報告對美國外交政策產生的影響作了分析。他說,這份報告認為對待第三世界的人民就像對待小孩一樣,需要用堅定的手段。但是堅定的手段並不一定要靠獨裁政治,因為獨裁政治不見得很有效。事實上,更有效的是利用民間社會組織的宣傳,來給人灌輸一定的想法。目的是要達成一種上麵所提到的“管製式的民主” 又可以稱為“低強度的民主”(low intensity democracy)。其實他們所提出的民主就是一種由權力統治中心設計和布局的民主。要達成這樣的目的就要在民間組織內活動,也就是要在(由美國設計的和資助的)民間組織 (或稱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中——像工人運動組織、婦女運動組織、青少年運動組織、農民運動組織中,傳播有利於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用這些所謂民間社會內的組織來與一些真正要挑戰權力中心的群眾組織對抗。事實上,這樣的作法就是要控製和利用民間組織來宣傳統治者的意識形態。結果是蒙蔽了一些熱心參與運動的人,使他們接受了統治者的意識形態。

魯賓遜認為,這種民主並不是要人民參與治理國家,或者讓人民在當政者決策經濟或政治的過程中可以發表意見。他們所講的民主就是一種由權力中心設計和布局的,但是看起來像是有民間參與的民主。魯賓遜把這樣的政治稱為“多頭政治”。他說,在過去的三十年中,美國對別的國家的控製就是用新自由主義來重整它們的經濟,在政治上則是用“多頭政治”來加以控製。

魯賓遜對這些機構如何在落後國家推行這樣的民主進行分析後說:“他們的目的就是在被美國幹預的國家內複製出與美國一樣的權力結構,作法是培植與美國利益相符合的現存政治黨派和組織,如果這樣的黨派和組織不存在的話,就從頭建立一個新的類似的組織。除了少數例外,作法上是在這些國家裏扶植當地的精英來成立一些民間組織(NGOs)。這樣作的目的是借著這些 NGOs 去和當地的廣大群眾組織競爭,以便化解真正在民間建立起來的群眾組織的力量。”(Robinson, 第105頁),

美國政府根據這份報告的建議相繼作了各方麵具體的改革,以便應對這份報告所指出的危機,其中包括建立了兩個對外推銷“民主”的機構——國家民主基金會和民主促進處。其實,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對它如何在世界上鞏固它的霸權已經有相當多的經驗。二次大戰結束後到越南戰爭時期,美國在國外的政治工作一向都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主持。到了越南戰爭之後,美國新出現了一批對政治工作有經驗的專業人員,這批人認為國外的政治工作應該從中央情報局獨立出來,這樣可以使國外的政治工作更為有效。事實上,中央情報局暗底下作的顛覆工作仍然繼續,但是在此之外又加上了公開的有合法性的各種有利於美國維持霸權的政治活動。

1983年在美國裏根總統的任期內,美國的國家安全局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NSC) 成立了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 這個組織。國家民主基金會常被宣傳成是一個獨立的私人機構,但事實上它是直接隸屬於美國國務院之下,它的經費完全是由國會撥款的。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工作是在世界各地推銷美國式的民主政治。除了國家民主基金會這個組織之外,美國國務院在1984年又成立了民主促進處(Office of Democratic Initiatives, ODI)。成立這兩個機構的目的都是要“幫助”落後國家建立民主政治。國家民主基金會的活動比較不公開,而民主促進處著重於公開的政府與政府間的交往,像“協助”一些國家來改革它們的司法係統,訓練這些國家的國會會員,以及在落後國家選舉時派遣審判委員前去監督等。這兩個組織又通過其它政府部門(像商業部、美國大使館)和民間組織(像工會中的AFL-CIO的國際部,和學術及研究機構)來進行工作。這樣的作法主要的是為了要模糊政府機構與民間組織的界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