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如何膨脹起來的?

(2019-10-26 06:15:22) 下一個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如何膨脹起來的?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如何膨脹起來的?  簡單地說,   有人成立了一個黨帶領社會最底層的窮苦的無地無家可歸的極大多數的中國人,   經過幾十年的造反抗爭浴血奮鬥,  用幾千萬的生命從少數剝削階級手裏奪回了生產資料,  然後將歸全體中國人所共用的生產資料進行了近三十年的無償勞動,  興修水利發展工業,  為防止再被外國殖民侵略從而加強國防建設,  大造原子弾軍艦飛機大炮。然後還要對全體中國人免費教育掃除文盲,  免費住房醫療等一切社會福利供全民享受。這些所有的勞動生產科研製造幾乎都是無償的奉獻。科學家不如賣茶葉蛋的,  這在改開轉製中很流行的一句話。很能說明毛澤東時代的幾代人的無私奉獻,  而創造的勞動成果供全體中國人享用,  而且這些勞動成果產生的經濟形為都不用GDP的方法計算的。同時重要的是毛澤東時代的那一個領導人沒有將勞動成果占為己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徳等逝世後沒有房產土地,  也沒有存巨款留給子女。這些歸全國人民公用的大量生產資料和幾十年累結創造的勞動成果包括大大小小的工廠以及設備,  大量的國有土地中很多是退役軍人開荒開退建設起來的大型農場,  興建的科學技術機構大中小學校和各級醫院及設施,  近三十年來培養的各種人才是從掃盲開始的教育工程.........!  隨後有一天有一個人突然解散了人民公社解散了公共的工廠,  將工廠及設備賣了,  將土地賣了,  少數人暴富成了地主資本家土豪,  再重新招來因被迫下崗的工人及他們的子子孫孫幹活當打工仔,  給少些生活費讓人活著好繼續幹活。然而這些活動就用GDP計算,  膨脹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存在。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至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財富百分之百是 新的增量成果。但真實情況呢?實際上,新增財富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少,而其它超過百分之七八十的財富來源是中國人不知道的,也是西方人看不懂的,甚至享受在 福澤中的那些國人也認為是天經地義的。那麽中國迅速暴富的秘密是什麽呢?其實是毛澤東時代前後幾代人艱苦創業,   積累的第一桶金,  這是全體新中國的各族人民尤其是勞動人民用生命和鮮血汗水淚水奮鬥積累的。再加上將己經歸為全體中國人民公共所有的大部分國有資源進行商品化、資本化的作價和溢價。這就好比一個曆經三十年的積累形成的 巨大壓縮餅幹,被篡權後的走資派複辟資本主義之後,  用私有的資本之水浸泡後迅速膨脹,變得異常龐大不可想象。但當打開新中國前三十年的曆史畫卷之時,你會發現:這是一種“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亦或是"前輩挖井子孫用水"的現象。一切都留存著現代中國人的父輩、祖父輩的血跡淚跡和汗跡,  還有就是幾代前輩前仆後繼用犧牲生命為全本中國人民爭取奪回本屬全體人民公有的一切生產資料所有權的變現而引發的改革開放後財富。原來改革開放後財富的奧秘就在這裏。

首先是公有化運動,中國共產黨信仰的是馬列主義,   共產黨的理論就是消滅私有製。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犧牲了幾千萬的生命換來的,  所以中國共產黨自建立新中國後實行了一切生產資料都歸全體勞動人民所有。而全民所有化的公有製主要分為國家公有製和集體所有製兩種形式,其中國家公有製是公有製的一種高級形式。毛澤東時代,在社會主義製度下實行了暴風驟雨般的公有化運動。第一是工商業改造,工商業全部收歸國有。第二是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製度,實行土地公有製。直白的講,就是用最直接、 最強勢的方式,幾乎在一夜之間將幾千年資本社會遺留下來的生產資料全部公有化。消滅了私有製。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製度。新中國的社會製度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又複辟了資本主義製度,  將公有化的生產資料又私分或是私吞為個人所有。所以文革批判他是走資派錯了嗎?  鄧小平還是共產黨人嗎?  鄧小平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嗎?

而對比同階段的英法美日等資本主義國家,由於資本主義倡導“私有財產不可侵犯”的信條,而且生產資料在幾百上千年裏已基本完成市場化作價,潛藏的財富價值 已經開發殆盡,所以不以贖買或者其他付出較大成本的方式無法獲取。中國共產黨的這種公有化就是階級鬥爭的結果。也是全體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開始,  消滅了私有製,  沒有了剝削和被剝削, 也沒有了壓迫和被壓迫。但曆史就是如此吊詭,“前人栽樹,後人 乘涼”,這白駒過隙間完成的國有資產原始積累,反而為鄧小平時代的市場化私有化的改革開放清除了障礙、創造了前提、鋪平了道路。這正像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曆史變革不是以曆史的進步創造曆史的。否則,中國怎能40年就實現全世界罕見的城市化,30年就實現快速的高速公路化,20年時間就實現高速鐵路化。所以現在的人們講財富的秘密就在這裏,用10%的引子,催化了90%的存量,建成了整個人類曆史極其罕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假如這種摸式受到中國人民的擁護,  中國能維持強大不受別國殖民,  也不會進入社會周期律的怪圈中,  那麽這也是中國人民的福份。但如今各種資本主義社會的持征顯現,  將來如何有待時間曆史的實踐證實。

回過頭說私有化的資本主義社會,即便是現在人們也可以看到許許多多中外私有化曆程的各種不治之症。例如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社會治安如槍擊搶竊社會暴力、富窮差距兩極分化、流浪者、為私利無限開發環境破壞、毒品吸毒妓女、盲目為利潤過度生產造成浪費......。再舉個國內公知極力推崇的例子,比利時城市中心的一個爛房子裏因 為住了個乞丐,所以拆不了遷。這個乞丐為什麽不搬出去呢?他說了句“偉大”的話:“風能過,雨能過,國王不能過。我就不讓你們拆,民權大於一切,民主自由 大於一切。”最後無論如何也拆遷不了。他竟然因此成了一個所謂“天賦人權”的豐碑。而印度到現在也沒有建成一條高速公路,為什麽?因為“私有財產神聖而不 可侵犯”。

還有一個真實的例子。某人在一個地方做項目,那裏的開發區做得很成功,速度快,效率高,運作順暢。後來人家告訴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這地方之前是 個勞改農場。因為屬於公有製性質,不涉及拆遷和補償等問題,因此開發起來就很容易。這個例子就充分折射了“公有化遺產”的特殊價值。但改革開放的既得利益團體一方麵在譴責公有化,另一方麵又將公有化後得益的好處全收歸私有,  還沾沾自喜一夜暴富成為了土豪資本家後,  大罵特罵毛澤東及毛澤東時代。

在新中國前三十年的基礎上,仿佛在一夜之間所有的土地、森林、湖泊、礦藏、通訊、航線等資源一股腦的都要變成國有資產,一個巨大的寶藏噴薄欲出。卻全然不顧此事的來之不易,  是幾千萬個生命和幾代共產黨人領導窮人的經幾十年的奮鬥和犧牲爭取來的。而改革開放後的走資派們還在利用各種模式將這些資源變現,其中一些已經實現了資源的資產化和資本化。回想過去,這些年暴富的礦老板、電信巨富、石油大亨等其實無一不是借此方 式實現暴富的。在中國,這樣的資源作價事實可以說比比皆是。

新中國前三十年通過剪刀差的方式將農民的勞動成果用作工業化積累。40年前中國的剪刀差現象尤為嚴重,其中農民是重點。例如,農民的糧食可能本來 值兩毛錢,而共產黨用剪刀差的方式七分錢收購,差價的一毛三就被盤剝出來,統統被用來買車床、購設備,成為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基礎。工業剪刀差誰都承認,但 沒人算過這裏麵的賬,其實不過分的說,中國那僅有的城市基礎和工業基礎還是農民貢獻出來的。回首建國前三十年的發展,國家經濟日隆的背後其實是透支了人民的 經濟富足和生活幸福。當然,雖說客觀上這是中國特色生產力結構的需求,但主觀上現代中國人的父輩、祖輩們的艱苦卓絕是絕不該被忘記的。

說不能否定新中國前三十年與改革開放後三十年的關係,其實就是因特色政府要為他們執政地位的合法性作出的權宜之策。毛澤東時代的那三十年的生產資料和資源大統籌,   為改革開放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則能夠讓中國迅速崛起,但其核心還 是毛澤東時代前三十年和之前累計下來的生產資料進行市場化、資本化的結果。因此,這個搞清楚以後再對今天的繁榮和發展進行探討,那才是實事求是的結果。假如說鄧小平在新中國成立之時篡權成功,  會有如今的經濟成就嗎?  再假如在民國時期鄧小平篡成蔣介石的大權,  會有今天的經濟發展嗎?  恐怕鄧家發財是一定的。會給中國整個中華民族帶來什麽就很難說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9)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請不要在評論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類似侮辱性的言辭。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時代沒有鄧小平篡權也該有發展吧! 總不能用靜止的觀點去比較。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前三十年的生活水平就是不行,而後四十年則有大幅改善。"這句話沒有錯, 李嘉城早年去香港借租居在親戚家, 後成為大資本家。馬雲早年是一個英文老師, 後成為大資本家。一個小孩從不會走路到會走, 從不懂事到會做事, 再到成大事。難不成說切開前半段不行, 後半段大幅改善?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前30年也有大片的國有土地,為什麽建不成深圳?"是真不了解新中國的前30年的國情? 還是不講道理?

"大片的國有土地"是怎麽來的? 不是一夜做個夢第二天醒來就有了。

全國都一窮二白, 還有國民黨外國的轟炸破壞禁運封鎖......國內的文盲教育醫療工業農業......毒品妓女傳染病......黨內黨外的各種反共勢力的破壞搗亂......還有許許多多因素.....有什麽理由要去建一個深圳?
Swedenbo 回複 悄悄話 說理探討的文章,隻得一讚!
笨狼 回複 悄悄話 這個論證是靠不住的。

前三十年的生活水平就是不行,而後四十年則有大幅改善。你說前期是必要的,因為沒辦法給你否證,但是道理上是說不過去的:既然後期的效率比前期高,如果前期采納了後期的政策,中國早就超過美國了。

所謂積累,說成浪費也無法否證,反而更有道理。

所以的你的“因果關係”是人為加上去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不對哦。你不知道美國有國有土地嗎? 美國也有大片的國有土地,為什麽建不成深圳?中國前30年也有大片的國有土地,為什麽建不成深圳?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時代是四十多年的事了, 假如沒有鄧小平篡權也該有發展吧! 總不能用靜止的觀點去比較。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其實對所有以前的己發生過的曆史事件都不存在否定之說, 因為己發生的事件是事實存在的, 也是否定不了的。隻是在《說》過去的曆史事件時, 曆來隻是勝者站在有利於自己的利益和立場上《說》。這就有了黑白顛倒抺黑......等等之《說》。問題是這種《說》法不好也不公平更是誤導忽悠子女。盡量能實事求是一些, 《說》出曆史事件讓子孫後代們學習好的, 不學不誠實說謊騙人的做事人品。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改革開放四十年了,誰都知道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小窗戶”,是改革開放的標誌。說起深圳有今天, 改革開放的既得利益者們包括在深圳中得益者們都感謝某個大官"劃了一個圈"成全了今天的深圳。試想一下某個大官在美國"劃了一個圈"能行嗎? 在英國"劃了一個圈"能行嗎? 在加拿大"劃了一個圈"能行嗎? 在中國的五十年代"劃了一個圈"能行嗎? 在如今的中國"劃了一個圈"能行嗎? 想當年深圳是如何成為一線城市的?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在新中國,建國之初毛澤東就宣布城市土地國有、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國策,這樣的政策使得後來興建工廠、修建公路、鐵路遇到的征地阻力極大的減小,這才有中國工業化的迅速展開,才有國力的迅速提升。這樣的政策不僅在前三十年中國的工業化受益良多,就是現在也成了中國改開成就的助推器。不僅僅是深圳這樣的改革之窗在建設時遇到的征地助力極小,就是北京、上海、廣州等這樣的大城市改造擴建為超大城市,遇到的征地阻力也大為減小。建設新城、舊城改造擴建就能像“攤烙餅”一樣由主城區向周邊郊區甚至於遠郊縣份擴展。典型的如北京市區的擴展。所以也就出現發展極為成功的北、上、廣這樣的超大型城市。在資本主義國家有這好處嗎?現在各類媒體把這些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出現都說成是改開的成就,那就要反問一句:倘若沒有毛澤東確立的土地政策,會有這樣的改革開放成就嗎?老城周邊一大群手裏擁有土地的地主,會讓你輕易征到城市擴建需要的用地麽?政府為了支付征地補償金,要甩多少錢呢?不僅如此,現在中國的房地產不也受惠於此?!毛澤東確立的土地政策本意是增強國力,迅速實現中國的工業化,但是,在最近的幾十年裏被推崇新自由主義的別有居心者利用、跑偏了,成了某些人借雞生蛋的牟利工具。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說到建設深圳,少不得涉及到對深圳周邊的土地的征地補償。在資本主義國家,這樣大規模的城市建設用地征集是個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為資本主義製度下,土地都是私有的。城市周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主人,對這些土地擁有者征集土地,需要付出的土地補償款那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建設如深圳那樣新城,以及後來對北京、上海、廣州進行改造擴建成為超大城市,在資本主義國家是不可能做到的。這些國家進行城市擴建,隻能繞過城市周邊的有主地帶,選擇遠離城市若幹公裏的無主荒地上建設“衛星城”,用高速公路連接各城區。這樣的城市建設布局,就像是在“蒸饅頭”,老城與若幹“衛星城”就如同一個個的饅頭。形成“饅頭”布局也是無可奈何的一件事情:主城的選址,都是千人經過反複比較、權衡後找到的最佳位置。但是,受限於私有製下,地權私有的限製,主城的發展空間受限;“衛星城”所選的無主荒地,注定又不適合人居住、不是和經濟發展的短處,所以才會是無主荒地。在這裏建設“衛星城”,發展也前途不會很大。這是資本主義製度下,地權私有對城市發展的劣性限製,實在是無法避免的負麵因素。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這就是公有製舉國體製的威力和優勢!計劃經濟體製,是毛澤東和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創製,憑著這個體製辛苦積累20多年,改革開放才有堅實的製度保障,才能以最小的成本完成盡可能大的、多的基礎建設。由此絕對可以肯定:改革開放的母體就是篳路藍縷的新中國前三十年,紀念改革開放,必須對毛澤東那一代人鞠躬!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有前三十年攢下的錢打底子是第一步,接下來的就是把這些巨資轉化為萬噸計的水泥、鋼筋,而後,再用這些水泥鋼筋從平地堆出一個深圳。倘若,僅僅是倘若,那時候中國就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建設一個深圳的建材需求絕對會影響全國建材市場的供求關係,絕對能讓建材市場的價格飆漲。那樣的話新建深圳的成本有多大,實在沒法子估計。但是,人們知道,當時中國實行的還是計劃經濟,幾乎所有的工廠、企業都是全民所有、國家經營。在建設深圳的那些年歲中,企業生產多少水泥、鋼筋石油國家下達指令的。價格也是國家製定的。在施行價格“雙軌製”之前,國家一個行政命令,就可以調動海量的平價的水泥、鋼筋向深圳集中,根本不可能出現囤積居奇者哄抬建材價格的情形。同樣的光景放在私企遍地,市場經濟肆虐橫行的現在,建設一個新深圳的成本高得沒法想象!40年前,建設深圳的成本遠低於現在市場經濟體製下同規模土地開發的那個成本。這是什麽因素在起作用?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在改革開放之前,深圳不過是毗鄰香港的一個小漁村。把一個小漁村擴建改造成為改革開放前沿的窗口、吸引外資“金鳳凰”落戶的“梧桐樹”成現代化的大城市,國家是投入了海量的基礎建設資金的。這些資金從哪裏來?難道是外資?非也!誰都知道外資來中國是要追求最大化盈利的,換句話說就是要盡可能多的拿走中國的剩餘價值的,要它們把錢投入到深圳的基礎建設上來,是不可能的。這筆巨資就是中國政府從國庫裏撥出來的。那麽,這些國庫裏的資金又從哪裏來?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國庫中的資金全是前三十年攢下的家底!改革開放的起步資金,全都是前三十年積累的。沒有前三十年的家底,無論如何的改革開放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將附焉?單單憑"劃了一個圈"再加上高喊一下要“解放思想”的威力無論多大,都要以相對雄厚的物質國力作為基礎,才能營造吸引外資的硬件——完善的城市基礎建設。隻有這樣才能有外資進入,才有之後所謂的改革開放以及成就。所以,紀念改革開放,首先要銘記前三十年的艱苦奮鬥,向毛澤東那代人鞠躬!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為什麽美國永遠不會有高鐵 美媒:有四大原因

綜合媒體3月24日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刊發題為《為什麽美國永遠不會有高鐵》的文章,以加州正在籌建的舊金山——洛杉磯高鐵為例,解釋阻擾美國建設高鐵的四大原因。

文章指出阻擾美國建造高鐵的四大原因是:城市間的距離、地價、法律程序主義及成本。

其中,文章指出美國大城市之間的距離要比中國及其他國家更遠,因此建造穿梭在城市間的高鐵造價更高。

其次,雖然美國的確有幾個城市群似乎具備建設鐵路的條件,但高鐵對於鐵軌要求高,絕大部分鐵軌必須是直路,拐彎時為了安全,列車必須降速,而且彎道幅度不能太大。但由於美國城市之間的土地價格往往偏高,因此增加了政府購地修建鐵路的成本。

第三,由於曆史原因,美國的法律體係向公民提供了數量絕無僅有、可以用來阻撓政府項目的否決點。因此,任何比粉刷校舍更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項目都不得不通過多年的評估和法庭訴訟爭出個結果,或者花錢收買反對者,或者更有可能雙管齊下。

第四,美國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成本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高得多。右派喜歡指責工會;“左派”喜歡指責要價過高的顧問。但他們都在爭論症狀而不是症結。

法新社此前刊文稱,中國建成了世界最長高鐵,而美國高鐵止步不前。

文章稱,中國人口稠密、人均汽車保有量較低,難怪在修建高鐵上更加積極。但這也反映了中國相對美國的製度優勢。

交通領域學者說道,“政治和體製能使中國聚集全國資源做大事,這恰恰是美國開展大型基建項目最缺乏的推動力。”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建深圳.......要多少地價? 大規模的城市建設用地化錢了嗎?! 要成本, 國家投入了海量的基礎建設資金, 這筆巨資就是中國政府從國庫裏撥出來的, 是前三十年攢下的家底 ! 再加上幾乎不化錢的農民工!

“政治和體製能使中國聚集全國資源做大事".......這就是公有製舉國體製的威力和優勢!計劃經濟體製,是毛澤東和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創製,憑著這個體製辛苦積累20多年,改革開放才有堅實的製度保障,才能以最小的成本完成盡可能大的、多的基礎建設。

資本主義製度下,土地都是私有的。城市周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主人,對這些土地擁有者征集土地,需要付出的土地補償款那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建設如深圳那樣新城,以及後來對北京、上海、廣州進行改造擴建成為超大城市,在資本主義國家是不可能做到的。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謝謝BeijingGirl1來訪和留言。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有一定道理。 但是太絕對了。 中國後40年經濟騰飛確實有前三十年的積累,主要是重工業方麵。就象我的文章中舉的一個例子,雖然越南可以出口紡織品成衣,但是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原材料和附屬品, 而這些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輕工必須有重工基礎。

但是後40年成績不可否認,而且不僅僅是因為30年才能做到,恰恰是後40年的改革開放造成。最有力的例子就是深圳。前30年是一個小漁村,現在經濟體量早已超過香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