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的禁毒曆史

(2018-11-01 15:32:03) 下一個

中國的禁毒曆史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鴉片,至6月25日結束,共曆時23天。虎門銷煙是打擊毒品的著名曆史事件,6月3日在中國曆史上曾被定為禁煙節。國際禁毒日定在6月26日。1987年6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了聯合國部長級禁毒國際會議,這次會議通過了禁毒活動的《綜合性多學科綱要》。6月26日會議結束時,與會代表一致通過決議,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同時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解決毒品問題。

在中學的曆史課本中,就有虎門銷煙以及鴉片戰爭的內容。虎門銷煙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名的禁毒行動,從一定程度上遏製了鴉片在中國的泛濫,在民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大大增加了廣大民眾對鴉片危害性的認識,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的本質,喚醒了中國人的愛國意識。

氣象學家曾提出著名的蝴蝶效應: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蝴蝶效應漸漸被人們引喻為小事件引發大結果。就像一開始隻是作為觀賞植物的罌粟花一樣,誰又能想到,其會給人類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又能引發西方列強侵華的鴉片戰爭呢?

中國古代就曾多次禁毒,比如明朝崇禎皇帝曾數度詔諭禁止吸煙,而清朝雍正帝也頒發過禁毒法令。曆史上的禁毒故事時時被後人稱讚。

罌粟在唐代僅用於觀賞和藥用。在古埃及,罌粟被稱為“神花”。古希臘人為了表示對罌粟的讚美,讓執掌農業的司穀女神手拿一枝罌粟花。不過,這種看上去很美麗的植物,卻在後世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罌粟是何時傳入中國的,並無明確記載。不過,有關罌粟的材料,是在唐朝多了起來。因此,有人認為罌粟是在唐朝時由阿拉伯商人傳入中國的。據史書記載,唐朝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國(東羅馬帝國)遣使獻底也伽。底也伽是古代西方的靈丹妙藥,它的主要成分是鴉片等,可以治痢疾、解除中毒等。當時的“底也伽”被進貢給唐高宗李治,因為尚未滿30歲的李治龍體欠安,經常感到頭暈目眩。拂菻國的醫生認為,鴉片具有抗毒功效,是治療慢性頭疼、眩暈、耳聾、中風、視力差、嘶啞、咳嗽等疾病的解毒劑。

與此同時,罌粟的種子也由阿拉伯商人攜入中國,中國的部分地區也開始種植了。不過,當時鴉片罌粟的種植,純粹是為了觀賞和藥用,而不是把它當成毒品吸食。

唐朝時,人們對罌粟已有相當的了解。陳藏器在其《本草拾遺》中記述了罌粟花的特點,他引述前人之言說:“罌粟花有四葉,紅白色,上有淺紅暈子,其囊形如箭頭,中有細米。”不僅如此,對如何種好罌粟花,唐人也有認識,唐文宗時郭橐駝在《種樹書》中指出:“鶯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種之,花必大,子必滿。”作為一種觀賞植物,時人在詩詞中多有吟詠。雍陶在《西歸斜穀》中寫道:“行過險棧出褒斜,曆盡平川似到家。萬裏愁容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米囊花”,即罌粟花。

鴉片的藥用價值,宋朝以來曆代醫書多有記載,被看成治痢疾等症的良藥。宋徽宗時,中醫寇宗奭在《本草衍義》中指出:“罌粟米性寒,多食利二便,動膀胱氣,服食人研此水煮,加蜜作湯飲,甚宜。”王磟在《百一選方》中清楚地記錄了罌粟治痢疾的處方。

直到明初,罌粟花仍是名貴稀有的佳花名木。明朝萬曆年間,大文學家王世懋在《花疏》中對罌粟花大加讚賞。旅遊家徐霞客在貴州省貴定白雲山下看到了一片紅得似火的罌粟花,大為驚奇,歎為觀止。他在《徐霞客遊記》中寫道:“鶯粟花殷紅,千葉簇,朵甚巨而密,豐豔不減丹藥。”鴉片的製作過程也很早就被了解,明代著名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提到了鴉片的製作工藝。

在明朝末年首次開始頒布禁煙令。

一說起毒品,人們往往脫口而出:鴉片、冰毒、搖頭丸等等。煙草並不在世界各國規定的毒品之列,不過,煙草危害是當今世界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眾多的科學證據表明,吸煙和二手煙暴露(被動吸煙)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字顯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煙死亡的人數高達600萬,即平均每6秒鍾有1人死於吸煙相關疾病;吸煙者中將會有一半因吸煙提早死亡;因二手煙暴露所造成的非吸煙者年死亡人數約為60萬。鮮為人知的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到煙草危害性的是明代的亡國君主崇禎皇帝。

煙草對中國來說也是個舶來品,它的傳入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個重要記號。據現有的研究,煙草原產地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爾及附近地區。經考證,是航海家哥倫布把煙草從美洲傳入了歐洲。公元1565年,西班牙人侵占菲律賓群島,又把煙草帶到了那裏。與此同時,葡萄牙人入侵了南洋群島,煙草在這些地區傳開,並很快傳遍了全世界。

煙草是何時傳入中國的呢?據鄭振鐸考證,記載煙草進入中國的史料當以明萬曆年間姚旅撰寫的《露書》為最早。其中記有煙草初進我國的事實:“呂宋國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燒一頭,以一頭向口,煙氣從管中入喉……有人攜漳州種之,今反多於呂宋,載入其國售之。淡巴菰,今莆中亦有之,俗曰金絲醺。”

明代,煙草經由呂宋(今菲律賓)、越南、朝鮮三條路線傳入中國,最初被當作草藥而流行於軍隊中。很快,這種“煙癮”就由軍中蔓延到民間。至明末,煙草已經在民間被大範圍吸食,相關的種植、販賣產業也發達起來。

不過,也有傳聞說,崇禎認為“煙”音同“燕”,永樂以下的明代皇帝都是“燕王”的後代,而且吃煙有暗指吃掉首都燕京的嫌疑,加上坊間甚至傳唱“天下兵起,遍地皆煙”的童謠,所以崇禎非常忌諱人們吸煙,才不遺餘力地積極禁煙。

雖然崇禎皇帝數度詔諭禁止吸煙,但仍有不少人私吸和私種,而且洪承疇以邊兵吸煙可以辟寒為由,上奏請開煙禁,崇禎末年禁煙之事也就不了了之。楊士聰在《玉堂薈記》中提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時他去了北京,發現賣煙的滿街都是,令他很驚訝。後來才知道,是崇禎皇帝接受了重臣洪承疇上書的建議,已經解除了禁煙的法令。

明末的“癮君子”不隻是關內有,關外也很多。當時的八旗兵丁吸煙者眾,就在崇禎皇帝首次下令禁煙的同一年,後金也發布了禁煙告示,明文規定不許栽種、買賣、吃食煙草,違者重罰。在告示頒布的兩個月內,尚能嚴格執行。據記載,當時後金審理的涉煙案件達60餘起,被處罰的有數百人,短時間內起到了一定效果。然而,同崇禎禁煙一樣,皇太極的禁令最終也抵擋不住民眾吸煙的熱情,不久,後金朝廷就主動撤銷禁煙令,允許民眾自種自吸,隻要不去朝鮮購買即可。

後來到雍正稱帝時又首頒禁毒令。

從唐代到明末,罌粟作為觀賞植物、鴉片作為藥品存在於中國,直到吸食法的出現以及西方大規模向中國販運鴉片,才開始出現鴉片濫用現象。明末清初,鴉片煙剛開始傳入中國時,吸食行為與當時的社會和文化環境格格不入,不僅在民間受到抵製,尤其為朝廷所反對。

東印度公司等西方“貿易商”把鴉片及吸食法傳入中國,目的是扭轉中外貿易中的不利地位。當時中國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從國外進口貨物較少,而出口的瓷器、絲綢、茶葉等各種貨物甚多,在國際貿易中一直是出超。

1729年,雍正頒布了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禁毒法令——《興販鴉片及開設煙館之條例》。該法令明確規定:“興販鴉片煙照收買違禁物例,枷號一個月,發邊衛充軍。若私開鴉片煙館,引誘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眾律擬監候,為從杖一百,流三千裏。船戶,地保,鄰右人等俱杖一百,徒二年。如兵役人等藉端需索,計贓照枉法律治罪。失察之訊口地方文武各官,及不行監察之海關監督,均交部嚴加議處。”

由於東印度公司的船隻被禁止運送鴉片到中國,所以在孟加拉地區生產的鴉片要先在加爾各答出售,再在那裏運到中國。不過,盡管清廷一直禁止鴉片進口,又在1799年重申禁煙,但東印度公司仍從孟加拉透過貿易商和中介走私鴉片到中國廣州等地,平均每年更高達900噸。鴉片源源不絕的輸入中國,使中英貿易形成了龐大的逆差,盡管中國輸出茶葉、絲綢和瓷器,仍未能阻止白銀大量流出的問題。可以說,白銀外流已經使清廷的財政出現了問題。

無奈之下,繼雍正帝頒布法令懲處販賣鴉片及開設煙館者之後,嘉慶皇帝在1813年還頒布了中國曆史上第一道懲辦吸毒者的法令——《吸食鴉片煙治罪條例》,首開以刑法手段製裁吸毒者的先河。其中規定:“軍民人等買鴉片煙者杖一百,枷號一月;太監違禁故犯者,枷號兩月,發往黑龍江給該處官員為奴。”

道光皇帝即位後,繼續推行“禁煙(毒)政策”,幾乎年年頒發禁煙諭令。道光三年(1823年),頒布了《失察鴉片條例》;道光十一年(1831年)頒布了禁種條例;道光十八年(1838年),再次頒布《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將清廷曆次發布的有關禁販、禁吸、禁種的規定合編為39條,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綜合性的“禁毒法典”。

《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亦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禁毒法”,懲治措施極為嚴厲:所有吸毒人員,在一年半之內必須戒煙,不能禁煙者將被判刑,絞監候(死緩)。鴉片煙販,就地正法,斬立決;所有開設煙館、提供吸煙場所,以及包庇販毒的官員,就地正法,絞監候(死緩)。鴉片煙販,就地正法,斬立決;為國內走私提供貨源的洋人,就地正法,首犯斬立決,從犯絞立決。除了吸毒人員是死緩以外,其他凡是參與鴉片銷售的相關人員,無論洋人還是中國人,都要就地正法。

林則徐是嚴格執行《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的官員,虎門銷煙以行動彰顯了中國人們禁毒的決心。可惜的是,腐敗的清廷在和西方列強的戰爭中一觸即潰。至於把失敗歸結於大刀長矛對洋槍洋炮的說法,隻能說是流於表麵。試問,經過三十年洋務運動的所謂同治中興後,武器已毫不遜色的清廷為何還在中外戰爭中接連敗北,無一勝績?

 唐國安勸西方勿“因小失大”。在中國的禁毒史上,萬國禁煙會是不得不提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為這次會議代表著中國與西方國家終於在禁毒方麵達成了一致意見。

唐國安是近代中國第二批赴美的幼童,在美國接受了6年的西方教育,因此思想在當時看來較為開化,在反對陋習方麵態度尤為堅決。1908年,當時職務還是外務部候補主事的唐國安與顏惠慶相識(顏父曾經到英國國會抗議過鴉片貿易和吸食鴉片)。兩人在一起聊天時,聊到光緒新政(新政提出九項主張,其中之一便是反對吸食鴉片),話題也自然引到反對吸食鴉片上來。唐和顏於是一起找勃倫脫商量,請勃倫脫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由清廷與美國共同發起召開國際性禁煙大會。

當時的清廷,因為戰爭割地賠款,早已積貧積弱,加上吸食鴉片,更是讓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直接導致美國人在與中國做貿易時無法繼續下去。考慮到吸食鴉片對自身利益帶來間接影響的美國人,開始在國會上通過了禁煙的提議,後又得到當時美國總統的肯定。就這樣,首屆萬國禁煙大會在上海舉行。

1909年2月1日,國際鴉片委員會會議在中國上海外灘匯中飯店(今和平飯店南樓)召開,史稱“萬國禁煙會”。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意大利、荷蘭、葡萄牙、奧匈帝國和暹羅(今泰國)、波斯(今伊朗)等13個國家的41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商禁煙大計。

唐國安被任命為中方代表團的專員代表,他憑借豐富的學識、經驗和嫻熟的英語,在會上流暢地回答了英國代表的提問,評駁荷蘭代表的提案,闡述醫學在禁煙中的功能,還代表中方代表團向大會遞交4條提案。在最後一天會上,他和美國代表各發表一長篇總結性禁煙演說。唐國安這篇禁煙演說為8000字的英文演說,演講思維縝密,邏輯性強,語言優美。開篇便指出:“吸食鴉片是我們國家所必須麵對的最緊急的道德問題和經濟問題……要解決吸食鴉片的問題,中國不但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得到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支持與合作。”

接著,唐國安分析了吸食鴉片給中國和中外貿易帶來的危害。他認為,這種危害也會危及到其他各貿易國。他通過算細賬,比如土煙生產和洋煙進口所造成的損失、種煙侵占良田造成農作物生產的損失、全國2500萬煙民喪失勞動力對生產的損失,總共加起來,中國每年損失達到8.5625億兩銀子!他還拿1903、1904、1905三年中國對外貿易入超激增,分別為30%、43%、95%,和鴉片進口隻占7.5%相比,大聲疾呼:“緊緊抓住目前僅占中國對外貿易7.5%的鴉片貿易不放,而卻犧牲了無限遠大的貿易前途,天下再也沒有比這更愚蠢的商界大傻瓜了!”“鴉片對全世界是一種經濟上的損失,這種損失實在太大了,全世界不應該再加以容忍。”“如果我們予以正確地表達的話,貿易應是一種天賜,而不應是一種天罰。”唐國安的這段話為禁煙工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如果全世界賣給每個中國人的東西像賣給每個日本人的東西一樣多,全世界每年就能從中國賺到30億兩銀子!

最後,唐國安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及《聖經》裏的“愛你的鄰人,如愛自己一樣”,作為自己演說的結束語。聲情並茂的語言和翔實客觀的數據分析,讓與會的各國代表信服不已。唐國安的這篇演說被輿論界評為一篇有說服力的演講,“一份傑出的、邏輯性很強的報告”。

萬國禁煙會是世界上第一次國際禁毒會議,會議催生了首部國際禁毒公約——1912年《海牙鴉片公約》的締結,有力地推動了世界禁毒鬥爭的開展,因此,萬國禁煙會在國際禁毒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

然而禁毒了嗎?  到了中華民國時期罌粟花全國各地盛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