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說幾句"公費留學不歸"事!
看了本城"帕格尼尼"的博文"兩個公費留學生不歸的故事"後總想說幾句。不吐不快。
"帕格尼尼"的博文"兩個公費留學生不歸的故事"中說, (為了保護個人隱私,不使用真實姓名。)也對, 鄉裏鄉親, 大家都是中國人, 各自留點麵子為好。不過"公費留學不歸"者們恐怕並不在乎麵子。"公費留學不歸"者們頭頂著各種名校專家教授博士之名, 可謂名利雙收麵子大得很呢。又或是一麵罵著中國獨裁專製又罵著受共產黨多麽地被"迫害"之後又如何地逃了出來, 另一麵又以華僑, 外國專家博士風風光光回中國大撈銀子。還很受國內官員的歡迎, 相互勾結中外合資互利共贏大發橫財, 稍有風吹草動一溜煙消失於無影之中, 來到國外的安樂宮裏安享晚年。這就是改革開放後許多公派公費留學生的經曆。
在"帕格尼尼"博文中有二個故事。
故事一, 老馬是科大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在同學中是年齡最大的,1978年入學時已經40了,由於成績突出,破格錄取。
(這樣看來老馬出生在一九四九年前。上大學應該是在新中國建國後。大學畢業後應該被分配到某一公營機構任公職享受一切社會福利。1978年恢複招研究生後不限他的年齡, 登記表中取消了成分一欄。因此被破格錄取。)
1979年研究生院掀起出國留學潮,公費自費水乳交融。第二年,研究生院和美國某大學建立姊妹學校關係,協定互派公費留學生,學習期限為兩年,中方負責人是李佩老師。
李佩是老海歸,文革受迫害,丈夫郭永懷為了兩彈以身殉職。李佩以自己獨有的魄力,打開了留學的大門(見“留學夢”一文),在選派留學生時絕對不考慮政治背景、家庭出身。她選定的第一個人就是老馬,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歲數大了,不能等。1981年,老馬心情激動地登上了飛往美國的飛機。
(二年的研究生學習恐怕也是公費的? 研究生剛一畢業又被公費公派去美國留學。"在選派留學生時絕對不考慮政治背景、家庭出身。她選定的第一個人就是老馬,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歲數大了,不能等。"不能等什麽呢? 等"公費留學不歸"機會。)
到了美國,美方學校把老馬安排在一個美國人家裏住。這個美國家庭實際上隻有一個老女人叫Nancy,60多歲,老公已去世,Nancy繼承了一大批遺產,一個人住在離學校不遠的一個豪宅裏。由於是這個學校的校友,Nancy每年都給學校捐款,學校決定讓老馬住在Nancy家裏最合適不過了。
按規定,兩年後老馬就得回國了。可是到了1984年還不見老馬的蹤影。李佩寫信給老馬,沒有回音。寫信給美方學校才知道,有傳言老馬準備和Nancy結婚。當時還有其他好幾個人有跡象不打算回來了,於是研究生院決定派李佩親自赴美,搞清情況,說服這些人回國。
("按規定,兩年後老馬就得回國了。可是到了1984年還不見老馬的蹤影。"? 老馬的恩人"李佩寫信給老馬,沒有回音。寫信給美方學校才知道,有傳言老馬準備和Nancy結婚。"了。"公費留學不歸"者還不是老馬一個人, "當時還有其他好幾個人有跡象不打算回來了,於是研究生院決定派李佩親自赴美,搞清情況,說服這些人回國。" 結果呢?)
李佩回到了自己當年留學的故土,感慨萬分。在參觀遊覽之餘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費了很大周折,才和老馬取得聯係,表示願意見麵。談話的氣氛很融洽,老馬一再感謝李佩給了他出國的機會,也堅定地表示,絕不回國。原來,老馬的父親解放初被共產黨鎮壓了,把父親帶走槍斃的那一天老馬12歲,當時的場景在腦中打下了深刻烙印。出國前他曾一再提醒過李佩自己的家庭背景,但李佩隻是說“都什麽年代了,還說這些幹什麽?你不是也考取了研究生嗎?”。
(結果是"費了很大周折,才和老馬取得聯係,表示願意見麵。談話的氣氛很融洽,老馬一再感謝李佩給了他出國的機會,也堅定地表示,絕不回國。"。絕不回國的理由是"老馬的父親解放初被共產黨鎮壓了,......."然而"李佩說“都什麽年代了,還說這些幹什麽?你不是也考取了研究生嗎?”。假如用"農夫與蛇"來類比不就是現代版嗎。但從另一個角度講"老馬的父親解放初被共產黨鎮壓了"是社會製度變革中的國家行為, 極不是老馬一家。再則老馬能上大學讀研究生以及亨受那時代的社會福利可能優於很多他的同齡人。再則李佩導師的恩及改革開放後的恩在老馬一生中的份量應該不輕吧。然而這些全都拋開後據傳言老馬準備和住在豪宅裏繼承了一大批遺產比他大二十幾歲的美國女人Nancy要結婚了。從這個例子中也給中國政府一個響亮的耳光, 也就是"絕對不考慮政治背景、家庭出身", 不講階級鬥爭所帶來的後果和教訓。)
李佩此時才明白自己當時低估了仇恨的作用,高估了愛國的力量,但她並沒有放棄。回國後立刻找到領導商量,決定派老馬的妻子和女兒到美國,感化老馬,動員老馬回國。老馬的婚姻是那個年代的悲劇,自己沒有選擇,由領導安排的。本來就沒有感情,談何感化?妻子和女兒哭著去,哭著回。
(老馬的仇恨比起當年國民黨追殺共產黨的仇恨來, 老馬這點父輩的"仇恨"幾何沒有致命性地影響到老馬本人, 然而老馬用"公費留學不歸"來記恨能說得過去嗎? 看到博文描寫到這兒終於使人明白了, "老馬的妻子和女兒到美國,感化老馬,動員老馬回國。......談何感化?妻子和女兒哭著去,哭著回。" 這時的老馬除了父輩留給他的"仇恨"之外, 老馬己不愛妻子了, 用這個理由說什麽"婚姻是那個年代的悲劇,自己沒有選擇,由領導安排的。"那麽仔細品味從這句話裏可以看出, 老馬大學畢業後分到一個國家重要的部門擔任一定的職務, 否則領導不會給老馬找妻子, 如果當初看不順眼老馬可以不要呀, 相信當時的共產黨領導不會強迫老馬去同房吧。就算現在不愛妻子了, 那女兒是不是老馬的? 對自己的親生女兒也不愛了嗎? 偏編愛上了比老馬大二十多歲的美國富婆?! 這種人有仇恨嗎, 何淡愛國! 有愛嗎? 用魯迅罵人的一句話來說就是, 遠看一條狗。走近一看是老馬。)
老馬和Nancy結婚了,近40年沒回過一次國;同學聚會沒參加過一次;校友通訊錄上有他的名字,沒有其它任何信息。掰著手指頭算,如今老馬應該快80歲了,Nancy如果還活著的話也快100了…...
(老馬隻是一個代號。利用八十年代初期之後的許許多多出國留學潮中的幸運兒們,利用政府的公費自費水乳交融之機, 中國人民用汗水和命掙下的財富養肥了這幫人, 指望他們學了知識回國建設帶領老百姓奔好日子的。可都是白眼郎別指望了。學了本事是他們自己的, 在國外不罵中國恐怕是安份的了。這是一個千年難遇的機會, 讓他們有幸遇到了。改開全麵私有化後就要自家掏錢了, 至於錢來自何方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政府政策允許的, 摸著石頭不管黑道白道先富就行。當然這幫人也己慢慢老去, 但後繼有的是繼承人。有人說, 醜陋的中國人, 就是這種頭頂專家教授博士的高貴人的醜陋, 非要拉上全體中國人來說事。比起公共場所大聲說話的醜陋來, 老馬的醜陋是來自骨髓的。有人說紅衛兵是"壞人", 壞人變老了。老馬可沒有當過紅衛兵。許多的紅衛兵被殺被趕被滅了, 沒有老馬幸運。壞人變老是類似於老馬一樣的一群人。)
故事二, 老趙是第一批公費留學生,黨員,1979年開始在美國一所長青藤大學攻讀工程博士。1982年拿到博士學位後,得到組織上同意,繼續讀博士後。1983年妻子來陪讀,老趙萌生了不回國的想法。那個時候的黨員還比較正派,是非分明,知道不回國是錯誤的,必須找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才能心安理得地在美國住下去。
讀博士後的人都不是書呆子,老趙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他先憑著自己長青藤博士學位和修過的兩門經濟學課程,在世界銀行謀了個差事,即可以保留自己的中國護照和中國公民身份,又可以合法在美國居住。另一方麵,以防萬一,讓妻子獲得綠卡後申請美國公民。
老趙還是我黨有自覺性的黨員,主動到大使館向組織交待,提出三點要求:1/保留黨員身份,按時交黨費;2/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身份在世界銀行工作;3/如數交還國家給自己付的學費。使館請示北京後,接受了老趙的要求。
幾年的長青藤學費不是一個小數目,老趙開了一個銀行帳戶,每月往裏麵放錢,並把戶頭帳號也交給了大使館教育處。若幹年後,賬戶裏的錢到了八萬,教育處人員更換,沒有人知道這個賬戶的存在,至今那八萬在銀行裏一年又一年地生利息,老趙絕對不動。國家什麽時候突然想起來有這麽一茬,他就把錢取出來,還給國家。
老趙在世界銀行幹得很出色,很快50萬以下的投資項目不必向上級請示,他自己就可以批。他很自豪地說,香港一家自行車廠的經費就是他一人經手的。每年回國探親(世界銀行報銷),他都向組織上匯報世界銀行內部運作情況。二十年後,國家發現這個不經意安插在敵人金融大後方的“臥底”很有價值,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把他挖過來。
國家許諾他的高薪、房子、工作、待遇打動了老趙的心。他向世界銀行告別前提出了三點要求:1/保留世界銀行顧問職稱;2/保留回世行工作的權利;3/像所有世行員工一樣,孩子的大學學費由世行付。世行接受了他的要求。另一方麵,讓妻子拿到21世紀房地產公司經紀人執照,學會了怎麽買賣房地產。
老趙和妻子回國了,正值中國一項重大工程設計開工,老趙的工程博士背景又派上了用場。又是金融又是工程,老趙一下子成了風雲人物,整天吃香喝辣,跟隨代表團到處出國“考察”。每年夏天都回美國度假,照料在美國的兩棟房子,看望在美國讀書的兒子。妻子在北京倒騰房子,也搞得熱火朝天,收入按“外籍人士”交稅。
可是有幾年沒見老趙回來了,是不是在反腐運動中栽了?不會,老趙太精了,他不會栽…
老馬始終未歸,現在生活一定無憂無慮;老趙最終還是歸了,日子也一定有滋有味。試問莎翁:是歸還是不歸?
(第二個故事中的主人翁很多類同於第一個故事中的主人。恐怕從小學到出國留學一切都是公費。不過不同的是老趙可能出生於工農或幹部家庭, 又是黨員。老趙的前後做法就是一個"絕對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精致的利己主義”的說法來自北大中文係錢理群教授的一段話:
“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這種人現己手握外國護照, 現在又以外國人的身份回國撈錢。有的己經退體。他們這一生的幸運在於年青時享受了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 長大了, 工作了, 學成了, 掌權了又搭上了先富的資本主義大蓬車。是千年一遇的時代幸運者。)
本城"帕格尼尼"的博文中有個"老海歸 小故事"序列一共四十五篇。
"帕格尼尼"在序言中寫道:"序言:五十年代回國的老海歸們“積極響應”“衝破阻撓”“毅然放棄”之類的大故事已經被重複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書店裏各種自傳、傳記、回憶錄琳琅滿目。在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著名老海歸們的豐功偉績。這裏隻講鮮為人知的“另類”小故事和趣事,特別是默默無聞“小人物”的故事。盡量不講文革的遭遇--太多了,講不完的。有一些史料,隻是為了穿針引線。瑣碎點滴的材料有些是從親人好友交談中得知,有些是根據研究文獻和政府文件,其他來自網上,感謝原作者。會有誇張和誤區,隻當是飯後茶餘的閑聊。"
在"結束語:大部分50年代回國的老海歸終生默默無聞,根本沒有任何榮譽光環,如果能曆經政治運動而免遭劫難就實屬萬幸了。當年他們心中充滿對家人的思念,對故土的情懷,雄心萬丈歸來卻遭遇冷落不幸。他們的個人資料已經遺失殆盡,很多人去向不明。雖然他們的聰明才智被湮沒了,他們的身心健康被摧殘了,被扣上莫須有的罪名,但他們仍在平凡的工作中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微弱的光和熱。時代跟他們開了一個無法承受的玩笑,所以不要問他們後悔不後悔,這是對他們人格的侮辱。親人好友應該為世人描繪這些無名英雄的人生軌跡,填補曆史空白,在共和國發展史上為他們添上濃重的一筆。至於“他們為什麽要回國?”,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不同的回答,“最大公約數”的答案很簡單—“我是中國人”。"
“我是中國人”。包括了一切恩怨。
而那時的留學生都是自費的富家公子和小姐。
在講到錢學森時有這樣一段描述:
"1950年8月24日,美國海關截獲了運往上海的8個鐵皮箱,裏麵裝滿了有關導彈設計的機密資料、圖紙和設備,共重1800磅。鐵皮箱的收件人是錢學森,移民局下令不許錢學森離境,指控他是共產黨。兩個星期後,9月7號將他拘留十五天,從此開始了他5年的噩夢。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共產黨,他甚至提出加入美國籍。美中日內瓦會談後,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自願被驅逐出境”,登上回國的《克裏夫蘭總統號》前,在港口對記者說,“我不會回來了,我沒有任何原因要回來。”他堅守他的諾言,他讀書的加州理工學院邀請他來美國接受特別榮譽獎,兒子請他故地重遊,他都堅持美國政府必須向他公開道歉他才會去,至死也沒有再踏上使他成為“導彈之父”的美利堅。"
"年輕人也都開始對那段曆史感興趣,出國以前也在思考,老海歸們當年“為什麽要回國?”,在網上爭論得沸沸揚揚,以至錢學森1985年寫給趙紫陽的一封信得以在網上流傳:“我不是美國政府逼我回祖國的,早在1935年離開祖國以前,我就向上海交大同學、地下黨員戴中孚同誌保證學成回到祖國服務。我決定回國是我自己的事,從1949年就作了準備布置。…我認為這是大是大非問題,我不能沉默。曆史不容歪曲。”(錢學森回國一直是有爭議的,迫使他早在1985年就出來為自己辯解。)
錢學森說得不錯,“我決定回國是我自己的事”,每個老海歸回國也都是他們自己的事。假如沒有當年的政權更迭,出國,不出國,回國,不回國都不是事。正是因為改朝換代,才成了事,才有人去研究,尋找曆史的來龍去脈,探索其中的奧秘,試圖解答那個永恒的問題:
他們為什麽要回國?"
因為 “我是中國人”。想為祖國做點事。
客居別國的中國人, 僑民也好, 華僑也罷。愛國者也好, 叛國者也罷。當某國實行排華政策時, 曆史上發生過, 將來會不會發生不可知? 但一旦發生肯定的一點是不會細分的。隻要是中國人的臉都會受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