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普度眾生》和《解放全人類》!

(2018-02-11 17:57:27) 下一個

《普度眾生》和《解放全人類》!

 


佛祖釋迦牟尼《普渡眾生》成道前,當他努力調伏自心,七年來圍困他的“魔”在此時“現形”。

其“十魔軍”有:色欲;不樂梵行;饑渴;貪愛;懶惰昏沉;恐懼;疑惑;毀損執著;獲取奉承、榮譽與非正名聲;貢高我慢。

諸天無法戰勝“魔軍”,也曾有修行者投降。

他以“慧”戰勝“魔軍”。

佛教的傳播,經曆了敵對勢力各種阻礙。據載,對他破口辱罵。敵對勢力製造的陰謀都發生在傳教最初期。

盡管有外界種種阻礙,釋迦牟尼看到佛受民眾崇敬,自己也成為佛教的熱心保護者。其他重要弟子如富樓那、須菩提、迦旃延,都皈依佛教的。其中有僧團分裂末期還碰到了嚴重的內部糾紛。因意見不合而造成僧團分裂,這發生在成道後30年左右。 南北傳佛典中還有謀殺佛陀的種種暴行和卷入政治陰謀的記載,有人認為,這並非私人恩怨,而是當時僧伽內部兩條思想路線的鬥爭。

這證明了他的影響深遠。“一切有為法的止息,放棄一切汙染,斷絕貪愛,離欲,寂滅,涅槃。”  “熄滅貪愛,就是涅槃。”  “生死相續的止息,就是涅槃。”  “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五蘊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息。”  涅槃是煩惱的寂滅,但並非生命的熄滅。

《相應部》說涅槃超越種種無常變化和痛苦憂毀,是不凋謝、寧靜、不壞,無染、和平、福祉、島洲、依怙、皈依處,目標、彼岸。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四十九年,講了好多經丶好多論,要研究釋迦牟尼佛所講過的經,用三年丶十年丶二十年都研究不透,研究不完。

因為釋迦牟尼的智慧太高深了,他不僅僅跟人世間的人講,還到天上去講,跟菩薩講,所以經論特別多。把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的要義歸納起來,他留給人們最重要的三句話,把這三句話記住,就能夠明白釋迦牟尼佛傳遞給人們的是什麽信息。

第一句話,是釋迦牟尼佛降生人間時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第二句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時說的。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開悟成佛,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他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乃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第三句話,是釋迦牟尼佛要示現涅盤的時候說的。他告訴弟子,大家今後要「以戒為師」。這三句話體現了佛法的精神要義。

《普度眾生》救苦救難、博施濟眾。 而人世間太多的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就是自己成道隻是小道,要成大道就必須幫助眾生得道,凡是成菩薩成佛的任務是幫助眾生“度”到極樂世界彼岸。這是佛教中大乘的核心思想,就是自己成道隻是小道,要成大道就必須幫助眾生得道,人所處的是此岸,菩薩和佛的境界是一個大的範圍稱作彼岸。凡是成菩薩成佛的任務是幫助眾生“渡”到彼岸,這就是《普渡眾生》的含義。

眾生是誰?凡有生命的皆為眾生。 使眾生覺悟為渡。  因為眾生本就是佛,眾生皆有佛性,隻有《普度眾生》才能在這一過程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佛。

指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及人《普度眾生》,使眾生普遍得到解脫,   得到解放

今日社會人心不,平常人們身體髒了可以用水洗淨,衣服髒了也可以用水洗清;但人心的汙穢黑暗,則要用佛的法水洗滌,故舉行浴佛法會,實際上是籍此來洗滌人們的心靈。

用浴佛來提醒人們時時保有一顆清淨心,透過浴佛節觀照自己內心是否清淨。

佛陀誕生了,他的智慧,他的慈悲,使人們從無明和黑暗中見到了光明。

人世間平常人都是凡夫,凡夫就是跟著凡夫的心態轉,轉得亂了,煩惱無盡,苦海茫茫。而佛陀大轉法輪,他要把人生的真理,智慧的真理遍布給大地上顛倒而煩惱的眾生,要把眾生的思考、觀念扶正,要指導他們有一條很正麵、很光明的道路。這就是佛的救世精神,關懷眾生,《普度眾生》的精神。

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有了這位出生在人世間的大智慧者,人們才會有今天的省察,才知道人生的生命價值,才知道要怎樣把紛亂的心,輪轉成清淨光明的心,回歸正覺,所以人們要充滿感恩。

釋迦牟尼佛的誕生為世間帶來清涼的佛法,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因此希望藉著浴佛儀式,來清淨人們自身、洗滌人們的煩惱妄心,去妄離執,時時以承續佛法慧命為業,讓佛的慈光永照人間。

浴佛的意義,除了緬懷佛陀之外,更是要人們淨心。浴佛是在洗滌人們的塵垢,讓自性顯發,同證如來的清淨法身。所以浴佛的意義,就不僅是洗浴太子神像,而是洗滌人們內在身心的濁染,讓人們身心能得到潔淨、輕安。使人們獲得無上功德。

釋迦牟尼誕生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他的全名為喬達摩·悉達多,  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日,又稱佛誕節,他成長於富裕的環境,很多次他在隨父外出農耕祭典時,他見蟲子被農夫掘起,又被飛鳥啄食,痛感眾生相殘。這種對世間諸苦的深沉思考,即使在結婚生子後也沒有消除。他出城分別見到老人、病人、死人,最後便決定出家,餘生的歲月,他的足跡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階層說法教化。他對外道思想所做的揚棄,糾正了時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維護了本階級利益,使他被尊稱為釋迦族的聖人。

“原始佛教”  ,其內容結構多為三法印、四諦、八正道、十二緣起、三十七道品等。佛陀的根本原理,是成立於無常、無我的緣起,例如舍利弗皈依佛陀前,隻需告訴他:“世尊所說,諸法是因緣的生滅”。 七歲開始接受學業培養,包括吠陀和五明學藝,以及兵法和武術等。十六歲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輸陀羅為妃,  聚有三個夫人,生有一子名羅睺羅。 在一部早期經典中,他自述青年時期生活奢侈,極盡聲色娛樂,有暖、涼、雨三時宮殿輪換居住。  這是當時貴族階層無論武士或商人習以為常的奢侈情況。但他因深深困擾於世間諸苦眾生病死問題而出家《普度眾生》!

二千五百多年過去了,  佛教也成了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信徒也有幾個億,  雖說沒有能達到《普度眾生》的理想,   但在人世間總有一種對抗“十魔軍”的聲音!

由《普度眾生》聯想到馬克思的《消滅私有製》  《解放全人類》,以及後來的《鬥私》《無我》《大公無私》《狠鬥私心一閃念》.........

《私》的欲望無限膨脹給人類社會造成的災難時刻危害著人類自身的生存!  不管是佛教裏的“十魔軍”,   還是基督教裏的"魔鬼”,    以及現代社會裏的"自私自利”都是人類自身要麵對的各種誘惑,  也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而且伴隨著人類自身俱來的根深蒂固的私欲,  要想克服這些私欲也是萬分艱巨的!  但不管如何幾千年以來人類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人類自身的《鬥私》!  《普度眾生》也好,  《解放全人類》也罷,  都是人類自身奮鬥的目標,  幫助眾生“渡”到彼岸,   人類向更高層次的更高境界進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