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憲法》是新中國搞好農業的憲法
新中國的農村建設怎麽搞,農業集體化如何深化?理論上需要研究,現實中需要探索。《八字憲法》是新中國搞好農業的憲法! 《八字憲法》的內容概括為:土、肥、水、種、密、保、工、管。
毛主席不但對上層建築、生產關係領域的革命駕輕就熟、胸有成竹,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對生產力領域的革命,依然是既提綱挈領又細致入微。毛主席深入群眾深入實踐,依據中國國情,追尋社會主義的強國目標,遵循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規律,不僅親自製定工、農、科技等各行業的宏觀部署,而且親曆親為的主持製訂係統的工作規劃。每一項部署都是有目標、有步驟、有方法、有分析、有預見的科學方略。絕對不會"摸著石頭過河”的!
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國是一個私有製小農經濟的農業國,由於備受帝國主義、官僚主義、封建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農村貧窮,農業落後,農民困苦,農業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
新中國建立後, 如何用隻占世界7%的土地養活占世界24%的人口?近有五億多人現實吃飯之憂,遠有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迅速發展之慮。毛主席以革命領袖和大農業家的戰略思維關注和運籌著中國農村、農民、農業的社會主義發展進程。
毛主席在1955年底組織起草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修正案》和1956年《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中,最早的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鬥目標和詳盡的綱領。隨著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日益豐富和完善。
同時毛主席提出要“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把新型農民看做是新農村和新農業的根本。對農民進行了深入持久的熱愛祖國、熱愛農村、熱愛勞動、愛社如家的思想教育。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村文化知識和農業科學技術的學習、普及運動。並號召城市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參加農村的社會主義建設。
經過社會主義農業生產關係的變革,確立了人民公社製度。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體製,農、林、牧、副(包括社辦工業)漁全麵發展的經營方針,為我國農業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為了迅速向農業生產的深度、廣度進軍,毛主席審時度勢科學的總結了農業生產的自然規律,係統、深刻、簡明的歸納了農業生產的基本內在要素,在1955年親手起草(農業十七條);1956年親自主持起草了(農業四十條)的基礎上,於1958年末及時的提出了農業《八字憲法》。
【八字憲法】的內容概括為:土、肥、水、種、密、保、工、管。
其主要內容是:
土:整平土地,保持水土,土壤普查,(按地塊製訂土壤成分檔案),改良土壤,因地改良、因地種植、因地施肥,拓荒擴大耕地麵積,施行土地利用規劃。
肥:廣辟肥源,測土施肥、按需施肥、科學施肥,針對土地和農作物的類別增加肥力、提高肥效。
水:大辦水利,建立和維護灌溉水源,興修蓄水和灌溉工程,合理用水,逐年擴大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產、穩產田麵積。
種:培育、繁殖、推廣、普及農作物的優豐產良品種。
密:合理密植,適度增加單位麵積的農作物株數。
保:植物保護,防治病、蟲害。
工:改良、創新農業生產工具。
管:精耕細作,加強田間管理。改進耕作方式,擴大複、套、間種、輪作麵積。搞好除草、追肥、鏟蹚、收獲等係列環節。
《八字憲法》是現代的農業科學理論和傳統的農業實踐經驗的完美結合,作為中國農業科技的母法,它是農業綜合技術的高度總結,準確的指明了中國農業生產力的著力點。
《八字憲法》所規範是是典型的生態、有機農業。要的是藍天、碧水、淨土,綠色有機食品。走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的道路。既符合人多、耕地少,山區和丘陵多、農民多、農民窮,資源少,科技不發達的中國國情,又符合人類農業的發展方向。
毛主席提出《八字憲法》是為了從根本上改善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從整體上營造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從規律上引領中國農業生產力迅速而有效的發展,力爭中國農業的持續豐產、長治久安。這也充分體現著毛主席珍愛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尚情操;嚴謹精深的思想智慧;敢於翻天覆地的膽略氣魄。
為了人民世世代代的幸福,誓要把全國的山水林田重新規劃、重新改造、重新安排。古往今來隻有毛主席帶領的中國人民才敢想,才能做!一場群眾激情燃燒的農業生產力的革命運動在全國競大氣磅礴的開展了二十多年!
在貫徹落實《八字憲法》的過程中,做到了思想動員和組織保障相結合;群眾運動和專業隊伍相結合;科學技術和傳統經驗相結合;單項(元)工作和綜合(整體)工作相結合,使之既轟轟烈烈又紮紮實實,既迅速又有效的開展。
在全國範圍內逐步設置和加強了服務於農業生產力的國家機構和單位建製。如:縣級設有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農機局、農電局、農業科學研究所、農機研究所、農機學校、種子公司、國營示範農場、化肥廠、農機廠等。公社設有農業站(或兼設種子站、土肥站)、林業站、水利站、拖拉機站、農業中學、供銷社(購、運、儲、售農業生產資料)。大隊和小隊設有農業技術員(組)、試驗田地塊。形成了管理和服務以《八字憲法》為中心的農業生產力的綜合網絡。
1、土地是農業的基礎。八字憲法中土是肥、水、種、密、保、工、管的載體,而整平土地又是利於灌溉、排澇、保持水土、深耕細作、機械化作業的前提。在土地平整度較好的地區和較大麵積的地塊,規劃了便於作業和管理的田、溝渠、路、樹結合的豐產方田。在山、坡地塊修建梯、台田並閘溝防止水土流失。
山西大寨大隊政治掛帥思想領先、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幹苦幹加巧幹,靠人工率先做到了山、坡地梯田化,壤土“海綿化”。大寨畝產持續增長,到了70年代已經糧超千、棉過百。上交國家的公糧持續大增。
河北沙石峪大隊以“萬裏千擔一畝田”的愚公移山精神,人工長途挑土造田400多畝,將原來在石頭窩裏的(近3萬塊)780畝土地,手工開鑿改造成了(5020塊)、1200畝高標準的大寨田。從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共動土石方1760萬立方米,投入勞動力1180萬個,在青石板上創出高產,震驚了世界。 自 1966年4月29日,周總理陪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謝胡到沙石峪參觀,之後的短短幾年間,沙石峪接待了167個國家的(包括4個國家元首、16國總理在內的)3000多位國際友人。
全國大規模的展開了整平土地、加厚土層、改良土壤(堿土摻酸土,黏土摻沙土)、拓荒造田、整齊連片、使耕地質量升級、數量增加的土方工程。
僅就河南省誌記載:在1971—1975的“四五”期間,河南省大規模地開展了農業學大寨、農田基本建設運動。每年冬春4個月,最高上工人數達到800—1600萬人,占全部農業整、半勞力的50-60%,共完成土方25.79億立方米。可以推見全國工程之宏大。
解放後國家先後組織專業部隊和知識青年對東北和西北進行了大麵積墾荒。到改革前,僅這兩個地區新增耕地就達到500~600萬公頃,全國總計增加耕地近一億畝,耕地麵積增加6%左右。同時,國家通過灌淤方式對黃淮海、寧夏等地區的上億畝耕地進行了土壤改良,使長期低產田變為中產甚至高產田。
2、莊稼一枝花,全憑肥當家。肥料特別是有機肥對農作物的當年增產、持續增產改良土壤都起到重要作用。
在建國之初,毛主席在積極倡導化肥工業的同時大力提倡有機肥。1955年,毛主席在關於蘭溪上華合作社養豬廠的批示裏,發出了“養豬積肥”的號召。1959年在給《人民日報》的信中,毛主席寫到:“農林牧三者互相依賴缺一不可,要把三者放在同等地位。…一人一豬,一畝一豬,如果能辦到了,肥料的主要來源就解決了。這是有機化學肥料,比無機化學肥料優勝十倍。一頭豬就是一個小型有機肥工廠”。毛主席清晰地勾勒出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健康農業的基本框架。
《全國農業發展綱要(1957修正草案)》還明文規定,“綠肥種植”可計入“複種指數”。1959年,毛主席又提倡:“沼氣既能點燈做飯又能作肥料,要大力發展”。
到60、70年代,中國在努力建設化肥工業並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有機肥料的推廣使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廄肥、綠肥、堆肥、漚肥、老塘水、河淤泥、沼氣渣、風化煤…等廣泛肥源被用於提高土壤腐殖質。在有“煤苗”的地區,“風化煤”還被農民們用土法製造成“腐殖酸銨”、“腐殖酸磷”等較高等的土化肥。
在六、七十年代提出了旱田主要農作物畝施萬斤農家肥的原則。在充分利用現有肥源的同時,集體和社員家庭積極響應毛主席養豬積肥的號召大養其豬。各公社和有條件的大隊都因地製宜的建立了能進行簡單生產的土化肥廠,生產出大量含量明確、肥效突出的肥料。並注意在測土的基礎上,因地、因作物需要科學施肥。一場學習大寨增加壤土腐殖質含量、建造“海綿田”的群眾運動在全國展開。
隨之國家和各省不斷的投資建設大中型化肥企業的同時,70年代初國家在每個縣都建立了標準、規範的中小型化肥廠
1965年春,我國第一套年產4萬噸尿素的設備試車成功,製造出第一批高效化肥。
1972年我國引進了13套大型化肥生產裝置,這些裝置到1979年時建成投產,迅速增加了每畝化肥的施用量,這在長期以農家肥為主的田地裏起到了明顯的增產作用。
1974年,我國又開始設計製造30萬砘合成銨裝置。
化肥產量從解放初的三萬九千噸到70年代中後期迅速增加到了八百六十九萬三千噸。
3、1957年,毛主席強調“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中國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的農民拿著大錘、釺子、鐵鍬、挑筐,趕著馬車,推著小車,大鬧水利。從此中國拉開了農業水利建設的輝煌大幕。水利部長傅作義曾做了一個題目為《四個月的成就等於四千年的一半》的總結,說截止到1958年1月31日,四個月擴大灌溉麵積一億多畝,相當於舊中國四千年以來所積累灌溉麵積的一半。
截止“五五計劃”的結束時的1979年,全國擁有有效灌溉麵積7.3億畝,占世界灌溉麵積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麵積超過了世界人均水平。灌溉密度提高到了46%,處世界領先地位。
同時還完成了2.6億畝的除澇和7000萬畝的鹽堿治理。其間,共建成大、中、小(10萬立方米以上)型水庫8.6萬座,總庫容4千多億立方米(數百萬座10萬立方米以下的塘壩尚不在統計之列)。人工河渠總延長300萬公裏,配套機井220萬眼,各類堤防總長16.5萬公裏。最保守估算,工程總量土石方也當在3600億立方米以上。有資料表明萬裏長城的工程量為2億立方米。
河南林縣“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英雄氣概,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引漳入林的宏偉工程,渠線縱橫1500多公裏,被譽為“人工天河”, “世界第八大奇跡”。
林縣處於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曆史上嚴重幹旱缺水。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因缺水造成的生活、生產的困難局麵,他們決心從70多公裏以外的山西省引入了漳河水,從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修建了工程宏大的紅旗渠。
英雄的林縣60萬人民,在極其艱苦的施工條件下頑強戰鬥十個春秋,硬是用錘釺、撬杠、鍬鎬、炸藥奮力劈開了太行山,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1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修建了幹渠70.6公裏,幹渠、分渠、支渠、鬥渠共1500多公裏,徹底改變了自己的貧困麵貌。
4、種子革命。早在互助合作化時期,農業上就開始了有組織的對優良品種進行培育和推廣的工作。
1957年就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製訂了農業科學研究的規劃和任務。按照當時的規劃就把培育推廣良種、防治病蟲害等作為農業科技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
為此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對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穀子、棉花、大豆、油菜、煙、蔬菜等農業種子的改良研究,建立了有組織、有規劃、合作攻關的國家科研係統。
並陸續的健全了農業種子繁育、推廣的組織機構、人員隊伍、重點地區和獨立的培育、示範地塊等社會整體工作網絡。普遍的說基層公社一級都有種子工作的專業人員、專業地塊。
1960年我國各地的人民公社已經建立起五千四百多萬畝種子基地。
從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關科研部門培養的優良小麥、水稻新品種以及雜交玉米、高梁等就開始在生產中推廣。
1966年全國召開了第三次農作物育種工作會議。在會上各地交流了經驗,同時推薦了72個新育成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優良品種。這些新品種還不斷更新換代,促使農業產量逐漸提高。
70年代初,科研部門就把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新技術應用於農作物育種,培養成水稻、小麥、棉花、玉米、穀子、大豆、油菜等幾十個新品種,不僅使農作物產量提高、生長期縮短,而且具有抗病蟲害等特點。
從這時起,中國在改良品種、消除病蟲害等方麵的成就逐漸領先世界, 各級政府、各人民公社對農作物改良和育種工作都十分重視,普遍開展了群眾性的選育和推廣良種的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
在南方種植水稻的地區,早在1971年良種種植麵積就達到其總麵積的80%;雜交高粱播種麵積在全國達到20%;雜交玉米約占三分之一;小麥抗鏽、抗倒伏、高產品種更是普遍推廣。
七十年代初,我國雜交水稻良種育成,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體完成推廣,使水稻單產約增加20-30%。
就水稻品種的研究和改良來說,全國就有十幾個省的科研部門以及人民公社、生產隊從事這方麵的工作。其優良成果獲普遍推廣的先後也有十幾種,畝產都達千斤以上。
吉林省海龍縣河窪公社社員李貞生於1967年就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是新中國最早培育出雜交水稻的人。1968年他與海龍縣農科站、海龍縣“五七中學”又一起培育出雜交水稻種子,同時還培育出玉米稻、高粱稻、葵花稻等。李貞生等人的成果,當時作為教學內容編入吉林省的中學教材,還拍了科教電影。
袁隆平小組被抽調研究秈型雜交水稻是從1964年開始的。1972年雜交稻研究被農業部列為全國重點科研項目,即組成了全國範圍的攻關協作網。1973年袁隆平小組的雜交新品種實驗成功,1976年即被批準大麵積推廣種植,結果使水稻產量增產20%以上,畝產達600多公斤。
同期培育水稻新品種的並不隻有袁隆平小組一個,全國約有十六七個科研單位的上百研究人員、上萬個農村公社生產隊的農民參與。他們都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成果。
小麥、玉米、大豆、穀類作物品種的改良中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成就都是很突出的。例如著名農業科學家李振聲研究雜交小麥,反複試驗十多年,取得了成功,新品種使小麥畝產增長25%、在七十年代就達700多斤。
還有以李登海為代表的玉米品種改良,在1975年就達到畝產1024斤,如今已經更新升級了數十個品種。
5、合理密植。傳統農業中的習慣稀植是製約單產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密植就是為了達到單位麵積上有效株數的最大化,從而創造單產最大化中的株量條件。
“八字憲法”中“密”字的涵義是合理密植,是對過去的稀植而言,而且是有條件、有限度的密植。
在全國範圍對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種類和品種的農作物的合理密植數據,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索、實踐試驗和樣板示範。通過適度縮小株行距、增加穴種苗數量、增寬播幅等途徑,摸索出全麵、係統的合理密植的各種模式。推動了粗疏稀植的傳統農業生產形式向合理密植的科學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
6、植物保護。新中國從科研、教育到生產部門,從科技人員到廣大農民都積極動員起來,充分利用農藥、生態、土辦法、人工等各種手段,完成有效的抑製、根治農作物病蟲害的工作。
1950年以後直至60年代中期,我國農藥事業的科研、高等教育和研發產業化方麵的工作不但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而且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0年,開始了對硫磷的小型生產。四川瀘州化工廠新建滴滴涕車間於1951年投產。
1951年華北農科所、上海病蟲藥械廠研製的六六六投產,浙江化工研究所研製的毒殺芬在浙、閩、皖等省投產。
1952年沈陽化工研究院研發的六六六在沈陽投產。滴滴涕和六六六的研製、生產拉開了我國現代農藥工業的發展序幕。
毛主席提出的農業《八字憲法》的確是搞好農業的“憲法”。可是農業《八字憲法》是要在農村走人民公社集體化道路的基礎上實施的,如今這個基礎沒了,農業《八字憲法》的“八字”不好,自然讓人給丟棄了。
水庫承包給養殖戶養魚養蝦但沒人維修了,好多水利設施都荒廢了,遠水解不了近渴了,水利糾紛多了,有的農民隻好在自己的地角挖口井搞灌溉,種糧隻種當年口糧,基本不考慮第二、第三年的口糧。
一旦發生饑荒和緊急狀態,農村人口也需要糧食供應,那時問題就大了,事實上現在已經有農民是買糧食和買蔬菜過日子的;
農家肥方麵也出現了新問題。一些地方的新農村建設搞了農民小區示範試驗,將農民的新住宅統一規劃,按城鎮居民的樣式建房,建了化糞池、鋪了水泥路、還要求安裝自來水。
農民們雖然住進了新房,但卻一臉的尷尬。養雞、養豬一是沒有場地,無處養,二是臭氣滿屋,沒法養。莊稼一技花,全靠肥當家,現在農家肥都沒了,以後連種菜也隻好用化肥了。
如果全國的新農村建設都這樣搞,農田全都用化肥,農村人口的排泄物都浩浩蕩蕩地排入江河,到時治理農村汙染問題又要成了“頭等大事”了;
改良土壤的事沒人做了,土地利用規劃更談不上,亂占耕地的事件時常發生;
良種的事就不要說起了,農民常常遭遇假種子已不是個別現象了;
“密、保、管、工”當然也難辦了。
農業又在靠天吃飯,三農問題日益突出。
而尤其突出的是第一產業的農業及農副產品的價格相對應第二和第三產業產品的價格偏離得出奇。
農民從事農業這個主業,竟然不能養家糊口!
特別是當家中有孩子上大學的,不出去打工或從事副業就根本不行,逼得青壯年都要外出掙錢。
國家的統計部門統計出來的農村農民如何增加收入時,得出一個可悲可歎的事實是,統計部門統計的農民增加的收入不是體現在主業和相關的農副產品上,而是靠打工獲得的。
在這樣的情形下,農業這個基礎產業自然難說穩固。
天知道! 謊言! 忽悠! 再繼續吧! 總有一天吃完了毛澤東時代的紅利後, 會有報應的!
農家肥方麵也出現了新問題。一些地方的新農村建設搞了農民小區示範試驗,將農民的新住宅統一規劃,按城鎮居民的樣式建房,建了化糞池、鋪了水泥路、還要求安裝自來水。
農民們雖然住進了新房,但卻一臉的尷尬。養雞、養豬一是沒有場地,無處養,二是臭氣滿屋,沒法養。莊稼一技花,全靠肥當家,現在農家肥都沒了,以後連種菜也隻好用化肥了。
如果全國的新農村建設都這樣搞,農田全都用化肥,農村人口的排泄物都浩浩蕩蕩地排入江河,到時治理農村汙染問題又要成了“頭等大事”了;
改良土壤的事沒人做了,土地利用規劃更談不上,亂占耕地的事件時常發生;
良種的事就不要說起了,農民常常遭遇假種子已不是個別現象了;
“密、保、管、工”當然也難辦了。
農業又在靠天吃飯,三農問題日益突出。
否定了一切就能證明鄧小人高大了嗎! 謊言! 忽悠! 再繼續吧! 總有一天吃完了毛澤東時代的紅利後, 會有報應的!
山西大寨大隊政治掛帥思想領先、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幹苦幹加巧幹,靠人工率先做到了山、坡地梯田化,壤土“海綿化”。大寨畝產持續增長,到了70年代已經糧超千、棉過百。上交國家的公糧持續大增。
河北沙石峪大隊以“萬裏千擔一畝田”的愚公移山精神,人工長途挑土造田400多畝,將原來在石頭窩裏的(近3萬塊)780畝土地,手工開鑿改造成了(5020塊)、1200畝高標準的大寨田。從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共動土石方1760萬立方米,投入勞動力1180萬個,在青石板上創出高產,震驚了世界。 自 1966年4月29日,周總理陪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謝胡到沙石峪參觀,之後的短短幾年間,沙石峪接待了167個國家的(包括4個國家元首、16國總理在內的)3000多位國際友人。
全國大規模的展開了整平土地、加厚土層、改良土壤(堿土摻酸土,黏土摻沙土)、拓荒造田、整齊連片、使耕地質量升級、數量增加的土方工程。
僅就河南省誌記載:在1971—1975的“四五”期間,河南省大規模地開展了農業學大寨、農田基本建設運動。每年冬春4個月,最高上工人數達到800—1600萬人,占全部農業整、半勞力的50-60%,共完成土方25.79億立方米。可以推見全國工程之宏大。
解放後國家先後組織專業部隊和知識青年對東北和西北進行了大麵積墾荒。到改革前,僅這兩個地區新增耕地就達到500~600萬公頃,全國總計增加耕地近一億畝,耕地麵積增加6%左右。同時,國家通過灌淤方式對黃淮海、寧夏等地區的上億畝耕地進行了土壤改良,使長期低產田變為中產甚至高產田。
《全國農業發展綱要(1957修正草案)》還明文規定,“綠肥種植”可計入“複種指數”。1959年,毛主席又提倡:“沼氣既能點燈做飯又能作肥料,要大力發展”。
到60、70年代,中國在努力建設化肥工業並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有機肥料的推廣使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廄肥、綠肥、堆肥、漚肥、老塘水、河淤泥、沼氣渣、風化煤…等廣泛肥源被用於提高土壤腐殖質。在有“煤苗”的地區,“風化煤”還被農民們用土法製造成“腐殖酸銨”、“腐殖酸磷”等較高等的土化肥。
在六、七十年代提出了旱田主要農作物畝施萬斤農家肥的原則。在充分利用現有肥源的同時,集體和社員家庭積極響應毛主席養豬積肥的號召大養其豬。各公社和有條件的大隊都因地製宜的建立了能進行簡單生產的土化肥廠,生產出大量含量明確、肥效突出的肥料。並注意在測土的基礎上,因地、因作物需要科學施肥。一場學習大寨增加壤土腐殖質含量、建造“海綿田”的群眾運動在全國展開。
隨之國家和各省不斷的投資建設大中型化肥企業的同時,70年代初國家在每個縣都建立了標準、規範的中小型化肥廠
1965年春,我國第一套年產4萬噸尿素的設備試車成功,製造出第一批高效化肥。
1972年我國引進了13套大型化肥生產裝置,這些裝置到1979年時建成投產,迅速增加了每畝化肥的施用量,這在長期以農家肥為主的田地裏起到了明顯的增產作用。
1974年,我國又開始設計製造30萬砘合成銨裝置。
化肥產量從解放初的三萬九千噸到70年代中後期迅速增加到了八百六十九萬三千噸。
截止“五五計劃”的結束時的1979年,全國擁有有效灌溉麵積7.3億畝,占世界灌溉麵積的1/4,居世界首位,人均灌溉麵積超過了世界人均水平。灌溉密度提高到了46%,處世界領先地位。
同時還完成了2.6億畝的除澇和7000萬畝的鹽堿治理。其間,共建成大、中、小(10萬立方米以上)型水庫8.6萬座,總庫容4千多億立方米(數百萬座10萬立方米以下的塘壩尚不在統計之列)。人工河渠總延長300萬公裏,配套機井220萬眼,各類堤防總長16.5萬公裏。最保守估算,工程總量土石方也當在3600億立方米以上。有資料表明萬裏長城的工程量為2億立方米。
河南林縣“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英雄氣概,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引漳入林的宏偉工程,渠線縱橫1500多公裏,被譽為“人工天河”, “世界第八大奇跡”。
林縣處於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曆史上嚴重幹旱缺水。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因缺水造成的生活、生產的困難局麵,他們決心從70多公裏以外的山西省引入了漳河水,從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修建了工程宏大的紅旗渠。
英雄的林縣60萬人民,在極其艱苦的施工條件下頑強戰鬥十個春秋,硬是用錘釺、撬杠、鍬鎬、炸藥奮力劈開了太行山,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1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修建了幹渠70.6公裏,幹渠、分渠、支渠、鬥渠共1500多公裏,徹底改變了自己的貧困麵貌。
為此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對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穀子、棉花、大豆、油菜、煙、蔬菜等農業種子的改良研究,建立了有組織、有規劃、合作攻關的國家科研係統。
並陸續的健全了農業種子繁育、推廣的組織機構、人員隊伍、重點地區和獨立的培育、示範地塊等社會整體工作網絡。普遍的說基層公社一級都有種子工作的專業人員、專業地塊。
從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關科研部門培養的優良小麥、水稻新品種以及雜交玉米、高梁等就開始在生產中推廣。
1966年全國召開了第三次農作物育種工作會議。在會上各地交流了經驗,同時推薦了72個新育成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優良品種。這些新品種還不斷更新換代,促使農業產量逐漸提高。
70年代初,科研部門就把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新技術應用於農作物育種,培養成水稻、小麥、棉花、玉米、穀子、大豆、油菜等幾十個新品種,不僅使農作物產量提高、生長期縮短,而且具有抗病蟲害等特點。
從這時起,中國在改良品種、消除病蟲害等方麵的成就逐漸領先世界, 各級政府、各人民公社對農作物改良和育種工作都十分重視,普遍開展了群眾性的選育和推廣良種的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
在全國範圍對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不同種類和品種的農作物的合理密植數據,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索、實踐試驗和樣板示範。通過適度縮小株行距、增加穴種苗數量、增寬播幅等途徑,摸索出全麵、係統的合理密植的各種模式。推動了粗疏稀植的傳統農業生產形式向合理密植的科學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
水庫承包給養殖戶養魚養蝦但沒人維修了,好多水利設施都荒廢了,遠水解不了近渴了,水利糾紛多了,有的農民隻好在自己的地角挖口井搞灌溉,種糧隻種當年口糧,基本不考慮第二、第三年的口糧。
一旦發生饑荒和緊急狀態,農村人口也需要糧食供應,那時問題就大了,事實上現在已經有農民是買糧食和買蔬菜過日子的;
農家肥方麵也出現了新問題。一些地方的新農村建設搞了農民小區示範試驗,將農民的新住宅統一規劃,按城鎮居民的樣式建房,建了化糞池、鋪了水泥路、還要求安裝自來水。
農民們雖然住進了新房,但卻一臉的尷尬。養雞、養豬一是沒有場地,無處養,二是臭氣滿屋,沒法養。莊稼一技花,全靠肥當家,現在農家肥都沒了,以後連種菜也隻好用化肥了。
如果全國的新農村建設都這樣搞,農田全都用化肥,農村人口的排泄物都浩浩蕩蕩地排入江河,到時治理農村汙染問題又要成了“頭等大事”了;
改良土壤的事沒人做了,土地利用規劃更談不上,亂占耕地的事件時常發生;
良種的事就不要說起了,農民常常遭遇假種子已不是個別現象了;
“密、保、管、工”當然也難辦了。
農業又在靠天吃飯,三農問題日益突出。
而尤其突出的是第一產業的農業及農副產品的價格相對應第二和第三產業產品的價格偏離得出奇。
農民從事農業這個主業,竟然不能養家糊口!
特別是當家中有孩子上大學的,不出去打工或從事副業就根本不行,逼得青壯年都要外出掙錢。
國家的統計部門統計出來的農村農民如何增加收入時,得出一個可悲可歎的事實是,統計部門統計的農民增加的收入不是體現在主業和相關的農副產品上,而是靠打工獲得的。
在這樣的情形下,農業這個基礎產業自然難說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