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那個時代為啥能成功造出原子彈!

(2017-08-06 07:56:09) 下一個

那個時代為啥能成功造出原子彈!

 

那個時代的中國沒有技術壁壘,每個人為了新中國的建設都開動腦子,   人人都獻計獻策將知識和技術沒有占為己有,更不存在金錢和利益集團的關係,國外的反共勢力也無法能左右中國的發展之路,洋奴哲學遭到批判,   也沒有這麽多洋奴才。

那個時代的中國從普通工人後勤人員到知名的科學家、學者,那個時代沒有“專家教授高級人才”與“下級或初級人員”以及"工人或雜勤人員"的等級之別,在接到科研任務後廣泛地聽取各方意見,  進行研究討論以及辨論,   拍桌子爭論都行,  最後誰的意見對,誰提出的方案正確,就采納誰的。

這就極大的調動了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科學技術的研發從最短的距離獲得最佳的方案和意見。同時,一個好點子,一項最新技術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在全國得到推廣和運用。如此便形成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績效。

綜觀全世界都不可能再有比這好的體製。回顧過去,當時的中國能夠創造這麽多、如此偉大的奇跡也就不奇怪了。

      參加新中國建設的一個前老工程師,他參加過“兩彈一星”的技術攻關過程,他說中國當時的技術力量,無論是就人員數量還是技術裝備水平而言,都遠遠不如蘇聯和美國,但是中國從原子彈爆炸到突破氫彈技術的障礙,在時間上都反過來比蘇聯和美國短得多。他說取得這樣的“奇跡”不是偶然的,根據自己的體會,毛澤東時代技術能夠進步的關鍵奧秘有三個,而且這些奧秘是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都無法具備的。
 
第一個關鍵的原因是真正的技術民主。

他說,由於當時批判反動學術權威,報章上連篇累牘地嚴厲指責各種管卡壓和專製學閥作風,因此,幾乎沒有什麽人敢於以權威和老資格自居,在研究隊伍內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風氣,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和老資格的科學家可以同場辯論,有的時候為了爭論技術問題通宵達旦,甚至拍桌子,鄧稼先這樣的老科學家也常常參與跟毛頭小夥子的拍桌子辯論,這樣充分的學術民主帶來了思想和技術的快速進步。不僅加快了技術進步的速度,在這樣的過程中間也加快了技術梯隊的成長過程。

這個老工程師還談到,當時由於人與人關係的普遍平等,許多社會和階級的藩籬都實質上不存在了,一些老工人也參與拍桌子討論,許多細節問題和工藝障礙也能夠集思廣益,結果使得整個的項目進程相對均衡,而不是局限於關鍵技術的率先突破,這就避免了後續試驗中間細節引致的失敗,所以當時許多項目的試驗,幾乎都是一次成功,所有的問題和隱患常常是在技術民主中間,已經得到充分的“鳴放”和重視,提前就有了很多的預案和設計。
 
第二個非常關鍵的地方是徹底地破除了“技術私有觀念”。

這個老工程師回顧說,不管是什麽樣的研究機構,無論是他們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隻要持一紙介紹信,隻要符合保密的規定,他們所有的最新成果都會無條件地呈現給你,而且沒有一絲一毫的保留。這在任何國家都做不到。

技術創新如果聯係著市場潛在利益,當然就格外需要保密,即便是僅僅聯係著個人的職稱和學術地位評價,相關人員也肯定有藏私的必要,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一切私有觀念都遭到徹底批判,許多有助於鞏固私有觀念的評價體係都被破壞,所以人們能夠空前地敞開自己的所得,公之於眾。

這樣,全國隻要任何一個研究所,任何一個研究人員在技術上有了突破,其他的相關人員或者項目,都不再有必要進行重複勞動了,都可以無成本地共享最新的技術成就。

徹底破除私有觀念,使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的技術大協作”成為可能,有限的技術力量和經費能夠空前地節約和有效地利用,避免了許多可能的浪費。
 
第三個原因是幾乎“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那樣的高靈敏協調機製。

這個老工程師提到,在衛星項目中間,有一個同步控製問題當時隻能是用機械方式實現,這個就要求四個完全一樣的小彈簧。項目單位反映到主管的聶榮臻元帥那裏,說上海工業力量比較強,希望請上海的同誌幫助解決。聶榮臻給張春橋寫了個小紙條,張春橋給馬天水打了個電話,馬天水連夜召集上海幾十個單位的老工人技師開會,一個校辦工廠的老工人說他能夠實現,回去之後連夜就把符合要求的彈簧做出來了,合計不到24小時。在這樣的過程中間,沒有任何一個人講條件講價錢,所以幾乎沒有耗費什麽談判時間和交易費用。
 
再說一個那時代的南京大學的老師,用現在的稱號他可以稱為"博士專家"又或是"特級教師頂級的知識分子"了,   可那個時代這樣的高級人才和年輕工作的人一樣都被稱為老師!   那個時代的"老師"是受人人尊敬的!   他在1969年參與主持我國的電子計算機項目。

據他所說,項目立項完全不需要去找路子跑關係,國家直接按照當時的技術力量優勢所在,甚至在沒有事先打招呼的情況下,就撥給南京大學1000萬元經費,指定用於電子計算機項目,項目辦公室成立之後,不需要他去找江蘇省委,而是項目立項的同時由國家指定江蘇省委配合研究工作,無條件地承擔項目的協調工作,許多電子部係統的七字頭的工廠,就按照研究進度和要求來進行配合試驗,江蘇省和南京市的相關部門直接受項目小組的領導,結果是“產、學、研”的高度緊密結合。項目經費絕對不容許個人為私人目的動用,許多工廠在利用自己的技術和工藝積累基礎上來參與這個項目,已經有的技術和工藝都不再重複投資和花錢。
 
計算機項目的背景是1963年毛澤東說要繼續大躍進,不能老是跟在洋人的後頭搞“爬行主義”,要盡可能地采用已有的先進技術,跟蹤科技發展的先進水平,這個意見在三屆人大上通過。

為此,中央科學小組、國家科委黨組於1963年12月提出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報告、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及科學技術事業規劃,這個規劃是在原有的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參照世界科學技術進展狀況製定的,總的要求是動員和組織全國的科學技術力量,自力更生地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關鍵性的科學技術問題,在重要的急需的方麵掌握六十年代的科學技術,力求在接近和趕上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平的道路上,實現大躍進。

這樣在毛澤東時代政治上初步穩定之後,許多科學技術項目就分解落實到具體的研究機構,除了南京大學之外,清華大學也是計算機項目實施的重點單位,到70年代末期,已經產生豐碩的成果,清華大學當時的計算機技術水平,中國實際上和美國是基本同步的,後來由於這些項目和“運十飛機”的命運一樣下馬,這樣我們國家在今天的關鍵技術領域,就被西方國家遠遠甩在後麵。

清華大學在1970年代中期就拉出了單晶矽,現在反而不會了。前幾年某研究單位以單晶矽立項,結果得到數千萬的研究經費,最後是在美國去拉出單晶矽來結項的,事情竟然演變到這個樣子,特別值得那些真誠關心中國技術進步的人們深思了。
 
當時中國能夠以有限的技術力量,去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優勢在於全國技術力量的無成本合作,有限的經費和人力資源能夠集中使用,在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基礎上搞集中突破,降低相互學習的成本並實現研究隊伍的迅速成熟和壯大。

而中國今天的問題還在於,中國不僅落在後麵,在市場規則急功近利的“短視”眼界裏根本就喪失了追趕的動力,而且在中國技術力量和經費和西方國家有巨大差距的情況下,還硬要一味地抄襲西方的技術發展路線,這注定隻能是產生“爬行主義”後果,一切有價值的成果都不可能產生在中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6)
評論
jyx-003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時代是自力更生的時代,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時代,比現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那個年代的人大公無私的人占大多數,否則就是階級敵人所以人人爭當好人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agree
3722 回複 悄悄話 對不起,沒有注意我說的樓下小兵1993就是樓主。從樓主的文章裏看,樓主也是中國製造原子彈的功臣。向樓主致敬!中國必須有原子彈,而且越早越好。
3722 回複 悄悄話 樓下小兵1993 謝謝你的介紹。我小孩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 有一天他的印度同學告訴他 說他父親昨天晚上喝酒了 他是一所大學裏的商學院的教授 是從來都不喝酒的 小孩還告訴我小孩印度有原子彈了。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唄中國如此看不起的朝鮮不也造出了原子彈,洲際導彈了嗎,而且環境更惡劣。說明造原子彈也沒什麽了不起的。
回到舊社會 回複 悄悄話 完全同意,此共產黨已非彼共產黨,倒更象早時的國民黨,大私無公,鄧總設計師功不可沒。
haiwaiyouzi 回複 悄悄話 現在的特色社會主義的黨魁哪裏有膽量和老美較勁,老美放個屁都忙說是香甜的!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但是中國和蘇聯比起來,更不地道。”請看清楚新中國1949年--1978年為毛澤東時代的真正的中國共產黨執政時代, 通常稱為"毛澤東時代", 而1978年以後為改革開放年代, 名譽上也稱"中國共產黨"但實際上是鄧家黨在執政, 美國專家稱為"鄧小平時代”, 樓下看到了當今中國對朝鮮的態度是"跟著西方國家一起"的, 但1978年以前如同親兄弟一樣好, "抗美援朝"就是幫小弟一把嗎! 除了這一點還有很多的不同, 1978年以前沒有股票, 沒有妓女, 沒有毒品, 沒有剝削, 沒有老扳資本家, 沒有流浪漢........太多的不同! 如果連這一點也看不清搞不懂的話, 就請別說三道四了! 如果能夠辨別清楚的話, 那就別籠通地指責”中國"! 應該說清楚是那朝那代那個人那個執政黨為準確些! 把現在執政黨"鄧家黨"所做的一切不好的事以及所有的慌言和忽悠都扣在真正的中國共產黨頭上是不公平的! 假如中國共產黨真有這麽壞, 那麽1949年在北京天安門上站著的就不是中國共產黨而是中國國民黨了! 要相信那個時代的人民群眾的眼晴是雪亮的!
魯鈍 回複 悄悄話 蘇聯撤專家,撤設備撤圖紙,讓人氣憤。但是中國和蘇聯比起來,更不地道。朝鮮也造原子彈,中國不但什麽都沒有提供,反而跟著西方國家一起對朝鮮封鎖,阻滯朝鮮造原子彈。所以,不要說蘇聯怎樣怎樣,看看自己再去說別人。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前人種樹後人剩涼! 後人們應該感謝先人們不計成本的奉獻才對!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建國的第一代, 創業的第一代, 移民的第一代........許許多多的第一代們為了子孫後代們都不計成本的無私地默默付出, 不可能如同商人一樣事事都要計較成本來做事! 我們今天有資格說三道四嗎! 先輩們製造的公路鐵路地鐵........製造的那一代人不可能收回成本, 但卻能造福子孫後代們, 我們今天有資格說三道四嗎!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就新中國製成原子彈一事來講, 那時第一代的領袖們經全局長遠考慮, 詳細周密計劃是值得後人們敬仰和學習的, 一直到今天他給中國人和中華民族帶來的回報是無價的, 是無法用錢來計算的!
劍吼西風 回複 悄悄話 當年的那些人真了不起。
零不是數 回複 悄悄話 傾全國之力,不計成本。
零不是數 回複 悄悄話 傾全國之力,不計成本。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於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他們是兩彈一星元勳,他們使站起來的中國人腰杆挺直了,他們的名字會被永遠銘記。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新疆羅布泊上空,我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的消息震驚世界。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你們要反對核武器,自己就應該先擁有核武器=====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和周恩來在聽到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報告後,都同樣問道“是不是真的核爆炸”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的現場總指揮是張愛萍(當時任副總參謀長),副總指揮是劉西堯(當時任核工業部副部長),他們根據中央的決定和命令,在首次核試驗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宣布原子彈試驗的倒計時,零點定為1964年10月16日北京時間下午3時。
  1964年10月16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59分40秒,曆史性的時刻到了,主控製站技術人員按下決定曆史的電鈕,10秒鍾後,自動控製係統進入自動控製狀態,這時倒計時從10到零點順序跳動。這10秒是扣動人們心弦的10秒,因為在10秒內原子彈從雷管點火,炸藥起爆開始,能量向內心聚焦,高溫高壓壓縮鈾235材料,核材料達到超臨界值,中子轟擊原子核,原子核產生裂變,釋放出大量能量。隻見零點一到,強光閃亮,天地轟鳴,巨大的蘑菇雲翻滾而起,直上藍天。成功了,我們向全世界說成功了。
  張愛萍拿起現場直通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周恩來辦公室的專線電話,極為興奮地向周恩來報告核爆炸成功了。周恩來第一句話就問“是不是真的核爆炸”?
  張愛萍繼續報告,我們已看到火球,蘑菇雲正在上升,鐵塔已經消失……周恩來當即代表中央向原子彈研製和參試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隨即趕到人民大會堂報告毛澤東。當毛澤東聽到這一報告後,更為嚴謹地提出“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繼續查清楚”。
  當晚,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連續播放了《新聞公報》,《人民日報》印發了號外。美聯社和路透社也相繼進行了報道。國內、國際上引起了一場不小的“地震”。
  中國人勒緊褲腰帶研製出原子彈,演繹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我國的原子彈正式起步研製是1959年下半年,這個時期正是我國經濟困難時期,糧食定量供應,副食品短缺。核武器研究院的廣大科技人員,同樣度過了每天挨餓、身體浮腫的艱苦時期。
  但是,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研製工作卻出現了奇跡,科研人員熱火朝天,沒有灰心喪氣,沒有消極沉悶,整個核武器研究院的人員,像蒸汽機車一樣,加上點煤、水,就用盡全力向前奔馳。有了他們艱苦奮鬥的閃光精神,才有我們今天的強大中國。這難道不是奇跡嗎?
  原子彈爆炸後,第一時間看到的能量是閃光,科學家把它叫做光輻射,有極強的亮度,但是它比起從事我國原子彈事業的科技人員的內心的閃光,也隻是第二位的。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原子彈的核心材料———鈾235研製出來了
  1964年初,核工業部部長劉傑在國防各工業部部長會議上高興地說:“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核材料鈾235已經研製出來了。”大家聽了甚為興奮,國務院國防工辦常務副主任趙爾陸說:“好!那好!我們已經有了糧食,有了糧食,我們就可以做飯了。”這句話生動風趣地表達了這一成果的重要性。
  核材料鈾235是原子彈的核心材料,原子彈是用鈾235原子裂變時產生的巨大能量而爆炸的,沒有鈾235,原子彈是無法製造出來的。鈾235研製過程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係統工程,從探礦、選礦、開采到最後的提取成功,有上百道工序,經過了許多家工廠。從南方的礦山開挖、選礦,由粗加工到細加工,再到精加工,一步一步的篩選,一步一步的提取,將半成品送到北方某工廠,再由北方某工廠加工後送到西部多家工廠,最後提取。整個工藝流程要經過大半個中國,缺少一道工序也不成。每一道工序都有極嚴格的技術要求,工作量之大、工藝要求之細、技術要求之強,不是有真才實學的行家裏手,是完不成的。
  趙爾陸在得知鈾235核材料研製出來後不久,在核工業部部長劉傑的陪同下,第一次看到了寶貴的黑色鈾235,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糧食就是這塊“黑金”。這塊世界上極稀少、極珍貴、極秘密,既可以為人類造福又可以為人類帶來災難的“黑色金子”。
  周恩來和中央專門委員會委員審看了原子彈怎樣才會起爆的紀錄影片
  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是國家管理領導兩彈事業的最高機構,由周恩來、賀龍、李富春、聶榮臻、李先念、薄一波、陸定一、羅瑞卿、趙爾陸、張愛萍、劉傑等人組成,周恩來是主任。
  隨著原子彈研製工作的開展,中央專委委員和中央的許多領導人都特別關心進展情況。在同步聚焦技術取得初步成果後,拍攝了一部絕密電影,從聚集元件開始介紹,對各種部件、器件的研製,到炸藥澆注,再進行各部件組裝,從內心到外層,一層一層的展示,最後組裝一個大球,引出了密密麻麻的電線,這個大球除了核材料鈾235未裝上,其他的幾乎全部裝上了,離原子彈的真正實體已近在咫尺。最後的鏡頭是這個大球起爆,雖然不是原子彈,但是爆炸的威力和蘑菇雲也非同小可。
  1964年初,影片製成,沒有配音(出於保密也不讓配音),隻同意在放映時,有人做口頭介紹,並決定在一次中央專委開會前放映。
  下午2時,專門委員會準時開會,首先放映這部影片。中央專委委員們和有關領導看了以後,興奮得直點頭,給我一個明顯的感覺,他們都認為我們國家的原子彈有希望了。
  原子彈能否爆炸成功,最後一道主要工序插雷管至關重要
  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是采用鐵塔上爆炸的方式,即先把原子彈在地麵組裝好,不能插雷管,而後吊升到塔頂,進行固定、檢查、測試,等各項工作完成後,最後才能插雷管。
  這個鐵塔是北京金屬結構廠生產的。當年工廠隻知道生產這個高度102米的龐大鐵塔是個重要任務,而並不知道做何用途。
  鐵塔豎立在大戈壁,因為當地多風多沙,早晚溫差甚大,技術人員在鐵塔上工作非常困難,除了惡劣的自然條件外,就是鐵塔的自然擺動。在如此困難的工作條件下,必須把數量甚多、危險甚大的雷管插好,巨大的困難和心理壓力就可想而知了。
  當年的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今天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特別強調這一點,原子彈能否爆炸成功,就看最後插雷管的了。這是因為雷管是否能按規定要求插到正確的位置,直接影響到原子彈是否能同步起爆,否則原子彈爆炸試驗就失敗了。
  當年曾爬到塔頂上插雷管的一位技術人員,後來在電視上講了當年在鐵塔上插雷管的感受。他以他的忠心和無畏精神,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將雷管插的完全到位,同步起爆獲得了完全的成功。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美國人在1945年製造出三顆原子彈,其中兩顆是“內爆”型,一顆是“槍法”型,在廣島投下的是“槍法”型,在長崎投下的是“內爆”型。據1960年7月17日《紐約時報》報道,“內爆”型原子彈如果研製成功,就表明下一步有可能研製出氫彈,“內爆”型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原子彈。
  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采用了“內爆”型。所謂“內爆”型是將大量炸藥起爆的能量壓向內心,產生高溫、高壓,使內心裏的核材料產生裂變,釋放出大量核能。但是困難的問題在於炸藥起爆後,能量並不是完全向內心壓縮,而是向四周擴散,這就無法實現核裂變。
  從60年代開始,國際太陽能技術的許多報道,曾多次提到同步聚焦這一問題,但是沒有關於這一技術內容和實現手段的任何報道。要解決這一重大技術關,應當是如何使炸藥同步起爆,能量聚焦,科學家把這一技術問題叫做同步聚焦。麵對這一技術難題,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經過無數次的理論計算和試驗,從北京長城腳下試驗到青海湖金銀灘,從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從局部到整體,一步一步的試下去,最後實現了炸藥起爆的能量完全壓向內心,同步聚焦技術關成功突破了。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核工業正式上馬了。原子彈正式開始確定研製了。
  赫魯曉夫翻臉不認賬,卻給中國製造原子彈燃起了自力更生之火!
  1957年,中國與蘇聯經過多次談判協商,10月份,兩國正式簽訂了國防新技術協定。該協定明文規定,為援助中國製造原子彈,蘇聯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教學模型和圖紙資料,並派專家來中國幫助研製。
  核武器研究院的科技人員,聽到這一消息,都甚為興奮。但是情況發展卻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1959年初來了一位蘇聯專家,但是他對原子彈的技術問題隻字不提,怎麽問他都不說,就是重複一句話“你們都去工廠實習”。他口袋裏裝了一本資料,上班拿出來看看,下班裝著就走,從不讓中國人接觸。
  1960年7月16日,赫魯曉夫完全翻臉不認賬了,決定撤走在華全部專家。8月23日,在核工業部係統工作的200多名蘇聯專家全部撤回國,並把重要的圖紙資料全部帶走,原來應該供應的設備也不供應了。
  中央果斷決定,自力更生,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核武器研究院很快組成三大部———理論部、試驗部、總體部,排列出原子彈的各項技術關,分工到各研究小組,分配到每個人,全麵開始攻關;在長城外麵很快建立了小型爆炸物理試驗場,迅速開展了試驗工作;在青海草原建立大型爆炸物理試驗場和特種炸藥澆注車間,以及其他相應配套的自動控製、機械加工等場地,各項理論研究和實際試驗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原子彈的研製工作、攻關如此有成就,進展如此之快,出乎國內、國際上的預料。
  原子彈的重大技術關———同步聚焦被成功突破了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1958年,毛澤東正式表態:“那麽好吧,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1956年,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說:“我們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1954年,毛澤東對來訪的赫魯曉夫提出,能否在製造核武器方麵給中國以援助。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1951年下半年,法國科學院院長、世界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約裏奧·居裏(居裏夫人的女婿,法國共產黨員)讓人傳話,“請轉告毛澤東同誌,你們要反對核武器,自己就應該先擁有核武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形勢的變化,毛澤東對原子彈在戰略上蔑視,而在戰術上逐漸重視起來。

=====你們要反對核武器,自己就應該先擁有核武器=====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1946年8月6日,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在延安棗園樹下采訪了毛澤東,毛澤東說出了流傳於世的一句話:“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1945年8月13日,美國人在廣島投下了原子彈。幾天以後,毛澤東在延安的一次幹部會議上說:“原子彈能不能解決戰爭?不能!原子彈不能使日本投降,隻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的鬥爭,原子彈隻是空的。”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時,中國西部地區新疆羅布泊上空。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中國人終於邁進了原子核時代。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那些不為建設新中國出力的當然讓去"喂豬"! 總得為社會做點事吧!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批判學術權威, 正式在中央文件中是1966年5月16日(即《五一六通知》)。實際上批判"學術權威"在文革前就己有了, 特別是當時前蘇聯來幫助建設的"專家"撤走時, 連同所有的圖紙都帶走的!  第一顆是在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 而後來研製出更多更精的都發生在文革時期!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最關鍵的是讓專家們去喂豬, 他們喂了豬之後就知道如何搞兩彈一星了, 但錢老學森不必去喂豬。
三木匠 回複 悄悄話 批評反動學術權威是文革中的事,第一顆核彈是文革前的事...第一條“原因”,理由不充分?
三木匠 回複 悄悄話 批評反動學術權威是文革中的事,第一顆核彈是文革前的事...第一條“原因”,理由不充分?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