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做一個不太合群的蛋糕哈哈哈哈。第一次參加公司的dessert contest,從構思到比賽前一小時完成裝飾,花費了四天下班時間的心血。蛋糕一亮相,同事便驚呼冠軍一定是你了。心裏的期待也頓時提得高高的。在比賽現場,確實收到了各種圍觀和讚歎。隻是不曾想到的,還有旁邊一些參賽選手充滿敵意和酸溜溜的評論:“我以為大家隻是玩玩的,沒想到有人這麽賣力...裝飾得這麽隆重,這樣公平嗎?走錯比賽了吧....”我沒敢抬頭看評論的人,不想彼此都尷尬。老實說,也不是第一次因為“不合群”遭到排擠和非議了。
“我不合群,要改嗎?”是一個困擾了我很多年的問題,也是第五季奇葩說的決賽辯題。如晶率領的反方一直堅守的點,是將“改”局限於改變自我,他們的核心觀點是,保持自我特色,杜絕成為烏合之眾。因為不合群,隻是表麵孤獨,合群了,我就是真的內心孤獨。而陳銘所代表的正方,主張從一個宏觀的時空軸上以及從個人以及整個人類發展的層麵看待合群,他們認為合群乃至走出去尋找或是建立適合自己的群是一種能力。他們對“改”的定義的擴大化,令人眼前一亮。就拿正方所舉的陶淵明的例子來說,擺在陶淵明麵前的,其實有三條路,一是在黑暗的官場與其他人同流合汙,同為五鬥米折腰; 二是退出官員群,加入一個田園詩人群;三是改變官場風氣,改變遊戲規則。雖然最後如晶率領的反方獲勝,但作為一個從小就不甚合群的人,有被陳銘老師的發言感動到,思考良多。尤其欣賞他關於群的意義和群對個體的塑造的描述。
“自我是怎麽來的,自我從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自我是從你出生開始,經曆了一個又一個群,完成的形塑的過程。自我,是群塑造的。我們從開始學會說話的時候開始,我們就是在中華民族這個族群當中學習中文。我們小時候聽到的水滸傳,三國演義的故事,完成了我們關於倫理,關於忠孝禮義的基本建構,這都是那個大群在影響著每一個單一的個體。我們說小一點你的性格,你的為人處事,你的感性理性的思維方式,是由你出生的原生家庭這個小群,一點一點給你完成的塑造。你的語言溝通和交往,你的社交技能,是你的幼兒園同學,小學同學,初中同學以及高中同學,在一次又一次課後上廁所的過程當中完成的碰撞,最後沉澱出了那個自我。”
深表讚同。回到烘培比賽,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獲獎,有點遺憾但心裏倒反而舒了一口氣,去恭喜了冠軍隊伍們,也討了一些他們的蛋糕以示支持。他們也來跟我討教在蛋糕上作畫的技巧。那些看似純粹在表達自我的瞬間,其實也是不同的自我在互相碰撞互相影響的過程不是麽?我看到了其他參賽選手在flavor方麵更勝一籌以及他們更享受生活的態度的一麵,而他們也許也能理解這世界上就有一些像我這樣擰巴喜歡跟自己過不去的人,本意不是成為任何形式的鏡子照出任何人的難堪,隻是確實是commit一件事情就會全力以赴拚盡全力罷了。別人對你的第一眼的判斷,也許隻是基於他們自己的立場和經曆,但一顆真誠待人的心,假以時間和機會,終會彰顯出來。我慶幸我沒有在宣布結果的時候悻悻走開,繼續做一個受傷的“不合群”的人。而是邁出自己的舒適區,在合群這件事情上,經曆了一些之前沒有經曆過的自由。
就像陳銘老師說的,“我們每個人在人生曆練的過程當中都要完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我們要找到存在感,我們要告訴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活過”,與眾不同特別能證明存在感。但接下來我們都開始尋找歸屬感,因為你不想一個人存在。你總要有一些靈魂與你共鳴,讓你覺得你在這個世界上來一趟不是孤獨地走完全程,那個就是群的意義和價值。所以,試著去改一下,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深以為然。其實真正的強大,是你在融入一個群的過程中,也在用自己的生命在重塑和改造這個群。舊約裏,總是健康的人躲著有麻風病的人躲的遠遠的,因為害怕被傳染。而到了新約,耶穌與罪人,病人甚至死人打成一片,去讓瞎眼的得看見,被捆綁的得自由。願我們更多人,都願意走出去,去建立更多愛,接納和自由的群,讓更多的人可以離開黑暗被咒詛的群,在這個價值觀混亂人情涼薄的世界找到靈魂的歸屬。
巧克力海綿蛋糕材料如下:
低粉250g,黃油一根113g,植物油25g,巧克力125g,牛奶1cup,酸奶一盒(150g)
做法在這裏
簡單不看版:巧克力黃油融化和蛋黃及其他材料混勻,打蛋白,混勻,低溫水浴330F一小時
為"不合群"的創造力和美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