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人魚的生活

世界無情我多情,世界多情我歡喜
個人資料
JUNE_雙人魚122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八卦一下民國文人

(2018-11-30 13:39:03) 下一個

魯迅

我們都說,沈從文與諾獎擦肩而過,老舍與諾獎擦肩而過,而其實,魯迅才是中國第一個與諾貝爾發生關係的人,那時候有人提名魯迅得諾貝爾文學獎。

1927年9月27日,魯迅寫信給台靜農說到諾獎一事,在信中他寫道,“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

對於文學大獎,老先生是自己不要的,因為他不想靠著是“中國人”而獲獎。

“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看來‘文無第一’果然是真的!文章的好與壞,很難有純客觀的評分標準,文學類的獎項裏也摻雜著人情分兒。

或許魯迅從來不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文學家而是一名戰士吧。他一直在用筆為槍,向著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敵人開戰,目的就是揭開他們華麗而害人的麵具,警醒世人。魯迅的雜文是匕首!

魯迅在世時,和文壇許多人吵過架,他罵過的人多於稱讚過的人。可是當魯迅去世了,文壇卻暫時統一了,大家都紀念他是民族之魂。

魯迅的葬禮在上海舉行,在民國時期,那可是最大的一次出殯。

胡適 

在民國時有一種“五四”的穿衣風格,長衫外加一條白圍巾。圍巾一邊垂在胸前, 一邊甩在背後,而這個“五四”形象與胡適有關。

試想一下,在那個時候,能有幾個文人能像胡適那麽洋化的?穿著拉風,還戴著最流行的圓框眼鏡。

當時還有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母親在家裏已經指定了原配夫人,但是在日後的學習工作中,很多人又找到了自己的愛情,魯迅是,郭沫若是,鬱達夫也是 …… 而隻有胡適是個例外。

胡適的妻子江冬秀是個小腳老太太,不識字,可是胡適走到哪裏都帶著他。在他作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時,要去美國各路訪問, 胡適都攙著他的舊式女人,這讓美國人很感動,他們覺得中國知識分子真是太好了!

在之後蔣介石搞的“新生活運動”中,胡適被推崇為道德楷模。胡適也說過,自己是吃了小虧而占了大便宜。

從這一點來看, 胡適還真是備受曆史寵愛的。

陳獨秀

如果你google一個詞條, “陳獨秀和八大胡同”,電腦屏幕就會蹦出許多這樣的文章:

  • 陳獨秀八大胡同的狎妓事件和對曆史的影響

  • 陳獨秀嫖娼被北大驅逐:改變了中國曆史走向

  • 陳獨秀一夜風流最終導致中共創立......

當時陳獨秀是北大教授和文科學院學長,但是他的個人生活卻把人們看呆了,陳獨秀還有四個老婆呐。

蔡元培力保陳獨秀,說他學問好,說私德隻是個人的事兒,但大學裏的保守派偏偏不許陳獨秀去逛八大胡同。

最後,陳獨秀被撤掉了文科學長的職務,一氣之下離開北大。

胡適談及此事曾經說過, “獨秀離開北大,以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及後來國中思想的左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義的變弱,皆起於此。

看來陳獨秀偶然逛逛八大胡同,其背後竟深藏著如此大的影響力。它不但決定了北大的命運,而且還開了十餘年政治和思想的分野。  

郭沫若

郭沫若有兩個兒子,郭世英和郭民英,兩人在文藝上很有造詣,可是分別在26歲和24歲都結束了生命。 

當時郭沫若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文聯主席,禦用文膽,地位很高。外人看郭沫若一生順風順水,其實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1927年 ”四一二“政變,郭沫若聲討蔣介石。為躲避國民黨追捕,他逃往日本。在日本期間,郭沫若鑽研甲骨文,還認真研究了李白和杜甫。郭沫若考證出了李白不是中國人,他生於中亞細亞碎葉城,即現在的哈薩克斯坦。

1937年國共合談,周恩來急需一位在文化界和文藝界能起橋梁作用的人,魯迅已經去世了,周恩來就提議郭沫若。

郭沫若批評過茅盾,也批判過沈從文。

“文革”伊始,為了迎合形勢,郭沫若的走向就變了,他做了一個震驚文化界的發言。他說,幾十年來他所寫的文章都該燒掉,沒有哪一個是有價值的。 

鬱達夫

在中國現代文學大家中有兩個最有名,一個是魯迅,一個是郭沫若,可是兩人的關係很不好。郭沫若罵魯迅是法西斯,不得誌的法西斯。魯迅罵郭沫若是流氓,才子加流氓。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好朋友,鬱達夫。

鬱達夫一輩子沒有做過官,愛情卻是風風火火。

早些年,鬱達夫在哥哥的資助下留學日本,回國後娶了舊式小腳女人孫荃。孫荃不同於朱安( 魯迅的原配)。孫荃的舊體詩寫得非常好,兩個人相互為對方寫過很多舊體詩。

一個偶然的機會,鬱達夫認識了女學生王映霞。他看王映霞驚為天人,就開始對她死纏爛打。

鬱達夫把寫給王映霞的情書《日記九種》偷偷發表,王映霞很惱火,因為那裏麵真的是很肉麻。鬱達夫就跪地求饒。

晚年王映霞回憶鬱達夫,說他隻能做朋友,不能做丈夫,因為別人是隱惡揚善,鬱達夫是隱善揚惡。鬱達夫寫文章,專門寫自己不好的地方,而且還寫得相當惡劣。 

不過話說回來,王美人能出名,也全是由於鬱達夫。

冰心

一提到“世紀老人”冰心,我們就會想起小桔燈,想起大海,繁星,母愛和光明。

冰心的家庭非常美滿。她不但有一個好母親,一個好父親,還有一個當科學家的好丈夫,像冰心這樣的民國女作家,還真找不出第二個。

晚年冰心臥病在床,不管有誰去醫院看望她,認識的,不認識的,她都會和他們握手拍照。

冰心一輩子宣揚的是淡泊名利和博愛,到頭來,卻被一些注重名利的人叨擾著,是不是很諷刺?是不是反證了冰心老人一生書寫的失敗?

丁玲

丁玲的一輩子,就是一部娜拉的出走。 

瞿秋白說丁玲,“飛蛾撲火,非死不止”,當時丁玲二十歲。

丁玲從上海去延安,毛澤東特為丁玲賦詞一首: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丁玲成為《解放日報》的文藝版主編,在黨內和文化界的地位非常高。據說有人曾一度把魯迅,郭沫若,茅盾,丁玲四人的畫像掛在一起。 

1942年,丁玲發表了《三八節有感》,諷刺了江青,結果就闖禍了。

在整風運動中,丁玲遭到了批判,她的文風也就改了,從一個敢寫女性的情欲和追求的女作家,變成了一個主動要求革命進步的人。

丁玲喜歡過瞿秋白,喜歡過馮雪峰,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她先後是和胡也頻, 馮達,和陳明一起過的。

1956年丁玲被打成右派,她到北大荒勞改時也才52歲。”文革“結束的兩年後,她才被平了反。丁玲的平反被整整拖後了兩年。

丁玲的晚年也和別的作家不一樣。 周揚,夏衍等人到了”文革“之後就大徹大悟,懺悔了,都說文革是錯誤的。

唯獨丁玲,絕對不說“文革”的不好。

茅盾

茅盾是典型的文學和政治悲喜交集的現代作家。茅盾是既精通政治又熱愛文學。 

魯迅,郭沫若,茅盾一直被視為是“黨史人物”。 

魯迅,雖有政治熱情,但還是不大懂政治,尤其是政治鬥爭中的潛規則。 

郭沫若,貌似精通政治,但是從給人留下“精通政治”的印象來看,說明他還是不夠精通。 

周揚,馮雪峰等人擅長政治鬥爭,但又不像茅盾那樣熱愛文學。 

郭沫若向來對茅盾不大禮貌。他曾說過,初見沈雁冰,感覺像是個老鼠。 

郭沫若在世時到處給人題字,茅盾題字很少。等郭沫若去世後,茅盾開始題字了,而且越來越多。

曹禺

年輕時寫的戲劇《雷雨》使曹禺一舉成名,當時曹禺二十四歲,隨後他又寫出了《日出》《原野》和《北京人》等作品。

這些早期作品也就成了曹禺一生的代表作,因為在那以後,曹禺就再也寫不出什麽了,他的藝術生命結束了。 

中晚年,曹禺感覺自己以前的作品不革命,他就重改,越改越不好,連周總理都看不下去了,就勸他說不要再改了。

所以曹禺一直都在吃老本兒。

在文學創作中有兩個概念,一個是主題先行,一個是主題後行。

當初曹禺寫《雷雨》的主要動機是為了追求校花鄭秀,所以裏麵根本沒有什麽主題。

一直到總理看過之後,說你這個戲就是揭露封建傳統大家庭黑暗的,曹禺連忙追認,是的是的, 這就是我的主題,這就是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巴金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都是他年輕時寫的。

在中國現代作家群裏,政治地位最高的,除了郭沫若,就是巴金。到晚年,巴金的文壇地位越來越高,去世時,巴金是全國政協副主席。

巴金作品的社會影響力遠遠超過了其藝術價值。巴金晚年的散文集 《隨想錄》,由於大膽地控訴了“文革”,而被評價為是一部“講真話的文革曆史博物館”。

巴金生前有兩個著名遺願。一個是建立一所中國現代文化館,一個是建立一所“文革博物館”。

第一個遺願實現了,可惜第二個至今還沒有實現。

老舍

老舍是文壇勞模。

老舍本應該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最早的中國作家,很可惜, 他投湖了。

據說老舍死的那天,一個人離家走了十幾裏地。他走到了德勝門豁口處的太平湖,那是一個距離他母親老屋很近的地方。

老舍在太平湖邊靜坐了很久,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有人發現他的投湖。什麽時間下的水,怎樣下的水,至今還是個謎。

從老舍靜坐到投湖的時間上算,那並不是一時想不開的結果。

所以說老舍的死,是一種中國人傳統氣節的表現,那就是,士可殺,不可辱!

沈從文

與魯郭茅巴老曹等主流作家相比,沈從文顯得非常特別,因為沈從文是一個非主流作家。

他沒有文憑,沒有上過大學,更沒有留過洋,但是胡適一派的人就是欣賞他,推薦他去青島和北京教書。在大學裏,沈從文很自卑,他也是被常常忽視掉的那一個。

西南聯大曾有一樁趣事。敵機來襲,大家都往防空洞方向跑。 劉文典,就是研究《莊子》的大家,對沈從文說,“我跑是為了《莊子》,你個該死的跑什麽跑?”

可想而知,沈從文當時有多委屈。

郭沫若身居要職批判沈從文,說沈從文反主旋律,反動不革命,因為沈從文從來沒寫過一部階級鬥爭的作品。沈從文有很長一段被迫害的時間。 

可是沒有哪一個作家能像沈從文,由於個人的創作,而改變了一個地方的整體文化形象。

沈從文的湖南湘西。

張愛玲

張愛玲的名句“出名要趁早”,背後透露出來的蒼涼感,有幾個人能體會得到?

說張愛玲有一個前清式的父親和一個英倫式的母親,一點兒都不為過,她曾經就是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日子裏生活著。

張愛玲的父母打了一輩子的仗,一直都在較量,所以她的小說裏就一直有四個最基本的人物原型:自己,父親,母親,和胡蘭成。

張愛玲和父母的關係很不好。

晚年,她的父親生活在上海,過得很慘,張愛玲也不關心。

母親在英國病重,寫信給美國的張愛玲,想要見最後一麵。張愛玲沒去,因為她負擔不起去倫敦的機票,她給母親寄去了一百美金。

張愛玲的姑姑對她很好,但是晚年她也不回上海,是把所有的親情都放棄了。從身體到靈魂,張愛玲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無家可歸的人。

參考書目: 《許子東現代文學課》 

 

 

為愛閱讀的你推薦一個有趣有料的北美公號文集:維羅陽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