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文化衝擊 Cultur shock!
那天我正在燦爛的暖陽午後閱讀著《江城》的時候,一抬頭,又看到了在盛夏時節跑出來享受清涼的瑪格麗特。
我家斜對門兒的瑪格麗特又跑出來曬肉了。
黑色三點式的比基尼,緊緊裹著她棕色的身軀。瑪格麗特是典型的北美人種:高大豐滿,金發如瀑。
如果你看書看累了,抬眼看到這麽一幕,是不是也挺驚喜的?!瑪格麗特挺拔得就像一根大蔥。
佛州盛產一種橡皮樹,它可以高達數米。那些橡皮樹,枝幹舒展,葉片渾圓,一枝一朵的純白花開,就像一口口大碗。
每次看到怒放著的橡皮花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想一下瑪格麗特。太像了!一樣的奔放不羈,一樣的熱情似火,都是膽大妄為得不管不顧的。
這就是美國人的天性了!
走在路上偶遇瑪格麗特,她會從敞篷車內奮力地揮舞著手臂,她會大聲地招呼你,“Hello, My friend!”然後輕鳴一聲車迪,又跑遠了。
你和她很熟嗎?你本來和她並不相熟!可是瑪格麗特就要用她的熱情,時不時地溫暖你一下;就要用她的肉肉,時不時地讓你心頭火起。
這就是真正的美國人!坦誠率真!能友好到會讓你開始懷疑他們的動機!
我不厚道地隔著紗窗對著瑪格麗特偷拍了幾張,隨後一轉手,就秒發到了死黨群。
果不其然,一會兒功夫,我們就雞一嘴鴨一嘴地給瑪格麗特下了診斷:能這麽暴露地天天跑出來曬肉,她病得真是不輕。腦袋不是讓門擠過了,就是曾經讓驢踢過!
不得不承認,這就 Culture Shock !文化衝擊!
說來我們都是老移民了,但還是被瑪格麗特震得不輕,因為她所有的作為,都和我們中國人的含蓄內斂,相去實在太遠了!
02 涪陵,除了榨菜,你還知道些什麽?
你有過這樣的經曆和感受嗎?
在一個熟悉的地方呆久了,反倒失去了應該有的明辨和洞察,隻覺得身邊的一切都是那麽理所當然地存在著。
“已經沒有什麽讓我們新鮮和好奇的了!”
但是如果是一個美國人呢?如果他剛剛來到中國呢?如果他剛剛來到一個上世紀九十年代,三線封閉的小城市呢?他會不會也有和我們北美移民一樣的Culture Shock?
有!肯定有!而且還相當震撼!
以下就是這個老美當時眼中的涪陵小鎮:吵鬧,繁忙,肮髒,擁擠。車輛蜿蜒而行,行人摩肩接踵。店鋪內人頭攢動,貨物琳琅滿目。大街上的宣傳標語比比皆是。
那時涪陵正處在變化的邊緣,貧窮,爛路,慢船,就是世紀之交涪陵的顯著特點。
涪陵是一座什麽樣的城市呢?涪陵處在長江和烏江的交界口,它依山而立。
涪陵大街小巷布滿了石階,而街道還狹窄迂回。所以涪陵沒有自行車,也不能有自行車,因為人們都是拾階而上,或者拾階而下的。長長的石階就是涪陵的交通幹道。
涪陵很髒。街道兩旁的樹木滿目瘡痍,灰白的煤塵覆蓋著整座小城。
涪陵噪音嚴重。司機們不停地鳴著喇叭,電視機的聲音震天響,人們的砍價聲也此起彼伏。
涪陵還有各種各樣的人。有渴望改變命運但無法擺脫階級桎梏的學生,有憨厚質樸但有市井氣的老百姓,有一夜暴富但不知如何處理財富的土豪,有拜金的妓女,有企圖勾搭老外的女人,還有遍地數也數不清的棒棒軍。
這就是涪陵,一個美國人眼中的西南小城,一個中國的縮影。
03 一個外教的小城生活
1996年8月底,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和劍橋的美國人,彼得 · 海斯勒,在一個溫熱清朗的夜晚,乘船順江而下,到達了四川涪陵。
那一年他27歲。
作為一名外教,海斯勒給涪陵師專的學生們上外國文學欣賞課。他一講就是兩年,從1996年到1998年。
涪陵師專是建立在“文革”廢墟上的一所學校,師生們還籠罩在被“文革”的,那一段動蕩的曆史氛圍之中。
以學校為代表的,專製的國家機器們認為,外國人有政治風險,應該與外國人保持距離才行。
所以一切教學活動都要為政治服務,外國文學也不例外,海斯勒就被那些沒頭沒腦的政治限製,弄得非常苦惱。
文學的本質是從樸素的作品中發現美,而且要美得真實。真實是永恒的,文學不能受日常所累。
如何在穿越政治土壤的同時,盡量弱化政治信條,讓學生真正欣賞到外國文學之美,海斯勒下了很多功夫。
所以可以想象,海斯勒在涪陵的教學生活非常艱難,他在《江城》中這樣寫道:在那裏兩年的生活經曆是一種重生,它把我變成了一個全新的人。
所以順理成章地,那也成了除視覺和聽覺之外的,又一個帶給海斯勒的文化衝擊,而且還新鮮刺激。
04 海斯勒筆下的中國,深入細節,直指硬傷。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作為一個異鄉人,海斯勒用他不一樣的視角,細膩平實地記錄下了一個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的中國,看法還相當尖銳。
長城:長城是一個巨大的失敗,中國人在錯誤上還可以走多遠?!
長江三峽:中國人可以馴服長江,他們可以把滔滔的河流,變成沉悶的湖泊,變成一潭死水,可是長江本應該是奔湧向前的,這也是長江的本質!中國人用一座座混凝土大壩,把一條充滿了力量和生命的江河,縛住了。
文革:中國人處心積慮又勤勤懇懇地在摧毀著他們傳統文化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學潮:1989年在北京爆發的學潮,中國政府認為,那就是中國青年不忠誠於國家的表現,所以,如果一個人參加了學潮,緊接著,他就失去了在學術道路上的前進機會。
天氣變化:隻有中國,也隻有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由政府控製溫度的國家。
05 《江城》是一本什麽書?
對於在《江城》中出現的大膽言論,中國當局表現得相當寬容,也感謝上海譯文出版社給與《江城》的大膽出版。
《江城》是一張美國人眼中的,二十年前的中國老照片。
《江城》是一幅我們擦肩而過的,九十年代的時代畫卷。
《江城》就是一段我們自己的,真實的變遷史。
《江城》也是海斯勒“西行漫記”的,兩年歲月。
在《江城》一書中,海斯勒身體力行,他用敏銳的觀察力,把在中國特定曆史時期下的江城涪陵,事無巨細地呈現出來。
《江城》記載了一座被三峽水庫淹沒了的依山傍水的城市。
海斯勒用他同情式的理解和尊重,寫下了中國當時的落後,那也是中國人很少去思考的東西。
所以對於最本質的,譬如文學,譬如感情,譬如社會責任,是根本沒有中國人和外國人之分的。雖然東西方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不同,但是,做人的本質沒有什麽不同!
海斯勒是善良的,他自始至終都是以善意和中立的同理心,去觀察和審視著涪陵的日常。
06《江城》就是一麵鏡子,溫和地照耀著中國老百姓。
當一個人真正融入到了一個地方,他就會真正地了解和理解那個地方。
海斯勒在涪陵的兩年,就是他自己一個人在和中國的一群人在交往,從最初的被懷疑,到最後的被接受,海斯勒經曆了很多。
“隻有等你真正站在這片土地上,以敏銳的目光,以虔誠的心去感受腳底沉重的心跳聲時,你才有資格去評論去探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海斯勒如是說。
海斯勒筆下的中國就是一麵鏡子!我們在照看著自己,而且看得是如此真實和殘酷。
借用《南方周末》一句話來形容《江城》,就是:在這裏,讀懂中國!
07 向往單調但平靜的小城生活
蘇軾曾經寫詩這樣描寫過江城: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所以啊,真想揣一本《江城》,去新涪陵城走走看看。去看看被我們自己人忘卻了的大山大河,去感受被外國人守護了的中國文化。
所以啊,也可以這麽說,培養起我對中國小城興趣的,居然是一個美國人!
(上圖是武漢:武漢也有江城之稱)
(下圖是涪陵:九十年代的江城涪陵)
記錄北美生活 有態度 有溫度
力讀人間好書 有廣度 有深度
長按 識別二維碼 加關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