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國家地理》雜誌曾經采訪過居住在歐洲山區小鎮的一位老者,當他和記者侃侃而談小鎮以外的很多地方時,記者特別驚訝於老者的豐富閱曆。那位老者告訴他,其實他從來就沒有走出過生活著的那個小鎮,而他的周遊世界和遍曆曆史,全都是拜他的閱讀所賜,因為老者熱愛閱讀。
當客觀條件限製了一個人的活動範圍時,通過讀書,他的內心不會被限製住。
02
小木常常和別人說,“我算不上是個讀書人。”
小木上學的時候,他的閱讀量也隻來源於上千節的語文課,等到高中一畢業,他就開始打工了。
在奮鬥了N年之後,小木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但是,他越來越苦惱於自己有限的精神生活。因為小木讀書少,他的嘴巴一直跟不上他腦子的轉速。
很多時候,當他對一件事物產生共鳴了,他卻難於表達出來,等別人準確地描述過後,他才恍然大悟道,“對啊,這就是我想要說的!”
物質上富有了,但是精神世界依然貧瘠。
很多像小木一樣的年輕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等到他們擁有了比較豐富的物質之後,在他們內心,就特別渴望也擁有精神生活。
擁有物質,隻能說是生存,物質帶給人類的愉悅也是短暫的;而擁有了精神,才算是真正的生活,精神上得到的滿足感才是持久的。
隨後小木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去閱讀。小木深知,讀書是最便宜的投資之道和學習之道。
幾年閱讀下來,小木從以前的懶散變成了聚焦,從以前的虛妄變成了充實。也由於讀書的喜悅,他體內產生的多巴胺可以把一些負麵情緒屏蔽或者消化掉。
現在小木不再和人說,自己不是個讀書人了,他會說,“讀書拯救了我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力,而閱讀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本本好書,幫助小木重新認識了自己,也重新認清了世界。當他心頭百思不解的困頓解開了的時候,他就離他最終要成為的理想樣子更近了一步。
弗吉尼亞·伍爾夫在《一個人的房間》裏曾經說過,“若以書而論,每本書都會變成你自己的房間,給你一個庇護,讓你安靜下來。”
的確,讀書讓小木學會了思考,也讓他更加沉穩了。讀書讓小木有了自己的內心生活,也讓他有了變成優秀人的一個決心。
03
高中畢業之後,學校內曾經陪伴過子琪三年的那個小書店停業了。大學畢業之後,家鄉的那個可以看書學習喝咖啡的書店也關門了。最初聽到這些消息的時候,子琪心裏不舒服,就像是曾經懷揣的一件寶物丟失了。一切都是物是人非。
遺憾歸遺憾,子琪還是非常感謝那兩個小書店的。那些年曾經在書店裏消磨過的好時光啊,一去不複返了。
有的時候子琪就回憶一下自己的閱讀史,就會不自覺地發出一聲感歎,“我有過那麽糟糕的讀書品味嗎?”
是啊,初學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寸步難行。
在高中那會兒,子琪狂得不行,總以為自己是個讀書大拿似的。但等到大學畢業,子琪也就不再狂了。越是學識淵博的人,就越是虛懷若穀。子琪也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
書讀多了,讀書得間,也就心領神會了很多東西。
書讀多了,思考的模式就更加靈活,觀察的視野就更加地開闊,也就更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一些事情了。
讀書跟一個人的閱曆,處境和心情是分不開的。二十歲的時候不能產生共鳴的那本書,到了四十歲,或許就可以產生共鳴了。
書是需要在適合它的人生階段去讀的。
04
小葉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她和大路相識相知相戀在大學校園,可是一畢業,兩個人就被迫分手了。不知道畢業季到底粉粹過多少情侶們的戀情啊!他們兩人就各奔東西了。
小葉總是回憶說,“愛上一個人雖然沒有得到他,但是,是他把我引領到了喜愛讀書的美好軌道上的,還是要特別感謝他!”
可是再找一個和自己閱讀趣味相投的人是談何容易!
“你最喜歡哪一本書?”每一次相親,小葉都會拋出這個問題。
小葉喜歡讀書,所以她的一些思想,就會不自覺地受到書的影響。小葉一直懷疑自己之所以選擇兒童教育出版工作,就是由於一再讀那些故事書所種下的善果。出版是一個文雅人從事的職業,小葉喜歡。
但是小葉很孤獨,小葉就讀書,也隻有讀書才能使小葉不再感到孤獨。在閱讀中,小葉體會到了不同的人生。
小葉也寫作,寫作是孤獨者的旅行。在她寫不下去的時候,她便又去讀書。讀書一直是寫作的絕佳伴侶。
很多時候小葉是生活在書的世界裏的,她對一個人性格品質的判斷,也喜歡用某一本書來衡量。
她把自己形容成是,剛剛撕掉牛皮包裝紙的,書頁沒有折角,書脊沒有壓痕,滿是書香的嶄新的一本。
“要想了解我的內心,就請讀懂我這本書吧!”小葉常常和相親對象這麽說。
05
閱讀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讀書是對現實的消遣,是對精神的寄托,是遺忘厄運的避難所,說白了,讀書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態度。
在知識如此爆炸的一個年代,人們都從互聯網上獲得資訊,都在快節奏地刷著朋友圈和小視頻,所以能真正靜下心來讀書的人是少之又少了。
因為讀書,特別是紙質書,必須要能在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放下手頭的事情,才可以讀書入境。
讀書是一個愉悅地發現美的過程,在閱讀中,我們常常會被美驚豔到,常常會被強化一下,文學在我們內心中的那個力量。文學的力量就在於它的普世性!
而讀書不僅僅是在看故事,更多的時候,是要通過讀者的想象和腦補,要把看到的東西進行第二次自我再創造。
而且通過讀書,我們還可以在冷酷無情的科技時代得以喘息,得以重啟一下大腦的思考功能,重刷一下大腦的深度記憶,因為在閱讀的不經意間,被我們淡忘了很久的一些道理,就又被瞬間激活了。
讀書可以幫助我們重新審視人生和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有人說過,能夠堅持讀書的人,都是有文藝情懷的人,他們有著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論,大多數還是偏執狂。對於喜歡的作家,他們愛得是不行不行的;但是對於討厭的,他們就會嗤之以鼻地一概飄過。
喜歡讀書的人,身上好像有一股清風,隱約地,就可以洗滌世間的混沌,原因可能就在於,清風來自於書本,書本來自於大樹,大樹則來自於大自然的日月風露。
每個人的人生都像一本書:有滄桑如曆史的,有生動如小說的,有清新如散文的,有浪漫如詩歌的,有詼諧如漫畫的,有純真如童話的,各種各樣的書,而你又是哪一本呢?
那就要看你的氣質了!因為你的氣質裏藏著,你走過的路,遇到過的人,和閱讀過的書。
真心希望你也熱愛讀書,因為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Study as if were to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
如果用閱讀的語境去詮釋它,那就是:終身學習,向死而生!
記錄北美生活 有態度 有溫度
力讀人間好書 有廣度 有深度
長按 識別二維碼 加關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欣賞
每當自己有些懈怠,讀讀你的文章便會有重歸書卷的衝動。。。說來也奇怪哈,突然發現自己好像有回到了課堂的感覺,腹內空空的,還不趕緊埋頭書本?!所以,這裏想說一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