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堂姐邀我加入一個微信群聊,點擊之後讓我綁定錢包,我就把美國銀行卡信息輸入了一遍,結果就被妥妥地否決掉了。
身在祖國的我姐很納悶,就問我,“我們現在出門都不帶錢包了,買東西都是直接刷微信呢。”
你們出門不用刷微信嗎?我告訴她,美國是個大農村,老外們不玩微信,隨後我可愛的老姐就發來個‘微笑嗬嗬’的表情符號。
騰訊是微信朋友圈的開發商和傳播者,當一係列表情包被設計出來之後,人們都喜歡在網聊的一句話後麵,再補上一個誇張的表情符號,就好像不這樣做就不能表達你我的思想濃烈似的。
在網絡聊天中,人們越來越喜歡使用表情,而表情包也就占據了聊天中的重要一角。合理使用表情包,不但能承載你我難以言說的感情,更能使聊天氣氛變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也可以說通過互聯網的微信聊天,我們在慢慢用一種‘隻有表情的方式’和朋友們交流,我們在進入一種‘需要用力’才能證明自己是友善的時代。
設計師為什麽要別出心裁地設計出一堆表情包呢?讓我們看一下專業人士給出的合理解釋。
心理學家Albert Mehrabian 研究指出,我們在接受他人表達的自我感受時,身體語言占到總體信息的55%,語氣語調占到38%,而言語信息本身隻占到7%。由此可見在交流中,非言語線索的重要性。
在網絡交流中,當沒有可用的非語言線索時,互動雙方使用的表情符號和語言風格就可以用來提高情緒信息的呼喚;而人們也能通過使用表情符號使他們的信息更具有社會意義。從這個角度上講,不是大家喜歡使用表情,而是大家需要用表情來表達缺失的非語言線索。
當表情符號與言語信息的情緒維度一致時:積極信息加笑容會更加積極,消極信息加撇嘴也會更加消極。
所以說一個簡單的表情符號就可以傳遞出使用者的‘別有用心’也實在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了。“嗬嗬,嘻嘻,嘿嘿,哈哈”,四個不同的笑臉,就有四種不同的理解和要求。
有一個初中男孩兒,他是網絡玩家高手,他爸會經常發給他一些‘微笑嗬嗬’的表情。在兒子的回複短信中,他竟然說,“看著挺嚇人的!”
另一個資深微信用戶也是被‘微笑嗬嗬’秒殺過,他已經被虐殺得體無完膚了。從那個簡單的表情符號中,他看到了虛偽和冷漠。
真的是這樣嗎?‘微笑嗬嗬’會有如此之深的寓意?我也隻能站在一旁去袖手‘嗬嗬’了。
海外華人微信的使用頻率和熱情遠沒有祖國親人們的普及和高漲,特別是像我家閨女一樣的移二代,他們隻在Facebook上聊來聊去。而你我作為父母的,也隻是看一看文章,交流一下信息,發一個紅包而已,還遠沒到‘離不開’的架勢。
要說真是‘離不開’,也就是常常使用網絡社交工具的那群人,他們對於社交網絡的癡迷,不單隻有‘偷窺癖’的好奇心,而且還有‘請不要讓我消失’的極大焦慮。
試想一下,如果你真在一個虛構的世界中幾個月不冒泡泡,不再出現了,那麽你極有可能會被‘被動地消失掉’。你會消失在那個想要表達卻再沒有機會表達的虛無深淵中。而這些是不是網絡社交的一種病症?是離也離不開的,能隨心所欲表達自己的一方地域和一種衝動的病症?
記錄北美生活 有態度 有溫度
力讀人間好書 有廣度 有深度
長按 識別二維碼 加關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