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人魚的生活

世界無情我多情,世界多情我歡喜
個人資料
JUNE_雙人魚122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讀完了《刀鋒》, 對物質的貪念又減少了一分!

(2017-09-24 18:13:50) 下一個

1. 

那一年,區裏舉行合唱比賽,我和我的小學同學都被打扮成了這個樣子:白襯衣,墨水藍褲子,紅得像猴腚一樣的臉蛋兒,每個女生頭上還人均一個的,用豔粉色皺紋紙折疊成的花邊發卡。

我們前後幾排人的上肢都不停地跟著節奏左右晃動,雙臂向上高伸,扯著嗓子大聲高歌,《幸福在哪裏》。而就憑這副鬼樣子,我們竟然奪了冠。

什麽是幸福?幸福在哪裏?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說,就是老師不留作業, 就是吃飽了不餓。

2. 

歲月無痕悄悄劃過,隨著年齡的增長, 我們就從‘吃飽了撐的’的物質問題,開始尋問內心一個精神問題:生活真正的意義是什麽?

上學爭取好名次,最好能上好大學,費勁巴力地出了國,等拿到綠卡之後,心裏還不是仍有塵埃落定的空虛感嗎?

一次次地定下了目標,一次次地被實現,事後還不都會去想,你的人生巔峰達到了嗎?

當物質和肉體實現了滿足,你還不是為沒有達到的精神滿足悵然若失嗎?

3. 

前兩天讀完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這兩天就發神經似的猛讀他的《刀鋒》。

如果《月亮》是白浪翻飛的大海的話,《刀鋒》就是平穩靜闊的溪流;雖然《刀鋒》沒有像《月亮》的華麗辭藻,但隻是淡淡敘述,也能引起你波濤洶湧的思考。

《刀鋒》的文意和《月亮》一樣高遠。

4. 

毛姆有斷背情結,所以在《刀鋒》中,他就對男主角‘拉裏’用盡了溢美之詞。 這也足以看出毛姆對於拉裏的原型,他的那位男性友人, 有著無比的羨慕和欣賞。

毛姆對拉裏前後變化的心路曆程的描寫,似乎就是對一位大智慧的先知的, 完成了浴火涅槃的修行的描寫。

在小說的結尾,毛姆寫道, “凡夫俗子如我,隻能景仰這些鳳毛麟角之人的光輝,無法設身處地地進入其內心世界。”

5. 

惹人喜愛的拉裏,在他十七八歲時成為了一名飛行員。在參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場戰役中,他親眼目睹了飛行員好友, 為了掩護他而不幸中彈犧牲的全過程。就從那一刻起, 電光火石般地,拉裏就產生了對死亡的恐懼和對人生終極真理的思考。 

拉裏退役後,他放棄了和伊莎貝爾的婚約,放棄了循規蹈矩的大學教育, 還放棄了高薪正常的職人生活,他就像在剝洋蔥, 一片一片地,把被世人所珍視的東西都從他身上慢慢剝離。 他放棄了一切地位和名譽,我行我素地過起了苦行僧似的生活,而他卻樂在其中。 

他自讀,旅行,勞作,耽溺思考中,也一直想為困惑著他的那個問題找到答案: “我想確定究竟有沒有上帝, 想弄清楚為什麽有邪惡存在, 也想知道我的靈魂是不是不死, 還是身體的死亡就是終點。”

6. 

拉裏是個不信宗教卻有深刻宗教意識的人,他和信仰之間,隻有一線之隔。

在印度的一座高山之巔,有一天,拉裏頓悟了。“這時候,某種奇異的刺痛感從腳底升到頭頂,我的靈魂好像離開了身體,享受著前所未見的美好。我感到胸口充滿超乎人類的智慧,過去的混沌變得清明,一切的困惑全部解開。可是幸福感太過強烈,卻也讓我痛苦不已。 我奮力想要擺脫這種狀態,覺得繼續下去一定會死掉。 然而,我又寧可就此死去, 所以不願放手。 我要怎麽形容呢?任何字眼都無法表達那種至高無上的幸福。”

拉裏最終感受到了超越於物質生活之上的精神力量的喜悅。拉裏的身體和精神徹底出世了。

能堪破世事的有幾人?耶穌,釋迦牟尼,老子,還有王陽明;而在紅塵滾滾中的你我,誰還不是走在追逐名利場的路上?!

7. 

拉裏的未婚妻, 伊莎貝爾,即使深愛著拉裏,但當得知拉裏並不能滿足她貪戀榮華的感官的時候,還是義無反顧地轉向了格雷。“我除非感覺到人行道上腳底下的水泥,沿街商店大櫥窗裏的帽子、皮大衣、鑽石手鐲和鑲金的化妝用品盒,不然就不會覺得真正快樂。 ”

在小說中,還有幾位被毛姆鮮明刻畫的角色。 有熱衷交際但還是被各路名流完全遺忘了的艾略特,有忠厚友善但隻是追求金錢成就感的格雷,還有一文不名但也找到了生活歸屬的蘇珊。

這些都是非常入世的人,是沒有能力審視自己內心的人。

8. 

想要出世也艱難,就像走在剃刀邊緣。

另一個女性角色蘇菲,她熱情慷慨,但命運卻把她從天堂拉入到地獄。

蘇菲是被人割喉棄海而死的,她用最慘烈的毀滅方式來彰顯她的靈魂之美。

“我想對她來說, 丈夫和孩子的死就等於是世界末日。 她不顧自己的死活, 甘願沉淪於酗酒和濫交, 隻為了報複生命的殘酷。 她曾經有天堂般美好的生活, 一夕破滅後, 受不了平凡無趣的世界, 絕望之餘隻好墜入地獄。 我可以想象, 她覺得既然再也喝不到天堂的瓊漿玉露, 倒不如讓自己鎮日與屎尿為伍。”

9. 

登上了巔峰又回歸平靜,在拉裏終於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和苦難的源頭的時候,毛姆又讓拉裏淹沒在喧囂激蕩的人海之中。

即使是一粒最小的石子,也會蕩起湖心的漣漪。

拉裏的漫長旅程,起始於對邪惡的叩問,最終他散盡了家財,要用他悲天憫人的胸懷,以一個大隱隱於市的出租車司機身份,去啟迪和感化他身邊的人。

10. 

毛姆真聰明!在小說末尾, 他沒有給讀者一個明確的人生終極答案。他說,他也不知道被拉裏所頓悟到的心靈自由到底是什麽,他讓讀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   

“剃刀邊緣無比鋒利, 欲通過者無不艱辛;是故智者常言, 救贖之道艱難。”

讀完了《刀鋒》, 我對物質的貪念又減少了一分!

 

 

 

 

 

 

 

記錄北美生活 有態度 有溫度

力讀人間好書 有廣度 有深度

長按   識別二維碼   加關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欣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