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移民北美十五年,已經習慣了西方人直呼其名的簡單明確。 當然很多老外對於自己的祖父母還是稱呼Grandpa or Granma的比較多。
我以前工作過的老人院,數十號的老人家, 都是被人們直呼著大名或小名服務的,就比如一路呼叫著 Michael, Peter 或者Jenny, Lucy地忙碌著。剛開始我還不適應,總認為沒有對他們進行尊稱是一種不禮貌不友善,過了好久才順過來。
在西方,人們並沒有對彼此稱呼的,像東方人一樣的彎彎繞。西方是直拳,出手明快;而東方就是勾拳,威力無邊。孰是孰非不能一概而論,這裏蘊含著東西文化的曆史底蘊。
2.
現在國內都時興彼此稱呼“老師”了,不論是在火爆的綜藝節目,還是大小的賓客宴請, “老師老師”地叫著,就儼然一片勤於好學和尊師重教的欣欣向榮。
可是有一次,收藏家馬未都卻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了‘被老師的這一社會現象’,而他的解釋卻不容樂觀。 他如下說。
多麽準確而諷刺的解釋,原來‘老師老師的叫你’,很有可能就被叫成一名嫖客。
3.
‘老師’本來是對一個特殊職業群體的稱呼, 心生敬畏卻心向往之,但現在卻被很多社會人廣泛地運用到了自己的生活當中。 他們‘老師老師’的叫著是那麽的順口流利,而聽的人也是那麽的舒服歡喜,可裏麵到底有多少‘老師本質’的含義呢?不得而知。
三人行必有我師。如果想表達你對同行前輩的某種敬意,叫他時,加上他真實的頭銜會不會好一些?就比如張工,李處,趙經理, 王醫生。
在港台,人們對前輩的尊敬也多是被叫作大哥大姐的。
對於本不是老師而被硬生生地稱呼為老師的,就是一種對教師職業的不尊重!就是一種社會的精致虛偽!
4.
本來不是老師卻被叫作老師, 有些人並不會因此而偷偷竊喜, 他們隻會報以不好意思的羞澀和臉紅 ,就比如我爸媽,他們就有不止一次的類似真實體會。
我爸媽住在清華園。現在正值各校學子放暑假, 也就掀起了又一輪的旅遊高峰。 很多家長們都帶著自己的孩子,不辭辛苦地跑到清華來,就為一睹名校的芳容和風采。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就會有人拽住我爸我媽問路,比如有“老師, 這個路怎麽走?”“老師,哪兒哪兒哪兒怎麽去?”
問路的人總以為這樣就是一種尊敬了,可是我爸媽卻特別的難以為情。
在社會上混, 如果你不能立刻分辨出對方的年齡而怕直呼出‘大哥大姐’引出誤會,但對於我爸我媽那樣的老年人,還是叫他們比較接地氣的‘叔叔阿姨或大爺大媽’來的更為容易接受和更加自然親切。
5.
但是,‘老師老師’的稱呼是被誰叫壞的?
記錄北美生活 有態度 有溫度
力讀人間好書 有廣度 有深度
長按 識別二維碼 加關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欣賞
喜歡你的微博名字,我也是。
其實, 先生在古代就是老師的意思, 後來也被社會接受為一個普遍的稱呼了.
如果你對中國的現實不滿, 你怎麽看都把順眼.
現在的中國是一個極度缺乏 誠意信用 的地方,已滲入到文化中血液裏了,所以才有如此滋生
=================================================================================
馬老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