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虛館

時間深處,我們都是孤獨的旅人。
正文

慈悲與接納

(2017-06-10 23:55:15) 下一個


慈悲與接納-07/28/2013


當看到一個弱小的生命在忍受饑寒,相信很多人會生惻隱之心,這是大部份人類都有的慈悲心。當我們遇到與我們強壯度相仿的同類在做一些我們不能認同的事,這時候,你的反應如何呢。一個農村來的建築工,他下了班,渾身是泥,光著膀子就上了公交車。他沒有概念,公共場合這樣著裝是不妥當的。他甚至在車子裏吃晚餐,食物掉在地上也渾然不覺,你看他,他還憨憨地衝你笑。這時候你心裏是什麽感受。不屑?鄙視?厭惡?或者不喜歡但是能理解。你可能同樣也會看到有的農民工來到城裏後,他們觀察這兒的行為方式,努力讓自己的行為與其他人合拍。他們看起來比較文明。你可能會漫不經心的掃一眼拘謹地待在公車角落裏的他們,也可能完全無視。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的客戶,假設是從文明更發達的地區或國度過來。在招待他的餐桌上,他們直接用手抓花生米吃。吃東西要用工具,持這種觀念的中國人,你,怎麽看你的客人? 鄙視他,還是覺得有趣,心說不會用筷子夾花生米,好玩。請誠實的想一想你在以上的各種情景裏的真實想法。讓我來總結一下,我們大多數人是善良的好人,可是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把人分成等級。對下等的人,不管是行為,財富,地位上的下等人,你心裏是什麽態度?


寫了這麽多,是因為有感於網上的一些文章,對海外華人一些行為習慣上的問題,措辭太過嚴厲了。尤其是其中有位女孩寫她各國旅遊經曆的文章。我同意一些有能力自察卻不肯自省,甚至故意投機取巧鑽空子做壞事的行為不值得原諒。但有些舉止在我看來隻是文化風俗的差異。沒有必要上剛上線。美國人多避免眼神接觸,一旦接觸多會帶笑打招呼。而中國人看人的時間長度,等於西人不禮貌的緊盯不放了,而且國人眼神接觸時多是麵無表情的。我們有惡意嗎,我們不禮貌嗎?隻是風俗的差異而已罷了。當此女對非法移民到歐洲的中國某省人那種厭惡,蔑視,我讀來有點悲涼的感覺。這些人在中國是勤勞的農民或工人,他們在歐洲開小店,勤勉努力。不像賺一個花兩個時不時度個假,懂得享受生活的西人。說到底這是各人不同的人生態度。哪裏就到了要貶為下等人的地步了。他們不能或不肯溶於當地社區,或者有他們的難處或考量。在此女筆下都成了不入流到丟了她這個中國人的臉的份上了。言辭間的鄙夷激憤,大有要把這些不入流的同胞從歐洲抹去的衝動。
我很奇怪,你不是人家歐洲人自己,你甚至也不是住在歐洲的華人,說到底,你隻是來別人家的地盤走馬觀花看看的一位過客, 怎麽就對自己同宗同源的同胞如此苛刻呢。


我新認識一位印尼剛移民來美國的女士。她說話口沫橫飛,吃自助餐把食物翻的一團糟,跟每個人說話都幾乎要貼到人身上。在我看來已經不是風俗文化,而是心理邊界感缺乏的有問題的人。可是教會的兩位老太太對她十分耐心和尊重,沒有任何鄙薄,更沒有一點高高在上的施舍的姿態。雖然宗教不同,我從很多信仰基督教的美國人身上,卻看到了咱們佛家的慈悲心,平等心。人生而平等,在信仰基督的社群裏,這一點算是做得比較好的(據我的觀察,歧視當然也有,以後另寫)。我來此地剛開車的頭幾個月,常常忘看視後鏡就變線。硬生生別過幾次包括奔馳寶馬的其他車,我這樣一個開個小克魯茲的女人,行為夠不好的了,他們也隻是減速讓我並線。別得最嚴重的那次,後麵奔馳車裏的老先生,急刹才避開跟我追尾。從視後鏡夜隻是看到他無奈地攤了攤手,連鳴笛抗議也沒有。在深圳時聽一位台灣來的修行人講課,聽她說佛教徒的大慈悲,憐憫弱者,也寬容有缺點的人。在這邊聽基督徒講道,要我們接納和寬容與我們不同的人。感慨良多。我其實有我成長背景的局限性,雖然一直追求人格平等,也隻是奴性少了一點,不耐煩跟權貴們點頭哈腰的程度而已。我其實不能做到佛教徒基督徒那樣的慈悲和博愛。


有一年,在矽穀的一家五星級酒店用自助早餐。安靜的餐廳忽然一陣喧嘩,原來是一對中國老夫妻,兩人在大聲說著家常,聽起來,像是他們的兒子在灣區一家中資公司的美國辦公室工作,公司安排老兩口來探親。公共場合大聲說話,這邊的小孩都知道是不禮貌的。可在中國那家餐廳不是人聲鼎沸,老兩口也沒意識到兩邊的不同吧,我也就見怪不怪。當老太站在果汁桶處,接滿她自己的一杯,無視邊上等候的人,大聲招呼她的老伴過來:快過來接,新鮮的,我給霸者呢。我的臉騰地一下紅了,如坐針氈。接完了果汁,老兩口又走到咖啡機邊上,琢磨半天,估計想順便倒杯咖啡但又不會用。我既尷尬他們不合禮貌的行為,又不忍看他們在那兒為難。猶豫要不要過去幫他們倒咖啡。這時剛剛在果汁處被他們擠到一邊的一位先生,主動走上去幫了老倆口,我才如釋重負。讀這位旅遊女的文章,想起幾年前的這件事。比較我和她的心態,我隻是沒有她那種不知從哪裏來的優越感而已,在不寬容,不接納上其實是一樣的。此女在中國出生長大生活,可能文化水平高一點,也很約束自己,行為更接近西方的文明一點,這不是壞事。咱們古話有講,入鄉隨俗,進門問禁,我去每個國家,也都會找那個國家的朋友問好人家的風俗禮儀。咱一鄉下人,有時情景需要在一些有要求的餐廳吃飯,也遵守一下著裝要求,不把麵包伸到湯碗裏,不把手袋放到桌子上之類的。可那也不過是一個形式和尊重。據此就分了高級低級,未免做作。去到利比亞,不穿短裙穿長褲,也隻是隨俗,不代表這個國家,女人不能穿的暴露就是高級了。這位旅遊女的文章讓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原因,是她痛恨她的族人的“低級行為”讓她難堪,她言辭尖刻,恨不得丟她臉的人都不要生存在這世上才好。雖然她認為的有些低級行為,比如死做活做不度假,跟神馬級扯不上關係。當然,網絡是自由的,她要多麽的自視高貴,多麽的言辭尖刻也是她的自由,沒有人是道德上的完人。我想反醒的是,如果我們的民族性裏麵多一些自己人對自己的接納,警覺我們的不足,但是用接納的態度去謀求改善。不妄自尊大(網上這樣極端的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也不少),也不要自我菲薄。可能這個古老龍族的複興之路會更順當一點。


上學期有一次上課,忽然有工作人員探頭跟老師商量,可否請班上會說中文的人出來幫個忙。我坐前排,老師就請我出去幫這個忙。原來有位中國來的六旬老翁,孩子給他剛辦的移民。老先生周末上這兒的免費移民英語課,周間沒事,逛躂到這兒來,每間教室他都推開門探頭看看。結果十幾間課室的學生們都被這位穿不合體西服,運動褲挽起來半截的老先生打攪了一遍。工作人員趕來跟他溝通,發現他隻會說China,見他行為裝扮奇怪,擔心他是否mental health問題的人,於是請我幫忙。等我弄請原委,跟老人家解釋了一遍,老先生連說不好意思。我又問他是否需要寫下他家人的名字電話。我給他家人打電話接他回家。他說他是鄉下人不會寫字,但他認得路回家的。看著老人家背著手慢悠悠離開的背影。我心裏平添一些感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散落在世界各地。因為文化,教育,政治背景的緣故,我們的確有這樣那樣的局限性如果其他種族國家的人尚且能接納我們的不同,同根同源的我們就更應該接納自己的根。如果自己認為需要改善,那就從我做起,把自己做好。但也何妨寬容一點,接納別人的不同。即便這個不同在你看來是不夠高級的,如果它沒有違背公序良俗,就真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很想對這位旅遊女說,檢點自己的人固然是值得尊重的。但是高端不一定要以歧視和分等級來強調。沒有了平和接納,那“高”也隻是端著的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