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虛館

時間深處,我們都是孤獨的旅人。
正文

(2017-06-10 23:41:44) 下一個


讀書摘要:1,2,3


以下皆為摘錄別人的文章,出處不祥


 


認識情緒


這些魔鬼(各種情緒)有時很難處理,然而,最重要的練習是命名和確認這些魔鬼,擴展我們從中得到自由的能力。運用對治方法就好像隻是用繃帶包紮傷口,但卻能打開覺察力和治愈傷口。


當我們能熟練地為經驗命名,會發現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沒有一種心智狀態、感受和情緒是持久的,最多隻能持續十五到三十秒,然後就會被其他狀態取代,喜悅和痛苦的狀態都是如此。通常我們認為一種心情會持續很久,如憤怒的一天或悲傷的一星期,然而當我們更仔細地看清和命名這種狀態,如“憤怒、憤怒”時,會突然發現它不再是憤怒,經過十次或二十次溫柔的命名後,它消失了。它也許會變成另一種相關的狀態,例如怨恨,當我們為它命名,過一會兒又發現它轉為自憐,接著又轉為沮喪,然後又變成思考,沒多久又回到憤怒或輕鬆,甚至大笑。


幾年前,我在加州指導密集禪修,有幾位心理治療師接受過“尖叫療法”的傳統訓練,那是一種釋放和宣泄的做法,以尖叫釋放感受。禪修幾天後,他們說:“這種方法沒有效。”我問:"“為什麽?”他們回答:“禪修會擴大內在的能量和憤怒,我們需要找個地方釋放出來。我們能否每天選一小時在禪堂裏尖叫和釋放?否則一直留在心裏,會產生害處。”


我們建議他們回去為它命名,隻要單純地覺察它,這對他們沒什麽害處。既然他們是來學新東西,我們就要求他們繼續禪修,看看會發生什麽事。他們照著做了,幾天後,他們又來了,說:“真是驚人!”我說:“發生了什麽事?”他們說:“為它命名一段時間後,它改變了。”憤怒、害怕、欲望,這些力量的過程都可以被探究,它們會根據某些情況而生起,出現時會以某種方式影響身心。如果我們不陷入其中,就能把它們當成暴風雨來觀察,一陣子後會看見它們也像暴風雨般消失了。


這些魔鬼(各種情緒)有時很難處理,然而,最重要的練習是命名和確認這些魔鬼,擴展我們從中得到自由的能力。運用對治方法就好像隻是用繃帶包紮傷口,但卻能打開覺察力和治愈傷口。


當我們能熟練地為經驗命名,會發現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沒有一種心智狀態、感受和情緒是持久的,最多隻能持續十五到三十秒,然後就會被其他狀態取代,喜悅和痛苦的狀態都是如此。通常我們認為一種心情會持續很久,如憤怒的一天或悲傷的一星期,然而當我們更仔細地看清和命名這種狀態,如“憤怒、憤怒”時,會突然發現它不再是憤怒,經過十次或二十次溫柔的命名後,它消失了。它也許會變成另一種相關的狀態,例如怨恨,當我們為它命名,過一會兒又發現它轉為自憐,接著又轉為沮喪,然後又變成思考,沒多久又回到憤怒或輕鬆,甚至大笑


 


 修行


在禪宗觀心這一法脈裏,不講層次、不講境界、亦不講達到有別於當下的超常意識狀態,不去參公案,不去參話頭,不去用數息、觀息和隨息改變當下的自然狀態,也不追求打坐禪定的三昧境界。因為以上的修行方法,雖然能讓你達到遍一切處的極高境界(我是一切,一切是我),也還是在意識境界,還有出入,還在意識之中,有微細惑的存在,還沒跳出矛盾的雙方,還在二元對立之中,自己的固有角度還沒有被轉化。


修行要達到的就是隻管當下,活在當下,保持一顆平平常常的清淨心,沒有對立,不被自己的角度所束縛,從自己的固有角度中解放出來,成為一個自由人。


古德直接告訴我們什麽是自性、空性,什麽是清淨心,他們說“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之間’”,又說“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這些都是在說我們現在所說的念與念“之間”、思維與思維“之間”或佛號與佛號“之間”。


就是這個“之間”,因為簡單得無需人們意識冥想、無需任何造作,人們無法相信得來全不費功夫的真理,感到難以置信,所以佛說這是難信之法。不是“得”不到,是你不容易相信。


這個念與念“之間”,從沒有生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沒有次第、沒有高低、沒有對錯、沒有善惡;不是修來的、不是學來的、不是證得的、不是誰教的,“它”是本然存在的。我們隻是回過頭來認識一下,就會發現這個所謂的“之間”,時時清淨湛然地“照亮”著我們。


誰知道這個“之間”就是清淨心,誰就是明心,就有明確的修行方向了。


誰達到這個“之間”的清淨狀態,誰就是見性,就能離開盲修瞎練的行列。


如能真的“契入”這個“之間”,很自然地自己成為這個“之間”的狀態,你會覺得自己無始無終,無頭無尾,你所想到的一切都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遍一切處。好像遍知一切又無一所知,這一切沒有任何的人為,極為自然而然。雖是這種狀態,又不廢世間事,在世間人眼裏你就是“正常人”,不會給人異樣的感覺。你對周圍的人產生一種親和的力量,使人很想和你述說衷腸,不知不覺中,你成為你周圍人的中心,你也不會因此而自高自大,也沒有誰高誰低的認為,在你內心裏一切都是平等的,在你的言談中,隨著他人的高低而高低,過後不留任何痕跡,心量寬廣。會煩惱而無任何煩惱,會生氣而無生氣的理由,能發火而無發火的感覺。


如果你想做這樣的一個人,你就好好地看看這本書,可能對你有好處,如果你想求神通,成佛作祖,修成一代宗師的話,你千萬不要看,它會把你救度眾生的雄心壯誌除掉,它會把神通說得一分錢不值,把成佛作祖說成大欲望


 


呼吸


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可能是世界各地數百種禪修主題中最普遍的一種。穩定地注意生命氣息的流動,是瑜伽、佛教、印度教、蘇菲教派、基督教和猶太教傳統的核心。觀呼吸的禪修能讓心平靜,使身體開放,並開發巨大的專注力。對我們而言,呼吸是任何環境、任何時間都可以運用的。我們學會運用它之後,呼吸就會成為一生覺察力的支柱。


對呼吸的覺察並非一蹴而就。起初我們必須靜靜坐著,讓身體放鬆並保持警覺,單純地練習找到身體內的呼吸。我們在什麽部位真正感覺到它?鼻子裏涼涼的感覺,喉嚨剌刺的感覺,胸部的動作和腹部的起伏?感覺最強的部位就是開始建立注意力的地方。如果呼吸在好幾個部位都很明顯,可以去感覺呼吸在全身的運作。如果呼吸太輕柔而難以覺察,可以把手放在腹部,感覺擴張和收縮的過程。不要嚐試控製呼吸,隻要注意它的自然過程就好,好像守門人注意有什麽經過。它的節奏如何?是淺的,還是長而深的?它變快了還是變慢了?有溫度嗎?呼吸可以成為偉大的老師,.因為它總是在流動、變化。在簡單的呼吸中,我們可以了解收縮和抗拒、開放和放下。我們能從中體會優雅生活的意義,了解能量之流的真理,並改變自己。


 當我們學會放下、進入當下,呼吸會自動發生,讓身體的感官之流流動、開放,開闊和自在就會出現,就像技術純熟的舞者,讓呼吸和身體自由流動、運作,同時也在當下享受開放的感覺。


我們更為熟練時,也會發現專注有自己的時間表。有時我們很容易坐定而進入狀況,有時身心狀況卻混亂或緊張。我們可以學習在各種水域航行:心緊繃時,要學會柔軟和放鬆,打開注意力,心昏沉或軟弱無力時,要練習坐正,更集中注意力。佛陀將這種情形比喻為調整琴弦,走音時要有所察覺,然後輕柔地調整鬆緊,以達到平衡。


在佛教的教導中,“空性”是指看穿或消解渺小、固著的自我概念時,所經驗到的一種根本的開放性和一體感。當我們看見自己的存在是短暫的,我們的身體、心和心智是由不斷變化的生命網絡產生的(而網絡中沒有任何事是分離和獨立的),我們就會經驗到空性。禪修中最深刻的經驗會引導我們深入覺察生命根本的開放和空性,不斷變化和無法擁有的本質,覺察到它是一種永無休止的過程。


禪修是教導我們用智慧、輕鬆和幽默感進入每個當下的練習,是開放和放下的藝術,而不是累積或努力出來的。因此,即使在我們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內在仍然能滋生出非凡的力量與洞見。


禪修中遇到的疼痛大多不是身體的問題,而是情緒、心理及靈性的執著與緊縮,以身體的疼痛表現出來,威爾姆賴克稱之為肌肉的盔甲,是我們在痛苦的情境下,為了避免生活中困難的影響,一再緊繃各部位的結果。即使是健康的人舒服地坐著禪修時,也可能會覺察到身體的疼痛。我們坐著不動時,肩膀、背部、下頜和頸部都可能會疼,以前未發現的肌肉纖維累積的結塊,會在我們敞開時浮現。自覺地結塊的疼痛時,可能也會注意到每個緊張部位所聯結的特定的感受、記憶和景象。


   當我們逐漸能覺察到過去被關閉或忽略的所有部分,身體就會得到療愈。學會處理這種開放是禪修藝術的一部分。我們可以


用開放而尊重的專注力,覺察構成身體經驗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發展對感覺覺察,以了解身體的真正狀況。我們可以注意呼吸、姿勢、支撐背部、胸部、腹部和骨盆的方式,在這些部位敏感地感覺到能量的自由流動,或阻礙能量流動的緊繃和收縮。讓任何升起的事物自由的穿透你。


力量的本質


我們的心智成熟到一定階段,就會更加謙遜而快樂。我們知道自身智慧是來自潛意識。我們清楚“根”在何處,而我們的一切認知,莫不像流水一樣,從潛意識的“根”源源而出。


我們一切求知的努力,旨在於打破意識與上帝的界限。我們還知道,潛意識的“根”不屬於我們自己。換言之,它不是我們自己的潛意識,而是屬於整個人類、全體生物乃至上帝的潛意識。


如果別人問起:我們的知識和力量從何而來?任何同時擁有這兩種無價之寶的人,一定會這樣回答:“這不是我的力量,它來自另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我展示的,隻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我隻是作為一種途徑而存在,真正的力量不屬於我。”


這樣的感受發自內心,而且讓我們充滿喜悅。與上帝(潛意識)溝通,自我意識就會大幅度縮小。我們隻想對上帝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成就您的意願。我想成為您表達思想的工具。我的自我意識並不重要,放棄自我,使我感受到莫大的喜悅。”


與此同時,我們呈現出幸福而平和的狀態,這和戀愛的狀態頗為相似。倘若覺察到與上帝密切的關係,我們的虛空和寂寞,都會一掃而空,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神交”吧?


“神交”帶給我們莫大的幸福,才支撐我們鼓足勇氣,寧可忍耐孤獨、踽踽獨行。


感恩,正在與我一同閱讀的你,願分享的幸福、成長的幸福伴隨著我們前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