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入學報到
上周完成登記注冊和英文測評,按學校的單子去買了文具,一部分是自己用,可以帶回家,一部分是交到學校,在課堂上大家公用的,不能帶回家。
今天報到(不知今天的活動應該怎麽與中國對應,沒有見老師同學,不完全算報到,隻是了解課室,交文具,拿含各種INFORMATION的文件袋)。
交文具時自己分類往盒子裏放,沒有人負責登記。忍不住小人之心了一下,心說這也沒人監督,你交不交其實沒人知道,你買好的壞的也沒人管。真的是自己憑自己的狀況,信念和信用做事了。想起去一些地方停車也是,寫了多少錢,有自助收費,可是沒有欄杆控製,全憑自覺。讓我想起中國人常說的“慎獨”。以前常常有道德上的優越感,覺得自己頗有君子之風。能夠在清處自高潔,於濁處也不同流合汙。看此地,似乎大家都是如此。可能是教化之功,也可能是倉廩實而後知禮儀,也可能是頭頂三尺有神靈--宗教的作用,也可能製度完善,違反的代價太大,扯遠了。
交完文具拿到PACKAGE看了看,跑到LUNCH的桌子谘詢了一下。又發現,原來對貧困家庭的孩子,這兒有免費午餐。也對他們免費發放文具和其他用品。這可真是一個也不能少了------此地教育局也是用這句話作教育宗旨的。據說適齡孩子法律規定必須受教育,私立,公立,在家教育都有完善的機構和體係來運作和保證。
但是,也有朋友(多為咱們華人)抱怨此地小學教育中,知識性的東西太少,老公的同事還因此特意讓他的兩個孩子在中國上完小學再過來,說是為了學好數學。我們在中國為兒子請過加拿大籍的英文家教,
她的理論卻又是:孩子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和思維模式,要在開放的環境下才能很好發展,而最好的發展這種模式的年齡是小學及初中的前段。
咱不是教育專家,不知該聽誰的好了。以孩子的快樂和健康為第一吧。再說培養一個人也是為了讓他適應社會。要在什麽樣的社會生存,受相應的教育可能比較好。如果社會隻能接受馴服的人,太張揚個性的係統裏教育出來的孩子,恐怕以後的路更難走。我的個性可就是曾經被體製打磨得血肉模糊,硬生生低下了頭,才得以生存下來。
但是有一點,我是非常讚同的,那就是咱們古話說的因材施教。這一點目前我還沒機會看到,聽說此地有各種係統對有天份的孩子單獨施教,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也有另外PROGRAM,像新移民兒童都有特別的英語加強課程。
也難怪他們的學校經費年年有缺口,我看硬件軟件的投入都是挺大的。
此地也真的是民富國窮,有的州窮的沒法維修州的公路,就把交通盡量引流到國家公路。還有的州政府破產,裁掉很多公務員。跟我們強幹弱枝的製度大不同。其實如果能夠保證清廉,我倒覺得米國政府需要多收一點錢了。要不然公共設施以後總有個維修的問題
在網上在線寫,容易信馬由韁,還是回到學校
老公帶著兒子一間間課室介紹,此地初中跟我們大學一樣,沒有固定教室,上課跟課目走。不知我家的小人應付得來不,在中國他可是要媽媽收拾書包。臨出門手一伸,外婆幫他套外套的,再一手提他的書包,一手牽著他去上學的。他在美國學校第一課將會是自我管理了。
我想給他們拍照,可兩人都不好好配合,胡亂拍到幾張,將就看吧。
參觀到學校的GYM,我開始少見多怪了。原來他們上完室內體育課是要衝涼換衣服的,GYM邊上就是個大的衝涼房。兒子在家衝涼常常要用半小時。老公特意提醒,如果他因此錯過了校巴,最後就會是他生氣的父親來接他回家了,或者更不幸運的是他暴怒的母親來接了。說到這,我們仨都大笑,我估計是大家都在想像我暴怒的樣子。
學校的足球場及其他的什麽球場看上去也很不錯,特別大。沒完成作業的孩子有專門帶電腦的教室給他們補。
聽說此地給任何人,任何情形以機會,看到這間補作業的教室。。。。。。有感受了。但我更傾向人還是應該被嚴格一點約束。環境太寬鬆,是否會縱容惰性呢?待觀察。
朋友們說,此地學校的特點是,功課簡單,學習靠自覺,你有多好,就有多好的資源和SUPPORT去成就你;反之,你有多差,多不努力,也不會有什麽大的壓力或約束逼你上進。
聽後心裏沉甸甸的,肩上的壓力好重。
我家的少年,多希望他能早點懂事,為他自己的人生去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