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九頭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再看電影《牧馬人》

(2024-11-04 17:56:34) 下一個

再看電影《牧馬人》

《牧馬人》是上個世紀80年代拍的一部電影。在那個年代,電影很少,那麽幾部電影,翻來覆去,大家都應該看過。稍微好一點的電影,可能看了還不止一遍。幾十年過去,這次再看,除了片名,對電影的內容卻毫無印象。

電影一開頭,便是80年代北京的街景。熟悉的十裏長安街,著名的北京飯店,還有那時北京唯一的民航機場,首都機場,一切看上去都那麽熟悉,親切,勾起了對那個年代點點滴滴的回憶。

電影中的演員,男的英俊,女的漂亮,不像是農村人,但朱時茂,叢姍的演技很到位,很有時代感。但電影故事卻有些老套,是那個時代的典型產品。現在很難想像,那麽一個被整治下放到農場的右派,會愛上在農場的牧馬生活,而拒絕到美國去和富有的父親團聚。其實按當年的實際境況,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別說是親生父子這麽密切的關係,就是搭上一點親戚的人都會令人羨慕,人人都在想方設法出國。所以像電影講述的故事,在當年可以說是聞所未聞。但是也能理解,作為所謂傷痕文學的一部分,宣傳還是正麵的。

“生活是美好的”,聽上去很悅耳的一句道白,與當年右派的境況相距甚遠。實際上在所知的右派之類人的生活中,“美好”肯定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口中的“地富反壞右”,不管到哪裏,都是極度受歧視的對象。即便是有好心人,也不敢公開和這類人有過多的直接來往,更多的是唯恐避之不及。那個年代的右派切實的境況,大多數受到的除了侮辱,便是虐待。妻離子散,屢見不鮮。在農村,即便是一般的農民娶妻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屬於管製對象的右派,結婚了的都會離婚,未婚的沒人會嫁。不過當年的確有不少四川姑娘嫁到外省的,在我們老家湖北,那也是很窮的地方,很多年青的農民娶不到媳婦,但不知為何,很多四川姑娘居然會選擇遠嫁到此。或許也有騙婚,人販買賣,但那時的四川應該是更窮,沒辦法才會遠嫁,真不知道當年的天府之國怎麽會窮到如此的程度。

還有一個情節,雖是反映了當時的實際,可有些不盡情理。劃分右派是對知識分子的一場浩劫。這些所謂右派當初是響應號召,給黨和政府提意見,以為真的可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曾想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下子便成了反黨反人民的壞分子,被批鬥,被發配,受盡折磨。右派平反是改革開放後的一件大事,這些人其實都是被冤枉的,應該是政府的錯誤。平反的時候,大多給予了有限的物質補償。按說還應該有誠摯的道歉。電影節中給右邊派的平反,卻像是在給予施舍,不僅沒有道歉,反而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這或許也是當年的實際。

多年後, 演女主角的叢姍嫁給了法國人,和電演中的人物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在電影的最後。主人公的父親即將離開北京回美國。坐在北京首都機場的汽車裏,有一段對話,回到北京一個禮拜,看到的一切就像一場夢,可確實要比夢要好,因為見到了想像中真實的北京。這種心境,我們這些在海外的深有同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