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真想說服人一次:美軍過38線不是誤判

(2013-02-28 07:47:07) 下一個

我真想說服人一次:美軍過38線不是誤判

大家都知道說服人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我從來都不想說服誰,不是因為說服人難,而是因為我不希望別人跟我學,然後變的跟我一樣正確,嘿嘿。

但是,這次可不一樣了,這次我是真想說服人一次,所以,我要仔仔細細的寫這個帖子,清清楚楚的說我的道理,還要想方設法的說的有趣,因此,我要盡我的全力以赴娛樂大家,嘿嘿。

為什麽這次我是真想說服人一次呢?

其實呢,我的理由也很簡單,比如說某種球,你是那種球的球迷,你還是中國隊的粉絲,中國隊跟美國隊剛剛打完了一場比賽,無論結果如何,也無論比分如何,下麵有兩種說法,你看看那一個說法讓你更爽:

,美國隊的球星犯錯誤了,誤判了,也就是說沒正常發揮出來,才有了那場比賽的那樣的結果;

,美國隊的球星沒犯錯誤,沒誤判,也就是說正常發揮出來了,才有了那場比賽的那樣的結果。

顯然,第一個說法是美國隊的粉絲們為美國隊找借口的一種方法。

所以,我以為你會覺得第二個說法讓你更爽,當然了,同時也就讓美國隊的粉絲們更不爽。

對吧?

因此,說美國是誤判其實是幫助美國圓場下台呢,說麥克阿瑟無能也是在給美軍找借口呢,因為美國沒有誤判,麥克阿瑟是美軍曆史上最優秀的幾個將軍之一,他的判斷在美國的角度完全正確,麥克阿瑟和美軍在朝鮮也正常發揮了,但是,還是失敗了。

我也有一個夢!

這才是我這次真想說服人一次的真正原因,我夢想全世界都知道,我也有個夢,我夢想至少全世界的中國人都知道:美國沒有誤判,麥克阿瑟是美軍曆史上最優秀的幾個將軍之一,他的判斷在美國的角度也完全正確,麥克阿瑟和美軍在朝鮮也正常發揮了,但是,還是失敗了。

當然了,打仗雖然也是一種比賽,但是,我就不說了,言歸正傳還是說“抗美援朝”美軍過38線不是誤判。

“抗美援朝”當年的具體情況我就不討論了,反正我也已經在我的《麥克阿瑟越過三八線不是誤判》裏提到了一些,而且我以為那些也就是足夠了,至少美軍過38線這一點不必提蘇聯。

如果,在美軍過38線這一點非要提蘇聯不可的話,那也是美國知道美軍過38線這一點不會導致蘇聯參戰。關於美軍過38線這一點提蘇聯到此為止!結束!完!

言歸正傳,這次我真想說服人一次,那就是說美軍過38線不是誤判

“誤判”就是錯誤的判斷的意思,也可以說是判斷錯誤。

大家看看,我夠仔仔細細的吧?

有人也許會說了,後來的結果證明美國“誤判”了!

唉,看來這個“判”字把人們給搞暈了,有人會聯想到法官的“判決”。

法官決定的“判”是關於過去的事情,“判”的是已經發生的事情,那叫“裁判”或“判決”,因此,法官“判”的正確與否是有證明的,人是否證明得了,是否找得到證據是另外一回事,客觀現實是法官“判”的那一瞬間,對錯就已經有了,隻是人們知道不知道的問題。

因此,看一個判斷是不是“誤判”必須看有沒有“正判”的可能性。

如果,無論誰在做某個判斷的時候沒有“正判”的可能性,那麽這個人的判斷就談不上“誤判”不“誤判”,那麽,也就是說這個人的判斷不是一個錯誤,或者說不是這個人的錯兒。

我這樣抽象的說也許大家理解起來有困難,我還是給大家舉個具體一點的例子吧,其實呢,我要舉的這個例子不僅不具體,還是個根本就不存在的例子,因為找沒有“正判”的可能性的例子也不容易,對吧?

我要舉的這個例子就是人們常說的“除非豬會飛”!

誰都知道豬不會飛!

因此,大家都知道豬沒有飛的可能性,對吧?

為什麽豬不飛呢?

因為豬本來就沒有飛的基因,也就是說豬本來就沒有飛的DNA!

所以,豬沒有飛的可能性!

我說到這裏也許大家會沒耐心了,不耐煩了,大家可能會說豬會不會飛跟美軍過38線是不是誤判有關係嗎?

我向大家保證說豬會不會飛跟美軍過38線是不是誤判有關係!

請大家耐心一點!

由於豬沒有飛的可能性,所以,豬不飛不是豬的錯兒!

豬不飛是因為豬本來就沒有飛的DNA,因此,豬沒有飛的DNA也就不是豬的錯!

大家都知道,根據基本的生物科學的知識,生物沒有選擇自己的DNA的自由,比如說某個豬,這個豬自己的DNA也是豬的豬媽和豬爸給的。

所以,我再說一遍:豬沒有飛的DNA不是豬的錯兒!

其實呢,人也是一樣,有些人是永遠也理解不了一些事情滴,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理解這些事情的DNA,原因是他們的父母親沒能給他們。

請大家跟著我一起高呼口號:豬不飛不是豬的錯兒!

現在,我就跟大家說說豬會不會飛跟美軍過38線是不是誤判的關係!

具體到美軍過38線是不是誤判的問題,那就要看看“美國人”在決定美軍過38線的時候有沒有“正判”的可能性。

我這裏引的“美國人”包括所有跟決定美軍過38線有關的美國人,當然包括麥克阿瑟,也可以包括美國總統,當時好象是杜魯門,甚至可以包括美國政府,反正是跟決定美軍過38線有關的美國人就是了。

如果,“美國人”在決定美軍過38線的時候沒有“正判”的可能性的話,那麽,“美國人”在決定美軍過38線的時候的判斷就談不上“誤判”不“誤判”,對吧?

因為,“美國人”在決定美軍過38線的時候沒有“正判”的可能性嘛,這裏就跟豬沒有“飛”的可能性一樣。

請大家注意,喜歡鑽牛角尖的網友們,我這裏的“飛”指的是豬靠自己的肌肉的力量飛!

豬沒有“飛”,豬不會“飛”。

請大家跟著我一起高呼口號:豬不會飛不是豬的錯兒!!

美軍決定過38線的“判”則是關於未來的事情,不可以用未來的結果證明判斷是否是“誤判”,因為不可以用預見未來作標準。

你如果這樣說的話那你就把麥克阿瑟當神了,不可以用未來的結果證明判斷是否是“誤判”,因為那就是用未來作標準了,而且如果用未來作標準的話,那就徹底沒有“誤判”了,因為不可以要求任何人預見未來,所以,預見未來預見錯了不是錯誤,因為人沒有預見未來的能力,除非你把美國人當作是你家的神。

人沒有預言未來的能力,就跟豬沒有飛的能力一樣,豬不會飛不是豬的錯,人不會預言未來也不是人的錯兒!

所以嘛,“美國人”在決定美軍過38線也不是“美國人”的錯兒!

大家幫我看看怎麽樣,還算是有趣和娛樂吧?

那麽,問題的關鍵就是,“美國人”在決定美軍過38線的時候到底有沒有“正判”的可能性。

我請大家想一想,“美國人”在決定美軍過38線的時候有“正判”的可能性嗎?

我個人以為沒有任何可能性!

我的道理也很簡單,作為一個正常的美國軍人,或者說作為一個正常的美國人跟決定美軍過38線有關的美國人,那是二戰結束5年左右,美國登上世界老大的寶座5年左右,1950年左右,“美國人”決定美軍過38線有“正判”的可能性嗎?

現在,先看看美國這一邊,我請大家換位思考一下:

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以解放軍的裝備和戰績,我們中國人都對解放軍打美軍有一定的信心,因為有很多中國人認為美軍過38線是誤判,對吧?

那麽,從美國人的角度,以美軍的裝備和戰績,人家美國人對美軍打解放軍有十足的信心,甚至百倍的信心,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嗎?

關於那些跟決定美軍過38線有關的美國人,我也隻能說這些了,因為我不可能了解他們。

現在,再看看中國這一邊,從公開的資料來看,當時中共的領袖們和解放軍的元帥和大將們也隻有毛主席和彭德懷沒有誤判,其實彭德懷自己一個人獨立判斷也未必不誤判,因為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說“抗美援朝”的話,那就是“如果打敗了就當晚解放幾年”。

所以,完全可以說,當時的全世界,跟美軍過38線有關的人們中間,美國的和中國的統統都加起來,也就是隻有毛主席一個人沒有誤判。

有人會說了,“美國人”對毛主席的“戰略、意誌”的誤判了、對“解放軍的戰鬥力”誤判了。

這簡直就是對“美國人”的盲目崇拜嘛,我馬上就來說說為什麽。

可是,我請大家想一想,當時全世界的人,有幾個人有正確判斷毛主席的“戰略、意誌”的水平和能力呢?

請注意,如果你能夠正確判斷一個人,說明你比那個人的水平高,如果隻是在一件事上你能夠正確判斷一個人,那也至少說明在這一件事上你比那個人的水平高。

對吧?

麥克阿瑟有那個水平和能力嗎?

跟美軍過38線有關的美國人中間,有人有正確判斷毛主席的“戰略、意誌”的那個水平和能力嗎?

我以為麥克阿瑟等等沒有不誤判的可能性,其實是要求他們正確判斷毛主席的“戰略、意誌”就等於說他們有正確判斷毛主席的“戰略、意誌”的那個水平和能力了,因此,如果麥克阿瑟等等不誤判的話,那他們就能正確判斷了毛主席的“戰略、意誌”了!

他們有這個可能性嗎?

答案隻能是沒有!

至於說“美國人”對“解放軍的戰鬥力”誤判了嘛,具體的隻是說“抗美援朝”,因為當時支持毛主席“抗美援朝”的人不多,甚至是絕無僅有,解放軍自己的元帥們和大將們又有幾個沒有誤判呢?

所以,要“美國人”對“解放軍的戰鬥力”不誤判同樣是不可能滴

因為,麥克阿瑟等等不可能有毛主席的水平,所以,不可以按照毛主席的標準要求他們,因為這太不切實際了。

因此,美軍沒有任何不過三八線的可能性!

還有人以為“知己知彼”是正常情況下的“常理”。

其實不然,因為“知己知彼”是理想,還記得《孫子兵法》裏“知己知彼”的後麵那四個漢字是什麽嗎?

是“百戰不殆”!

如果“知己知彼”是正常情況下的“常理”的話,那大家就都“百戰不殆”了,那樣一來就沒有戰爭了,除非是大人打小孩的戰爭,比如說美軍打伊拉克。

記得林彪說粟裕淨打“神仙仗”,因為他認為粟裕有5、6分的把握就敢打,而他自己要到6、7分才打,他還指出到了8、9分的把握就無仗可打了。

有人以為“朝鮮戰爭麥克阿瑟的失敗是因為他是政客不是軍人”,我猜那至少也是說他不是美國最優秀的軍人,說什麽“同樣這些軍隊,李奇微就能頂住誌願軍”。

問題要看李奇微是在什麽地方就能頂住誌願軍的,38線以南,因為,38線以南的地形對美軍的裝備有利。

有人還說:“中國出兵的可能連杜魯門都關注過了,作為軍人就再怎麽輕視對手,也不能什麽準備都不做來顯示自己對對手的蔑視吧?

從後來第5次戰役,李奇微頂住了誌願軍的攻勢看,美軍在50年其實是有能力在北朝鮮頂住誌願軍的第一,第二,第三進攻戰役的。這三次戰役美軍的慘敗完全都是因為麥克阿瑟無能。”

我以為當時中國缺的不隻是武器,還缺時間,甚至都可以說中國也什麽準備都不做來顯示自己對對手的蔑視,比如說去朝鮮打仗穿夏裝,結果不僅凍傷凍死戰士,比等於白白去一趟都更差,畢竟凍傷凍死戰士肯定至少影響活著的戰士的士氣,就更不用說凍死了很多戰士還白白讓本來是該死的美軍跑了。

總結經驗教訓是人最起碼的智力,如果連會總結經驗教訓都要誇李奇微的話,那就趁早說李奇微應該不會總結經驗教訓算了。

常凱申圍剿還成功了一次讓紅軍長征了呢!

其實呢,打仗也跟打球差不多,敗軍之將或敗隊的教練往往會被新人替換,即便是被替換的人用跟新人一模一樣的戰略戰術也是不會有新人用同樣的戰略戰術的效果的,因為士兵和球員都不是機器,他們是人,失敗使他們對敗軍之將或敗隊的教練缺乏信心,同樣這些軍隊,同樣這些球員,新人替換會給他們提供希望,而希望是敗軍之將或敗隊的教練所沒有的。

順便提幾句國共內戰,美軍其實直接參與了中國的“解放戰爭”,也可以說是美軍試探著參與了,隻不過被解放軍立即消滅,好象是一個營還是一個連,總之是小規模,美國在國共內戰裏投資不小,資本家是不會眼看著自己的投資打了水漂而不試圖挽救幾下的。

而且,後來美國人還問“誰丟了中國?”追究責任,那就是因為美國人本來已經被認為中國是他們的“囊中之物”了,所以才談得上“丟”字。

River88說的好,我就用他的話結束這個帖子。

他說:“李奇微的戰術在戰爭初期是不可能奏效的。

僅僅將部隊後撤22-25公裏無濟於事。如果(也來一次“如果”)麥克阿瑟在戰爭初期采用李奇微的戰術,美軍在1953年簽署停戰協議很久之前,就已經被消滅了。通過貶低麥克阿瑟來拚命抬高李奇微,這邏輯站的住腳嗎?

李奇微的運氣比麥克阿瑟稍好,絲毫不標明李奇微比麥克阿瑟更有“能”

至多是更狡猾。你的“如果”毫無意義,既沒有曆史意義,也沒有現實意義。唯一的作用就是表明你對麥克阿瑟沒能阻擋誌願軍的進攻而損失慘重的遺憾。繼續遺憾吧,曆史是不會因為你的“如果”而有絲毫的改變。

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偉大和英勇是永垂不朽的!

我加一句:

毛主席萬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