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名言還是偽言?

(2017-04-19 19:59:09) 下一個
"Everything we hear is an opinion, not a fact. Everything we see is a perspective, not the truth." 

這句在西方世界廣泛流傳的哲言翻成中文就是:
 
      我們所聽到的不過隻是一個觀點,而非事實
      我們所看到的不過隻是一個視角,而非真相。
 
絕大多數西方人和中國人都認為這句名言出自Marcus Aurelius 的名著Meditations(《沉思錄》馬可·奧理略)。對此我也曾篤信不疑,因為我覺得隻有象馬可·奧理略這樣的羅馬皇帝才可在兩千年前說出如此極富哲理的話。你如用這句話的英文或中文在網上搜索,幾乎眾口一詞都說這是出自這位羅馬皇帝的這本書。

《沉思錄》被很多學者認為是理解古希臘和羅馬時代斯多葛派哲學的重要著作。雖然不能和柏拉圖的《柏拉圖的對話錄》及亞裏士多德的 《尼各馬可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比肩,但仍被很多評論家認為是最偉大的哲學著作之一。這位羅馬皇帝極度鄙視散文和詩歌但卻用希臘文寫下了《沉思錄》這本哲學名著。

這是我很想讀的一本書,最近終於有時間可以安下心來好好讀了。對於一個母語不是英語的理科男去讀一本哲學名著顯然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可當我好不容易把這本書讀完時我並沒有感到如釋重負,相反我卻非常錯愕!從頭至尾我沒有看到這句話的出處!我所閱讀的版本是由Gregory Hays翻譯成英文的。我又用關鍵字opinion 和perspective 搜索了好幾遍仍無法從書中找到這句話。我也查了中文版的《沉思錄》,搜索了這句話的中文也沒有查到。
 
難道這句名言是一句偽言!?
 
我知道中國的文人墨客喜歡借屍還魂,假托名人名著發表自己的作品以期可以傳世。比如備受中國文人喜愛的清人沈複的《浮生六記》,因其中的卷五(《中山記曆》)和卷六(《養生記道》)失傳,不少文人借沈複之名補遺。
 
難道西方人也有此僻好?我不得而知。我不懂希臘文所以無法原汁原味地去理解這位偉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也無法去讀這本希臘文原著以證實此話是否真的出自這位羅馬皇帝之口!
 
這句話要比中國成語兼聽則明 偏信則暗來得清晰準確。我一直奉其為圭臬,作為座右銘。在這人人都可以成為作家的網絡時代,且不說有些人出於各種不可告人的目的編造各種虛假消息散播謊言或文過飾非,即使是一些態度嚴謹的人又有幾人是真的有能力並且願意花時間去把一件事原本地、公正地、客觀地和全方位地說清楚呢?大到總統辯論、川譜總統的推特、國務院新聞發布會、各大媒體評論,小到各種大眾媒體的網文和街頭巷尾的議論有多少是事實而不是觀點,有多少是客觀的全麵真相而不是片麵的一孔之見?這讓我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雖然這一群盲人很認真地摸著象,極力地描述象是什麽樣子,可結果沒有一個能把象說對和說清楚(“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取自《涅槃經》)。在現實生活中又何嚐不是如此?

在驚訝之餘,我把我的這一發現告訴還在上高中的女兒。女兒雖然偏愛理科但時常願意和我討論一些曆史,文學作品或是哲學問題。能和還在叛逆期的自己的孩子討論哲學問題無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女兒聽完後淡淡地說:這句話不是馬可·奧理略說的並不減少它的哲理性,仍然非常有用(翻成中文大致如此)。
 
是的,女兒也許是對的。在這流言與蜚語齊飛,真理與謊言共存的網絡時代多甄別一下什麽隻是觀點而非是事實,什麽是不同的視角而不是真相的全部無疑會讓你遇事冷靜和從容大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