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傲慢與偏見”:不要隻“媚白”,而恨黑、拉、穆。

(2016-12-19 11:44:00) 下一個

傲慢和偏見

前幾天我和一位黑人同事談論時局,坦誠地聊起“黑白糾結”變成美國選舉中重要的“潛議題”。我告訴他我暸解美國黑人的曆史包袱,也同情他們至今仍必須麵對的種種歧視。但作為一個群體,他們應該拋下過往,別再以受害者自居,這隻會有反效果。他說,他理解也同意我的觀點,他也知道這是大多美國民眾的看法。但最後他客氣的問了我一句:

"On this issue, what have you done to be a part of the solution?"

(在這個議題上,你又做了些什麽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他的問題讓我啞口無言。    

 “傲慢與偏見”是19世紀英國小說家Jane Austen的代表作,今天我想借用這個書名,來表達我對美國種族問題的一些看法。在美國這個大熔爐,如何平衡各族裔間的“傲慢和偏見”,是個艱難的課題。

我80年代來美國念初中,是一名小留學生。當時美國還是以歐洲裔白人為主導,少數族裔、包括亞裔,必須低聲下氣過日子。一開始,我暫住在紐約長島的姑媽家。旅美多年的姑媽告誡我:這是“屬於”白人的國家,如果我要融入社會,就必須尊重並敬仰他們的成就與貢獻。

當年我姑媽的鄰居是一對善良的白人夫婦,對姑媽非常照顧。丈夫是紐約市救火隊隊長,太太是AT&T的行銷經理。但是,每次聚會,丈夫都會不停的大罵黑人,罵他們窮,罵納稅人為什麼要養這些光吃飯不做事的廢物。又說中國人不同,非常的勤奮,是“模範良民”。

每次他都當著我的麵罵,越罵越兇,最後N-word都大說出口,好像我理所當然地應該認同他的觀點。之後他一來串門子,我就躲到房裡避而不見。

那是1980年代。事實上,一直到今天,白人社區對黑人社區的看法還是沒有多大的改變,隻不過罵得沒那麼公開罷了。

 

 不過“傲慢與偏見”並不是白人才擁有的特質,每個族裔都有。

我高中是在加州念的。當時學校 80%的白人同學把包括我在內的 20%亞裔學生當皮球踢,挑釁、辱罵是家常便飯。後來聽我一個在紐約念高中的朋友說,他當時的學校裡有80%是黑人和波多黎哥人,亞裔同樣被欺負得不見天日。今天在美國,尤其是加州以及我所在的大華府地區亞裔中小學生所占比例越來越高,他們和他們的家長,大概無法想象我們這些少數族裔中學生當年的境遇。

記得美國的白人作家賽珍珠,也提到過她在中國長大被中國小孩歧視的經歷。人似乎有多數霸淩少數的傾向,不知在生物學上如何解釋?

我工作的華盛頓特區黑人居民高達 60%,公校係統是全美倒數的幾名。

 2007年,年僅37歲的韓裔第二代移民Michelle Rhee,被當時的華盛頓特區市長聘為公立學校總監。她一上任就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挑戰教師工會和教師終身製,並以學生考試成績為標準來賞罰教師。而在華盛頓特區,教師一職可以說是黑人壟斷的肥差,要改革教師工會就等於與整個黑人社區為敵。

網上開始出現一係列針對Michelle Rhee族裔背景的負麵言論,言辭激烈,罵她是白人走狗,說她用白人教育體製來奴役黑人學生。一片怨聲載道中,有人還把此事炒作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

當時網上黑、白分明。白人普遍歡迎她的教育改革方針;黑人則把她祖宗八代罵得體無完膚。當Michelle Rhee卸任時,黑人社區一片歡呼,好比當年解放黑奴。

由此可見,黑人的“傲慢與偏見”也是根深蒂固,決不比白人更高尚或更具有包容心。

但是,很多華人新移民由於經濟條件良好,對美國曆史又不太關註,往往在黑白種族問題上跟白人社區站在同一戰線,抱怨黑人犯罪率高、貧窮、濫用美國福利等等,這實在是一個值得關註的話題。

我們知道美國在1960年代推動了平權法案。法案規定在公共教育及政府職位上,給少數民族一定的配額,以矯正長久以來少數族群在就業和教育上受到的不公平對待。近年來,這一法案受到越來越多的白人及亞裔的反彈,認為留給少數族裔的名額搶了自己小孩入名校的機會,這是一種逆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違反美國公平競爭精神。

實際上,平權法為黑人或拉美裔設下的保障名額極為有限。就算大學不實行平權法,也會執行類似方案來均衡各種族和各經濟階層間的平衡,決不可能完全按照SAT考試成績招生。

從另一方麵來說,幾百年來受到奴隸製的影響,黑人社區在經濟和學習環境等種種客觀因素都不如你、我。在這種背景之下,留少數名額激勵有潛力有決心的黑人和拉丁裔青少年進入高等學府,對社會整體運作有益無弊。

 美國黑人身背沉重的包袱。

先不提奴隸史。光在五十年前,美國黑人還不允許在公共場合與白人一同進餐、上廁所,更別說投票權了。他們心裡的糾結你能理解嗎?美國對他們來說,就是充滿痛苦回憶的枷鎖。這種傷痛新移民無法體會,因為我們的祖先都不是被當做牲口買賣的奴隸。

新移民像是一張白紙,怎麼畫都可以,美國黑人像是被塗得亂七八糟的一張破紙。

所有抨擊民權法的新移民都必須清楚知道,要是沒有六十年代黑人主導的民權運動和之後通過的民權法,今天的我們全都是二等公民。“歐白”不會沒理由地權力下放,那是千千萬萬你鄙視的黑人用血淚爭取來的權益。

因此,你才可以和“優雅”的白人在高尚餐廳裏燭光晚餐,你的子女才能夠跟“高尚”的白人上同一間學校,你才有權利去投票。

當年美國民權運動引發全球各國反思,以致今天許多國家都有彌補歷史上受到迫害族群的政策。你我都是民權法下的受惠者,不能因為自我利益而全盤否定,這是歷史重要的一頁。

如果大家都是美國人,至少應該嚐試不分你我,同舟共濟。

要是各族裔隻為自我利益斤斤計較,劃分界線自掃門前雪,美國族群對立的鴻溝隻會越來越深。最後白對黑,黑對黃,黃對棕,棕對穆,一發不可收拾。而少數族裔自我殘殺的後果,就是自我毀滅。

當今歐美種族主義意識高漲,這次美國大選結果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解讀為反多元化白人社區的反擊。大選前看到電視上川普造勢活動清一色白人激動的歡呼聲,不能不讓人心存憂慮。

不要以為亞裔是白人口中的“模範良民”就能從種族歧視中免疫。對許多白人來說,哪怕你出類拔萃象哈佛畢業的NBA球員林書豪,你一樣是個slant eyed china man(斜眼中國人)。不要隻“媚白”,而恨黑、拉、穆。

說到最後回到我同事的問題,我做出了什麼貢獻?答案是:沒有。

想到這裏我頗為汗顏,再也寫下去,還是用美國作家Eldridge Cleaver的名言作為此文的結尾吧——

“If you are not a part of the solution, you are a part of the problem。”

 ( 如果你沒有在幫助解決問題,你就是問題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蓮盆籽 回複 悄悄話 和博主一樣,我也是八十年代來投親的小留學生。不同的是,您的中文文章寫得很流暢,而我現在中文說得都不流利,更別說寫了。這次大選後壯著膽出來發帖開博,正是因為您最後引用的這個句子。
看到您的第一篇紙兒子文章,就把您的博客加入書簽了。今天在New York Times 上看到Disney Bambi的畫家故事,才知道他是華人,還是紙兒子。
新移民們很多不知道這段曆史,也不了解我們現在亨受的平權法案是怎麽來的。博主文筆極好,希望看到您繼續寫下去。
世事滄桑 回複 悄悄話 精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