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49)
2020 (63)
2021 (57)
2022 (61)
2023 (50)
用了三天時間讀(聽)完陳衝的自傳 -《貓魚》。《貓魚》是陳衝的第一部非虛構長篇,全書總計33萬字,時間跨度長達百餘年,內容涵蓋陳衝一家四代人的故事。她以細膩獨到的筆調,從上海童年的老房子寫到舊金山的家;從少女時代《小花》劇組寫到《末代皇帝》《太陽照常升起》的銀幕背後。
我一邊閱讀,一邊感到震驚,佩服她成名後還有如此坦蕩的勇氣。生命中的痛苦與煎熬、不堪與絕望、愛與失去,從不因為你是名人而繞路避過。
陳衝的出國前在中國已經很出名,但那個年代出名沒有什麽名和利的幫助,她還是決定出國,她的簽證需要上報到文化部審批才能批準,排隊排簽證時她認識了W,比她大八歲,之前她在演藝訓練班時有個書信往來的準男友,算是少女懷春的心事吧,她比W先拿到簽證出了國,二人鴻雁傳書,後來W也去到美國了,但在中部的學校,兩人見麵後濃情蜜意,做了愛,陳衝是第一次,W是老手了,後來還是得分開去各自的學校,陳衝利用在中餐館收銀寫單打工賺的錢買機票去看他,非常偶然的,發現這個男的腳踏兩隻船。陳衝問他我們什麽時候結婚,他說你現在快樂嗎?我們這樣不是挺好嗎?陳衝非常憤怒,第一次愛情完結,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和所有人一樣,覺得此生不會再愛了。
回到學校後,在留學生聚會上大家都喝高了,晚上大家都沒有回去。其他人都是兩人一間房,隻有陳衝被安排一人一間房,她睡醒發現X趴在她身上。X表示他愛她想和她開始戀情,陳衝說不可能的,我不會再愛任何人也不會接受任何人的愛了,你隨便,男的很痛苦,這時W來找陳衝談一個演出的事,X找人把W痛揍了一頓,鼻梁都打斷了。
陳衝是這樣回憶自己的第一次婚姻的:“我翻開自己的地址本,看到N的名字,那時我總共隻見過他三四次,但本能覺得他會跟我去做這件瘋狂的事。八十年代上旬,美國移民政策收緊,中國餐館裏經常有非法打工的華人或墨西哥人被逮捕,雇用他們的老板被罰款。電影公司也開始要求演員和其他人員證明自己的身份。我在電話裏說,我需要綠卡,你能跟我去拉斯維加斯辦一個結婚手續嗎?他說,好,你想什麽時候去?我說如果可能的話就今天吧。他說,那我們下午動身。
車開過一段沙漠後,進入了一座燈火通明的不夜城,五顏六色的霓虹燈,滿街穿著性感的男女,令我眼花繚亂,原來這就是人們說的“罪之城”。它有一句聞名世界的廣告語,“發生在拉斯維加斯的事,就讓它們留在拉斯維加斯。我想,多恰當啊,罪之城,我也是來犯罪的,假結婚是聯邦欺詐罪,抓到了會波罰款、驅逐出境或坐牢。N說,我們要不要試試做真的夫妻?也許N身上的某種悲劇元索跟我同病相憐,也許我下意識渴望有一個自己的家,也許我覺得自己已被損壞,不值得有更好的婚姻......我說那就試試,也名正言順。我沒有聽從廣告詞的警示,把發生在拉斯維加斯的事,帶回了洛杉磯。”
荒誕的開始預示著痛苦的結局。陳衝與N磕磕碰碰,最終在拍攝《末代皇帝》期間夫妻衝突總爆發。 書中這樣描述:“一天夜裏,好像是不知誰送給我的一捧鮮花激怒了N,他把手上的一杯白酒往我臉上狠狠一甩,酒杯砸到我的右上額,跟我的皮肉一起破碎,鮮血流到臉上、衣服上、地毯上。他驚呆了,完全沒料到自己會傷到我。我的第一反應是不能告訴任何人,羞辱的疼痛遠遠超過傷口的疼痛。” 就像破碎一地的酒杯,這次婚姻也徹底破碎了。
除了自己的故事外,在自傳裏陳衝也講了父母、祖輩的故事。身為知名社會學家的外婆史伊凡在抗戰期間孤身一人帶女兒從上海回重慶,能夠穿越重重關口是因為“她要陪他們(那些有權勢的人)睡覺”;身為中國藥理學創始人的外公張昌紹文革初期“畏罪自殺”;身為複旦大學藥理學教授的母親張安中46歲考取文革後第一批公派留美資格,想繼承父親遺誌在學術上獲得突破,最終她卻在一個非常看重的實驗中,即使押上所有心血,仍失敗收場,患上嚴重抑鬱症。
Yangtsz 發表評論於 2025-10-01 10:08:16
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易。中國人習慣掩飾不那麽光鮮的事。陳衝敢於正視慘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