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49)
2020 (63)
2021 (57)
2022 (61)
2023 (50)
今天還有多少人知道,抗戰時期,曾有過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石牌要塞保衛戰?石牌位於如今的葛洲壩和三峽大壩之間,正在長江一個130度拐彎處,火力可以完全封鎖江麵,因此當年的日軍如要溯江而上,威逼重慶,必要先取石牌。
1943年5月,集結於湘鄂邊境的日寇,在攻陷宜昌後,采取大兵團迂回石牌背後,企圖攻而取之的戰術,渡過清河,逼近石牌要塞。這個不足百戶人家的地方,一時間就成了決定國運時局的緊要關口。
蔣介石對石牌要塞安危極為關注,他不止一次電喻駐守湘鄂六戰區國軍,強調確保石牌要塞。5月22日,他再次電令:“石牌要塞應指定一師死守。”第18軍第11師,受命擔此重任。
一場惡戰在即。率部守衛該要塞的第11師師長胡璉,依臨戰慣例,令全師上下集體留下遺書,自己也匆匆給父親、妻子等至愛親朋一連寫了5封書信,悲壯地與他們一一訣別。然後,舉師從容蹈入死地。
後來的戰事異常慘烈,好在最後以勝利告終,胡璉等人得以幸存。
後世評價這場被西方軍事家譽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石牌保衛戰,是抗日戰爭重大的軍事轉折點,也是中國軍隊對日本軍隊以弱勝強,並最終以較小代價取得較大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
而在胡璉於戰前寫給至親好友的5封信中,尤以他致父親和妻子的兩封訣別書最為有名。於今細讀,我們仍會為其中所流露的勇士臨戰保家衛國,仍不忘慰父囑妻,安頓家小的大丈夫真性情,感動到熱血賁張,熱淚盈睫。
石牌要塞保衛戰打響之前,胡璉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父親大人:兒今奉令擔任石牌要塞防守,孤軍奮鬥,前途莫測,然成功成仁之外,當無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較多,有子能死國,大人情亦足慰。惟兒於役國事已十幾年,菽水之歡,久虧此職,今茲殊戚戚也。懇大人依時加衣強飯,即所以超拔頑兒靈魂也……”
借助信文,我們不難看出,彼時麵對即將到來的一場鏖戰,其實胡璉心裏也並沒底。他清楚地知道,此一役打下來,無非成功成仁兩個結局,沒有第三條路可走。但即便明知戰死的可能性更大,他仍這樣安慰著等待喪子凶耗的父親:有兒子能為國而死,父親你應該感到至大的欣慰。這何等血性的一句話,卻被他寫得靜水深流,悲抑克製。接下來,作為預想中,即將與凶殘的日軍同歸於盡的人子,他在信末懇求父親按時吃飯,天冷加衣,等於是殷殷叮囑父親,要注意自己的溫飽,隻要父親一切安好,就當是在超度兒子未能盡孝卻已遠逝的靈魂了。
在另一封專門給妻子的信裏,他寫道“我今奉命擔任石牌要塞守備,原屬本分,故我毫無牽掛。僅親老家貧,妻少子幼,鄉關萬裏,孤寡無依,稍感戚戚,然亦無可奈何,隻好付之命運。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戰爭勝利後,留贛抑回陝自擇之。家中能節儉,當可溫飽,窮而樂古有明訓,你當能體念及之。十餘年戎馬生涯,負你之處良多,今當訣別,感念至深。茲留金表一隻,自來水筆一支,日記本一冊,聊作紀念……”
盡管胡璉當時已是師長,但講求秉公為國的他,不僅家境貧寒,且身無長物,能夠留給妻兒的遺物,隻有一塊手表、一支鋼筆和一本日記,可謂清苦至極。而胡璉托付給妻子的後事隻有一件,就是讓兒子長大後當兵,去和日本人打子孫冤家,為父報仇。
事實上,在石碑要塞一役戰前,胡璉根本沒有想到自己還會活著回來,但為安慰年邁的父親,他多少還在寫給父親的信中,留了些許勝利的希望;而在寫給妻子的信裏,他則直接開始安排後事,這已經分明是一封死前遺書了。
石牌保衛戰,日軍死傷7000多人。至6月15日,以石牌為軸心的鄂西會戰勝利結束,整個戰役殲敵25000多人,繳械無數。上萬名中國軍人英勇犧牲,主要是胡璉的部隊減員慘重。
石牌保衛戰扭轉了中國抗日戰場的局勢,也成為二戰時期亞洲抗日戰場的重要轉折點。中國軍人功不可沒。
石牌保衛戰結束後,胡璉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並升任第18軍副軍長。這一年,他36歲。
機靈鬼百度把這次開創曆史的中華民國全國選舉貶低成“鬧劇”,可就是不見百度頭上的統治者“打下江山”後進行過哪一場全國選舉。兩個政黨/政權對國家權力的根本態度決定了台海兩岸人民的集體政治命運。“自由是多少的問題”曆經進化成為“自由民主是真的有”;“自由是有無的問題”顛簸退化後變成“全過程都有沒有的問題”。“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那就隻是“奴”。
站在“三民主義、主權在民”的立場上,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輸了選舉,卻贏了曆史。實踐了建黨伊始的政治諾言:“驅除韃虜,恢複中華”。曆經“軍政、訓政、聽政”,最終“還政於民”。
自此,過去加在中華民國頭上的“黨國”汙名可以被徹底地扔掉了。對比一下,就隻能哈哈了。
民族的未來,既取決於民族裏的大眾,更取決於民族的統治者。在當代的技術條件下,是控製所有資源的後者控製著民族的未來。除非被統治者們大規模地覺醒改變,否則要實現國家政治現代文明化,極難。
隻要台島依然獨立,過氣的小辣椒這種傻瓜蛋就能大搖大擺地得到“副國級”待遇,坐在城門樓子上檢閱八旗兵丁。海外五毛隻能眼紅,就是把全身器官都割下來獻習大大的150年長壽偉業,也換不到台灣人的待遇。
早說過了,隻有不在黨的統治下,華人才有“人”的尊嚴。在黨那裏,隻有主子,奴才和奴隸,沒有人。
中華文明在華夏大地被偉大領袖毛主席成功殲滅後, 卻在“那個小島苟延殘喘至今”,但將永存光大,且當今世界最尖端科技盡被在“那個小島”上的中華文明之傳人掌握引領:
台積電, NVIDIA, AMD, INTEL, ...
石牌要塞保衛戰,如文中所言。 古寧頭戰役, 使得中華文明在台灣島得以存續和發展。
胡璉至少兩次挽救中華文明, 真正的中流砥柱! The pillar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modern time.
謝謝推廣,讓人們記住那些英雄。
感人直至, 謝謝分享。
宣傳洗腦之後,無恥無底線被偽飾成“得民心”。“民”都不敢有自己的思想言論了,可不就變成它們“得民心”了麽?可憐的中國人。
第十七條 升掛國旗,應當將國旗置於顯著的位置。
列隊舉持國旗和其他旗幟行進時,國旗應當在其他旗幟之前。
國旗與其他旗幟同時升掛時,應當將國旗置於中心、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
在外事活動中同時升掛兩個以上國家的國旗時,應當按照外交部的規定或者國際慣例升掛。
看了馬戲團表演上,黨旗、國旗、軍旗的順序後,還無厘頭嚷嚷“國家強大了,自豪!”的是眼瞎還是心盲?
------
diaoerlang2025-09-05 14:32:52
除胡璉外,在對日作戰功勳卓著的陝籍將領還有劉玉章關麟征張靈甫杜聿明。
聽到TV裏麵字正腔圓的洋五毛們一口一個party,party的,喜感尤其強烈。狗是哪裏有屎就奔哪裏去,五毛們哪裏有票子往哪裏鑽。
趙家有錢,便是末莊闊了;末莊闊了,阿Q與有榮焉。這就是資中筠先生批評的“上麵還是慈禧,下麵還是拳民”。你能耐其何?
---
侃-侃2025-09-05 13:57:08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普京政權對烏克蘭的公然侵略,就在這種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的煽動下發生,與當年軍國主義日本侵略中國的狡辯邏輯一模一樣。
------
侃-侃2025-09-05 14:07:19
閱讀過林兄的諸多博文,深知林兄秉承現代政治文明的民主自由觀念,不是那種“不如做自己人的奴隸好”的糊塗蟲。
“那是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的時候,鑼聲鏜鏜的報到村裏來,阿Q正喝了兩碗黃酒,便手舞足蹈的說,這於他也很光采,因為他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細細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呢。其時幾個旁聽人倒也肅然的有些起敬了。”
完全正確, “抗日的中流砥柱”,多年被汙蔑醜化成“從峨眉山上下來摘桃子”。真正利用日寇侵略,養精蓄銳,打江山坐龍庭的才是摘桃子的那一夥。可惜諸多大好青年、知識分子為其所騙,利用來建立了一個“自由是有沒有的問題”的政權。時至今日,在信息透明、史實浮現的社會裏,依然通過打雞血、編故事的宣傳手段蠱惑海內外的糊塗人們。法西斯主義那一套控訴曆史羞辱,煽動民族仇恨,鼓吹弱肉強食的花招,極容易迷惑綁架國民。普京政權對烏克蘭的公然侵略,就在這種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的煽動下發生,與當年軍國主義日本侵略中國的狡辯邏輯一模一樣。
我轉發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展示國民黨才是抗日的主力,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回複 '曌' 的評論 : 抗日才算中流砥柱,內戰不算。』
如無金門之勝,恐怕上世紀六零年代初又多幾十萬餓殍,今日島上盡是奴民而無台積電等世界明星企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用筆和舌,將淪為異族的奴隸之苦告訴大家,自然是不錯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著這樣的結論:‘那麽,到底還不如我們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隸好。’”
至少金門戰役是一個“自由還是一個多少的問題”的政權與一個“自由就變成一個有無的問題了”的政權之爭。“自由還是一個多少的問題”的那個政權如今已經進化成現代政治文明,“自由就變成一個有無的問題了”的另一個政權卻在餓死害死數千萬本國人民之後,應用現代科技,建成了《1984》式《動物莊園》。
如果隻計日曆年代,石牌與金門當然不在一個鏡框裏;若是以民貴民本的觀點來看,金門的意義絕不遜於石牌。以太平洋戰爭的必然結果來預計,即使石牌失利,隻要國民政府堅定意誌、抵抗到底,在美國盟軍的勝利之後,全中國依然能獲得光複,軍國日本征服奴役中華民族的野心也必然破滅。然而金門之役的勝敗假如顛倒,則可以肯定台灣人民必然“享受”到大陸地區屁民的同等現代奴民待遇。大陸地區的“賤民階層”、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村戶口”人,不會忘記自己在被人打了江山後那幾十年的遭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