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49)
2020 (63)
2021 (57)
2022 (63)
2023 (50)
2025 (8)
在星期五(10月23日)的講話中,習近平再次大力渲染“抗美援朝”是中國的勝利。他說:“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複興的重要裏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一貫的說法也是,朝鮮戰爭打出了中國的“國威”和“軍威”。
可是,單純從戰爭直接導致的傷亡人數上來說,中國恐怕很難稱自己為一個勝利者,因為中國為這場戰爭付出了數倍於對手的傷亡。根據中國自己的統計,紀錄片《為了和平》給出的數字是19萬7,653人。來自中國其他方麵的數據顯示,傷員38萬多人。而根據美國五角大樓的的統計,中國在朝鮮戰場上的死亡人數為40萬人、負傷人數為48.6萬人,被俘人數為2萬1,839人。
相比之下,根據美國五角大樓1994年公布的數字,美軍在朝鮮戰爭中的死亡人數為3萬6,914人,其中包括非陣亡人員3,262人。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2020年7月29日公布的美國重大戰爭中的傷亡人數,美軍在朝鮮戰爭中的死亡人數為3萬6, 574人,傷員10萬3, 284人。美軍的統計數字也得到中國學者們的認可。
美軍的這份死亡人數與蘇聯官方解密文件所顯示的美軍死亡人數一致,都是3萬6,574人。根據蘇聯的數據,英、法、土、澳、加等其它國家軍隊兵員損失約為1萬7,200餘人。蘇聯稱中國誌願軍的陣亡人數為100萬。
關於這場戰爭對世界的意義,習近平沒有告訴中國民眾的是,在這場戰爭裏,中國因為在戰爭後期越過“三八線”作戰,曾被聯合國決議譴責為侵略者。在此後差不多20多年的時間內,中國受到西方世界的孤立。
就習近平而言,中國更大的損失可能是丟掉了”中華民族複興之路“上最重要的一環--“解放”台灣的機會。而習近平認為,“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然要求”。
在朝鮮戰爭前,杜魯門政府在1949年的考量是,如果中共在內戰中取得最終的勝利,不排除與中共政府建立關係。 杜魯門與艾奇遜在1950年1月有關不會防衛台灣的講話就被看作是對中共的示好。
從亞洲來說,朝鮮戰爭後,由於亞洲國家對中國“軍威”的害怕,美國得以在亞洲建立了一個遏製中國的盟友圈。
喬治亞大學曆史學教授斯圖克說:“在戰爭之前,美國在東亞大陸上沒有任何駐軍,而現在,美軍卻一直駐紮在朝鮮半島,而且有可能無限期地存在下來。此外,美國與韓國、日本、菲律賓、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結成了聯盟,可能不久的將來還會與台灣結盟,就形成了對中國的海上遏製線,這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不過,斯圖克也承認,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也算“打贏”了戰爭。美中在朝鮮半島上打成僵局;中國由此在東北邊境得到一個“緩衝區”;同時也提高了自己在亞洲的“聲望”。
對於朝鮮戰爭,曆屆美國總統一直以來的看法是,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打了個平局。不過,在朝鮮戰爭停戰60周年之際,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說,朝鮮戰爭並非平局,而是美國的勝利。
奧巴馬對參加朝鮮戰爭的美國老兵們說:“5000萬韓國人民生活在自由和生機勃勃的民主製度下,韓國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同朝鮮半島北方的壓迫和貧困形成鮮明對照,這就是勝利,這就是你們留下的遺產”。他還說,這場戰爭向全世界表明,美國依然是爭取和平、安全和繁榮的力量。
《韓戰,我們第一次失敗》一書的作者亞曆山大對美國之音解釋說, 對美國而言,朝鮮戰爭是兩場戰爭。美國贏了一場,成功阻止了朝鮮吞並韓國以及遏製了共產主義的擴張。但是,美國輸了另一場,因為美國沒能將共產主義趕出朝鮮半島,以韓國的名義統一朝鮮半島。
喬治亞大學的斯圖克說,朝鮮戰爭中最明顯的贏家是台灣和日本。他說,因為這場戰爭,台灣得以最終脫離共產主義的圈子;日本也是贏家,由於戰爭刺激,日本的經濟得以大力發展, 同時日本還與美國達成和平協議,沒有這場戰爭,協議可能會被大大推遲。
他認為,朝鮮戰爭最大的輸家是朝鮮的老百姓。朝鮮半島至今處於分離的狀態,戰爭還造成了朝鮮大約10%人口的死亡。
注釋:斯洋原文的題目是“70年了,中共依然重複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謊言”,上麵引述的是文章的第五部分。
原文鏈接:https://www.voachinese.com/a/us-china-korean-war20201024/5633468.html
“珍寶島事件”爆發後,蘇聯方麵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向蒙古國境內派遣了大約12個師團,在中蘇東西段的邊境,又投入了大約43個師團,當然,蘇聯人的武力強悍,不僅增派了陸軍,而且還在中蘇邊境地區部署了防空部隊與大量戰鬥機以配合地麵部隊,除此之外,蘇聯人還在邊境地區增設了大約35個導彈發生基地,全都指向了中國本土。事後有史實資料統計,當時的蘇聯共計部署海陸空大約79個師,共投入兵力大約110餘萬。中國方麵北京高層也已經意識到了形勢的嚴峻,並於1969年9月,全國全軍全民都進入最高級戰備狀態,時刻準備對抗蘇聯的入侵。
http://www.gdszx.gov.cn/zxkw/tzgj/2016/dsq/201703/t20170330_451802.htm
這是兩篇仁川登陸史實辨析文章,雷將軍因一小時時差細節露餡。
戰爭從來不是以人員傷亡數量來衡量的,否則蘇聯等於輸了二戰,畢竟死亡人數遠超德國。
從中國近代史來看,任何西方列強都是可以在不爽的時候軍事打擊中國的,即便國府算是二戰勝利者,也無法阻止美軍在中國的駐紮。要知道外國軍隊駐紮有兩種,一種時你邀請,另一種時被迫,蔣介石時期是哪種大概不需要解釋。
美軍在衝繩有駐軍,從縣政府到平民都反對,縣長甚至不惜因此坐日本政府的牢,為什麽?
整個殖民主義時期衝突的核心議題就是關於尊嚴問題,而不是其他。不論害怕你,封鎖你,都是對你的尊嚴的承認,否則直接進攻尼就是了。
我們這一代人並沒有經曆過那個時期的人的世界環境和價值標準,因此說這些概念可以輕飄飄,但學點曆史和哲學,不難理解當時人們的心理需求和期望值。
尊重曆史不僅是尊重前人,也是尊重自己。
傷亡數字根本不是本文的重點,就算把美國數字擴大一倍,把中國數字縮小一倍,也改變不了這個輸贏結論。
https://www.army.mil/article/17587/korean_wars_gettysburg_remembered
https://history.army.mil/books/korea/30-2/30-2_8.htm
砥平裏戰鬥蒙塵幾十年,這是各自對戰事的講述,也算是對這場戰爭一個側麵了解。
“如果不是金日成要統一半島,半島怎麽會爆發戰爭?中國卷入其中,付出了幾十萬人的生命,引發了中美長達20年的對抗,甚至使兩岸問題擱置至今,中國承擔了朝鮮當年‘任性’與妄動的大部分成本。”
這是頭號官媒前兩年吐槽小金的一段話,同誌兄弟冷暖自知。
沈是吃這碗飯的圈內人,紅二代出身,他手裏朝鮮戰爭來龍去脈的曆史碎片,肯定要多過各款離岸愛國精英。
另外,網絡間傷亡數字好像N多統計,維基百科統計是否可靠準確?
死亡 — 美國:54,246[1],聯合國:628,833
負傷 — 美國:103,284,聯合國:1,064,453.
俘虜 — 美國:7,140,聯合國:92,970.
失蹤 — 美國:8,177[2],聯合國:470,267.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9D%E9%B2%9C%E6%88%98%E4%BA%89%E8%80%81%E5%85%B5%E7%BA%AA%E5%BF%B5%E7%A2%91
死亡 — 美國:54,246[1],聯合國:628,833
負傷 — 美國:103,284,聯合國:1,064,453.
俘虜 — 美國:7,140,聯合國:92,970.
失蹤 — 美國:8,177[2],聯合國:470,267.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9D%E9%B2%9C%E6%88%98%E4%BA%89%E8%80%81%E5%85%B5%E7%BA%AA%E5%BF%B5%E7%A2%91
“抗美援朝”騙了兩代人,不能讓他們再騙下去了!
軍事上有地圖和數字就行了。
菲兒天地 2020-10-25 08:32:0
是南韓三星電子、現代汽車的勝利;
是日本鬆下索尼、20幾個諾獎的勝利;
是台灣成為四小龍之一、台積電一枝獨秀的勝利;
是大陸鄧小平有機會改革開放、今天GDP總量老二的勝利;
有了這些勝利的事實,這場戰爭的曆史意義也就明白了,這場戰爭中各方扮演的角色也就清晰了。
政治決定軍事,而軍事是政治的終極手段。談軍事比較單一,比較純粹,比較讓人一目了然;談政治比較複雜,比較朦朧,比較容易受意識形態取向的影響,就是俗稱的屁股決定腦袋。朝鮮戰爭是二戰後最大規模的軍事對決,軍事角度的勝敗其實各方心知肚明。政治上的成敗評說就見仁見智了。
當一方有世界第一高手撐腰、氣場強大、唾沫橫飛,另一方已顯現敗勢、但經你支招、吃掉對方幾子,局勢轉危為安。自己給自己點個讚、吹噓一下,也未必丟人。何況、自己還有類似未下完的殘局呢。
美國人對韓戰其實是不大願意提及的,稱為被遺忘的戰爭,因為沒啥好說的。跟越南戰爭不一樣,朝鮮戰爭聯合國軍對誌願軍開始時是大兵團野戰,後期是大兵團陣地攻防,打成這樣,真的沒啥話好講。
蘇共借二戰勝利之際,在東北亞扶植兩個傀儡政權,中共和北韓。之後指揮兩個傀儡政權發動韓戰。美蘇兩國解密文檔顯示韓戰中共死亡近百萬人。
毛是蘇共指定的頭。二戰後中共在蘇共直接指揮策劃下,從哈爾濱周邊地區召集大約80萬人,發動內戰,遼沈戰役結束四野兵力達150萬。使用蘇共提供的各種武器,包括T34坦克,所向披靡,國民黨毫無招架之力。
至今為止,不讓中國人知道哈爾濱名字由來,及內戰和韓戰的真實信息。
--------------------------------
1950年6月25日星期日淩晨韓戰爆發,四野三個師為主力整編成約15萬人民軍的十個師,裝配約185輛T34/85坦克,將韓國軍打得節節敗退。T34/85坦克是蘇軍二戰主戰坦克,也武裝了四野,國民黨毫無招架之力,中共至今為止嚴密封鎖這類信息。美軍此時在遠東沒有重型武器,隻好調派駐守日本的24步兵師登陸韓國遲緩人民軍推進速度,師長被俘,構築釜山環形防禦圈。
8月23日,為了能再度向釜山發動攻勢,人民軍在蘇聯又成立了第16、17坦克旅,兩旅均為單一坦克兵種部隊,人員以蘇聯教官培訓的在蘇朝鮮人後裔為主。第16旅轄坦克第41、42、43團,每團15輛T-34/85,共45輛。第17旅轄坦克45、46團,每團20輛T34/85,共40輛。這2個旅在組成後,經中國東北運抵平壤,再由平壤誓師南下,參加對釜山的攻勢。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美軍重型坦克投入韓戰。至10月31日,很快把約300輛T34/85坦克消滅,擊敗人民軍。
抗美援朝也使斯大林看到了毛澤東骨氣與韜略,使其感到不好過深得罪其人,這對以後中長鐵路的移交,旅順的撤軍,使中國在主權問題上徹底擺脫蘇聯的控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至於以後斯大林咽氣 ,毛澤東羽翼豐滿,想當國際共運老大,與赫魯曉夫全麵交惡那是時過境遷後麵的另一串故事了。
還有,根據華盛頓的數字,美國主導的戰爭自己死了5萬4 ,而加拿大丹麥土耳其等聯合國軍死了近63萬,十多倍於美軍,分明是在說在美國的指揮下,把那些嘍羅打前陣當炮灰了麽。
林肯紀念堂一左一右,兩座美國沒占著便宜的戰爭紀念碑,越戰與韓戰。
韓戰碑前有19個美國軍人的雕像,背後是噴刻美軍上千號軍人的幕牆。
邊上有牆刻著FREDOM IS NOT FREE 字樣,還有聯合國軍的參戰國家。
還有死傷失蹤人數,請看好:
死亡: USA 54246 UN 628833
究竟是你的準還是華盛頓刻得準?!!!??你要是沒去過上穀歌找找再發文行不??你要是不會哥教你鍵入korean war monument washington dc 看看。
別整的跟轉轉們玩的好幾億推檔似的,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數字的事都瞎整,那還有別的什麽可信???
1. 韓戰後中共無力攻台, 使得中華文明在台灣得以存續發展。
2. 毛岸英意外犧牲, 給毛死後中國改革開放, 國家得以四十年的高速發展和繁榮, 帶來可能的機會。
奧巴馬有點誇張聯合國和美國的成果,但戰爭絕不是中國曆來宣傳的那樣:美國的重大失敗和中國的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