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田

每個人都有很多故事,我們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講故事。從故事裏我們可以得到感慨,共鳴,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八十年代的價值觀在我們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2019-01-11 10:51:19) 下一個

1 八十年代是朝氣蓬勃的年代

1976年文革結束,1978年撥亂反正,1979年和美國建立了良好關係。整個中國在被亂折騰了三十年後,終於獲得了喘氣的機會,可謂百廢待興。在一片廢墟上,看到了初生的太陽。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對什麽都是好奇的,港台文化流入進來了,美國文化流入進來了,自由的文化在全國蔓延,大家寫詩作賦,暢想未來。那個時候,對老百姓來說,雖然絕對的生活條件一般,電視機、冰箱都隻是在逐步進入家庭,而住房商品化尚未開始,大家都住的艱苦。但好的是,階級固化還沒開始,貧富差距不大,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那時候人的心態是放鬆的,基於物資的不安全感沒那麽強,這對辛福感是有增強的。那個時候,上進的年輕人如果能考上個大學,那以後隨便一分配,都是國家幹部,單位棟梁,前程一片大好。

《中國青年》雜誌1980年第五期刊發一篇“潘曉來信”《人生的路啊,怎麽越走越窄……》。這樣的“吐槽”,過去視為錯誤思想加以批判,甚至會被當作反動觀點給當事人帶來不測。《中國青年》雜誌卻借此號召年輕人坦然交流,發起人生觀大討論。一麻袋一麻袋的讀者來信湧向編輯部。“黨內一支筆”胡喬木邀約團中央分管宣傳的書記處書記胡啟立來到雜誌社。胡喬木說:“青年們講講自己的苦悶和失望有什麽不好……這表示他們對社會究竟還是抱著希望和信任。他們歎息了,或者發些錯誤的牢騷,我們不應該惱怒,也不應該置之不理,而應該弄清楚他們這樣做的原因,並且認真地幫助他們找到希望的所在。這裏最需要的是年長一代人的耐心和熱情。”

2  八十年代是啟蒙的年代

80年代還是個啟蒙時期。“文革”剛結束,生活單調,物質貧乏,但人們都憧憬未來,對未來懷有信心和希望。“每個學生都是問題青年,都洋溢著一種青春的氣味和對思想的渴望”(李澤厚語)。那時,中國興起了影響深遠的“文化熱”和“思想啟蒙運動”,反思傳統和人的覺醒是當時重要的兩大主題。那時候,我們讀過很多啟蒙文學作品,比如受到批評的白樺的《苦戀》,《傅雷家書》《愛因斯坦傳》;葉文福的詩《將軍,你不能這樣做》;熊召政的《請舉起森林一般的手,製止!》;金觀濤他們寫的《公開的情書》,還有《晚霞消失的時候》,包括戴厚英的《人啊,人!》、張賢亮的《綠化樹》……那時候就是一些和政治有關係的雜誌象《探索》和《北京之春》都能出版。還有大量的“傷痕文學”。 傷痕文學是覺醒了的一代人對剛剛逝去的噩夢般的反常的苦難年代的強烈控訴。傷痕文學的作者們以清醒、真誠的態度關注、思考生活的真實,直麵慘痛的曆史,在他們的作品中呈現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時期的生活圖景。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當時這樣一些作品對青年人的啟蒙起了很大的作用。

反思傳統文化和人性的覺醒是80年代時代意識形態和思想氛圍的體現。對於中國,年輕的大學生深受 1980 年代思想啟蒙運動的影響,崇拜著精神導師們,相信科學、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懷揣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理想主義氣質……

就象北京大學教授吳國盛回憶起當年所受的影響時的描述“八十年代的價值觀在我們身上烙下很深的印。當然,你會有修飾,但大方向沒有變,覺得中國的前途、中華民族的命運還是要往(自由民主化)那個方向走。甭管怎麽說,這沒有什麽變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ineralwater 回複 悄悄話 是啊 正是那個時候開始聽西方音樂,禮節,還是非常受益的,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