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nov201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蘭州是座瓜果城(含圖,家住師院之二)

(2017-11-07 08:43:35) 下一個

        上一篇寫了1951年我初到蘭州時的印象:哪兒哪兒都是黃土,山是黃土山,喝的水是黃河水 ,住的是黃土房、走的是黃土路,落後、貧窮,。。。。觀感不佳。

       可是,蘭州也有一樣好,看似這麽個不起眼的地方,竟然盛產甜美瓜果,品種還不少。行前母親就給我們說蘭州是座“瓜果城”(可能是父親信中說的吧),到那一看,倒也不算浪得虛名,雖然不如我對“瓜果城”的聯想(果樹成林,綠草茵茵、鳥語花香,蜂飛蝶舞,之類的)那般美好。蘭州還有一個別名,叫做“金城”,聽起來挺富貴。

 
        湘西老家,溫熱帶氣候,雨量豐沛,真正是山巒青翠,綠水長流,青石板路(山是石頭山,不缺石料),很美很幹淨。水果主要出產橘、橙、柑、柚一類,長得挺大挺好,還有枇杷,非常甜美。也有梨、桃、杏、葡萄等,沒有蘋果。但是,奇怪了,那時老家不出產西瓜,也不出產任何種類的香瓜、甜瓜,。。。
 
        蘭州市最有名的瓜是“華萊士”,白色微綠、圓潤光潔,瓜肉綠色,甜美多汁,好看又好吃。“華萊士”,是一個洋名兒,都知道是幾年前美國副總統華萊士訪華時贈送的種子,在蘭州、甘肅全省不少砂土地上,落地生根、展蔓結果,適應良好。說明這裏看似很差的氣候條件、貧瘠的沙土地等,倒是蠻適合這種植物的生長,想必瓜農也付出了辛勤勞動。
 
        想起坐長途汽車從西安到蘭州的路上,沿途看到有人賣這種瓜,也有人買來吃。我很想吃,可媽媽不讓買,她說在半路上萬一吃壞了,怎麽辦。到家後,一眼就看見父親已經存了好幾個,開心。
 
        查維基百科,”1944年,美國副總統亨利·阿加德·華萊士訪問中國,途徑甘肅省蘭州市,帶來了由羅德明博士選送的此瓜種,交給當時甘肅省建設廳廳長的張心一博士,為紀念華萊士,而將瓜命名為“華萊士”。後因認為“華萊士”有崇美色彩,1956年,時任甘肅省省長的鄧寶珊將軍,將瓜名改為“白蘭瓜”,取瓜皮白而出於蘭州之意。“與傳說的大體不差。新名字使產地揚名了,也挺好。來到美國後,知道這種瓜叫 “ Honeydew”。
 
        說起來,從1944年美國總統贈送種子,到1951年我剛到蘭州就看到滿街賣華萊士瓜,也不過7年,推廣發展還算蠻快的。不過,可能受當年交通運輸能力的限製,物流不暢,在相當長時間裏,外地,包括大城市的瓜果市場上,很少見到華萊士或白蘭瓜,知名度也遠不及新疆的哈密瓜。
 
        哈密瓜更加香甜,但也更難保存和運輸,那些年,別說在東部城市,就算在蘭州,新疆哈密瓜也相當少見,十分稀罕。 
 
        除了華萊士瓜,蘭州還出產好幾種西瓜,圓的,長圓的,那時候有的西瓜長得特別大。還有很多其他種類的甜瓜、香瓜,如,鐵蛋(橙黃色瓜皮很硬,瓜很甜)、醉瓜(土黃色麻皮)、甜瓜(綠皮)、金塔寺瓜,等等。還有一種特別的瓜,叫籽瓜,別處沒見過。
 
        籽瓜,形式類似中等大小的園西瓜,但肉色白微黃,口味很淡,也就可以解暑止渴,據說有清熱之效。黑籽,特大,在攤上吃籽瓜不用付錢,隻須把瓜籽兒給攤主留下。
 
        在蘭州,解放初期的瓜果買賣大多在地攤上進行,偶爾也有在小門臉店鋪裏賣瓜的。店鋪裏還有切開的西瓜出售,還記得那吆喝聲,“西瓜五跛(百)噠一塊,五跛(百)噠一塊啦“,蘭州土話,那個“噠”就是“元”,知道是多少錢一塊嗎?
 
        蘭州還出產好多種水果,蘋果、桃、杏、李,好幾個不同品種的梨,柿子、紅棗、。。。。還有沙棗,沙棗可能是野生的吧,算不得正宗水果,也就小孩常常摘或買來吃。
 
        蘭州出產的正宗的梨,以冬果梨為主,甜、酸、脆、多汁,好吃,個大,算比較容易貯存,缺點是口感較粗,不像天津鴨梨那樣細致。還有一種梨,叫“頑(軟)兒”,吃法比較特別。這種梨,個兒不大,原本也是甜脆的,色淡黃(我在北平時,人們稱其小白梨)。蘭州冬季寒冷而漫長,當地人多把采收的這種梨放外邊或冷屋裏凍著,很快就凍結實了,顏色也變成深褐色,用木盤平鋪成一盤一盤的,摞起來放好。隨時拿幾盤,挑上擔子就可以上街去賣了。化凍後,這梨就變成近黑色的坍塌軟梨,蘭州人叫它“頑兒”,就是“軟兒”的意思。因為便宜,中學生常買,就在攤上挑那已化了凍的,現買現吃。賣相委實不佳,剛開始看著奇怪,不過吃起來口感還可以,黑色軟塌一包汁,連吃帶喝,冰涼冰涼的、有點甜、有點酸,別有風味。大人買的話,就買凍梨回家,洗一下,放在涼水裏,把冰拔出來再吃。
 
        我最喜歡吃桃。安寧堡農村,有一大片桃樹林,就在西北師院往西走二十分鍾,出產的桃子應該也有若幹品種。最喜歡那種水蜜桃,成熟後的桃子色白綠透粉,味甜香軟,汁多蜜流,口感真不輸給江南水蜜桃。春季粉紅色桃花盛開的時侯,那一大片桃園的景致極美,每年都是中小學生春遊的最好去處,我們班也去過幾次。
 
        瓜果雖好,50年代初蘭州市的生活確實艱苦。不過,以抗戰之初和京津幾所大學一起先西遷陝西、42年再遷蘭州的原北平師範大學的一部分教師(另有一部分已在抗戰勝利後返回北平複校)為主幹,加上建國前後從全國各地匯集到大西北這塊地方來的各位師長們,感覺到自己有用武之地,受到重視,精神上是愉快的。他們真心希望在一個安定環境裏,好好工作,既為國家出力,也可養育家庭,生活上暫時的困難不算很大的事,隨著國家建設,總會改善。思想上的自由、寬鬆,職場的友好、和諧,人和人之間互尊、互信,才是他們更看重的。
 
        最初幾年,我家住在十裏店的平房裏。那是一群各有院牆的小院落,座落在公路(好像是蘭新公路)南北兩側,平房,黃土的牆,麥秸黃泥抹的屋頂,紙糊的窗戶,每個小院子裏住若幹家庭和單身教職工。那時候,住各院子裏的先生們時有走動,增加了解,聊天,談工作,也聊時政。夫人們多是專職家庭主婦,有時也互相串門,說說話,偶爾在家請三兩同事朋友吃飯。
 
        前麵說到新疆哈密瓜,有一次不知是哪位先生去新疆出差,帶回一隻哈密瓜,當時在蘭州也很少見,挺稀罕的。主人不舍得獨自享用,就請了幾位先生來家一起品嚐,分而食瓜,人人皆曰香甜,更勝本地華萊士瓜。結果呢,幾位先生也都隻吃半牙瓜,剩下半牙說要帶回去讓家人嚐嚐,我也吃到了,特別甜蜜。
 
        我能感受到,頭幾年,人們相處比較輕鬆,友好,以後會再寫些記憶中的溫馨小事。
 
      網上找到兩張華萊士訪華時經過蘭州的照片。
 
 
 
                        
 圖一  蘭州歡迎華萊士的標語牌樓
 
 
                        
 圖二  蘭州機場歡迎華萊士的人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arnie 回複 悄悄話 前輩寫的真好,我對於頑兒梨的記憶,記得過年的時候,有大人喝醉了都是吃頑兒梨解酒。關於附中則是下午放學的時候,走過夕陽西下的操場,偷偷看下有誰在踢球。因為小學,初中都是住在師大的姨娘家,所以看著師大的這些老故事更是親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