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nov2016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北平歲月(十四)護城河畔 觀冬夏冰事(下)(含多圖)

(2017-09-28 09:12:11) 下一個
上篇寫清楚宣武門以西這一段護城河的水源控製處(在西便門東的水關)、河道、城牆、西南角樓、道路以及周圍環境衛生很差的情況,這篇寫當年(1940年代)我和小夥伴在護城河畔看到的蓄水、伐冰、窖冰等等具體事情(圖片全部來自網上)。
 
(一)涮河 蓄水 結冰
 
上篇說了,平時這段護城河水很淺,很髒,與臭水溝無異,河床及周圍也有很多垃圾。為了用護城河水製得比較幹淨的自然冰,第一項準備工作就是清潔河道——“涮河”。
 
冬季,在護城河開始結冰之前,先向準備要製冰的這段河道裏注水,浸泡,清除雜物;再通過開閘向下遊放水,來衝刷河道,帶走河道裏的雜亂水草和垃圾汙物等。
 
宣武門西城牆下,護城河與城內排水的水道之間有一個水關必須先關閉水關,阻絕護城河水與城內水道之間的通道。之後準備注水涮河
 
注水涮河之前,先用十幾根大方木柱橫向摞起來(具體裝置沒看清),把宣武門護城河的橋洞西側堵住,不讓河水向東流。再將水源處外城西便門東水關的閘門開啟,向宣武門西這段河道(長約1.5—2公裏)注水。這段護城河裏的水越來越深,水麵也越來越寬。這可是平時看不到的景象。到一定深度,將西便門東水關的進水閘門關閉。看見有人打撈河裏的水草,垃圾、雜物等。
 
浸泡幾天以後,將堵水的大方木柱向上提起幾根,滾滾向東的水流就把西邊河道裏絕大部分垃圾、贓物帶走了。。。。如此,宣武門護城西麵這一段的水道就已經相當幹淨了。
 
清理完河道以後,天氣愈加變冷,寒冬臘月來臨,便要積蓄幹淨水“製”冰了。這時再把宣武門外護城河橋西的閘門關上,上遊西便門東水關打開向宣武門西這段護城河注水。水位迅速上漲,到離橋大約一米的高度,水麵約有三、四十米寬水深就有三、四米。此時,將上遊水源關,這段河道裏的水就是用以結冰的幹淨水了。
 
數九寒天,大約一周以後,這段河麵全都結上了冰,約一、兩公裏長的護城河麵上結成了一個大冰塊。
 
2。伐冰  窖冰 
 
通常在過完冬至的半個月後,也就是最冷的三九天,冰凍得最結實,就要適時開始伐冰,俗話叫做“打冰”就是用一種類似鋼釺、並帶有鉤子的專門工具(稱之為“鑹”,cuan,第一聲)在冰麵上鑿冰。
 
先畫大線,再解成大小一致的長方形,大約3尺長、2.5尺寬,厚度大約1.5尺打冰通常在夜間進行,白天太陽出來以後停工,據說這樣打出來的冰最結實、最整齊。通常可以重複采冰3-4次。
 
有人將采下的冰塊,用繩索在冰麵上拖行到河的南岸邊,通過斜搭在岸邊的一排木頭,用繩子把冰塊拉上岸,拖過木板鋪的道路,整齊地碼放在護城河南岸的巨大地下冰窖裏。
 
我家附近、宣武門西護城河南岸的冰窖是土窖,就是向地下挖的一個巨大土坑,多一半在地下,地下部分有3、4米深,地麵以上有一人多高。窖底鋪上木板、蘆席等,冰塊逐層碼齊,冰層之間用稻草隔開。冰塊堆滿後,上麵再苫上蘆席、草簾等,再以厚厚的地麵以上築土圍牆,搭棚子,能起到很好的隔熱、保溫作用。
 
到了,才把封存了好幾個月的冰窖開啟出冰。出冰的時候,用的是鉸鏈結構,把冰塊從窖裏送上岸。再用畜力或人力車拉走。服務方式多是按照事先登記的名冊,送到單位或住戶家裏。這段時間,人來人往挺忙活,我們小孩常常混進去玩,不過窖裏太冷了,待不了一會兒就得上來。郭小五還撿冰核來吃,我說那冰不幹淨,他說,這麽冷的,細菌早都凍死了。
 
那時人小,對尺寸沒概念,隻覺得冰窖特別巨大。回想起來,大約有1.5-2個藍球場那麽大。大概是每年夏天開啟使用後,修整、清理,冬季再用。1930年,一個英國人觀察並記錄了一個在城牆附近挖的冰窖,他說土窖大約150 英尺長,50 英尺寬。算了一下,和我印象中的冰窖大小差不很多。
 
貼幾張從網上搜尋來的采冰、窖冰、騾車運冰等作業圖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網上看到,除了如上所述的一類土窖以外,還有一些高級的冰窖,是磚石結構的。
 
實際上,在清朝,冰窖分為三類:皇家冰窖(官窖)、王府冰窖(府窖)和商民冰窖。
 
皇家冰窖,是皇宮禦用的冰窖,有若幹處。北海公園東門外陟山門街雪池冰窖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處,早年共有6個窖。恭儉冰窖也是一處。官窖用磚石砌築,形製規整,內部拱形、堅固耐用、容易清潔、專人管理。磚窖大約25米長、10米寬,地下4米深,地上兩米多高,是用城磚砌的矮牆和兩麵坡的尖頂。可見,一座官窖的容積比一個土窖小得多。有些官窖建於明朝,使用超過400年。至今還有留存,被確定為曆史保護文物。皇家冰窖的冰塊來源於最幹淨的水域,如北海、中南海,等等。官冰比較小,約1.5尺見方。各處官辦冰窖貯藏有幾十萬塊冰,供皇宮使用。"主要是供應紫禁城內各處消暑、降溫、防腐以及冷藏國家大典祭品,另外還供應兵、工、刑、吏、戶、禮六大部的皇族貴胄們使用"。
 
麵圖四、圖五,很像是官窖采冰作業圖,采伐的冰塊是正方形的。
 
圖七 
 
 
 圖八   一個官窖內部
 
 
王府冰窖,是清朝王府的府第冰窖。“老北京的窖冰”一文中寫道,府窖也是官營,是國家主辦,專供王府用冰的冰窖。但不是所有王府都有府窖。北京過去有40 多處王府,而府窖隻有6處。因為過去能享受用冰待遇的條件很嚴,必須是立過很大軍功或祖上立過很大軍功的“鐵帽子王”,並經皇帝批準後,方可設府窖。清王朝的府窖隻有6處。肅王府府窖在前門外打磨廠深溝北、護城河南岸;豫王府府窖在崇文門外東護城河南岸;慶王府府窖在宣武門外西護城河南岸;浚王府府窖在東直門外北護城河東岸;恭王府府窖在什刹海前海南沿;禮王府府窖在阜城門外北護城河西岸的驢市口(今北禮士路)。”
 
府窖多在護城河畔,都是土窖。我們看到的宣武門西、護城河南岸的這一個冰窖應該是屬於慶王府的。
 
商民冰窖就是民間商家經營的了,分布在城內外各處,全是土窖,冰源也差些。
 
這種冬季在湖泊和護城河等水域取冰、窖冰,以供暑熱季節使用的傳統方法,大概一直延用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後來才被人工製冰的方法取代。
 
 
(圖片全都來自網上)
 
相關鏈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