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家族早期淵源以及我自己記事以前家裏的事情,大都是聽母親講述的。父親在家比較少言,和子女交談不多。
我家姓G,湖南西部山區一個小縣城是我的家鄉。我們家族起源於150年前從江西逃難到湘西的一對母子。
有近期的資料表明,湖南是 G 姓第一大省,全國13%的 G 姓人士住在湖南,其中有些是漢族,也有很多是土家族、苗族,等等。
但是,母親告訴我,我們這一小支 G 姓家族,不是在湖南土生土長的。實際上它起源於太平天國失敗後,從江西某地老家逃難到湖南西部的一對母子,在湘西立足的時間並不久遠。為了避禍,遷移到此地的先輩對之前江西老家的事情諱莫如深,絕口不提,後人便也一無所知。母親曾說過江西老家的地名,我忘了,隻記得地名中有個“yu”字,卻不知是哪一個漢字,也沒法查了。
太平天國起事於1851年,1865年敗亡,曆時14年。查百度百科,稍微了解一下時代背景:“1864年7月29日,突圍至廣德的幼天王洪天貴福被湖州太平軍守將黃文金迎入,臨時駐蹕。8月28日黃文金、洪仁玕主動棄城突圍。9月5日護送幼天王走寧國,遭敵截擊,轉走浙江昌化途中黃文金因傷而死。10月江西石城一役,全軍覆沒。幼天王洪天貴福在江西石城荒山山洞被搜俘,11月18日在南昌被淩遲處死。"[49][50] ""
可能是江西老家有人涉及太平天國事件,在曾國藩的湘軍血腥鎮壓、到處追捕、殺戮“長毛軍”的時候,為保全 G 姓家族根苗,一個中年小腳女人帶著她十幾歲的兒子逃離江西老家,四處躲藏。不知用了多長時間,也不知經曆多少辛苦,千裏迢迢輾轉來到了偏僻、閉塞的湖南西部山區,在這個小縣城裏落腳。這是怎麽說的呢,這對母子居然逃到離曾國藩老家不遠的地方躲起來,逃過了一場大劫難。估算這件事情大概發生在在十九世紀60年代後期,或1870年前後。
來到異地他鄉,為了安全,母子緘口不提老家之事。為了生活,這個小青年給商店老板做工維持生計。
青年給商家打工,從做學徒、店員(當地人稱店員為“相公”,好玩吧。)開始,學做生意。青年聰明、好學、勤快,厚道,學得很快。三年學徒期滿,有工資可拿了。又過幾年,存了些錢,後來自己開店鋪做生意。再後來,先後娶了兩房妻子,生了好幾個子女,賺錢後再蓋房、買田,家業漸漸變大了。
當年的這個青年就是我的曾祖父。曾祖父有5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長大成人了,結婚生子,。。。至此,由江西逃難來到湘西這個小縣城的這一支 G 姓家族在新的家鄉紮根發芽,生枝展葉,繁衍開來。
母親說,1925年,她嫁過來,成為老老太的長重孫媳婦的時候,還見到過那位堅強、正直、果斷、嚴格的第一代大家長。她篤信佛教、一心向善,大概活到90歲了。
人人皆知,湘西土匪很厲害。除了土匪,在長期軍閥混戰的年代裏,兵禍也非常厲害。曾祖父晚年,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被人綁架過一次,好不容易才籌足了數量不菲的贖金,把人贖回來,致家道中落。這一重大打擊,加上包括他的長子(我爺爺)在內,5個兒子都沒出息、不務正業,老爺子年事已高,經過這樣大的折騰,精神、身體都不行了,大概在老老太過世之後不太長時間也去世了。不過他已看到了自己的第一個重孫輩——我姐姐。母親說過,當時曾有一件事情,令她十分不快,因而對我曾祖父有些意見,所以她記得很清楚。
從母子來到湘西到現在,大約曆時150年。如果把高祖母和曾祖父算作是第一代、第二代的話,爺爺輩、父親輩,到我這一代是第五代。現在大體上也就到第7代吧,不知有沒有結婚早的家庭已有第8代新人出生。
據我所知,這一支 G 氏家族至今還有相當一些人留在湘西自治州、長沙、湖南省內,有些在四川、雲南,也有在廣州市的,還有在東北的,西北(寧夏)的,。。。多年沒交往,也沒回過家鄉,不大了解了。可能也有像我們一樣飄泊到海外的。
母親是我曾祖父的長房長孫媳,是這個家庭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員。她年輕時親眼看見我高祖母、曾祖父,無論是為人、處事、經商,都是善良、誠實、處處與人方便的,她還親聆老人家的諄諄教導,這些一定都令她印象深刻,甚或影響了她的人生。後來,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她不時地向我們講述這些事。沒有她的敘述,我不可能了解這個家族的過去。
謝謝閱讀和評論。
謝謝閱讀、關注。
我相信,你一定是查過了,所言必不虛,謝謝告知。
文中所說的 G 姓,在百家姓中靠後。在全國、在湖南,都是小姓。
G 非湖南大姓,湖南是 G 姓大省,都對。
前十位依次是:李、劉、陳、張、王、周、黃、楊、唐、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