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岸沚汀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愛恨交加的父子關係

(2022-09-13 09:05:17) 下一個

閱盡千帆,原本心如止水,情感的萬千思緒歸於沉寂。然而,我怎麽也沒想到會有一天,我家隔壁那棟房子易主,來了位會拉小提琴的新鄰居,他的琴聲竟激活了我心上的音符,我又想起曾經追尋過的旋律,以及心坎兒上從未放下過的那對父子。。。

這琴聲是肖斯塔科維奇(Dmitry Shostakovich)為電影“牛虻”裏,蒙泰尼裏(Cardinal Montanelli)和亞瑟 (Authur) 父子譜寫的浪漫曲,在這柔美的旋律中,蒙泰尼裏對亞瑟說:“我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也沒別的人了,我把你當作兒子一樣,你是我的光明,我心裏快樂的源泉”。然而,這如絲的旋律卻牽引出悲劇性的結局。影片最後,這對父子在獄中相見,當牛虻告訴蒙泰尼裏自己是亞瑟,顫抖地叫爸爸時,肖斯塔科維奇的浪漫曲再度響起,依舊是纏綿繾倦的小提琴曲伴隨著父子的擁抱,但曾經的溫暖和歡喜不再,剩下的隻有悲愴與心碎。

電影“牛虻”改編於愛爾蘭女作家艾捷爾-莉蓮-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的小說《牛虻》(The Gadfly)。該書於1897年出版,講述的是1840年奧地利統治下的意大利,主人公亞瑟,即後來的意大利燒炭黨人牛虻,和他生父蒙泰尼裏主教的關係,以及他與瓊瑪(Gemma)的愛情悲劇,是關於信仰,幻滅,革命,愛情和英雄主義的故事。牛虻為了信念不惜生命,其始終不渝追求理想的殉道精神是革命青年的榜樣,1955年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將其搬上銀幕,並由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為該片譜曲。

年輕時的亞瑟單純而虔誠,無比信賴蒙泰尼裏神父,他熱戀著瓊瑪,和她一起加入了地下革命組織。蒙泰尼裏離開神學院去羅馬任主教後,亞瑟向繼任院長懺悔時,無意泄露了黨組織的秘密,而被教會出賣,瓊瑪因此打了他一記耳光。回家後,亞瑟在嫂子的斥責中,發現自己是蒙泰尼裏的私生子,原來他最信任的神父也欺騙了他。信仰和愛情的雙重破滅,令亞瑟精神崩潰,他留下一封假遺書,離開意大利遠走他鄉。十三年後歸來,亞瑟浴火重生變成牛虻,一個滄桑的臉上留著疤痕,對虛偽和欺騙充滿強烈的憎恨,嚴峻得近乎冷酷的革命者。

然而,冷酷的外表下,牛虻內心卻經受著情感的折磨。他深愛父親蒙泰尼裏,他的愛如愈合了的傷口,疼痛已經過去,可每當他看見神父,傷口便被撕開。十三年後,在肖斯塔科維奇肅穆沉靜的音樂中,扮裝成朝聖者的牛虻,看見蒙泰尼裏主教在祭壇上,失神地望著腳下的人群,說:“今天是我們耶穌聖體受難的節日,你們心裏要誠懇地祈禱,要回想起為了使你們得救,而犧牲的聖子耶穌所承擔的苦難。。。但是你們有誰想到,聖父看到十字架,他心裏有多麽痛苦,他讓自己的兒子,釘死在十字架上。。。心愛的兒子,黑暗把他淹沒了。”

主教的獨白不是宗教儀式的莊嚴,而是對兒子亞瑟無盡的愛與思念,牛虻用慘烈的語言抨擊蒙泰尼裏,但內心卻傷感至極,以致舊病複發昏倒在街頭。年輕時的我認為愛能包容一切,我曾傷感困惑,深愛兒子的主教,為何不能放棄心中的天主,而牛虻為何竟不理解父親當年對他隱瞞身世的無奈和不得已的苦衷? 在一次執行任務時,牛虻遠遠看見父親,一時失神被敵兵俘獲。蒙泰尼裏作為主教到獄中看望他時,父子相認,彼此痛苦地擁抱,牛虻動情地說:“你那天主是舊時代的灰塵,這個世界是個完全錯誤的世界,脫掉你的袈裟,跟我們走吧,爸爸”。

我多麽希望父子和解,回到亞瑟的年代,但愛終抵不過信仰。當牛虻明白蒙泰尼裏和他走的不是一條道時,他變得異常冷酷。影片裏小提琴和長號的配樂,此時強烈急促地層層升高,然後急轉而下,悲慟變成撕心裂肺的掙紮與絕望,直至牛虻對蒙泰尼裏決絕地說:“我絕不接受神父的恩賜,你要我,或者是上帝” 。曾經相愛的父與子,因相悖的信仰粉碎了親情,美好的往事一寸寸化為飛灰,歸於空虛與黑暗。牛虻被處死後,蒙泰尼裏如泣血杜鵑:“我一個人站在沙漠裏,周圍是染著鮮血的大地,我抬眼望著空虛的天空,天主,你在哪兒?你是沒有的!”

更虐心的是牛虻報複瓊瑪。亞瑟從監獄出來,瓊瑪捧著鮮花跑過去安慰他,但當亞瑟說是他泄露了組織時,她打了他一個耳光。那耳光斷送了瓊瑪的愛情,也毀了她一生的快樂,因為兩人十三年後再見,牛虻依然對此不依不饒,更要她命的是,瓊瑪本已死了的心,在看了他留給她的遺書後,又死了一回:“親愛的瓊瑪,我答應過你把一切告訴你,現在我履行諾言。我愛你,始終如一地愛你!你記得嗎?有一次我曾吻你的手,你求我以後不要再這樣。你看,我現在在紙上寫著你名字的地方,又一次吻了你。這樣我就吻過你兩次了。我完了,永別了,我的親愛的。。。”

肖斯塔科維奇的小提琴夜曲聲聲似化不開的情濃。十三年前,亞瑟與瓊瑪參加秘密集會時,他忍不住親吻她的手,而瓊瑪叫他別這樣。曲子再次出現時,牛虻在瓊瑪家養病,瓊瑪覺得他就是亞瑟,拿出亞瑟的相片給他看,牛虻卻否認,說:“你愛過他,大概你們起誓永遠相愛”。瓊瑪傷感地說:“我對他非常殘酷,他自殺了---假如他真的死了”。牛虻冷言道:“他一定深深的痛苦和感到不公平。我以為死了的人讓他死掉算了,過去是很難挽回的,死而複活隻是不愉快的陰影”。兩顆劃下深深傷痕的心,在小提琴如訴如泣的旋律中顫抖起來,深藏的愛和受過的傷害,刻骨銘心的過去,都在飽含深情的樂曲中淪陷。。。

故事裏的英雄早已走下時代的舞台,《牛虻》或許也已被人遺忘,然而,新鄰居的琴聲喚醒我的記憶。在肖斯塔科維奇的浪漫曲中,我仿佛看見斯特裏奇諾夫飾演的牛虻,他那充滿憂鬱與悲劇命運的目光,以及他高貴傲然的氣質;聽見衛禹平和程之配音的亞瑟與蒙泰尼裏互訴心聲,句句虐心的愛恨交融;感受上官雲珠念牛虻遺書時的心碎腸斷。淚濕的記憶,卻是記憶的經典。

此電影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0)
評論
岸沚汀蘭 回複 悄悄話 有些留言丟了,我看不到就不回複了,謝謝來訪,祝秋天安好!
岸沚汀蘭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蘑菇也是文藝範兒的女生!我以前讀過的文學作品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可能是小時候學過小提琴的緣故,我對Dmitry Shostakovich的小提琴曲情有獨鍾,所以聽到鄰居的演奏,我一下子想起這部小說和電影,從書架上翻出來,重新溫習了一遍。感謝蘑菇妹妹欣賞!
岸沚汀蘭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天涼好秋' 的評論 : 文藝範兒的好秋!通讀文學名著,總結得好,生與死愛與恨是經典作品的主題。我剛重看了一遍電影,肖斯塔科維奇的小提琴曲使影片獨具魅力,打動心靈。。。謝謝妹妹欣賞!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昨天文學城係統有問題,留了言又不見了。牛虻,隻隱約記得名字,內容卻全忘了。喜歡這篇以音樂串起來的影評,短短篇幅把人物和情節都交待得清晰,分析又透徹感人,讚!
天涼好秋 回複 悄悄話 汀蘭分析得好透徹!感覺這些長篇巨著刺痛人的地方都很象,紅與黑,荊棘鳥,悲慘世界... ...什麽時候把這部電影找出來再看一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