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包肉是一道非常有名的東北菜,傳說是光緒年間哈爾濱道台府府尹杜學贏的廚師鄭興文首做的。
鄭興文6歲隨父來到北京,14歲時已對美食和烹調極為偏愛。鄭興文曾在北京一官員家學做官府菜肴,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後,出徒的鄭興文於1881年
清光緒七年 在北京 當時稱北平 的一條街麵上開了一家名為 “真味居” 的中檔 酒家。 1907年,受朋友舉薦,鄭興文帶了14個技術過硬的廚子進入了當時的道台府做主廚,專門給首任道台杜學瀛料理膳食。
作為當時北方重鎮的府衙,道台府裏經常會宴請國外的賓客。由於外國人喜歡吃甜酸口味,北方的鹹濃口味令外賓們很不適應。為了討好外國使節,道台杜學瀛就命府內廚師變換菜肴口味。幾經冥思的鄭興文就把原來鹹鮮口味的“焦燒肉塊”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這一改也就出現了新的菜肴,鄭興文按照菜肴的做法稱它為“鍋爆肉”,可能是洋人在點菜的時候發音有問題,到了現在就被叫成“鍋包肉”了。 (資料來自網上)
上個周末,家裏來了哈爾濱老鄉嚷著要吃家鄉的味道,我做了這道哈爾濱人引以為傲的特色東北名菜“鍋包肉”,簡單易做,外焦裏嫩,鹹鮮酸甜的美味佳肴。
材料:裏脊肉,白糖,米醋,蔥薑絲,胡蘿卜絲,香菜段,番茄醬,香油。
步驟:1)肉切片後放入蔥,薑,鹽拌勻醃製30分鍾。
2)空碗內放入4大勺生粉,加入水泡一小時,讓生粉充分吸收水分,
倒掉清水,肉片入濕生粉內抓勻。
3)鍋內6成熱油,一片片下入肉片,炸酥後撈出,關火後等2分鍾,
再將肉片入燒熱的油鍋複炸一下。
4)調碗汁:小碗內加入一小勺西紅柿醬,白糖,米醋(1:1)調汁,少量醬油,
少許鹽,水及少生粉。
5)熱鍋內放入碗汁熬至濃稠,下炸好的肉片翻炒,再下蔥薑絲和胡蘿
卜絲翻炒均勻。最後淋少許香油和香菜段。出鍋擺盤。
小貼士:
1)有說沈陽的鍋包肉才放番茄醬,哈爾濱的不需要,但我覺得放了番茄醬,菜色會更鮮亮
些。如果家裏沒有番茄醬,可以把一個番茄放碗裏,用微波爐轉兩分鍾,扒掉皮,搗碎
留汁用。
2)一定要複炸,才會保持長時間酥脆的外殼。
3)生粉先泡後倒掉水分,加入肉片慢慢抓勻,炸出的肉片口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