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個人觀察評論以及轉發一些有價值的文字
正文

香港大埔火災和香港公屋

(2025-11-26 11:37:37) 下一個

香港新界我去過幾次,在沙田住過酒店,在元朗找過美食。港鐵大埔墟這個站也下去過,但天氣太熱,沒有心思去探索。太和站也下去過。

在元朗尋找美食,遇到的街坊,淳樸又可愛,直接就是從周星馳《喜劇之王》裏出來的那種感覺。

這一帶在香港過去算鄉村,和港島中環那種上海外灘般的半殖民氣質很不同,它更鄉土,更中國,這裏的人通常很愛中國。在上水,粉嶺這些港鐵站,還會看到很多從大陸跨境來讀書的內地小學生。

不過,不論是這裏低收入居民,還是普通職員,還是中環的銀行家,就我接觸到的,他們都不支持前幾年鬧事的香港學生...

遭遇火災的房屋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港英政府修的低收入者廉租公屋,現在看來是維修時用了竹子搭的腳手架和防火性能不足的防護網,但港府已經不排除刑案嫌疑,說明故事恐怕還很多。

平心而論,香港政府八十年代在新界修建的廉租屋,不比同期大陸城市的單位宿舍差,絕不是網上一些人想得那麽慘。首先都是電梯房,其次麵積和空間格局也是過得去的,尤其考慮到在香港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住在這裏的人雖然低收入享受政府的福利照顧,但公寓本身,我覺得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還是很體麵的,真的不比大陸同時期的單位宿舍或者什麽筒子樓差。

這倒不是說英國人好,隻是老牌帝國主義標準肯定更高,所以即使八十年代修的廉租屋現在看也並不覺得很落後很破敗。今年統一修繕,當然是必要的,隻是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悲劇。

當然這種公寓也會有一些特色,比如橫著的長長的走廊,讓人感覺有點學生宿舍或者筒子樓的感覺,但即便這樣也很幹淨整齊,沒有大陸一些老破小的宿舍到處亂堆的雜物垃圾這類。

沒想到接近年末聽到這樣令人難過的悲劇。

 

 

[ 打印 ]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