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個人觀察評論以及轉發一些有價值的文字
正文

轉貼和評論:華人眼中的美國職場潛規則

(2025-11-18 11:46:05) 下一個

華人眼中的美國職場潛規則:族裔圈子…-

  許多華人新移民來到美國,認為隻要具有專業能力、遵守規章、勤奮工作,就可順利發展。然而,實際生活中及工作時,部分人還是認為遭遇到“潛規則”,不僅影響人際關係、升職加薪速度及團隊評價,甚至決定職場生涯能否順利。

  當記者以“美國職場潛規則”向受訪人尋求答案時,部分人認為,無論哪個族裔或在哪個地方,隻要有人的地方,或多或少存在潛規則,也有一些人表示並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或者認為在美國正規公司管理嚴格,不太可能存在潛規則,甚至一些人覺得潛規則僅存在於男女上下級之間。

評:華人大多數頭腦幼稚,都是被“好學生”心態害了。好學生從小被灌輸,隻要好好學習,隻要掌握一門技能,隻要考高分...美國公司管理嚴格,公正無私,從來沒有被教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混到最後你會明白——但也許晚了——一切都是政治, 政治就是黨同伐異, 區分敵我, 以使己方利益最大化。

  印裔被指愛提拔鄉親

  在美國生活30多年的內陸華人僑領李順強表示,他注意到隻要有印度裔管理者的公司,都喜歡將同族裔鄉親拉入公司,從而形成一個以印度裔為主體的圈子,比較強勢。實際上在公司規章製度上並無類似規定,所以一旦形成這個圈子,印度裔職員更容易得到升遷的機會,其他族裔同事要想融入很難。而華人似乎並太熱衷這些,隻顧埋頭努力工作。

  李順強說,對於公司來說,印度裔圈子的形成並未犯什麽錯誤,但對其他族裔同事來看,卻形成壓力。換句話說,如果是華人公司內部,也會形成不同地域人的圈子,比如廣東人圈子或福建人圈子,也會出現一個圈子瞧不起另一個圈子的現象,有的公司很明顯。

評:我並不喜歡印度人,但混美國這個巨大的黑社會,顯然印度人更適合,因為印度人的教育是西式的,從來沒有中國式的自虐型道德嚴格主義,所以在中國人看來“公平” (一碗水端平)最重要,哪怕對自己的同胞也無比苛刻,以證明自己剛正不阿,印度人則可以公開搞裙帶關係,而中國人頭腦就簡單到把美國想象成公正公平,是非分明,個個剛正不阿的國度。

  女性想晉高階仍難

  高科技人士文光華指出,對於美國某些高科技公司,高管層還是男性為主導,而且是白人男性較多,女性要想一直做到高階管理層,就很不容易。雖然美國社會不容許歧視女性,但民眾還是不太接受一位女性做總統,這在總統選舉中也能看到。

  糖友會創辦人楊文瑜認為,歧視應該被列入美國潛規則之一。在社會上一般交際、應酬比較容易存在的就是歧視。無論是長者、孩童、族裔及教育程度等方麵的歧視都可視為潛規則,覆蓋範圍很廣。正確的做法是在任何地方不可看不起別人,也不可以草率地低估別人。而這些規範實際就是現代社會的潛規則。

評:我也不否認中國婦女的冤仇深,也支持婦女的解放事業,但要在美國幻想一個性別烏托邦,就是你的認知問題了。真正的核心問題絕不在於美國人鼓搗出多少種性別讓你覺得白左是多麽可笑,而在於美國實實在在是個男權社會。這根本沒有什麽值得驚奇的,你覺得驚奇,還是因為你經曆太少。

  勤奮工作 仍被刁難

  奇諾岡華協創辦人廖偉民曾在美國一所大學創辦光電係並一直任教。他說,他堅持勤奮教學願將自己一生所學奉獻給學生。雖然已過退休年齡,仍堅持不懈。可一位校方領導者卻以各種理由,多次予以刁難,最終迫使他離開教學崗位。廖偉民認為,這種刁難也是對他的潛規則歧視,他至今仍忿忿不平。

  華人朱大姐也認為,她從事保母工作,雇主的女兒對她有潛規則。朱大姐說,雇主是一位年邁女性長者,對人很和藹,由於她盡心照顧,老人也表示無可挑剔。可老人的女兒,卻要求保母在照顧母親之餘,也要收拾房間清潔衛生。朱大姐表示,找到保母工作也不容易,為能繼續工作,隻好按照要求去做,但心裏知道這不是她份內工作。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社團僑領表示,他所在的公司老總,經常會帶著公司裏漂亮年輕女孩到外麵飯店就餐,而這些女孩也知道和老板出去吃飯,薪水照拿,還會盡快升職加薪。而在華人企業裏,老板與下屬女性或男性發生潛規則的事情,時有發生。這種潛規則的事情在中國有,在美國職場也存在。

評: 美國是個奸商和訟棍的世界,勤奮hardworking 經常是個貶義詞,smart 才是誇人,這是海洋民族的天性。上麵的例子也不奇怪:美國人從小學習的就是挑刺,霸淩,操縱,巧舌如簧,“將自己一生所學奉獻給學生” 可以說是典型的中國好學生,書呆子思維。記住,你在美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你的一生所學是為了發展成就自己,而在美國學生身上成就不了你自己(當然不妨礙你裝模做樣因為大家都裝模做樣)。這位教授沒有想過,在他埋頭苦幹的時候,多少白人同事在八卦,在串門,有多少不為他所知的聚會和飯局?人家不刁難這樣一個迂夫子,難道還刁難自己的同為老美白人的高爾夫搭子?至於朱大姐,她不知道,美國人占別人的便宜是常態,而防止被別人占便宜是必修課。如果確實出於無奈,那沒什麽好說,否則,你必須在美國人要求你做個那個的時候問一句——我能得到什麽? 你拿什麽來換?他就會知道,你也不是好對付的,你可不是唯唯諾滿臉陪笑的那種華人。至於咱們的僑領,可能還是把美國人想成聖人了。美國有多少女孩靠臉蛋和肉體吃飯?多少男人覬覦臉蛋和肉體要用自己的資本去交換?這不是“也存在”,這就是美國。

總評:你不一定要參與權力遊戲,但絕不要傻到不知道別人的玩法。中國原本是人情和關係的社會,中國人跑到美國卻不精於此道,以為美國人冰清玉潔超凡脫俗處事公正,真不知道說什麽好。至於有人覺得自己到了美國以後靈魂被蕩滌,精神脫胎換骨,變得又高尚又快樂,那當然也是好事,反正也沒人知道你出國以前是什麽樣。

寫完這個,剛好看到薩默斯和金刻羽的緋聞,你還覺得美國比中國好得多嗎? 我雖討厭金庸,覺得他是個地攤作家,但覺得他也寫出了一些人間真實,就是你以為離開俗世進了江湖,就擺脫了俗世的煩擾,其實江湖是一個更大的俗世,有更多的糾纏令你逃無可逃,令狐衝似乎就如此。

[ 打印 ]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