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曲終個不見,月轉花梢

誤人猶是說聰明。成陰結子後,記取種花人。
正文

新古典雅韻8:《蝶戀花· 答李淑一》 (近期2000流量單曲擁有者:海豚音+吳語輕盈組合)

(2016-10-12 14:43:58) 下一個

沒有加精但是近期最高流量的單曲擁有者就是俺。基於俺是新人,礙於情麵,聽眾們不怎麽敢點讚、跟帖。但是流量代表了實力和藝術魅力---這是我的天賦加努力結果,再渣的錄音技術也掩蓋不住真正的好聲音、好唱功,就這麽簡單。還有一條就是,如果你跟別人水平接近,你又是新人,人家欺生也是自然的。但是如果你努力跟他們拉開的距離以數量級計算,慢慢地,冷嘲熱諷就會自然消失。所以隻要專注於技術與藝術即可。從來不習慣自帶粉絲,也不搞圈與群,就憑硬道理,真本事!

就是這首曲子超過2500的流量,高興ing!

且歌且行6:高天上流雲(致敬彭麗媛、張也的共同代表作)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5537.html

蝶戀花 答李淑一 (蘇州評彈民歌)

作詞:毛澤東

作曲:趙開生

原唱:餘紅仙、程桂蘭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俺家領導是個不苟言笑的景觀建築師。經常打發我說,好好呆著去,別影響俺構思、繪圖。

不過他倒是很願意跟俺唱和詩詞(明明是我帶他玩,隔壁詩詞壇的行家一看就知道誰閱曆深、水平高,俺也就勝在靈氣上而已)。某日,他跟我說他一點也不喜歡毛澤東的《沁園春 雪》,他不喜歡無情之詞。但是他非常喜歡毛澤東在晚年、青年時代分別寫給發妻楊開慧的《蝶戀花 答李淑一》、《虞美人·枕上》、《賀新郎·別友》。因為是有情之詞。

聽他這麽說,俺心中竊喜。古往今來,重功名霸業的男人肯定比重夫妻之情的男人多。

我跟他說晚年的《蝶戀花 答李淑一》應該是表達對亡妻的痛惜之外的悔恨之意。於是,他跟我講了個不成文的詞壇規定---男子不要輕易填《蝶戀花》詞牌。因為從蘇軾起到納蘭性德、毛澤東,詞史上膾炙人口的《蝶戀花》有一多半是寫給亡妻的。

我說俺命硬,臉皮厚,沒有那個忌諱。

不過,我覺得中共曆史上有兩位烈士會令我感慨萬千。

第一個是瞿秋白。魯迅先生都非常欽佩的中西合璧大才子,出生江南常州名門的一介翩翩佳公子,莫斯科大學和上海大學的教授,精通英、俄、法語的大作家,又娶得楊之華這樣貌若天仙的江南美人才女,一對璧人,合用一方印章(瞿秋白也是民國時期的篆刻名家)“秋之白華”,那種旖旎的浪漫主義風尚,絲毫不輸徐誌摩陸小曼、梁思成林徽因。卻因為黨內複雜的鬥爭,被自己的同誌遺棄在險境,又被國民黨捕獲,蔣介石對他以區區弱質的“新文學領袖”身份,卻赤化、武裝了萬千青年,恨之入骨。令曾經不同時期做過瞿、蔣二人學生的宋希濂將軍就地解決。宋希濂後來做了共產黨的俘虜。他的回憶錄《鷹犬將軍》很值得一看。裏麵就回憶了他的老師瞿秋白就義前,風和日麗的日子裏穿上西式新衣、寫詩、高歌、點一支煙在山坡草地前對行刑者說“就是這裏了,此地甚好”那種大丈夫的從容形態。

不過我更喜歡他的深刻、真誠的遺書《多餘的話》----他在其中提倡同誌之間不要搞殘酷鬥爭,同誌之間都要講“弱者的道德”。而且,整篇充滿了聖徒般的寬恕之道。可惜這樣的人隻活了36歲。

第二個就是楊開慧了。在湖南,她同時代的人稱她為“板倉先生的女公子”。她的父親是北京大學的名教授,尊號“板倉先生”的楊昌濟---留學日本和英國的教育家、哲學家。他對愛女楊開慧的培養與厚愛,不輸於林長民之於林徽因。他生前雖然極其賞識英俊高才的毛澤東,這是他作為老師的慧眼。但是多次教育愛女說,以毛澤東的誌向、性格,非閨中良托,一直不讚成愛女對年長8歲的毛澤東暗生情愫,這是父親的苦心。隻可惜,楊教授英年早逝,否則,楊開慧的人生或許是另一番樣子。

湖南軍閥何鍵非常痛恨毛澤東等在湖南搞農運。他捕獲了楊開慧後,不顧整個湖南學界的求情上書,不僅下令殺害了毛澤東的這位發妻,“板倉先生”的這位極富才情與古典美的愛女,而且是虐殺---收屍的人說彼時見楊開慧的指甲裏全是泥土與血跡。據行刑的回憶,特意不一擊而亡,而是多發子彈的身體貫穿傷,令年僅二十九歲的閨中弱質在地上翻滾掙紮了兩個多小時。真可噓可歎可惋!

不過,何鍵自己的愛女是個虔誠的基督徒。而且是左翼。她和家人沒有跟隨蔣介石到台灣去,而是留在新中國搞建設。她的丈夫就是上海醫學界的先賢,取得了諾貝爾獎水準成果的著名微生物學家---沙眼衣原體的發現者湯飛凡院士。

為毛澤東的這首《蝶戀花 答李淑一》譜曲的蘇州評彈藝術家、音樂家趙開生先生當年也是二十九歲,與楊開慧犧牲時年齡一樣,因為這是別開生麵的名作名滿天下。

這首歌曲的首唱者是滬上的評彈藝術家餘紅仙女士。

這首歌曲最好的演繹者,除了餘紅仙外,就屬原總政治部歌劇團一級演員---蘇州籍的程桂蘭大校。

程桂蘭後來一直搞幕後和教學工作。但是聽身為江南姑蘇人士的她演繹各種江南民歌,真是享受。網上有些她的錄音。

本壇演繹這首歌最佳的是漁舟女士。還是別處的秦韻女士介紹我知道的。珠玉在前,俺這個母語為吳儂軟語的後輩努力再歌。

《虞美人-枕上》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燼,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淚眼也無由。

真誠地對當值女版主說兩句。首先是感謝,感謝您,從善如流,善莫大矣---看見您把俺翻唱的《英雄讚歌》加精了,也感謝您包容俺這種“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更兼“毛遂自薦”的古風做派。

善哉,唱壇!

不過俺還是希望您能夠盡善盡美,因為這樹立的是您和您現在署理的壇子的美名。

我特別想說一句話----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BBS論壇的今日如何,全在於前麵的人添什麽福或造什麽孽,是一種總和;而未來之如何,又全在於今天的人添什麽福或造什麽孽。

唱壇的百花齊放,是前麵唱友尤其是前麵的版主賢達們努力而成今日之局麵。俺上次提了下石頭版主且不吝讚美,絕沒有看輕您的意思。 恰恰相反,俺是希望您“蕭規曹隨”。加油您看,我都把您比作漢朝初年的賢相曹參了,豈有不敬道理?鬼臉

典故出處如下: 司馬遷著《孫子兵法·卷五十四·曹相國世家》:“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惠帝怪相國不治事,以為‘豈少朕與’?……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聖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參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顜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淨,民以寧一。’”
揚雄著《法言》·〈淵騫第十一〉:“蕭也規,曹也隨。”

----------------------

我呢,還是希望您以您對您自己帖子加精的標準,酌情斟酌如下歌帖的加精。

玉姊妹(詩友、才女玉珊珊)的:

葉塞尼婭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5486.html

又見炊煙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5580.html

 

俺(鹿野薇念)的:),不急,慢慢來:鬼臉

且歌且行2:悲歡雙調《鳳凰於飛》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4920.html

且歌且行6:高天上流雲(致敬彭麗媛、張也的共同代表作)http://9k.9941.yi.org/0/?url=bG10aC43MzU1OTQxL3Z0ay9tb2MueXRpY2V1eG5ldy5zYmIvL0EzJXB0dGg=

乘著歌聲的翅膀(獨唱,德語,鋼琴伴奏)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5670.html

且歌且行3:《許巍-悠遠的天空》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4996.html

三晉大地歌飛2:人說山西好風光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4436.html

新古典雅韻3:永遠的微笑http://bbs.wenxuecity.com/ktv/1494224.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