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Montreal三天一個收獲是看懂幾個法語標記,這必須是一個人行。在巴黎一周有齡齡,我根本不在意法語,完全“法盲”。
我家離多倫多出名的舊書店Monkey Paw不到五分鍾,它家來自舊金山。幾乎每天要經過一次。另一家舊書店也不過多走一個路口。即便很少進去,我覺得貴,不如我去其它途徑淘舊書。可是,那種瞥一眼櫥窗的樂趣,那種心底油然而生的離舊家書氳近的自豪感,令我覺得破舊老房子也是家財萬貫的。
周一早上去咖啡館路途中,艾麗是Mont- Royal大道有幾家書店,舊書與新書都賣的。她說起多倫多消失的幾家書店,比如Chapter,我幾乎忘記的名字。艾麗是多倫多出生的八零後,那應該是陪伴她青少年的書店。它家是被Indigo收購了。
我午後一個人逛時,來來回回經過了Mont- Royal大道上二三家書店,並請路人留影。我在蒙城的單獨照片很少。我上下仍然是二手,我用齡三歲真絲裙上的腰帶係在襯衫領口,上麵有Coco的唾液味道。她玩過。哈哈哈,Coco知道外婆愛她。戴上艾麗給我的她奶奶的舊帽子,是一種毛皮定製,與我頭合適。
等我想一個人再回到早上去過的Saint Louis 咖啡館,它在大道附近的小街拐角。我兜兜轉轉有點走岔道。卻看見對麵一個小小舊書店,我從玻璃上的法語詞認出。
推門進去,坐著一個八十多的老人,他對我說法語。我問有沒有英文書,他指一個書架。我也就是好奇心。不整齊也不整潔,角落裏有灰塵,門後牆角還有冬天化雪需撒鹽的剩餘袋子。
可是就在那時,老人叫兒子。兒子上去坐老人旁邊凳子,給他解釋。老人在做白紙上的填詞遊戲。它讓我想到去世的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老板惠特曼。
舊書店就是他們父子的家,我就是“不小心闖入他們的世界”(套用很多博主收到的一句悄悄話)。:)
寫在Filosophy咖啡館。
廚師長在家,說你一個人去呀。
是啊,秋天去蒙城應該正合適。
今年出門和回國幾次,假期基本用完了,不然秋天就去一次了。
誰知道呢,說不定我明年就退休了,然後就有時間坐火車了。
我這次去出門時忘記戴圍巾。
我坐五小時多火車不覺得一點累,如果下周火車會秋色更濃。坐一天也不會悶。可惜你上班時間緊,否則我想建議你坐火車,有八九十年代感覺。
蒙城很適合一個人遊,居民基本雙語。
如果不是考慮11月回國,我還想10月底再去一次呢。
一口氣看完了你整個蒙城係列,鼓掌!
寫得細膩入微,照片拍得也好。我也特別喜歡這張父子做填字遊戲的照片,這樣安寧細碎的美好氛圍,在這個紛亂喧囂的世界實在難得。
還有小E家的bagel早/午餐,溫暖隨意的桌布、蒙城好吃的bagels加上你辛苦帶去的菜蔬,滿滿的家的感覺。
路人拍的人像很不錯,自然隨性,很美的鬆弛感。喜歡這件毛衣獨特的綠色,配著芥末黃的褲子非常出彩。
覺曉很會教育孩子。不買貴得沒道理的手工肥皂,把錢作為禮物給孩子,讓她們有個理智花錢的“早教”,很好的做法。
我居然沒有去過蒙城呢。其實幾次想去,都陰差陽錯沒去成。我們這兒火車過去要整整一天,還得飛過去;不然體會一下火車沿途的風景也是很好的。開車也是讓人尷尬的路程,得六七個小時,不長不短的。
11月回國啊,肯定現在就開始有期待和盼望了,真好。
周末愉快啊。
馬上要給你分享九月記賬的菜金小結了。
我今天辦了簽證。期待11月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