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朋友圈裏一個有關《13 Reasons Why》的影評,才知道這部大尺度描寫美國高中生酗酒,吸毒,欺淩,強奸,以及自殺的連續劇在中學生裏已火了多日。有中學生的家長,如果你的孩子不是獨來獨往的孤客,應該早已看過或至少聽說過這個熱播劇了。我不敢說這部劇適合所有中學生看,但父母確是很需要看一看的,特別是我們這些沒有在美國上過高中的第一代移民們。
其實,自播出以來,這部劇已在老美父母中引起一片嘩然和隨之而來的擔憂,更有學校發信讓父母三思是否讓孩子觀看這部電視劇並駁斥這部劇並不反應學校的真實生活。製作商Netflix也迫於壓力,在片頭加上了相關警示。那這部劇真的隻是為了博眼球嗎? 我並不苟同。 作為一部電視劇, 劇情裏加入戲劇色彩, 激化矛盾, 是必然的。就如同我們當年學習的《雷雨》一樣, 《十三個原因》將高中生活存在的一些殘酷現象都集中發生在了一個孩子身上, 並以雷雨般的激烈形式結束, 這是它的戲劇性。 但它反映的問題,卻無不是真實存在的。
那到底這部電視劇揭示了什麽,能讓父母如此憂心忡忡呢?如果你還沒有追劇,我就簡短劇透一下:此劇講述了一個高中女生Hannah如何因為十三個相關人員有意無意的傷害或無視而一步一步走向自殺的結局。發人深思的是,這十三個人除了富家紈絝子弟Bryce是公認的壞家夥外,其它相關人卻是本心善良的。他們中有全優生,校隊名星,小報編輯,受歡迎的校花,心地善良的啦啦隊員,喜歡偷窺的攝影愛好者,敏感而急於溶入群體的新生,以及生怕被別人指指點點在同性戀家庭中成長的小女生。 除了品學兼優又充滿正義感的男主角Clay純屬無辜外,其餘人, 包括曾經的閨蜜,初戀男朋友,卻因為妒忌,隨眾和炫酷的心理,深深傷害了Hannah。與其說這是一個講述被欺淩高中生的不幸,不如說是學校和父母在溝通,引導和保護青春期孩子上的無力與無奈。即便是學校輔導員在知道Hannah被強奸後,也沒有專業能力給出相應的幫助。這裏所說的能力更是指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技巧, 而正是這種技巧的缺失,讓父母在孩子最需要她們的時候無能為力,無計可施,這難道不是一個值得所有父母深思的問題呢?
如果細觀這部劇,你會發現一群高中生裏心智最成熟的孩子,是家境平凡的修車鋪小老板之子Tony,而並非優秀男孩Clay。雖然反映Tony和父親的對話場景隻有一處,但你不難看出他們在一同修車的合作中所培養出的高度信任和緊密關係,而這種緊密關係在其它家庭裏你是看不到的。大家都知道,兩代之間的溝通本身就不容易,而在一個缺失信任和緊密紐帶的家庭裏,更會難上加難,特別是與正處於青春反叛期的孩子交流。這時,沒有高的情商與技巧,引導對話的流程也隻是一廂情願罷了。比如Clay身為律師的母親,也算得上高知人士,但無數次嚐試讓Clay說出心事的努力,都收效甚微。倒是Clay的父親與兒子一次朋友般的促膝談心,拉近了兩代人之間的距離,這又何嚐不是高情商的表現呢?
這麽說來,我們要麽與孩子在共同的經曆中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戰友關係,要麽提高情商和溝通技巧,成為青少年心理學家,否則與孩子雖在同一屋簷下,卻形如路人的概率會非常的高。不過,這後者確是個技術活,並非每個人說說就能辦到的,倒是前者,更聯決於你自己的決心而非能力了。無論是參與到孩子的興趣愛好裏,還是和孩子一起打理家務活動,甚或是出外旅行, 這種共同經曆都能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牢固的紐帶。記得和一個朋友聊天時, 她說:“你和孩子一起旅行,共同麵對旅途中的不可知,就是相互扶持的戰友關係…” 想想此話確也是有幾分道理,在《厄瓜多爾出行記》和《走入東非》裏我記錄下的經曆, 不就是反映著這種同舟共濟的關係嗎?如今已是中學生的女兒仍和我能保持著暢通的交流, 應該也是得益於此了。
有些父母可能會想,如果把孩子所有的時間都壓到學業,競賽,文體活動中,讓他/她們沒有精力社交,不也就自然免疫了嗎?這個論點看似保險,但真能無失嗎?我們先不理論這種真空生活在網絡時代的可行性,單隻讓孩子缺失整個高中的社交生活,對他/她以後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難道沒有影響嗎?那時, 我們是否又要感慨為什麽華人孩子就是不如白人甚或是印度人能來事呢?
對, 家長的作用還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