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雜談

趨勢投資與價值投資的探索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商品的價值與價格:成本決定價值,供求決定價格

(2017-04-09 05:48:29) 下一個

傅海棠反對做技術分析,他認為隻有研究透徹了基本麵,才能在投資中賺錢。而商品交易的最大基本麵是兩個:價值和價格。

 

所謂商品的價值,他的觀點非常簡單:成本決定價值。對商品交易而言,什麽叫有價值?低於生產成本就具備投資價值。

 

這個理論的基本邏輯是:生產和流通中的各種成本綜合,就是商品的實際成本,它左右著人們的行為。如果價格高於成本,大家有積極性去生產,價格便會逐漸回歸成本;如果價格低於成本,人們沒有動力去組織生產銷售,這會促使價格逐漸回到成本之上。

 

所以,商品投資,其實首先需要的是弄清楚成本。傅海棠去各地調研,會把一種商品的各個環節的成本精確計算出來。比如,玉米的成本。他會關注地租(承包他人土地的成本)、耕地和澆灌成本、種子價格與用量、農藥和化肥的用量與價格、人力成本、收割晾曬成本、運輸成本、入庫成本、倉單注冊和交割成本,商品水分質量與升貼水,等等。

 

這些成本的核算,是非常細致而微的事情,但卻不能坐在辦公室裏想出來,需要到現場調研。但調研又是比較粗線條的事情,如何拿捏其中的關係,是需要有一點技巧的。傅海棠的做法就是盡量多跑,多跑幾個地方,數據比較一下,才會更真實。

 

也正因為如此,2月底3月初的東北玉米調研,他先後跑了10多天,在上百個大小網點下車詢問觀察,前後行程2000多公裏。最後得出的結論卻隻是:不能看空玉米了。於是,他把原來的玉米空單徹底平掉。

 

雖然空單平倉虧損數千萬,但是,他卻沒有做多。為什麽?他認為供求關係尚未逆轉。而供求關係會左右價格走勢。實際上隻要價格低、發生了供不應求的情況,上漲是一定的;隻要價格高,如果供大於求了,它下跌是一定的。這是不需要懷疑的,是100%會發生的事情。

 

供求關係是如何影響價格的?他認為,“農業看供給、工業看需求”。農產品主要看供給,因為消費端相對穩定,且緩慢增長,與人口增速和經濟成長相關,但種植量和天氣等因素會影響到產量,而產量變化直接影響到農產品價格。工業品不然,絕大多數工業品是要維持開工狀態的,生產會保持相對穩定且逐漸增加,重點要看消費端的能力變化和替代品情況。

 

所以,如果出去調研,側重點不同。比如,玉米、棉花、大豆的調研,他主要去田間地頭及相關部門。而鋁製品行業則主要去鋁加工企業。橡膠連接農產品和工業品,則既去天膠產區,又要到輪胎生產企業。

 

與很多投資者不同的是,傅海棠的投資重點是做多。在他看來,做多的勝率遠大於做空,且利潤也大。比如,鐵礦石從1000跌到300,在不考慮杠杆的情況下,做空的利潤隻有70%。但是,從300回到900,利潤卻是300%。而且,如果做多錯了,價格從1000跌到300,同樣的錢,卻可以買進原來3倍多的數量。做空則不然,價格從300漲到1000,同樣的錢隻能買原來30%的貨物。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衡量,都是做多更有利。

 

所以,他研究供求關係,重點是看供求有沒有嚴重失衡。什麽是嚴重失衡呢?他經常舉例自己早年做大蒜的經曆:由於嚴重供過於求,大蒜出現了連續性兩年的下跌。那時候,大蒜生產成本是1.2元,但出庫價格低到隻有0.10元了!如此低價,誰還會去種蒜?這就是嚴重失衡了。所以,他才敢於在0.2元以下重倉去做多,結果全球甲流爆發大蒜消費突然暴增,三個月的時間,蒜價上漲50倍。此時做多,才會有超額利潤(他當時在大蒜上的利潤超過百倍)!

 

看看他精煉語言的分析概括:我們要把行情做大,首先要盯住哪一個商品價格不合理,什麽是不合理的?就是虧得受不了。快虧錢的時候就要盯住它,等到虧得受不了了,關門的關門,跑路的跑路,跳樓的跳樓,喝老鼠藥的喝老鼠藥,那就快了。不賺錢的時候,看哪個行業虧得最慘,就要盯住哪個行業。隻要盯住它,不愁找不到機會。不怕賊偷,就把賊惦記,你天天惦記著它,不愁偷不到手。

 

這種對於買賣點精確的把握,不止需要研究透徹經濟,更要透徹人性,屬於行為經濟學的範疇。

 

相比當前的玉米行情,他認為由於價格連續下跌,農民種植意向大減,玉米消費卻風生水起,所以,玉米價格將因此堅挺。但是,國儲那裏還有2億多噸庫存,要慢慢拋,會壓製價格漲幅。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沒法找到那個最低迷的價格區間。如果今年種植麵積大減,但價格還是沒漲,明年繼續調減種植麵積,庫存又嚴重不足了——在那樣嚴峻的情況下,最好玉米的價格還是貼水的、低於生產成本的,才是做多的最好機會。

 

那樣的機會,豈不是千載難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