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隱史

朱樓舊夢隱敘家亡血史, 兒女悲情婉書明亡華殤。逃亡帝子大展春秋筆法,賈事真史揭開驚天隱秘!
個人資料
xibeifengla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崇禎的皇後被偷梁換柱的曆史真相----明末黨爭“五”大案之撥亂返正(十四)

(2017-11-15 20:00:12) 下一個

崇禎的皇後其實原本不會是周奎的女兒,就如同劉昭妃原本沒資格參選萬曆的皇後一樣,發生這樣的錯誤都是因為背後的黑幕操作,令人憤慨的是這種本不該發生的錯誤不但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上演,而且因為史書被東林黨篡改而導致世人不明真相而被謊言蒙蔽了整整390年!現在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周後這匹本不起眼的黑馬是如何通過黑幕操作獲得了本不屬於她的皇後地位的。

《勝朝彤史拾遺記》:“莊烈皇後,周姓。其先蘇州人,徙居大興。父奎,以醫名,娶繼妻丁氏,生後。家貧能操作,顧性貞靜,居平不見齒。天啟中,選信王邸妃,以後進。故事:宮中凡選婚,每選一,必以二副者陪,升即中選,皇太後幕以青紗帕,取金玉跳脫係其臂。不中,則以年月帖子納淑女袖,而侑以銀幣遣還。時神宗劉昭妃,攝太後寶。而中宮之政,悉稟成於熹宗懿安後。懿安後疑後弱小,將及其次,昭妃力讚之曰:“今雖弱小,他日不長大耶。”因冊為信王妃。萬曆六年立中宮時,隨冊為昭妃,於嬪嬙中最賢而有年。崇禎改元,上使之居慈寧宮,掌太後印,稱太妃。周後之選,昭妃讚成之,以是也。

《舊京遺事》:“烈皇後聖質端凝,少頎頎之美,張皇後欽遲之意見於色端。昭妃曰:今信王殿下,睿質方衝,黃花女得婚姻配合,自然長大,合得配信王。讚襄之下,乾坤因而定位矣。”

《思陵典禮記》“當(周)後入選,名在第三,張皇後特拔之。”

從諸多史料的記載中,我們了解到周後是進入信王選妃決賽三人中的最後一名----“名在第三”,皇後張嫣原本看不上排名最末的周氏,但最終卻 “特拔”周氏為準太子信王的正妃,導致這一出人意料的結果的關鍵人物是劉昭妃!值得深思的是:在選妃的半決賽中將周氏排名第三的是劉昭妃,而短短兩天之後在決賽中極力勸說張嫣將排名最後的周氏特拔為正妃的還是劉昭妃!為何劉昭妃的前後表現會截然相反?這奇怪轉變的背後究竟又隱藏著怎樣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我在前文《萬曆皇帝被老女騙婚的可怕遭遇》已經詳細講過劉昭妃通過舞弊騙婚得以進入萬曆皇帝選後的決賽,竊取了本屬於王恭妃的名位,雖然劉昭妃因無出眾之處而不受寵,但由於在國本之爭中呼應東林黨,因此在朱常洛登基後,劉昭妃獲得了以低品階的側妃身份掌管太後印的殊遇,居然還淩駕於品階遠高於她的鄭皇貴妃之上。天啟元年四月初三日,劉昭妃主持了為天啟皇帝選後的第七關的半決賽,從50人中選出了張嫣、王氏和段氏進入第八關的決賽,“於是入選者僅五十人,皆得為妃嬪矣。是時司禮秉筆劉克敬總理選婚事,每見後,輒額首稱歎,選冠其曹,引見神廟昭姬劉氏。(劉)昭紀方攝太後寶,親召五十人與之款語,試以書算詩畫諸藝,得三人為最上選。後及王氏、段氏也。(劉)太妃以狀達於帝所。” “○風霾○日中有黑氣摩蕩,傍晚赤星見於東方,連日久矣。欽天監不以聞,禦史徐揚先陳時事及之。  ○是日,元輝殿選定淑女三位。河南祥符縣張氏(即張嫣張寶珠),順天府大興縣王氏,南京鷹揚衛段氏備選。”

這裏有個小細節要請大家注意:明朝的皇帝和皇太子選婚的第八關的決賽是由皇太後決定的,“宮中凡選婚,每選一,必以二副者陪,升即中選,皇太後幕以青紗帕,取金玉跳脫係其臂。”,為何天啟皇帝的選後的第八關決賽是天啟皇帝自己決定,而不是由掌太後印的劉昭妃呢?

這是因為輩分高的劉昭妃雖然掌太後印,但因為她不是真太後,隻是品階低下的側妃,所以才會有“神宗劉昭妃攝太後寶,宮中之政悉稟成於熹宗張皇後”,其實際地位要低於當朝的皇後和皇貴妃。身份低於皇後的劉昭妃是完全沒有資格選定天啟皇帝的皇後的,但為了表示對掌太後印的輩分大的她的尊重,天啟皇帝讓劉昭妃負責為他選後的第七關的半決賽。

同樣,在為信王朱由檢選妃中,掌太後印的劉昭妃同樣也沒資格主持準太子選妃、換言之未來皇帝選後的決賽,最終主持決賽的是天啟皇帝的皇後張嫣。依照五年前天啟選後的前例,劉昭妃負責的是信王選妃的半決賽。

我在前麵的文章《騙盡世人的明朝最美皇後張嫣的選美真相》中已經細致的解析了張嫣的上位黑幕。在移宮案後的天啟元年,東林黨徹底掌控了朝堂和後宮,掌太後印管理後宮的是他們的劉昭妃,而天啟的身邊圍繞的除了身份低微的奶媽客氏外就都是東林黨的人了,是劉克敬和劉昭妃兩人將張嫣排為第一名推送入選後決賽,而後再加上趙選侍的極力誇讚才終於讓猶豫不決的天啟選定了聲稱家庭“貧甚” 卻“肥碩” 的有問題的張嫣為後。

張嫣成為皇後之後,立刻著手清理非東林黨的客氏,險些喪命的客氏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危險,東林黨的步步緊逼終於將客氏徹底推到了對立麵,讓她與魏忠賢兩人堅定地站到了反東林黨的最前線。幾年之後,在天啟皇帝發現東林黨操縱選後的真相後,因為極力推薦選張嫣作皇後而暴露了東林黨爪牙身份的劉克敬和趙選侍被毫不留情地處死,“趙選侍未得封號,極與逆賢、客氏不合,先帝即位之後,矯旨逼縊殺之。”“(魏忠賢)驅逐原選熹廟張後之劉克敬於鳳陽而亦矯旨殺之。”東林黨將這兩人之死都寫作是魏忠賢假冒聖旨所為,這完全是謊言。從天啟不理會客氏的選王氏的勸告,卻聽從劉克敬和趙選侍的建議選了張嫣為後一事,我們能看出這兩人是深得天啟信任倚重的,如果沒有天啟的批準,魏忠賢怎敢對天啟的親信之人下手?

而且由於沒有天啟的首肯,魏忠賢和客氏不敢動皇後張嫣,為了防患於未然,他們隻好采取密切監視張嫣的辦法,《酌中誌》載:“坤寧宮近侍陳德潤,逆賢名下也,伺後動靜”,及《天啟宮詞》:“(客氏)陰置名下陳德潤,為坤寧宮管事,伺後動靜。”

按照祖規,為準太子信王選妃是由皇後張嫣主持的。 汲取了五年前東林黨操縱為天啟選後的前車之鑒,為了避免曆史重演,魏忠賢自然會密切關注準皇儲信王的選妃一事,嚴密地監視著張嫣的一舉一動,這讓東林黨無法給張嫣傳遞消息,不知道參選者中哪一個才是東林黨瘦馬的張嫣自然也就無法舞弊。

可惜的是百密卻有一疏,雖然劉克敬和趙選侍已被處死,雖然張嫣已被嚴密監視,可是有一個人卻被魏忠賢和客氏忽略了,她就是將張嫣推送入選後決賽的七十歲的劉昭妃!魏忠賢和客氏也不想想先是靠著舞弊的不正當手段獲得妃子身份,後又憑借在國本之爭中呼應了東林黨而得以低微的品階掌太後印的劉昭妃如何能是個簡單幹淨的人?可是劉昭妃是年已古稀的老人,而老人總是不容易讓人有戒心的,而且她隻是主持了為天啟選後的半決賽,沒有直接參與天啟選後的決賽,因此而被魏忠賢和客氏忽略,而這一小小的疏忽最終讓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明朝的未來也因此而被徹底葬送!

張嫣被魏忠賢和客氏盯得太緊,東林黨無法與之聯絡,可是70歲的劉昭妃卻完全不被人注意,這給了東林黨機會。為了不引起魏忠賢和客氏的注意,劉昭妃在半決賽中將周奎的女兒安排作第三名成功地推送入決賽。

大家一定會問:劉昭妃上次主持選後半決賽時把張嫣選為第一名,這次為何不像上次一樣直接把周奎的女兒安排為第一名?就是第二名也行啊,這排名第三其實就是最後一名,決賽的時候豈不大大減分?

這是因為給信王選妃已經不比給天啟選後的五年前,天啟元年時是東林黨把持朝政,事事東林黨都能說了算;而今是東林黨的死對頭魏忠賢主事,由於張嫣作弊勝選的前車之鑒,魏忠賢和客氏對信王選妃是時時關注,劉昭妃自然不敢作弊做得太明顯,周氏跟其他參選者相比實在不出眾,進前三都勉強,如果把她定為第一或第二,勢必被魏忠賢和客氏一眼發現問題,反而是過猶不及,成功的關鍵是決賽結果,隻要能讓周奎女兒進入張嫣主持的決賽那麽就勝利在握了。所以老奸巨猾的劉昭妃在前兩名上表現公正,隻在最後一個名額上悄悄做手腳,將周後定為第三名強塞入決賽人選中。因為皇後張嫣被嚴密監視,為了不被魏忠賢和客氏發現作弊,劉昭妃沒有在決賽前告知張嫣關於周奎女兒的真實身份,而是采用了更為隱蔽更為穩妥的方式:積極地參與到信王選妃的決賽中去,在決賽的過程中為張嫣傳遞消息,以確保周奎的女兒當選。

果不出東林黨所料,皇後張嫣根本看不上相形見絀的周氏,於是劉昭妃立刻出言建議選周氏,張嫣表示很奇怪,這周氏完全不能與前兩名相比,為何選她?再說了,這排名第三不是你老人家原來定的麽?現如今怎麽變主意了?而且怎麽變得如此徹底,居然是自己親自定下的最後一名!?“懿安後疑後弱小,少頎頎之美,欽遲之意見於色端”,張嫣不願選明顯比不上前兩名的周氏,可又不好意思給年老的劉昭妃沒臉,於是遲遲不作決定。劉昭妃一看急了,但礙於身邊的監視又不敢明說,於是胡亂找了個奇怪的理由“今信王殿下,睿質方衝,黃花女得婚姻配合,自然長大,合得配信王。”這劉昭妃又不會相麵,怎能保證周氏未來就一定能長得更好?如果周氏能長得更好,那麽排在周氏前麵的更為優秀的田秀英和袁氏不也能長得更好麽?劉昭妃這一番毫無道理的話說得委婉,但意思就是一定要選周氏。“昭妃力讚之”,這劉姥姥是極力勸說張嫣一定要聽她的。

這劉昭妃因為來曆可疑又身份低下,所以在宮中幾十年從來都是謹慎小心,連話都不願多說一句,今天怎麽突然跟換了個人似的,決賽本沒她說話的份,可她不但敢於出言幹預皇後張嫣的決策,而且還語氣堅決不容不聽?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事出蹊蹺必有原因!劉昭妃因為配合東林黨的工作而得以掌太後印,而且張嫣當初就是由劉昭妃推送成為天啟選後決賽第一名的,張嫣深知劉昭妃是自己人,再一細瞧劉昭妃的眼色動作,聰明的張嫣立馬秒懂,原來這是東林黨的意思,周氏是自己人,那還選什麽,這周氏就是烏鴉也得把她當鳳凰!信王的正妃就是周奎的女兒周氏了!

為何劉昭妃在半決賽和決賽中的表現完全逆轉?為何劉昭妃的一個莫名其妙的荒唐理由就能讓 “性骨鯁” 倔脾氣的張嫣改變初衷將排名最後的周氏推上了正妃也就是未來的皇後寶座,這其中的秘密就是東林黨的同黨勾結操縱選妃!就這樣,本來毫無勝算的周奎之女不但進入了決賽,更是出人意料地被“特拔”為正妃,“名在第三”卻被“特拔”揭示的正是信王選妃的不公正的黑幕!

超齡老女劉昭妃不但自己是靠作弊上位,而後更是將強盜死刑犯的女兒張嫣和江湖算命先生的女兒周後先後推送上皇後的寶座。沒有劉昭妃,張嫣就是再凶悍也隻能作個乖乖的妃子,而不出眾的周後最多也不過是成為另一個不受寵的劉昭妃,自然也就無法擾亂朝政,劉昭妃舞弊所造成的惡劣後果讓明朝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間接地將華夏民族推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也就無怪乎,劉昭妃選張嫣時天象示警!“日中有黑氣摩蕩,傍晚赤星見於東方,連日久矣。”

罪惡之源的劉昭妃為東林黨扭轉乾坤立下大功一件,“讚襄之下,乾坤因而定位矣。”因此名利雙收,獲得豐厚回報。不但被張嫣和周後感恩戴德,受到崇禎的格外尊奉,其家人也跟著雞犬升天,劉昭妃的父親劉應節居然升左都督,後劉昭妃的嫡弟劉岱又襲左都督,晉階為少保,兩賜蟒玉。親弟劉化也晉升為左都督,賜蟒玉。就連劉岱、劉化的兒子中也有四人被蔭封為錦衣衛武官,顯達無比。而且更是被東林黨美化讚頌,甚至於明亡後她那本是被農民軍殺死的嫡弟劉岱,也被美化成殉國的忠烈!

《爝火錄》明確記載:“興讓與都督冉悅孔、劉岱,俱夾死。”可是滿清官修欽定的《四庫全書》中的《河南通誌。卷六十一》中卻不顧事實的寫:“(劉)岱,陝州人神宗昭妃之弟,襲父應節爵左都督,寇陷燕京,岱闔門舉火自焚,男女百餘口無一存者。”

眾所周知,滿清以修《四庫全書》為名,而行焚書毀史之實,凡不利於滿清的文獻都被禁毀,被焚毀的圖書超過七十萬部,竟連連《天工開物》這種科技著作也不能幸免!吳晗說過“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而《河南通誌》的介紹“嘉靖中始創為之,亦僅具崖略而已。徵引未能賅洽,考證亦未能精確。國朝順治十八年,複加續修,條理粗備。黃之雋謂康熙中嚐頒諸天下以為式。後閱六七十年,未經修葺。郡邑分並,與新製多不相合。雍正九年,河東總督田文鏡承命排纂,乃延編修孫灝、進士顧棟高等,開局蒐討。”中寫得明白,《河南通誌》是自順治朝開始就已經被滿清政府熱情照顧了。

《小腆紀年》有對“劉岱殉國”的謠言的辟謠:“都督周鑒(即收取巨賄禍亂國家的周後的哥哥)、李國柱、劉岱、冉孔悅、駙馬都衛冉興讓、錦衣衛千戶梁清宏、李國祿,或追贓掠死、或賊東行時殺死;以為殉難者,謬也!(考曰:計六奇曰:『勳臣之死,多不可信;蓋為襲爵地也。況主其事者為吾郡之宗伯某某乎!黃金有靈,青史無色矣』)”

劉姥姥劉昭妃的家人實被農民軍所殺,明末被農民軍滅門的不多,“男女百餘口無一存者”隻能說明劉家作惡太多咎由自取,卻被投靠滿清的東林黨造假美化成劉岱率全家自焚殉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這也讓我不得不思考:就連劉昭妃這麽個不起眼的小小同黨都會被刻意地粉飾美化,到底還有什麽曆史是沒有被滿清和東林黨荼毒過的呢?無怪乎朱慈炤會悲憤地寫下“滿紙荒唐言”,滿清的史書都是荒唐的謊言!

一處不查,滿盤皆輸,魏忠賢成功監視了張嫣,卻因為對70歲的劉昭妃的疏忽不查而致使東林黨再次成功地左右了信王選妃的結果,導致朱由檢被徹底蒙蔽,變成了被東林黨利用的否定天啟撥亂反正的得意工具。

信王選妃中的真正的第一名因為劉昭妃的內應舞弊而失去了本屬於她的正妃地位,那麽這位被東林黨偷梁換柱用周奎女兒竊取了皇後位置的女子究竟是誰呢?

 

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

首度破解,持續更新,敬請關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紅樓隱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