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隱史

朱樓舊夢隱敘家亡血史, 兒女悲情婉書明亡華殤。逃亡帝子大展春秋筆法,賈事真史揭開驚天隱秘!
個人資料
xibeifengla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芙蓉黛玉和牡丹寶釵的花簽的驚人大秘密

(2016-07-12 06:26:51) 下一個

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黛玉寶釵抽到的花簽

 

寶釵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個什麼來。」說著,將筒搖了一搖,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隻見簽上畫著一支牡丹,題著「艷冠群芳」四字,下麵又有鐫的小字一句唐詩,道是:任是無情也動人。又注著:「在席共賀一杯,此為群芳之冠,隨意命人」。。。。。。

  寶玉卻隻管拿著那簽,口內顛來倒去念「任是無情也動人」。。。。。。


  該黛玉掣。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還有什麼好的被我掣著方好。」一麵伸手取了一根,隻見上麵畫著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那麵一句舊詩,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注雲:「自飲一杯,牡丹陪飲一杯。」


  紅樓夢中美女多,雖然說:蘿卜花白菜花,各花入各眼,但比較之下,還是有差距的。就著這段抽花簽的描寫我們來看看作者筆下究竟哪一個才是紅樓之中最美的女子呢?

  林黛玉掣的花簽是芙蓉花(即荷花),上書讖語“莫怨東風當自嗟”一句出自宋代歐陽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詩:“。。。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明妃去時淚,灑向枝上花;狂風日暮起,漂泊落誰家?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正是暗指出黛玉就是“紅顏勝人”“絕色天下無”的明妃(也正是應和田妃是明朝妃子的身份)。正是對應著作者所寫的“這林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


  雖然寶釵抽到的是牡丹,“任是無情也動人”,似乎是“艷冠群芳”。但要注意作者安排了寶玉兩度用醜女孟光形容寶釵。看文中兩度引用:

  

----第五回中《終身誤》曲中說:“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寶釵如孟光一樣對寶玉舉案齊眉,但寶玉卻意難平,為何?因為在寶玉心中矮胖的薛寶釵長得就像梁鴻的妻子孟光那樣又胖又醜。

 

----第四十九回裏“寶玉方知緣故,因笑道:“我說呢,正納悶‘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原來是從‘小孩兒口沒遮攔’就接了案了。”寶玉將黛玉比作高潔的賢士梁鴻而將寶釵比作覬覦謀求梁鴻的矮胖醜婦孟光

 

  《後漢書。梁鴻傳》說:“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人。勢家慕其高節,多欲女之,鴻並絕不娶。孟氏有女,狀肥醜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至年三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屨,織作筐緝績之具。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日而鴻不答。妻乃跪床下,請曰:“竊聞夫子高義,簡斥數婦。妾亦偃蹇數夫矣,今而見擇,敢不請罪。”鴻曰:“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願哉!”妻曰:“以觀夫子之誌耳。妾亦有隱居之服。”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耀,名孟光。......遂至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因為欽慕梁鴻的高尚節操,有勢力的人家都想把女兒嫁給他,可是梁鴻都謝絕不娶。有個姓孟形狀肥胖醜陋黝黑的醜女,力氣很大,能舉起石臼,挑挑揀揀的都三十歲了還是不想婚嫁。父母問她什麽原因,孟光說:“我要得到梁伯鸞那樣賢能的才嫁。”梁鴻聽說後就下禮聘了她。不久,孟光嫁了過去,精心打扮自己,梁鴻卻一連七天不理她。於是孟光跪在床下請求梁鴻原因,然後依從梁鴻的要求不再打扮,粗衣操作,而且每次給梁鴻端飯時,都一定要舉案齊眉,連仰視一下都不敢。

 

       朱慈炤用梁鴻比寶玉和黛玉,而用“德耀”孟光比“停機德”寶釵,不僅是為了表達黛玉品行高潔而寶釵矮胖醜陋,也是為了暗示了寶釵對黛玉和寶玉的誌在必得的機心謀算,寶釵偽造金鎖散布金玉良緣的謊言,用輿論造勢以謀求婚配寶玉正是如同孟光宣傳自己隻嫁賢士梁鴻一樣都是覬覦良久處心積慮,正是為了影射周後對田妃、滿清對朱明的真曆史!!

 

       寶釵抽到牡丹一是作者借花王之名點明寶釵的皇後身份;

       二是要大家注意簽上的“無情”二字!你看:“寶玉卻隻管拿著那簽,口內顛來倒去念「任是無情也動人」”作者是在強調暗示寶釵其實是個麵熱心冷虛情假意的無情之人!



  但這花簽之義僅限於此麽?



  不!這其中還藏著寶黛之間險惡的交鋒。

  黛玉抽到的芙蓉簽上題的四個字「風露清愁」,正是作者用“風”“露”和“清”暗示滿清,用“愁”暗指滿清對明朝江山的覬覦和威脅。黛玉花簽上的注雲:「自飲一杯,牡丹陪飲一杯。」正是明示讀者:黛玉的愁苦根源就是牡丹寶釵。

  而寶釵抽到的花簽上的讖語“任是無情也動人”出自唐代羅隱的《 牡丹花》: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詩中的“ 芙蓉何處避芳塵”暗示芙蓉花遭受牡丹花的欺淩壓迫而無奈退避的結局,正是影射周後欺淩田妃和滿清取代朱明的真曆史。

 

首度破解,持續更新,敬請關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紅樓隱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昭明_watch0 回複 悄悄話 倒不覺得曹雪芹是影射某一段曆史,或者是反封建。如果是這樣,《紅樓夢》就不是一本可以永存的巨著了。《紅樓夢》之所以震撼,因為它揭示的人世間的悲劇。這種悲劇不光發生在賈家,在清朝,在中國。雖然場景不同,但這種悲劇是永久的,普遍存在的。就像希臘悲劇,莎士比亞的悲劇一樣,它們的意義在人性,社會性,完全不止在特定的曆史裏。

當然如果你想在裏麵找真曆史,這裏是影射曆史上的這個人,那裏是隱射曆史上的那個人,把《紅樓夢》當曆史書看也行,也是一種讀法,也是有意思的。很欣賞你做的工作,從中我也學到不少。
wumiao 回複 悄悄話 黛玉和寶釵的美各自不同,黛玉的美雖然超凡脫俗,絕不代表寶釵就醜若無鹽。
莫怨東風,東風向來代表有權勢的特權階級;應自嗟,明顯是讓黛玉檢查自己的不足之處。還是說此書代表一定的封建局限性,但它是一本偉大的書。
生活中寶釵永遠是讓人舒服相處,但隔心不隔麵。黛玉初見是難以相處的,但做了朋友後就如美酒香茶,越來越讓人喜歡。
xibeifengla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昭明_watch0' 的評論 : 我除了解表麵文章,更主要是揭秘背後的真曆史,但無論是表麵文章還是內裏史事,寶釵都絕不是什麽美善之人,而是惡毒狡詐。要理解需要把我前麵的文章都要讀了。當然你也可以繼續隻欣賞表麵文章
xibeifengla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lyingcamel' 的評論 : 我除了解表麵文章,更主要是揭秘背後的真曆史,但無論是表麵文章還是內裏史事,寶釵都絕不是什麽美善之人,而是惡毒狡詐。要理解需要把我前麵的文章都要讀了。當然你也可以繼續隻欣賞表麵文章,
昭明_watch0 回複 悄悄話 “莫怨東風當自嗟。” 注雲:「自飲一杯,牡丹陪飲一杯。」曹雪芹寫出了黛玉的不幸是個性使然,命中注定。不能完全怨東風,怪牡丹。寶釵隻是造成她不幸的次要因素。

沒有寶釵,她也不可能和寶玉結婚的。
昭明_watch0 回複 悄悄話 詩詞分析得很有意思。“任是無情亦動人,……芙蓉何處避芳塵?”

不過我不認為寶釵在寶玉的眼裏是肥而醜的孟光。寶釵和黛玉都是一流一的女孩子,她們都想著寶玉。可惜寶玉隻有一個,這使她倆不得不用各種方法爭奪。最終是,寶釵得了身,黛玉得了心,你說,誰贏了呢?
flyingcamel 回複 悄悄話 不同意作者把寶釵說成心機醜女!寶釵很美,寶玉都把她比楊妃。還有下人口中說得怕口氣太大把她吹化了。當然誇張,但也是憐香惜玉之意昭然。寶釵待黛玉情真意切。為黛玉寬解愁悶講她的際遇和黛玉一樣,除了媽媽之外也是一無所有。懇切之餘也看得出寶釵的不凡,並不看重財富。種種跡象表明寶釵喜歡寶玉,如描寫寶釵有事沒事就去看寶玉,並沒見她那麽頻繁看別人,但說她散布金玉良緣的謠言就絕不可能。
非常佩服xibeifenglai 對詩詞的深刻理解,但不同意你的結論。no offense, just wish to share. 謝謝分享!
xibeifengla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焦大' 的評論 :看《紅樓夢》一定要記住脂硯齋的提醒 “作者秉刀斧之筆,撰成此書,一字不可更,一語不可少。” 雖說略有誇張,但是朱慈炤的比喻,典故,重複等等都是有深意的,看《紅樓夢》不容易,這是一本充滿了隱喻和暗示的曆史巨著,否則三百多年了,為何還搞不清楚?你多看看以後就明白了,現在才剛起個頭,後麵涉及的人和事更多更複雜。
xibeifengla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焦大' 的評論 : 當然是有了,孟光肥而醜,作者兩度用孟廣作比正是強調寶釵和孟光的共同處。還有以後的寶玉又用楊妃比寶釵,寶釵的肥是一定的,不過書中用豐滿代替了。寶玉將寶釵比楊妃致其大怒,除了極深的曆史和政治寓意外,也是影射寶釵的原型---矮胖的周後,我以後會在解密楊妃之喻的時候具體寫。敬請期待。
焦大 回複 悄悄話 你說說,作者(不管姓曹還是姓朱)到底有沒有用孟光暗諷寶釵“又矮又胖”?
每集必讀,覺得越來越牽強附會了。恕我直言。
xibeifengla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llowPear' 的評論 :書中描寫寶釵豐滿黛玉纖妍,各有特色,但我這裏講的是判詞的深意,作者對寶釵影射對象周後和滿清的深入評價,兩回事。
呆雁是深有寓意的, 我以後會解密“呆雁”,因為需要一層一層的解。至於斷章取義,如果你沒有看過我前麵的文章,還是不要這麽早下結論。
YellowPear 回複 悄悄話 作者還記得寶釵羞攏紅麝串的時候,寶玉可是看得呆住了,還被黛玉嘲笑為一隻呆燕。美的被人看呆的寶釵怎麽會是作者以為的又胖又醜呢?
看書要仔細,不要斷章取義,曹公應用舉案齊眉不是在暗諷寶釵醜。釵黛是兩種不同的美,曹公並無分高下之意。
登錄後才可評論.